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原因及控制策略论文_魏明霞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原因及控制策略论文_魏明霞

云南交投集团云岭建设有限公司 云南楚雄 675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交通行业有了很大进展,高速公路建设越来越完善。结构及工艺操作也愈发具有复杂性,沥青路面的病害成为了影响道路的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如何解决公路沥青路面病害问题迫在眉睫。本文分析造成公路沥青路面的病害的原因,根据不同的成因提出解决措施,优化公路沥青路面建设。

关键词:公路;沥青路面;病害;措施

引言

现阶段,国内很多的公路工程均为沥青路面,不过,在沥青路面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一些病害,其中常见的病害有裂缝、车辙、坑槽以及路面泛油等病害,这些病害的出现破坏了路面的结构、缩短了路面使用寿命,同时还会对行车安全性造成一定影响。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分析沥青路面产生病害的具体原因,以便制定更好的养护措施,保障公路工程能够安全、可靠的运行。

1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现状

当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问题主要体现在裂缝、车辙和推移、坑槽及泛油这四个方面。根据相关资料统计,每年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遭受不同程度裂缝病害的高速公路数目至少有2.4万条,车辙病害基本每条高速公路在建成通车半年后都会出现,甚至在多年后,高速公路出现坑槽及泛油现象。此外,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问题还有水损坏、唧浆、路面抗滑性能下降等。针对当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出现的病害现状,下文笔者将具体分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出现的原因。

2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的类型

2.1裂缝

裂缝是最为常用的病害类型,也是需要重点防治的内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原材料质量不合格,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拌和以及浇筑质量控制不到位,忽视路面养护,都可能导致裂缝产生。常见类型包括纵向裂缝与横向裂缝,为实现对这些问题的预防,施工单位应该加强质量控制,落实养护维修措施,从而确保路面工程外形美观。

2.2路面车辙问题

车辙指的是路面之上轮迹深度值超过10mm的一些纵向带状凹槽结构,这些车辙主要是因为受到了车辆长期的碾压作用,而导致沥青路面出现了一些永久性的变形。因为沥青路面拥有相应的蠕变作用,同时还拥有一定的应力松弛作用,当长期的行车车载荷作用之下,若是沥青材料受到的外界应力作用超出了沥青材料的弹性极限值或者超出了屈服值之后,便会出现一定的塑性形变,这些塑性形变一直的累积便会出现车辙。一般车辙问题出现同时还会出现沥青面层的侧隆起,他们之间基本上都是同时出现的。

2.3坑槽

所谓坑槽其实就是网裂、松散等病害的进一步现象,而坑槽主要是因为水害与油害所造成的,其中水害是造成坑槽最常见的因素,由于水害致使路面裂缝不断产生,过往车辆不断通过,带走一些破裂的小块面层或者基层材料,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形成坑洞,最后发展成为坑槽。此外,机动车辆的渗油进入路面,致使沥青混合料松散,在行车的不断碾压下发展成坑槽,简单地说就是沥青与公路基层没有较好的黏接,导致后期高速公路投入使用时路面出现大坑。

2.4路面局部网裂沉陷问题

若是路面发生了裂缝问题,没有及时的进行封堵处理,若是遇到雨水,会导致雨水下渗之后又受到较强的“泵吸”作用,会将半刚性基层结构中部分灰浆吸出来,使得基层结构出现破碎以及松散问题。由于基层结构部分部位在成型过程中质量控制不到位,强度相对较低,加上长期受到车辆载荷的作用,而灰浆被大量的吸出或者被排出,这是导致路面出现网裂沉陷的重要原因。

2.5泛油

所谓泛油就是因为沥青材料在高温下向路面迁移,在低温时又不能反向作用,因此沥青积聚在路面表面所形成的一层有光泽的沥青膜现象就称为泛油。泛油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混合料组成设计不当、混合料拌合控制不严、粘层油用量不当、施工质量差以及水破坏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控制策略

