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使一个具有历史性特点的过程,是与时代的先进技术密不可分的,近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日益成熟,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促进作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近年来的发展速度飞快,在电力行业展现出了独特的特点。
关键词:变电站;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1 电力系统自动化概述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指在各种硬件措施和自动化装置的基础上,利用数据分析、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和处理技术对变电站的各类功能进行姐合与优化,取代了人工操作方式,在综合管理方面实现了智能化管理,实现了低误差率,提高了变电站运行的可靠度。由于我国用电需求的增大,对电网运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送便要求调度中右、能够获得准确详细的变电站和电网运行数据,进行集中操作、集中控制和反事故措施等,通过无人值守的方式,不仅避免了人工操作的失误,又能提高效率和电网运行的安全性。
在电网中使用电力系统自动化有两个主要优势:变电站可W实现无人值守,减少一定的人王成本;在高中压的变电站中使用电力系统自动化可综合多种技术,采用更加可靠的控制系统,提高运行的安全性。
2 变电站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功能
2.1 监测功能
监测功能是通过电力自动化系统对变电站运行数据进行收集、显示、处理及打印等,使工作人员能够全面准确的了解电网运行情况,能够及时采取应急措施,系统采集数据可以分为开关量信号、脉冲量信号、模拟量信号。
2.2 监控功能
系统可以检测统计手动跳间和事故跳阐的次数。当电网单相接地出现故障时,系统可以根据零序电流电压增量、功率方法和相电压降等方法来判断接地相别和线路;同时可W通过电流电压的计算来判断投切电容器或者调节分接头的位置。
2.3 远传功能
远传规约一般分为三种类型:PoIlink规约、CDT规约、和特殊规约。当变电站处于正常度转或出现事故和报警事件时,远传就会立即向上级传送该信息,方便调度人员及时掌控该站的运转情况。
2.4 保护功能
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及微机保护装置的大量投入使用,电力系统对微机保护的要求不断提高,并且由于电力系统本身的特殊性,它需要微机保护装置具有强实时性、高可靠性和扩展性、更强的网络通信能力及更友好强大的人机交互界面。它们不仅对硬件要求高,而且对嵌入式软件的要求也不断增加,从而引进了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这种操作系统可裁减的微内核结构、高效的多任务优先级管理、强的可移植性和扩展性以及微秒级的中断管理等,都更加有利于控制效率的提高,并且更容易满足这些方面的需要。其主要具备以下特点:
2.4.1 具备实时自检功能。它能针对保护柜,其中包括主机在内的各个组件在线进行检查。
2.4.2 可通过使用显示器和键盘显示出电压、电流和开关的状态,以及整定值,并可对其进行修改。
2.4.3 具备事故追忆功能。它能准确的记录事故发生前后的母线电压及线路电流。
2.5 变电站保护可选择使用以下几种类型:
2.5.1 变压器保护;包括本体保护(轻瓦斯、有载轻冗斯、重瓦斯、有载重瓦斯等)、低压侧备电源自投、高压侧备用电源自投和、过负荷保护、过流保护(包括复合电压启动、低压启动)、零序保护、带二次谐波制动的比例差动保护、差电流速断保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2 线路保护;包括零序电流、电压和方向保护、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反时限过流保护、电流速断保护、距离保护、方向性电流保护、双回线方向横差保护、高频保护和低周减载保护。
2.5.3 母线保护:包括电流比相式母线保护和完全电流差动母线保护。
2.5.4 电容器保护:包括相间低电压保护、相间过电压保护、零序过电压保护、过流保护、电流速断保护、反时限过流保护。
3 自动化变电站存在的技术问题
变电站自动化是指应用自动控制技术、信息处理和传输技术,通过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或自动装置代替人工进行各种运行作业,提高变电站运行、管理水平的一种自动化系统。它在近些年来取得了很大进步和发展,但是它的整个运用过程还存在一些技术问题。数据和信息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它关系到整个企业在决策,运行中的一些关键环节。而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远程数据和信息是通过后台监控系统发送到调度主站的,一旦后台监控系统出现故障时,远程数据和信息的发送收到限制。电力自动化系统不利于远动数据和信息的发送,而且由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连贯性,一旦有后台监控系统出现故障,将还会影响到其他变电站的运行工作。目前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一个最热点的技术就是可以实现无人监控,对此不同的人持有不同的观点,无法统一。但是由于我们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一些设备状况上还存在问题,还无法直接的从人员值班过度到自动化系统无人值班的现状.所以我们目前新建和改造的变电站很多仍然设置值班人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值班,在引进自动化系统的同时,还必须同步的订购后台监控机及相应监控软件的基础上,这将是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过程。
4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4.1 实现数据的智能一体化
电力系统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在改造过程中,应当积极利用一体化技术,使用开放规范的接口接收来自变电站的所有信息。使得信息能够在统一的平台上得以应用,并且通过模型的建立,以及标准的DL/T860通讯设备的使用,使得这一数据平台能够更加有效、可靠以及稳定。在数据一体化平台的基础上,还可以配置一些较为常用的软件,如工具软件、状态检测可视化软件以及报文分析软件等。并通过一定系统的控制顺序,实现智能警告、状态估计以及故障综合分析等功能。
4.2 构成全分散式网络型结构的综合自动化系统
将原本按照分散考虑的变电站设备进行模块化管理。充分地利用网络技术,将多个电气单元以及间隔单元的管理通过一个模块来实现。建立分层分散式的自动化系统,其优点在于可以突破由于地域分散而产生不利管理,运用光纤通信技术实施网络化管理,就可以将分散的集成功能模块、主变电器的保护装置以及高压线路的保护装置相互之间连接起来,一种全分散式的网络型机构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形成了。
4.3 计算机控制发展为网络智能控制
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变电站的电气设备在集成化的过程中,逐渐地形成了控制智能化和保护整体化。断路器装置和变电系统的各种保护装置在智能化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逐渐地提高其应用效率。比如,为了提高设备的空间使用率,可以对于各个连接设备进行优化、协调,使设备的各项使用功能更具有灵活性。另外,还要将数据的不一致性对大程度地消除,并提高数据采集以及控制的质量,增强变电系统的抗风险性。
结束语
电力自动化技术是当今世界最活跃、最充满生机、最富有开发前景的综合性学科与众多高新技术的合成。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随着我国科技技术的发展,电力自动化技术也随之提高。
参考文献
[1]探析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J].李天一,宋春辉.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5).
[2]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J].魏春晖.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24).
[3]浅谈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技术的应用[J].张厚朝.低碳世界.2016(19).
[4]浅析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与发展[J].曹思瑶.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15).
论文作者:王二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8
标签:变电站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电流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数据论文; 功能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