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经验教训_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新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经验教训_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兼论新中国60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的经验教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学科建设论文,新中国论文,几个问题论文,经验教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774(2010)04-0004-05

自2005年“马克思主义理论”被确立为一级学科以来,学科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仍存在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认真反思60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的经验教训,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不无裨益。

一、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问题上。经过60年的反复与曲折,有一点早已达成共识,即为了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真正成为一门科学的理论并在实践中发挥强有力的指导作用,必须“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问题在于为什么会长期存在“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或者说这些“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是如何形成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如苏联的影响、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制约等,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长期以来忽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本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解读,以致在该学科的教学、研究领域存在着这样的奇怪现象:当一些人(包括该学科领域的部分专家、学者)公开或私下怀疑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或者振振有词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些带有根本性的观点和原则表示否定时,其“根据”竟然主要来自于某些所谓的学术著作或教科书,而非源自本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著作的系统阅读和思考。

这种现象,是由长期以来不重视从第一手材料(原著)出发来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所造成的。上个世纪50、60年代,我们党的不少领导干部文化程度比较低,不容易读懂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并且按照某种解释,似乎斯大林时代的一本《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已经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一网打尽”了,所以《教程》就成为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文本。70年代初期,毛泽东为了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号召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并亲自圈定了《共产党宣言》、《法兰西内战》、《国家与革命》等七本书。然而,贯穿这七本书的主题是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远不能全面反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精神实质。最近30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仅党内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广泛、深入阅读①,而且许多以“马克思主义”为研究对象的博士、硕士甚至专家、教授们,也不重视对经典著作的学习和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学科”以后,情况似乎有所改观,但距离“学科”建设的要求仍相差甚远。

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的认识上看,加强马克思主义原著的教学或阅读,至少有以下几方面意义。

第一,区别教条化的马克思主义与文本马克思主义。

现在一般不会再将“老祖宗”说过的每一句话都奉为真理,原因在于老祖宗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三方面局限。一是时代局限。任何伟大的思想家都会受到时代条件的限制,马克思恩格斯在这方面是有“自知之明”的,如他们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承认:“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当时距《宣言》发表仅25年时间,而《宣言》发表距今已有160余年,时代局限自然更加明显。这种时代局限同样存在于列宁、毛泽东和邓小平的著作中。二是认识局限。这种局限有些受制于时代条件,有些则是知识或材料不足等原因造成的。如经常被我们“误读”的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政权建设的思想,以及对俄国公社能否“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问题的思考等等[1]。三是“需要局限”。这在列宁的思想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如有关党的建设、革命后的社会发展阶段等论述,基本上是针对当时的斗争需要提出的,一旦条件发生变化,这些观点自然会失去其价值或意义。

应当看到,上述三方面的局限并不影响经典作家的伟大,也不会削弱他们思想的科学性。然而,要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局限并仔细甄别,离不开深入系统地阅读原著。同时,这也不是靠少数几个专家的努力就能够完成的任务。这些局限不仅过去被我们“全盘”接受了,而且在最近几年有一定代表性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类著作或教科书中也未能得到很好的纠正。这就需要而且只有通过在具体的教学和研究过程中深入阅读原著,才能准确地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

第二,了解经典作家是如何对待自己的理论和学说的。

与我们以往的某些理解相反,马克思恩格斯主要是从研究的立场出发提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问题的。恩格斯说过:“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做科学看待,就是说,要求人们去研究它。”[2]301既然是研究,就有可能得出一些片面的或错误的结论。所以,恩格斯在晚年告诫后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所使用的方法。”[3]406无论马克思恩格斯还是列宁,都从来没有对自己的理论采取故步自封的态度,更没有要求后人把他们说过的每一句话都当作“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或奉作金科玉律。恩格斯特别告诫人们:“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脱离这些事实和过程,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4]419但是,20世纪社会主义实践的一个最大错误,恰恰就是脱离既定的“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来理解和接受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后来,一些人又正是引用这些内容在现实中的遭遇来否定和攻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显然,不认真阅读和研究原著,不可能了解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又是如何对待自己的理论和学说的。

第三,把握经典作家的思想与社会发展、时代发展的关系。

2001年,江泽民曾要求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和恩格斯晚年的几篇文献,目的在于认识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在理论上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在于其能根据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提出新的理论或学说。例如,马克思恩格斯晚年面对资本主义19世纪后期的新发展,在社会主义所有制实现形式、无产阶级暴力革命、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上都有新的探索。然而过去我们对这些内容不是严重忽视,就是采取视而不见甚至有意“屏蔽”的态度。从表面上看,这种做法似乎维护了经典作家思想的所谓前后一致性,而实质上却损害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特别是新经济政策前后的思想变化,同样说明了这一点。然而到目前为止,我们有些教科书(或著作)中的认识或理论阐释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接触到列宁晚年思想的核心?不通过阅读原著具体了解经典作家是如何不断地根据社会发展与时代变化而“推陈出新”的,不可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科学品质,更不可能真正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信仰。

二、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主题

“核心主题”不同于学科的研究对象。根据列宁的论述,学术界一直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说。这种划分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由此影响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把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2005年12月下发的《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一门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的学科。”这个提法本身是否规范或科学姑且不论,值得我们深究的是:既然是一个“整体”,那么作为整体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是否存在一个“核心主题”?如果存在,那么这个主题是什么?不解决这个问题,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科建设,还是在实践中“一脉相承”、与时俱进,都难免误入歧途。

