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论文_杜桂枝1,刘强2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论文_杜桂枝1,刘强2

1武汉创元建筑设计资询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2武汉开来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目前建筑行业,由于设计阶段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对此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需要加以重视,并且做好对应的设计思维的创新。本文从设计的特点入手,主要分析了创新思维的特征,对可拓思维模式在建筑设计创新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建筑设计的创新思维,对具体内容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设计;创新;可拓思维模式

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我国建筑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设计创新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在此过程中有效融合可拓思维模式能够使其更好地满足现代建筑行业具体需求。

1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的内涵

建筑创新设计是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环节。建筑创新设计就是建筑设计人员能够按照建筑设计的要求进行创新性设计,在满足经济性和实用性的基础上,满足客户在其他方面的需求,如建筑的外观、人文特色、节能环保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创新设计逐渐成为一种流行与时尚。建筑设计在兼具实用性与经济性的同时,还要具有时尚性和人文气息,在具有城市发展特点的同时还要符合节能环保的主题。

可拓学是一种致力于分析现实世界的问题并解决现实问题的学科,是一种类似于数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横断学科[1]。可拓思维主要来源于可拓学,它的主要作用是可以在解决一些思维矛盾问题时发挥积极的作用,并且帮助设计人员进行创新设计工作。一般情况下,设计者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主要依赖于自身的灵感,一旦灵感缺乏,很难进行设计创新。因此,很多时候设计者比较依赖于传统的逻辑思维能力,主要依靠逻辑思维解决问题,因此,考虑问题的角度比较单一。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可拓思维。将可拓思维应用于传统的建筑设计时,可以通过菱形思维、逆向思维以及逻辑思维等相关思维模式在现有思维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全新的构建与创新,有利于激发设计者的创新思维,引导相关人员进行建筑设计创新。

2可拓思维模式在建筑设计创新中的应用

2.1菱形思维逻辑

这种思维逻辑形式可以划分为非收敛性和收敛性两种思维模式,在形成具有较高发散性能的收敛思维模式而言,可以称为一级菱形思维,这种思维模式能够逐步转换延伸到不同产业,形成不同菱形思维模式。在进行具体建筑设计时,菱形思维模式的应用具有较高程度的广泛性,能够系统概括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应用到的各项思维模式。在进行具体建筑设计创新过程中,菱形思维需要严格遵循以下几种原则。首先,建筑设计人员需要对建筑设计目标具有明确的认识,确保能够正确看待建筑设计创新时出现的各项问题,在具体开展建筑设计工作之前,需要使其目标盲目性得到有效避免。其次,建筑设计人员在具体设计建筑过程中一定要确保其创新性,对设计过程的创新性进行合理明确。最后,建筑人员在展开具体设计作业时,需要基于具体建筑状况实现建筑创新,保障其实际意义,避免应用不合实际的想法。

2.2逆向思维逻辑

逆向思维逻辑在可拓思维模式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基于传统思维模式实现的具有特定方向的创新思维形式。逆向思维逻辑通过利用方向思维形式思考相关问题,其形式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避免思维的大众性。就本质而言,逻辑思维形式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人们分析正常事物的方式,相对于平常事物而言,选择不同的思维模式能够确保创新性,在进行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确保建筑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在我国现阶段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应用较为普遍的逆向思维模式是基于其基本原理、实际属性和基本方向实现的逆向思维形式,通过合理应用逆向思维形式对相关事物实施逆向思维拓展。在逆向思维模式中可拓思维模式的应用具有一定程度的形式化,基于此,逆向思维形式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共轭思维逻辑

任何事物都存在四个工作部分,包括负正、软硬、浅显、虚实。基于以上四个部分能够在特定环境内转换任何事物,建筑设计工作人员在进行具体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基于共轭思维逻辑实施创新设计,通过综合了解和系统分析具体事物存在的四个共轭部分,进行问题解决方式的全新探求。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具体设计过程中,通常会遇到多种和建筑设计不存在必然联系的因素,甚至存在部分无法解决的问题,建筑条件之间也存在很大程度的差异性,而且设计条件在具体事务中的隐性表达时,也存在显性和直接的设计问题,因此,设计人员都需要确保合理应用工作思维逻辑形式系统分析具体事务。

2.4传导思维模式

人的思维受限于大脑,大脑是用来思考的主要工具,即一个人的行为主要受他的大脑和思维的限制,因此,也可以根据一个人的行为判断他的思维能力,这就是传导思维模式的主要原理。传导思维模式与传统的思维模式具有很多的相似之处,这也是传导思维模式所具有的局限性,但是传导思维模式还可以在建筑设计中发挥经验的作用,能够将一些经验与数据提供给设计者,帮助设计者更快地了解建筑设计的主要构造,然后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发挥影响力,例如,在现代铁路隧道建设中,传导思维可以发挥其思维作用,让施工队意识到那些废弃的石料石块可以用来建立砂石厂,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是传导思维的一个主要作用。

3建筑设计的创新思维研究

3.1创造性思维方式

很多的创造性思维都存在于建筑设计中,对此主要通过以下几点进行总结:第一,通过先进的技术进行相应的视觉形态控制,确保人们在视觉上更加舒适,对于建筑设计来说,会受到很多的因素影响,主要有使用的技术、科技手段以及材料等,对环境的控制等,结合目前比较高科技的设备,在室内可以将其阳光通过光纤技术引入,使用外部化的操作,实现了内部空间的改变。第二,只有技术得以实现设计创新,主要考虑到灵活的建筑设计特点,利用立体对其院落的平面进行改变,实现叠加的方式对空中别墅进行改善。

3.2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的算法模型

人员利用程序控制进一步实现建筑设计,因为在程序的选择上,也是根据能力来决定,对此为了更为有效,就要使用建筑人员,对此建筑设计就要根据出现的现象运用一定的计算程序而来,就可以对存在的逻辑联系进行了解,通过一定的操控程序获悉之后,就可以对其模型进行相关的建立,有利于对深刻的建筑进行理解。可以通过不同的规则指令,可以运用计算对各类行为有效地进行说明。

3.3建筑结构创新

结构上的创新分为三种,双层结构创新,深层结构创新,表层结构创新。其中,双层机构创新是最复杂的一点,需要和建筑上的其他内容综合考虑,并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为后续设计的创新奠定基础。深层结构涉及到建筑中的承重墙等,在进行这方面的创新时,必须得考虑充分,因为深层结构是一栋建筑承担重量的部分。要用数学方面的思维能力,运用一些逻辑思考,同时还应重视设计的实用性与可行性。通过合理规划,仔细分析和认真的计算,才能保证建筑的创造性和安全可靠性。表层结构包括建筑的窗、通风口等非承重结构,这方面是一个建筑创新性的重要体现,这一部分最能体现建筑的风格特点,给人以最直观的感受和体验。但这一部分也很容易被设计师忽略,给建筑留有一定瑕疵,一定要注意。

结语:

总之,通过改进数据分析,优化设计方案,加强特色设计,强化案例分析能够确保在进行建筑设计创新过程中有效融合可拓思维模式,进而使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对于可行性和可持续方面的需求得到更高程度的满足,推进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亚东.试论建筑设计的创新和可拓思维模式[J].绿色环保建材,2018(11):81-82.

[2]薛梅.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的应用[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8):302.

[3]庞海军.关于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方法研究[J].科研,2017(2):247.

论文作者:杜桂枝1,刘强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4

标签:;  ;  ;  ;  ;  ;  ;  ;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论文_杜桂枝1,刘强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