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误区_心理健康论文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误区_心理健康论文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误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小学生论文,误区论文,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十年来,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层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活在这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中的个体,也因此需要承受由这变化带来的影响和冲击。

中小学生,由于其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和稳定,社会阅历也远不够丰富,所以,就心理方面的影响而言,他们受到的心理冲击无疑是巨大的。于是,近年来,不断有有识之士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当代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发展问题。

究竟有多少中小学生存在心理障碍?

有的调查表明,当今有20%的中小学生存在着心理问题;而另一些同类型的调查则得到了30%、40%乃至更高的数据(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见到过“70%的中小学生存在着心理障碍”的结论)。人们不禁要问:究竟有多少中小学生存在着心理障碍?真有那么多学生心理不正常吗?

似乎可以这么说,某些报刊上的这类文章并不像心理或卫生专业刊物上的文章那样专业和严谨,不知那些数据是运用何种标准和原则,通过怎样的测试和统计手段得到的。尽管我也认为心理保健很重要,但我仍然十分反对用滥用一些耸人听闻的疾病名称和数据来制造“轰动效应”。在心理保健知识尚未充分普及的今天,这样的文章有时甚至只能起到相反的效果。一些家长会想:“70%的孩子心理有病,这怎么可能?反正,我家的孩子现在很正常。”

就某种意义上讲,正常与不正常是个统计学上的概念。有个寓言大意如此:某个王国全国人只有一口可饮用的水井。一女巫想害国王,于是就在井水中下毒,饮了毒水的人便会发疯。不料,那日国王生病,他和他的一个侍从没有去取水饮用。结果,全国的人除了他俩之外,全因误饮毒水而发疯了。最后,国王和侍从反因与众不同而被国民认定是需要治疗的疯子。这个寓言告诉我们,正常与不正常是相对而言的。心理健康的标准亦然。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压力加大,人的焦虑指标比以前提高,这应是正常的。如果简单套用过去的标准,那么,无端地就会产生大批的心理不正常者。所以,应用新的标准来检验与衡量,使心理不正常者按统计学原则,始终定义在一小范围之内。

另外,“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等等名词的不规范使用,也是个问题。一个学生考试失常,得了较差的成绩,心情自然很糟,你能说他有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吗?如果他事后自我善于调适,心情慢慢恢复,平静烦恼对他不过是暂时的,不必大惊小怪。所以,如何正确看待当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于我们是个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工作者,尽管我不认为心理疾患在中小学生中有这么高的比例,但是我还是同意“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甚忧”这一说法。由于缺乏有力的关注和有效的对策,中小学生的心理环境变化,心理隐患增加乃是事实。即使在求学期间不造成有害的后果,也极可能在成人后尝到苦果(比如在学校中缺乏人际交往的实践和指导,长大后可能有社交恐怖症而无法工作)。许多成年人的咨询个案都表明:个体的早期经历对其心理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发展是十分危险的。

家长的问题:孩子的学业与行为

如果你从事中小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你就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家长求询的问题与孩子求询的问题有极大的差异。

家长通常是领着孩子通过面谈的方式咨询的。而求询的问题往往是孩子的学业问题和行为问题,比如成绩不理想、说谎、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逃课逃学、早恋等等。其中占比例最高的(几乎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还是学业成绩问题,而行为问题常常是孩子学业失败后的一种伴随现象。

这些被家长领来咨询的孩子大多出现在以下的一些家庭中:家境优越的家庭、破损型的家庭以及对孩子期望值过高的家庭。

家境过于优越,孩子的危机感往往很淡薄。成绩不好可以向老师送礼拉分数,还可以请多个家庭教师辅导功课,考试不到分数线也不怕,反正可以花钱进重点学校、私立学校乃至出国。孩子觉得家里有钱可以养自己,又何须自己努力呢?毕竟学习是件颇为艰苦的事啊!这样的孩子现在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一些父母出国、经商或其他高收入的家庭中,父母认为钱可以解决一切。当他们发现有些事,靠钱解决不了问题时,再把孩子送来咨询,但此时孩子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已经根深蒂固,难以扭转了。

