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患者急性期输液及营养护理论文_谭甘露

烧伤患者急性期输液及营养护理论文_谭甘露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摘要:目的:分析对烧伤患者的急性期输液及营养护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所进行抢救的68例烧伤患者,按照顺序分组。对比组给予常规输液及护理,护理组进行急性期输液及营养护理。结果:护理组的患者在身体各方面的改善情况都明显高于对比组,且并发症机率有显著的下降。结论:对烧伤患者,尤其是重症患者进行急性期输液及营养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机率,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关键词:烧伤;急性期;输液;营养护理

1引言

随着医学技术的提升,人们对于医学的要求不仅仅在于治疗疾病这单方面,更多的是转向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及护理,且患者在对接受治疗护理过程也有了更严格的要求。烧伤患者患病原因多数是因为突发性的意外所产生的,且重症患者随着手术次数的频繁,对于药物的免疫性增加等情况都会使得患者心理上出现消极情绪,对治疗失去信心,对医护人员失去依赖等。因此为了更好的治疗烧伤患者,就需要具备新的技能和理念。

2资料与方法

2.1基本资料

在2014年所进行的抢救患者中随机选择68例案例进行护理,其中男性48例,女性20例。将抽取出的68例按照顺序平均分成两组,一组对比组,一组护理组。年龄均为5-65岁,烧伤面积达致43%~86%。其中致伤原因有:烫伤、高压电弧伤、化学烧伤等。

2.2方法

该68例患者在入院后都由责任护士对其进行护理。入院后立即处理危及生命的合并伤,再进行有效的镇痛、止痛,保护患者的烧伤创面,避免污染和再损伤。烧伤患者由于大量液体会渗出,造成循环血容量不足,情况危机就会导致休克现象出现,因此应当要及早的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快速补液。

2.3结果

在68例患者输液期间,护理组中患者有2例重复建立静脉通道,无休克、静脉炎症状出现;对比组中有5例重复建立静脉通道,3例静脉炎,1例休克。而从营养护理的情况来看:护理组的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等都明显高于对比组。而在整个观察期间内,护理组中无患者出现呕吐、腹泻,2例患者出现胃滞留情况;而对比组中则出现4例呕吐,6例腹泻,1例误吸。

3方法分析

3.1急性期输液

3.1.1输液渗漏

①血管损伤:烧伤患者在早期时,由于大量的组织液会渗出,所以不宜选择穿刺血管,一旦选择穿刺的方式,就容易发生重复,从而导致在穿刺过程中损伤血管,进而给血管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②组织损伤:局部肿胀,会引起酸麻、痛等症状。

3.1.2渗漏原因

①药物:药物的渗透作用会与I型变态反应有关,而药物作用主要在于酸碱程度、浓度等方面。而烧伤患者由于在急性期输液过程中会增加输液和静脉推注,而静脉推注一旦使用过量,就会导致血管壁真厚,血管内淤血或周围组织炎症等后果。

②血管:烧伤患者在早期时,组织有效循环灌注不足,而在输液中又是经常使用高渗,而这种方法对于血管的刺激非常大,会增加血管的通透性,从而就会使得输液渗漏。此外,对于重症烧伤患者来讲,需要选择一些表浅小静脉来进行输液,而这样就会在使用中造成血管的循环回路不畅,增大对血管的刺激。

3.1.3措施

①充分稀释药物,使得患者的血管能够承受得住药物的整体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②正确使用穿刺,在进行静脉输液的时候,要选择皮肤完好,管径较粗的血管,争取一次性完成。避免在同一个地方进行重复穿刺。

③在烧伤患者的早期时,尽量使用静脉留置针,毕竟对于血管的刺激小,容易固定,也减少了穿刺的次数,从而减轻了患者的疼痛,还会降低并发症的机率。

④加强护理人员的基础技能,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于患者的清洗和观察,都需要护理人员的细心。

