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出版业走向计算机自动化_电脑论文

现代出版业走向计算机自动化_电脑论文

现代出版业走向电脑自动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出版业论文,走向论文,电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回顾历史,出版业经历了手工操作的漫长发展过程,直到现代科技的应用才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西方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已渗透到出版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细节。从电脑排版、照相制版、平版胶印、热胶装订已发展到电子稿件、电子办公等。这一切给出版业带来了繁荣和无法估量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科技发展的不平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出版业的发展上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因此,更显示出科技对出版业发展的巨大影响和作用。

一、现代科学技术使出版进入了自动化的时代

当80年代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刚刚把现代化科技成果应用到排版、印刷上时,发达国家已迈进了“电子办公”的时代,即出版“办公自动化”。从汇编书目到书写信件;从广告宣传到订货营销;从财务核算到打印各种统计报表等等,都借助电脑来完成。通过“电子邮件”,出版社可直接同作者,同书商,同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进行沟通,通过电脑能随时掌握市场动态,了解和分析各种信息,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出版计划。

出版现代化的另一标志是“电子稿件”的问世。历来,编辑是在作者的文字手稿或打印稿上修改文章,修改完后再请打字员把稿子打出来,然后由版面设计员进行版面设计。现在大部分作者都直接在电脑上写文章,作者在交文字稿时,一定得同时交软盘。编辑只要坐在电脑屏幕前,用一个手指轻轻按动光标,就可以自由地阅稿,审稿。而版面设计者则直接在电脑上设计需要的开本和版面。电子稿件把编辑工作也纳入了科技化的轨道。

二、出版科技化带来多方面利益

(1)有利于出版社宏观控制。微电脑目前有信息处理和文字处理两大功能。出版社通过国际联网的电脑,可以随时了解图书市场的信息动态,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出版计划,使出版的图书适销对路。通过电脑对财务的分析,能提高生产效率,节省不必要的开支。

(2)有利于提高图书质量。电脑软件目前已发展到能检查单字拼写错误和语法错误。编辑则主要把精力放在审修文章的内容、结构等重大问题上。据欧洲有些科技专家预测,不久的将来会诞生新一代的编辑软件,它不光能检查出单词拼写错误和语法错误,还能对作者的写作风格进行评判。另外,版面设计者可以利用电脑设计出几种版面进行比较,选择最佳方案,使出版的图书更加精美。

(3)有利于降低图书成本。出版电脑化首先是出版工序的减少,作者交的软盘已通过文字处理系统对稿件进行了文字处理。经过编辑加工和版面设计后,直接把软盘送印刷厂制胶片。同过去作者交手稿(或打印稿)比较起来,省去了电脑重新打印,减少了校对的次数,不仅简化了出版工序,缩短了出版周期,也使出版成本大大降低。

(4)有利于提高图书的竞争力。出版周期的缩短、工序的减少、成本的降低和出版质量的提高都有利于增强图书的竞争力。在目前图书市场的竞争中,除了图书的内在质量外,出书速度、装帧和价格是至关重要的。

(5)产生了新一代出版物。现代科学技术使出版物从单一的图书到录音带、录像带的问世。而新一代的出版物——视盘更令人注目。视盘是随着电脑的发展而诞生的。它不仅体积小、储存的信息量大,而且通过多媒体,达到声、像、字并茂。所以如大百科全书、各类大词典都适合做成视盘而不占空间。视盘的另一大优势是查阅方便。由于微电脑检索速度快,所以只要按一定顺序移动光标,就能很快找到你所要查的东西。教科书做成视盘,学生不仅能看、能听、能读,还能做电脑练习,检查自己的错误等等。

(6)促进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出版新技术的使用,有利于新思想、新知识的传播和现代科学技术资源的开发利用,这对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将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出版科技化发展不平衡

我国自80年代后期开始,电脑发展速度较快,电脑照排已基本取代了铅印,但装订尚未自动化,所以装订所耗的时间往往是印刷的几倍。在前期,编辑只有少部分交软盘,大部分都是交手稿;即使交软盘,也没有经过文字处理,还必须由排字工人做这方面的工作。但不管怎样,我们已经迈出了编辑电脑化的第一步。

科技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发达国家出版社和第三世界国家出版社在编辑成员结构上的差别。发达国家的“电子稿件”已使电脑排字员从出版社消失。不仅如此,文字编辑和图书设计人员原来都处在出版社的核心位置,而现在已从“核心”转到“外围”。特别是文字编辑,其传统意义上的功能正在减弱,他们那部分工作正在被电脑逐步取代。若干年后,传统观念上的文字编辑将不复存在,而代之以熟练的电脑操作工。文字编辑和封面、版面设计在一般出版社都没有固定的专业人员,而是让自由职业者来完成。这些自由职业者同出版社没有固定的关系,凡搞一个项目就签一份协议,领取一定的报酬。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的领先使他们在国际出版业方面也远远领先。一般大一些的出版社在世界各国都有分支机构,通过国际联网、电子邮件控制国际出版业。第三世界国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出版业在本国的重要地位,努力实现出版科技化,以逐步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20世纪90年代是出版业走向电脑自动化的时代。“电子稿件”、“电子出版物”、“办公自动化”是未来出版业发展的方向。我国的出版界应在党中央“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的指引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更新观念,逐步赶上国际出版水准,使自己在未来的世界出版业中获得应有的地位。

标签:;  ;  ;  ;  

现代出版业走向计算机自动化_电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