破损型的家庭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是众所周知的。但是,离婚率的上升使这类孩子有增无减。如果这类孩子得不到父母关心和爱护,他们往往会变得情绪低落,自卑消沉,无心学习。这类孩子中还包括一部分知青子女,父母尚未回沪。寄人篱下的生活很难保证学习效果良好。更糟的是,一些孩子因此依靠不良团伙或早恋来获得情感慰藉和心理支持,结果陷入了更大的麻烦。

期望值过高家庭也很可能造成孩子心理偏差。就象稍压竹片就可以产生反弹力,但压力过大会把竹片弄断一样。一些知识分子家庭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危险的是,有的压力是在无形中产生的。家长常常会对咨询师表示“并未对孩子有什么压力”,但事实上,家长平时对成绩高低的情绪反应,对其他孩子的好坏评价,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对孩子造成压力。有一次在咨询中,孩子对我说,“我本来在考试前能把心理调节得挺放松,可偏偏爸爸会在我临进考场前说一声‘你不要紧张噢,成绩好坏没关系的,只要努力就行’。看他这副言不由衷的样子,我的心理调节全功尽弃,重新又紧张起来了。”你瞧,家长的这种“画蛇添足”的好意究竟给孩子带来了什么?就这样,被孩子感知的这种种压力将会使孩子整日处于焦虑紧张之中。如果某一天超出了孩子的承受力,就会爆发出家长不愿看到的后果:孩子或退缩厌学,以逃避压力,或出现心理偏差,断送学业。

令心理咨询工作者感到棘手的是,相当多的求询家长的求询目标无法与孩子统一。家长认为孩子不努力,成绩差,孩子却认为自己已经做得够好的了。由于无法使孩子认同家长所期望的目标,咨询人员只能是在了解情况后,向家长提供一些咨询意见。无法直接指向当事人本人,它会使心理咨询的效果也大打折扣,乃至劳而无功。

令心理咨询工作者感到痛心的是,相当多的问题孩子是在有关问题已经十分严重时,才被送来咨询。这一方面表明我们的心理咨询机构工作展开尚未全面、普及,另一方面也反应了我们的家长只重学习成绩,缺乏对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和科学手段。从表面上看,孩子的问题是学业问题或由学业引起的相关的行为问题,但其中隐藏着的却往往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的误区。家长没有科学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不注意孩子心理品质和素养的培养,造成孩子心理承受力差,受不起挫折失败;学习无动机或动机失当,使学习动力缺失或难以持久,即使一时不出现问题,但时间一长,必定漏洞百出。这时,如果小洞不补或小洞乱补,等小洞成为大洞难补时,后悔就来不及了。

孩子的问题:怎样与人打交道

有趣的是,与家长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学业之上不同,中小学生中主动求询学业问题的只占了相当少的一部分。他们大多问的是关于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好朋友吵完架,如何打破僵局,重归于好?”“交笔友是不是更安全些?”“喜欢上了班里的一个男生(或女生)怎么办?”“老师对我有偏见,我能改变老师的看法吗?”“怎样才能让爸爸妈妈多给我一点自主权?”等等,这些是学生们常提出的人际问题。这一方面暴露出了我们学校和家庭教育在这一领域的薄弱和匮乏,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对学生们来说,人际问题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学业问题,甚至是他们心目中更为重要的一部分。

一位小学校长与我谈过学生早恋的问题,他说有教师反映现在四年级的小学生就有递条子“谈情说爱”的。但是,我们的老师除了叹息“现在的孩子真是不得了”而严加训斥、报告家长外,似乎再也没有别的什么办法了。生理的早熟,加上媒体信息的泛滥,使孩子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回避是不行的,强制可能效果更糟。如今,教育界和一些报刊正在讨论是否要对中小学生进行性教育和如何进行性教育的问题,但愿专家们能早日拿出良方。不过,在此之前,我想还是应当先抓一抓中小学生的人际态度和人际能力的教育吧。

笔者曾遇到过这样一个个案:一位刚进高一女中学生突然有一段时间心神不宁,回家常与母亲说讨厌男同学,不愿与男生交往等。父母担心孩子心理有问题,特地带女儿从郊区赶到华东师大心理咨询中心求询。在一个多小时的询谈之后,这位女孩释然而归。原来她对初中班上的一位男生心有好感,进了高一后因班级工作的缘故,她与他有了较多的接触,女孩担心自己会陷入情网,影响学习。于是,整日忐忑不安,不敢与那个男生接近,进而发展到不敢于所有男生交往。但单纯的压抑又令她倍感苦闷,只好以“男孩子都不太好,不可接近”为由来说服自己。正是由于及时的心理咨询,交流探讨异性交往的观念和方法,使这位女孩一解心结,在增进人际交往能力的同时,重新专注于学业,更避免了诸如异性交往恐惧症、强迫症等心理障碍的发生。

