胃癌的病因学研究及预防论文_刘宏

胃癌的病因学研究及预防论文_刘宏

刘宏

(武警安徽省消防总队六安市消防支队后勤处 安徽 六安 237009)

【摘要】 胃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位居恶性肿瘤之首。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遗传因素、生活习惯和饮食、社会心理因素都会影响胃癌的发生。开展胃癌病因学的研究,有效进行三级预防,是减轻其危害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胃癌;病因学;三级预防;研究

【中图分类号】R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0-0133-02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消化系统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态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胃癌的发病机制复杂,HP感染、不良的饮食习惯及行为、遗传因素等为可能的危险因素。本文分析胃癌发生的影响因素,提供预防方案,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

1.病因学研究

1.1 胃病史

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疣状胃炎、胃息肉、慢性胃溃疡病、肠上皮化生和胃切除术后十年以上的残胃与胃癌发生有关,故把它们列入胃癌的相关疾病和癌前病变。其中,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关系最为密切。萎缩性胃炎被广泛地认为是胃癌的先兆,其更进一步的发展和广泛的肠上皮化生及严重的异型增生可导致癌症的发生。。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 感染与胃癌的发生有关,世界卫生组织在1994年的年鉴中已将此列为人胃癌的第一类致癌原。大量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Hp感染与胃癌流行呈正相关。由于该菌在胃内形成菌落,长期连续发炎可使胃癌的危险性增加3~12倍。有关研究认为,幽门螺杆菌与胃癌之间遵循“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炎-癌前病变-胃癌”的过程发展。幽门螺杆菌感染后,造成胃黏膜发生炎症性损伤,使胃黏膜易受到致癌因子的损害,增加了对致癌物质的敏感性,导致某种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细胞突变,而发生促癌、致癌作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就能预防、减少胃癌的发生。

1.2 饮食

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不良的饮食习惯和各种营养素的缺乏是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喜食硬食、烫食、霉变食物、油煎食品、腌渍食品、高盐食品等。喜吃烫食、进食快、饮烈性酒损伤胃粘膜而诱发胃癌;亚硝胺类化合物,在熏鱼、腌肉、香肠等食品中含量多,是引起胃癌的因素。而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量与胃癌发病率呈负相关。该类食品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E及多酚类化合物,它们能阻断体内外的亚硝化作用,从而可能降低人类接触亚硝基化合物的水平,蔬菜、水果中多种营养及非营养成份对已合成的亚硝基化合物致癌、致突变作用也有一定的阻断效果。

1.3 行为

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与胃癌有密切的关系。分析认为,烟草中含大多环芳烃和特异性亚硝酰胺等致癌物,可影响NOC在体内的合成,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报道也指出,吸烟、每天的吸烟量与胃癌发生情况呈正相关关系,且吸烟量越大,胃癌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对饮酒的报道众说不一。动物试验及实验性研究均证实茶叶中的茶多酚、儿茶素等成分及其他提取物可抑制胃癌的形成,人群干预试验亦有证据表明茶及其提取物对致癌物的损害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1.4 遗传

4倍,但这一结果是由于遗传性所造成胃癌的家族集聚性,还是由于胃癌患者及其家属有共同的生活饮食所造成,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一般认为遗传素质使致癌物质对易感者更易致癌,人体对内外源性致癌剂的代谢能力和基因修复能力等因素将影响个体对胃癌的易感性。

1.5 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因素也被认为是胃癌发病的重要因子之一。研究发现[1-2],精神刺激和精神抑郁,心理调节差是胃癌的危险因素。这可能与社会心理因素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改变机体激素水平、免疫系统等方面发生的一系列影响有关,其具体影响情况正待进一步研究中。

2.胃癌的预防

2.1 一级预防

研究胃癌的病因和危险因素,针对化学、物理、生物等具体致癌、促癌因素和体内外致病条件,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或消除各种致癌因素对人体产生的致癌作用,降低发病率。

调整饮食生活习惯。新鲜蔬菜中富含维生素C、E及类胡萝卜素等抗氧化成分,可阻断亚硝胺在体内合成,防止DNA的内源性氧化损伤,因此多吃新鲜蔬果可有效预防胃癌的发生。研究认为,水果、豆制品、牛奶、绿茶等与胃癌发生率呈负相关关系,是预防胃癌的理想食品。目前提倡科学的膳食,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多食天然和新鲜的食物,这既是胃癌的预防之策,也是防止胃癌复发和加重的基本要求。

2.2 二级预防

利用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有效手段,降低胃癌死亡率。核心内容是将胃癌患者在早期阶段发现,为其争取早期治疗机会。

目前,采用纤维胃镜、胃粘膜活检是胃癌确诊的方法,但无理想的胃癌初筛手段,因此在胃癌高危人群中进行筛查,以做出正确的评价。因此,一旦发现患癌症之后,要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阻断癌前病变演变成癌,使其逆转成正常细胞。理论上讲,可能通过干预达到实现肿瘤的预防,干预手段包括化学干预及预防干预两种,化学干预指采用化学药物使癌细胞逆转为正常细胞。

2.3 三级预防

采取临床预防或康复性预防,在治疗癌症时,设法预防癌症复发和转移,积极措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目的在于提高胃癌生存率。

目前,采用纤维胃镜、胃粘膜活检是胃癌确诊的方法,但无理想的胃癌初筛手段,因此在胃癌高危人群中进行筛查,以做出正确的评价。如症状得到确诊,应及早行手术治疗。肿瘤较小患者可考虑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全胃切除患者,如无淋巴转移,可不用做化疗,给予提高免疫力药物;中晚期患者应加强综合治疗,提高生存质量。

2.4 保持积极的心态

外向型的性格、积极进取的态度、融洽的社会关系、较少的心理冲突有助于降低胃癌的发生几率,反之,则可能增加胃癌的发生情况。保持良好、积极的生活态度,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3.结语

综上所述,正常的胃粘膜组织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而最终可能发生癌变。胃癌的发生是外界环境因素和内在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开展三级预防方案,实施对胃癌、癌前病变和危险因素的研究,定期普查,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预防和治疗胃癌的一个可行办法。

【参考文献】

[1] 周勇,张继海,龚勇珍等.心理因素与胃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J].彬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2(4):19-21.

[2] 高玉敏,胡月玲,辛志春等.心理因素及烟酒茶嗜好与胃癌关系的Meta分析[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5,27(4):284-286.

论文作者:刘宏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8

标签:;  ;  ;  ;  ;  ;  ;  ;  

胃癌的病因学研究及预防论文_刘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