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_初中物理论文

体验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_初中物理论文

体验性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性学论文,物理论文,初中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课程要通过课程功能的改变、课程结构的重建、课程内容的调整、课程的实施和落实,把学生引向“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引向开放情景中的探索,引向动手、动口、动脑的活动中掌握知识。所以,本次课改在内容上强调联系生活、社会、学生实际,在方法上强调探索、实践、活动。

学校的课程,主要是物化在书本里的别人的经验——间接经验。当代课程观已经把课程的本质看成是学生经验(包括前人的、人类共同的经验,学生自身的经历与体验,属于个人独特的个性化的经验),而且把“生活世界”也纳入了课程内容范畴。因为,只有当间接经验真正转化成学生的直接经验的时候,它才具有教育价值,才能成为人的发展资源。也就是使人的终身学习和利用间接经验的天赋和潜能在直接经验的作用下得以拓展和挖掘;使人在体验自然与社会、探究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快乐和发现的兴奋感。当教学中建立起有效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桥梁时,就能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精神生活注入“源头活水”,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意识到学习的责任与价值,增强学习兴趣和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生认知、探究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体现教育的价值和身心发展的价值。

在物理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变化,从单纯的间接经验的学习,转向在直接经验的获取中,培养学生观察、探究的能力,我根据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做了一些积极的尝试:尽量创设学生获取直接经验的条件和情景,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领悟书本间接经验的实质;在做中体验探索的艰辛与乐趣;在做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一、起好示范作用,搭建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交汇的桥梁

能否将学生的学习转向体验性学习,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有机结合,教师的示范是关键。

我在教学中一是将能做的实验尽量开全;二是把能用“土”的办法做的实验,尽量不用现成的“洋”办法去完成。这样更能让学生感到科学是贴近生活的,科学规律是从对日常现象的观察和研究中诞生的,从而有效地消除了学生对物理学产生的神秘感和恐惧感,为学生进入体验性学习做好了铺垫。同时也用教师的创新教学为学生的创新学习做出了最好的示范和启发。

例如:在上到压强的内容时,我没有用现成的压强桌来做实验,而是“顺手”拿起一个学生放在教室里的饮料瓶,用正放、倒放,空瓶正放、装不等量的水正放等方式来启发学生认识决定压强的因素,让学生体验身边的很多物体都可以用来验证物理规律、探索科学原理。在上到大气压强一节时,同样“顺手”拿起空饮料瓶,把空饮料瓶用热水涮一下后马上盖紧盖子,随着温度的降低,可看到瓶子被压扁,而且还听到了饮料瓶被压扁时的巨大响声。学生在视觉、听觉的体验中,认识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强的威力。

二、创设探究情景,为学生获取直接经验提供条件

只有教师的示范,还不能使学生获得真切的体验,因为“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也不如一做。所以,我在教学中,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让学生充分体验,获取直接经验。

1.开展课外小制作,充分获取直接经验

利用课外小制作,让学生充分动手、动脑去完成一项以课本知识为主线的活动内容,在再发现和再创造中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习寻找规律,体验探索的艰辛与成功的喜悦。如自制照相机、验电器、小小电动机等等。当学生拿出他们自制的作品呈现给老师和同学时,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有的还对自己的作品作了一些修饰和功能增设。

2.明确目标,使体验活动更具价值

每次常规的学生探究活动,我首先用五六分钟左右的时间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所要进行的探究内容从提出问题、设计探究程序、明确探究方法等几方面展开讨论,使学生明确探究的目标,有目的、有方向地进行体验活动,提高探究的有效性,使体验活动更具价值。如:在上电学这部分的电路一节时,先让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当电路中的用电器超过两个时(最少以两个为例),可以用哪些连接方式让这些用电器同时工作,这些连接方式有什么特点?当弄清了这些问题后,再让学生开展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探究活动,学生就能紧紧围绕目标开展小组探究活动,大大提高了活动的价值。

3.利用间接经验进行文学创作,角色扮演使间接经验升华为直接收获

除开展与教学进度同步的小实验、小制作外,我还规定给学生一些科学作文、小论文的题目,让学生充分体验获取前人间接经验进行创造的乐趣与意义,从而使书本知识的学习与个人探究体验活动有机结合,更大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结合教材知识内容,让学生以《假如没有重力(或摩擦)》、《如果声速是0.1m/s》、《水精灵漫游地球》、《纳米技术畅想曲》等为题进行科学作文和小论文比赛,或者进行小品创作表演。当学生把他们所学到的知识赋予他们作品中的人物的时候,仿佛他们成了知识的创造者、成功者,学习热情高涨,促进了学习兴趣向树立人生志向的转化。比如:在《水精灵漫游地球》的小品表演中,学生们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和动作把水的三态变化和变化所需要的条件准确地表达出来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三、鼓励探究过程中的独特性,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学生在开展体验活动时,往往会出现一些独具特色的设计或者一些哪怕是错误的但是很有个性的思想。我在教学中,紧紧抓住这些“思想火花”给予学生及时的肯定与鼓励,使学生获得自信;对那些有“个性特点”的错误,也不一棒子打死,而是与他们共商改进计划,让他们能在“再体验”中意识到自己设计或想法中的缺陷,从而使原来的设计更完善,使浅表的想法得到升华。

如:在学了“两种电荷”后,布置学生制作验电器,以增强学生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的理解。而常用的验电器只能检验带不带电,不能检验带什么电。26班的李泽渊同学对此进行了独具个性的思考和设计:在玻璃瓶中置入两个金属杆,在两个金属上各挂一条金属箔,他说不仅能检验带不带电,还能检验带什么电。他的设计,虽然有很大缺陷——未能克服带电体对轻小物体的作用,但我给予了他充分肯定后,给他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让他尝试着解决。他在听了老师的点评后表现出兴奋的情绪,表示一定要重新设计……

四、搭建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衔接的桥梁,“从物理走向生活”

在直接的体验中,寻找间接经验的理论支持,达到“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目的。

如:在学习了声、光、力、热、电等理论知识后,我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观察天天骑的自行车,引导他们去寻找自行车上与声、光、力、热等知识相对应的部件、结构,并运用间接经验——已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和说明,再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每一个班的学生,少的能找出七八个与教材中的知识点相关联的结构,多的甚至能找出三十多个,还能提出几个改进或增设功能的有趣建议。这样的课让学生从物理走向了生活,又从生活中体会到了物理知识的价值。

标签:;  

体验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_初中物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