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大数据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任志杰1,杨晨2,梁毅3,王华4

电力大数据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任志杰1,杨晨2,梁毅3,王华4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阳泉供电公司 山西省阳泉市 045000)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城镇化建设日趋成熟,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对电网配电效果和要求也逐步提高。在电力系统中配电网处于末端环节,由于配电网规划规模相对较大、链接和运行数据复杂繁多,极易造成在配电网规划过程中对数据处理不到位,出现信息差异及延时等问题。

关键词:电力大数据;配电网规划;应用

引言

配电网处于电力系统的末端,具有电网规模巨大、设备种类繁多、网架结构多样、运行方式灵活等特点。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以及用电安全水平的提高,配电网一直在不断地改造和新建,其规模也不断扩大,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大多数县级以上配电网的规模都已达到百条馈线以上,中型城市的中压馈线已达到千条左右,随着配电自动化、用电信息采集等应用系统的推广应用,配电网将产生大量异构、多态的数据,该数据集合的规模可达到大数据级别。配电网规划内容包括配电网现状分析、供电区域划分、配电网负荷预测、目标网架研究以及经济技术比较等内容,其研究内容主要基于对基础数据的收资管理。

1大数据特点

①数据采集类多量大,每个采集点采集相对固定类别的数据,且分布在各个电压等级内;②不同采集点的采样标准不同,数据断面不同;③数据不健全,数据采集存在误差和漏传;④数据分布在不同的应用系统中,比如生产管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生产实时管控系统等。

2大数据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意义

首先,是管理。大数据技术最为突出的优点就是在管理上,通过大量数据的综合应用和分析,能够更好的找到管理中的共性问题,从而在实际的管理的过程中,利用有效的方法解决配电网中管理问题,让配电网的各项工作更加顺畅。其次,是检修工作。配电网的工作负荷是相对比较大的,在这种情况下,配电网非常容易在很多地方出现问题,当配电网出现问题的时候,需要及时的检修和处理,而通过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在众多检修方案当中选择最优方案,最为高效和及时的解决问题,这是非常关键的。当检修工作提上正轨之后,配电网的运行就会更加稳定。第三,是规划工作。配电网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不管是配电网的建设还是配电的综合管理,都需要进行规划,从而保证配电网效益的最大化,保证及时、高效的供电。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供电企业更加合理的规划配电网,让配电网运行的更加井然有序。最后,就是安全稳定的运行。上文已经提到,配电网是非常容易出现故障的,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做好及时的检修工作,另一方面也要在平时的安全管理运行中及时防微杜渐,发现问题并处理问题,从而将可能出现的问题掐死在萌芽过程中,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有效的数据分析和处理,可以及时的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

3主动配电网中的大数据处理方法

3.1主动配电网数据调度方法

随着智能配电网络和信息通信技术迅速发展,配电网规划已经成为电力通信系统的中枢神经,是电力技术发展的核心部分,是电网生产和管理发展的重要支撑。在配电系统中,配电网规划设计影响到了电力系统发电、变电和配电等数据的调度环节,为了确保电力数据信息准确均匀地散布在电力系统中,实现柔性负荷分布式接入,需要简化配电网数据处理规模的设计目标。在传统电力配置系统运行过程中,电网配置规划管理工作存在高随机等特征,造成系统的运行过程复杂、数据结构组成多样、信息来源单一以及时间和空间尺度出现差异等问题,不利于系统的高效运行。因此简化配电网数据处理流程和方法对电网配置规划管理系统进行设计至关重要。

为解决上述问题,对电力系统中主动配置电网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初始数据库信息对配电网节点位置及规模进行规划,以电力配电网规划系统初始数据库中的项目储备模块和管理模块进行设计,根据采集的数据对各模块功能和运行效果进行评定、规划和建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系统内现有配电规划管理系统进行挖掘,对电网调度自动化数据进行分析,依据电力系统的技术规划原则,通过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对数据进行调度和配置,建设数据分析库,形成归集到每个具体设备节点下的标准数据格式,便于规划人员查阅各设备情况,同时也为自动分析处理打下基础,提高效率。

3.2主动配电网中数据规划管理方法

电网规划系统设计过程中涉及到对电网多部门数据的采集处理流程。另外,针对不同地区,电力网络配置数据规划及共享程度也各有不同。因此针对不同区域,需要通过对电力系统数据进行分析来实现对电网数据功能的规划。为避免项目中出现数据偏差,对电力数据要进行分类规划和融合整理,从而保证系统中的每个环节有章可循,通过对电网规划结构进行不断地优化,达到提高系统运行指标的要求,形成标准的电力配电网系统规划数据库,以便更好地对配电网络数据管理和信息采集系统等进行设计。深度挖掘电力系统数据分析库,对电力系统的基础数据运行情况进行诊断,并针对诊断结果对电力配电网系统中的问题进行处理,建设电网配置数据分析库和规划方法库。

结合GIS系统对电网大数据配电网规划系统进行优化,对电力系统负荷电压进行精准预测,解决传统配电网规范系统中停电频率高、电网设备薄弱等问题。通过电网配置数据分析库和规划方法库实现对电力大数据配电网的运行和管理需求,建设配电网状态检测数据库。随着电力数据智能电网的建设,对区域电力系统配置信息进行采集和实施,高效利用电力数据,解决电力能源分布不均的问题,结合优化调度方法有效解决电力数据配置规划中面临的技术挑战,有效评估配电网运行状态,确保电力系统的健康发展。

4大数据技术在配电网中应用场景拓展

4.1大数据在配电网规划中的指导作用

基于大数据的配电网规划方法利用丰富的数据信息,如历史电力数据、工业数据、经济数据、市政数据和环境数据等,融合先进的设计理念,将更完善的地理信息系统、更复杂多元化的分布式供电理念、更先进全面的可靠性理念注入配电网规划思路中,从单一目标规划转变到多元目标优化规划,为进一步提升配电网规划水平和建设一流智能配电网起到促进作用。

4.2大数据在配电网检修中的指导作用

大数据在配电网中检修中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首先,需要宏观掌握配电网运行状态。然后,利用收集的设备数据信息,全面诊断设备运行状态,确定检修模式。基于大数据的设备运行状态评价更全面、评估输入的底层基础数据更丰富、评估结果更合理可靠。大数据技术能综合影响设备运行状态的本体因素和非本体因素,得出更为合理的设备状态和网络运行状态,从而制定更加合理的检修方案。

4.3大数据在配电网资产管理中的指导作用

大数据在配电网的资产管理中也有很好的指导作用。配电网量大面广,资产管理难度较大,同时需要大量基础数据,这正是大数据的优势,利用大数据技术可实现配电网在资产管理体系、模型方法、信息交互等多方面的提升,以根本提高配电资产管理水平。

结语

配电网的发展对于我国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大数据技术的支撑,可以让配电网的运行、规划、检修等工作更具有指向性,效果也更好。在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之中,大数据技术一定会在配电网的发展中取得更加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嘉健,王昌照,郑文杰等.基于状态监测的配电网可靠性检修选择模型[J].电网技术,2015,39(01):164-168.

[2]王正宇,金尧,蒋传文等.考虑光伏储能和可控负荷的配电网检修计划优化[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5,31(11):74-82.

[3]赵庆周,李勇,田世明等.基于智能配电网大数据分析的状态监测与故障处理方法[J].电网技术,2016,40(03):774-780.

论文作者:任志杰1,杨晨2,梁毅3,王华4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  ;  ;  ;  ;  ;  ;  ;  

电力大数据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任志杰1,杨晨2,梁毅3,王华4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