3.1裂缝病害预防措施

在面层结构中,使用的沥青材料应当具有较为优良松弛性能,并且确保面层的厚度保持适宜,这样才能确保基层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裂缝问题。进行路面施工过程中,对于半刚性基层结构要求严格的控制在0.075mm以下的材料用量和混合料的含水率,并且在碾压施工完成之后,应当及时的进行养生处理,并且在养生处理完成之后,则应当即刻应用乳化沥青进行封层处理,并及早完成面层沥青的铺设工作。

3.2车辙预防措施

之所以会出现车辙问题,主要是由于沥青材料自身因素影响以及长期车辆载荷作用下导致车辙问题的出现。要想确保车辙问题得以有效的预防,要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在半刚性基层结构之上使用热沥青材料同步碎石材料进行封层处理。另外,还要优化沥青材料的质量,并且在沥青混合材料之中掺入抗车辙剂,以有效的防治车辙问题发生。

3.3坑槽的预防措施

通常若是沥青路面的基层结构强度较差,或者是基层和沥青面层间个别部位存在干扰层,这样便极易导致沥青路面出现坑槽问题。要想有效的避免坑槽问题发生,进行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中,要确保混合料能够拌和均匀,并且要保证沥青材料使用量充足,在拌和过程中要保证温度不宜太高,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沥青老化问题出现,同时要保证能够充分的压实。

3.4沉陷处治

高速公路路面出现沉陷病害时首先应对旧路面与新路面的衔接问题进行解决,并在处治沉陷施工中运行水准设备和目测设备对路面病害进行拉坡、检测,并合理把握路面分层的平整性以及厚度,严格按照处治流程进行处治工作,全面做好成品材料与沥青材料质量检查操作。在施工前期首先应对施工作业进行准备工作,给予材料铺设过程中应对材料质量、铺设温度进行测量,并对操作数据进行记录。高速公路路面沉陷处治工作应严格按照相应程序进行操作:明确施工路面、对作业区域进行分析、构建施工现场、放样、沉陷区域铣刨操作、清理沉陷区域、路面铺线放样、为路面沉陷区域进行平铺操作、碾压、路面铺面放样、碾压、沥青材料灌注、质量检查、交通运行。

3.5对泛油现象做好防治措施

一般导致泛油的原因是沥青用量过度,所以要严格控制沥青的使用量,在施工前按照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进行反复试验,得出最优配比数据,然后严格按照这个配比值来配料施工。这个配比值需要在施工前就做好准备,经过精确的测算,如果临时发挥,无法估计用量则施工进行将会比较困难,一旦材料配比混合料完成,再发现沥青过量导致泛油,不仅对质量有严重影响,也是一种资源浪费,不利于经济效益。所以对沥青用量的控制务必在事前准备。

3.6路面养护

高速公路路面养护必须要满足相应的路面结构强度,按照高速公路路面状况进行评价。路面养护必须以预防性养护为主,施工中对于路面局部破坏进行小修,而对于路面状况较差情况需要实施罩面修复。一般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行驶质量标准质量要都要达到优,若出现评价为良或者差则必须采取路面修复措施,以此来改善路面的平整度。高速公路的抗滑能力应满足SFC<40,若评价后抗滑能力不足则应该采取加铺罩面层来提升路面的抗滑能力。

结语

总之,病害防治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不可忽视的内容。作为施工单位和工作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其重要作用,结合项目工程建设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病害防治技术。此外,还应该提高施工人员综合素质,加强现场巡视和检查,落实预防性养护理念,将可能出现的病害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确保沥青路面工程质量,延长高速公路使用寿命,使其更好满足车辆通行需要。

参考文献:

[1]王斌.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工程技术),2014(7):186-187.

[2]王峰娟.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交通标准化,2014(8):39-41.

[3]赵瑞多.论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J].交通标准化,2013(11):136-138.

[4]邢建军.阐述公路施工管理中的技术手段[J].交通世界,2016(04):184-185.

论文作者:魏明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5

标签:;  ;  ;  ;  ;  ;  ;  ;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原因及控制策略论文_魏明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