像这样的由于父母有心理保健意识和知识,从而避免孩子心理问题恶化的例子不少,然而反面的例子似乎也相当多。我曾有过一次失败的咨询经历:一位17岁的职校女生,由于父母平时只重孩子的生活,忽视其心理变化,结果这孩子因交友不当,加入了不良团伙,从跳舞、从外过夜、辍学、出走,最后因卖淫被送劳教2年。这最后的剧变只不过在短短两三个月内完成,但整个蜕变过程却已有两三年的时间了。等粗心的家长发觉想依靠心理咨询师的介入进行干预和阻止事态恶化时,为时已晚。只得眼睁睁地看着一个花季少女经过最后的加速蜕变,成为悲剧的主角。伤心的母亲在经历了这番煎熬之后,憔悴心碎,逢人便唠叨:“我真后悔,早注意就好了……”

“情商”教育,一个新课题

前不久,报上有文章称,国外一些公司招聘员工已开始注重“情商”,通过对个体情感商数的评价,考察其个性品质、情绪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情况。其实,我国的心理学界早就有关于非智力因素的研究。传统的智力测试,除了有助于早期鉴定高智商或弱智儿以保证他们接受相应的特殊教育外,对一般人意义不大。而靠有效的方式,优化孩子的非智力因素,改善和提高他们的“情商”,反倒是一条更有价值和意义的渠道。

然而,从心理保健和心理发展角度看,我们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做得极其不够的。自我探索活动,自我意识的形成,心理承受力的培训,以及人际交往观念和技巧、能力的指导,这些与个体未来发展息息相关的方面,究竟有多少人重视了、又有多少人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了?

我主持过上海市青少年发展咨询中心历年的中学生心理训练营。1994年是首届冬令营,当时的营员们至今还给我写信,说那为期5天的短短训练令他们受益匪浅。记得当时有位胖胖的职校男生,他的家人送他来咨询,由于过度的宠爱和保护,他胆小脆弱,经不起挫折,人际关系很糟糕,社会成熟度很低,幼稚得象个初一初二的孩子。在作了一番心理咨询后,我建议他加入我们的心理训练冬令营。五天里,在同伴和主持人的不断激励和支持下,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不再为别人说他胖而心生不满,他开始勇敢地与陌生人交往了,最后,他被所有的营员评为“进步最大的营员”。在营末总结会上,他主动发言说:“开始第一天,我真想逃回家去,可后来我坚持下来了,我有了很大的变化和进步,以后再有这样的活动,我还想参加……”

现代医学,已经把注意力从单纯的治病,防病转移到了强身健体之上;现代的心理健康学也早已从过去的治疗少数的心理疾患,预防心理障碍,转到了心理发展领域。现代人在利用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帮助自己保健之外,更应利用心理教育、心理训练等手段,积极地帮助自己改善心理素质,发展自己才干,挖掘自身潜能。如果家长或教育工作者依然把自己的认识水平停留和局限在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再作对策,无疑是走进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

行文至此,我想给所有的家长或阅读者出个测试题:如果孩子发烧生病,你自然会让孩子在家休息,或请假带孩子上医院看病,向医生求助;但是如果你的孩子是心情不愉快,或行为有问题,你会不会请假陪孩子去心理咨询呢?你会不会先问问专家的意见,再作主张呢?我想,不少家长会让孩子们忍耐些,或干脆认为他们是无病呻吟,小题大作,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草率处理了事。我想这不是我个人的胡乱猜测,因为在我的咨询经历中,有相当的家长会提议咨询员是不是可以在休息日或晚上接待他们(你会这样给医生提要求吗),而不是考虑在第一时间给孩子提供帮助。

其实,人的心灵更需要关怀。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才有可能获得进一步发展,但是如果心灵残缺了,又怎能有所成就呢?也许他会连成为一个普普通通的正常人都成问题。这一点,是所有教育者和家长需要谨记的!

标签:;  ;  ;  ;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误区_心理健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