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吉林 长春 130033)
【摘要】目的:探讨脑缺血性疾病射频调控颈部神经治疗后的护理及康复指导的方法及效果。方法:观察30例行射频调控颈部神经治疗的脑出血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的疗效。结果:30例行 射频调控颈部神经术后的患者,恢复良好,均康复出院。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和康复指导,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颈源性脑缺血;介入射频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737【文章标识码】A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老年人的心脑血管常见病和多发病逐年增加,特别是老年性脑缺血性疾病群体越来越多,主要表现为:眩晕、复视、头痛、平衡障碍及遗忘症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尽管目前脑缺血的治疗手段很多,但根据老年人自身的特点以及合并多种慢性疾病,采用外科开放性手术有其局限性和禁忌症;而且手术风险大、费用高,而微创,风险小,费用低,恢复快等优点的射频调控颈部神经介入治疗,是国内目前较先进的一种治疗方法。本文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缺血患者30例,作为护理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确诊收治的脑缺血患者3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3.75±6.64)岁,发病时间3—7天,平均(5.05±1.13)天;部分患者合并其它基础疾病,包括高血压25例,冠心病17例,Ⅱ型糖尿病10例,高血脂15例。
1.2 诊断标准:30例患者经头部CT及MRI确诊为脑缺血,并排除脑出血及呼吸、循环、泌尿等系统严重疾病,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通过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1],均为首次发病。
1.3 治疗方法:射频调控颈部神经微创治疗操作如下:C型臂透视引导下定位穿刺点并在穿刺部位皮肤以特殊标记;其次,穿刺部位予以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最后,C型臂X线同时引导下,在相应部位椎间隙前缘进行穿刺后行射频调控治疗。射频参数根据患者情况设定温度为45℃~95℃,调控输出电压波动在1v-10v范围内,频率2HZ,治疗时间为60s,脉冲周期20ms,温度上升模式为阶梯式上升[2],术毕拔针,轻轻按压片刻。
2康复训练与护理。
30例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都进行康复训练及护理指导,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射频调控治疗的优点和注意事项,以取得他们的理解和配合。
2.1 心理护理 本组30例患者均为老年人,因病程长、耐受力差、合并多脏器疾病、药物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且反复发作,加之经济方面的长期支出,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使其对治疗信心不足,同时由于对射频治疗技术缺乏了解,护士针对每一个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同时,护士又配合医生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过程、效果和可能引起的一些副作用,用热情诚恳的态度,耐心倾听患者的感受,及时回答相关的问题并帮助其解决一些的实际困难,取得了患者的信任,已消除患者的顾虑和恐惧,请同种病例恢复期的患者现身互动交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配合手术治疗。
2.2 术前准备
2.2.1 常规准备 做好各项相关检查:遵医嘱常规进行血、尿、凝血酶原时间,颈部血管彩超,心电,x线胸片等检查。术前禁食、水2h,同时进行深呼吸训练,控制吞咽动作,尤其对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患者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和风险评估,并制定有效护理措施,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2术前训练 取俯卧位,头偏向一侧,头下垫一软枕,两臂上举前屈置于头两侧,两腿平放。术前一天开始练习,由少到多逐渐加量,直到能坚持1—2h,这样使患者的耐受性提高,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术前训练患者在床上卧位进食,使用大小便器,并教会怎样正确佩戴颈托和轴线翻身的方法。为防止手术损伤气管,术前3d开始进行气管推移训练。(用食指、中指沿右侧鞘膜间隙分离气管、食管及颈动脉,持续将气管向左侧推移,每次10—15min,3次/d)
2.3 术中康复指导
2.3.1协助患者取舒适的俯卧位,颈部垫薄枕以增大相应的椎间隙便于穿刺,向患者解释由于体位及麻醉可能引起的不适、必要性和手术时间,术中如有不适,要及时告诉医生,以便对症处置,解除患者心理顾虑,做好手术的配合。
2.3.2术中观察 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血压、脉搏、血氧情况,同时要观察双上肢的皮肤、感觉情况及询问患者的感觉,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4 术后康复护理
2.4.1 卧位 佩戴颈托两边用沙袋固定,使颈部保持去枕平卧中立位,6h后,选择舒适卧姿绝对卧床,翻身时遵循轴线翻身的方法,24h内不能起床,在床上进食和大小便,协助患者做好生活护理。卧床期间可做四肢的适当屈伸活动,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24h后无不适,可佩戴颈托下床适当活动,但动作幅度不宜过大、过快、过猛,防止颈部扭伤。
2.4.2观察 术后24h内设专护,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呼吸、体温、脉搏、疼痛及意识等情况,同时注意观察局部穿刺点及周围皮肤有无渗出、疼痛、血肿等局部情况,还要注意神经系统的观察,特别是四肢皮肤感觉、运动、肌力以及肌张力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由于穿刺及射频治疗过程中对脊髓造成损伤。
2.4.3用药 术后3d遵医嘱给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并给予甘露醇、地塞米松、神经节苷酯、复方丹参等营养神经和消除治疗后椎间隙水肿,颈部疼痛严重者,可遵医嘱给止痛药,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早日康复。
2.4.4康复训练指导 术后佩戴颈托第一天行上肢功能锻炼,以加强力量训练颈部肌肉等长收缩练习以头--手对抗训练为主,以保持颈椎的稳定性。
2.5出院指导
2.5.1 心理疏导 颈源性脑缺血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慢性病,行射频介入治疗后恢复较慢,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使患者对治疗效果和恢复过程有所了解,保持平常心态,消除焦虑、急躁的心理;同时,热心的为患者讲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和复查的时间,借助我院12582医疗信息服务平台的优势,可以以电话、短信、广播等各种信息渠道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患者及家属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咨询,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治疗。
2.5.2颈部功能锻炼 要求患者术后一周开始进行颈部功能锻炼,第一周做左右侧弯运动和前俯后仰运动,第二周做左右旋转运动,第三周做颈部绕和环绕,第四周做颈肌锻炼运动,锻炼过程中要活动适度,逐渐加量,循序渐进,防止用力过猛导致颈部受伤。
小结 本文30例老年颈源性脑缺血疾病的介入射频治疗的患者,经过术前、术中、术后精心护理及康复指导,护理措施得当,效果良好,除一例术后突发心脏病患者以外,其余患者预期康复出院。护理中主要心理沟通和术后观察为主,并注重术后康复指导,对病情的恢复起重要作用。
3参考文献
〔1〕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2〕Higuchi Y,Nashold BS,Jr,Sluijter M,et al.Exposure of the dorsal root ganglion in rats to pulsed Radiofrequency currents activates dorsal horn lamina Ⅰand Ⅱ neurons[J].Neurosurgery,2002,50:850
论文作者:徐凤荣,沈玉杰 王亚芬(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5年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4
标签:患者论文; 颈部论文; 射频论文; 术后论文; 术前论文; 脑缺血论文; 手术论文;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5年第1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