⑤可以使用热敷或者是冷敷的方法。促进液体的吸收或是减少药物渗漏,可以使血管收缩。此外,还能够采用中药制剂或是外敷的方式来进行。

3.2营养护理

3.2.1护理方案

3.2.1.1合理饮食

烧伤患者在烧伤创面没有愈合之前,所消耗的热量和水分蒸发都比较大,而患者体内也是呈现出负氮平衡的状态。因此护理人员则根据两组患者自身的体重和烧伤面积,制订了一份适合患者的饮食方案。首先就是给患者补充足够的热量和水分以及蛋白质。但是在各项营养的补充过程中,护理人员都已严格计算好患者应需量和每日应摄入量,从而让患者达到最好的状态。因为一旦摄入过量,那么就会让患者的肠胃和肾脏产生负担,从而引起患者食欲不佳等情况。

3.2.1.2喂养方式

护理人员根据烧伤患者的烧伤情况和烧伤面积来判断应该选择何种方式去喂养患者营养。早期时可以选择静脉补充,待肠胃恢复时可以先喂流食、再半流食、然后就是正常食物;而后期则可以以口服为主。护理人员应该及时观察患者的情况,如果患者情况良好,便可以逐渐的增加食量。

3.2.2护理体会

3.2.2.1休克期护理

重症烧伤患者容易经过休克期,那么是否能够安稳度过,主要就是看预防和抢救时的护理。在患者休克期期间,如果护理到位了,那么已经为患者治疗成功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那么在此期间,要特别注意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尤其是在患者术后的24小时之内,是患者的关键时期。

3.2.2.2避免感染

烧伤患者不管在哪一个阶段时,都应该要高度加强保护性的隔离,要避免患者经受二次感染或损伤。因此可以给患者使用高效的抗生素。而在环境方面,就应该保持空气清新,室温和湿度都要以患者当下情况而调整。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当及时的更换床单等患者生活用品。

3.2.2.3心理护理

①建立良好的关系

在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就应该以自己最真诚的态度去接待患者,建立良好的医疗环境。而护理人员更是应该保持善于沟通、善于倾听的角色,在工作中以严谨的态度获得患者的依赖和信任。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应当耐心回答,尊重患者,及时给患者介绍烧伤治疗、护理等方面的知识,让患者建立信息,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

②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

在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医护人员不但要密切注意患者的病情,还要注意到患者自身的情绪,避免患者出现焦虑、消极、恐惧等负面情绪,防止患者出现意外情况。对于重症烧伤的患者更是应该多细心注意。在发现患者有困难时,就应该帮助患者建立信心。

4讨论

根据相关报道中所提及的信息:人在发生烧伤后,如果不能及时补充足够的液体,那么患者就会进入到休克状态。因此,及时合理的给患者进行输液是对烧伤患者急性期的重要措施之一。且由于患者表皮的受损面积和静脉问题,所以医护人员就应当建立合理的输液通道和护理方案。而通过近几年对肠胃的研究,知道:合理的营养护理不仅仅能够帮助患者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和伤口的快速愈合之外,还能够增强患者的抵抗能力,降低患者的创面感染机率。

在本文资料中,烧伤患者在急性期采用合理的输液方式和营养护理的护理组,在其治疗期间发生并发症、休克等现象明显低于对比组。且再接受营养护理后的患者的身体转台和氮平衡都高于对比组。由此可见,对于烧伤患者而言,合理的急性期输液方式以及一个正确的营养护理方案能够帮助他们减轻病痛感,减少并发症的机率,缩短伤口的恢复时间,而且也提高了医疗效率。

参考文献:

[1]伍玉玲,何桃芳.重度烧伤患者不同营养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中国医学导报》.2014.

[2]王华凤.重症烧伤患者的输液管理体会.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

[3]刘倩.98例重症烧伤患者急救期输液及营养的护理干预对策.《全国高血压防治知识推广培训班暨健康血压中国行海南海口会论文综合刊》.2014.

论文作者:谭甘露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

标签:;  ;  ;  ;  ;  ;  ;  ;  

烧伤患者急性期输液及营养护理论文_谭甘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