我们知道,马克思恩格斯从事科学理论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从这个角度看,“核心主题”一方面是他们为着“改造世界”而始终孜孜以求、努力阐述的“大问题”;另一方面,由这一“核心主题”形成的思想体系的性质及本质特征、科学性、生命力或当代价值等,也是在改造世界中获得检验和发展的。核心主题一旦被社会实践、时代发展所证伪或否定,整个体系必然面临“终结”的命运。那么,究竟什么是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体系的核心主题呢?我们曾经错误地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关于阶级斗争的学说,甚至将“造反有理”视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这些理解在不同时期曾给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传播与研究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主题,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笔者以为,至少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主题应该是对人类解放的理想及其实现的论证。

实现人类解放的核心主题,首先源于马克思早年的思想追求。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开始,马克思以对人的自由本质的认识为起点,在批判19世纪资产阶级社会在人的解放中所表现出的严重片面性与局限性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这一核心主题,并最终完成了对这一核心主题的理论建构。核心主题之“核”是人类解放,而“人类解放”主要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社会理想蓝图的构建及其实现条件。

马克思对社会理想的最初表达,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那段有关“共产主义”的著名论述。如果说这段论述主要侧重于概括社会理想本质,那么在次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进一步对人类解放理想的两个重要关系作出了明确阐述。一是人类解放与民族解放。所谓“人类解放”,不是任何时候更不是在地域范围内可以达到的目标,而“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5]86-87。二是社会解放与个人解放。人类解放是以“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为条件的,人类解放不但保证“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即“有个人自由”,而且通过推翻旧的国家使每个人的“个性得以实现”[5]119-121。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为基础,《共产党宣言》进一步表述了未来的理想社会:代替存在着阶级与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294值得指出的是,这一社会理想贯穿于马克思恩格斯理论创造的全过程,并由此形成了与人类思想史上其他相类似理论或学说的根本区别:以现代经济、现代社会的发展为基础,肯定人类现代文明包括自由、民主、平等的价值,并以这些价值在全社会及全人类的充分实现为基本特征;立足点始终在受压迫、受剥削的工人阶级一边,强调只有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工人阶级获得解放,才能有整个人类的解放;将人类解放及人的解放与具体社会形式相联系,阐明只有在特定的社会共同体或联合体中,才能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分析、研究,把人类解放及人的解放看做是随人类文明演进不断实现的“自然历史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理想实现的研究其实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根本条件;二是具体过程。由于前面提及的原因,20世纪社会主义实践曾经将阶级斗争、革命专政、建立公有制等当作实现社会理想的根本条件,经过挫折与失败,才深刻认识到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然而,无论从人类解放还是人的解放层面看,仅有生产力的高度发达是远远不够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共产主义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5]86马克思恩格斯为何将世界性“普遍交往”与生产力并重,同样作为实现社会理想的根本条件?首先,人类解放在客观上是一个世界性或全球性命题,而不是在区域或民族国家范围内就能够实现的目标,因此,只有通过世界性的普遍交往才能使理想社会“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而获得实现,即才能够使人类真正摆脱对立、抗争与激烈的利益冲突,达到整个人类的和平、繁荣与共同进步。其次,从对于人的解放作用看,只有通过世界性普遍交往,个人才能够彻底摆脱宗法血缘关系的束缚,以及封闭条件下形成的各种民族片面性与地域局限性,使个人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成为可能。正如马克思所说:“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5]89

然而,在实现社会理想的问题上,人们以往更加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具体的战略策略、方法手段、实现阶段及“时间表”等内容。这方面内容确实在他们的著作中占有大量篇幅,但相对于实现社会理想的根本条件,这些内容不但属于次要部分,而且事实上也必然会随着时代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生改变。对此,马克思恩格斯早就认识到这一点。

问题在于,为什么在新中国60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对核心主题的认识与把握时常发生重大偏差?这与我们过去的“误读”是直接相关的。

首先,文化“误读”。

我们在学习或研究“老祖宗”理论时必须承认并加以重视的是他们的学说、理论渊源于西欧的思想传统与文化遗产,而且这种传统与遗产并不仅仅是我们以前说的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与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例如,马克思就曾经“尊奉”英国思想史上的“性恶论”代表人物霍布斯为“我们共同的祖先”[6]85。人的“解放”、“自由”这类命题在西方源远流长,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的社会背景下,以社会主义的理论形态赋予西方历史上自由与解放的学说以新的内涵。尽管世界各民族文化存在相通之处,东西方文化并非完全对立,但东方文化传统中明显缺少西方的自由、平等等理念。近代以后,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以及启蒙运动中所形成的,由现代人权、民主、平等、法治等内容构成的思想文化成果,更是东方文明所缺乏的。由此造成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甚至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在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时也难免受到自身文化背景的制约。

其次,文明“误读”。

任何思想或理论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而时代特征又是由文明发展程度决定的。西方国家大体从15、16世纪就开始了“走出中世纪”的历史进程,而到马克思恩格斯进入思想创造高峰的19世纪中期,部分国家的工业化和社会现代化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如英国)。总体上看,马克思恩格斯理论的文明背景是现代化在19世纪中后期的发展。马克思曾经说过:他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在经济上以英国为典型,在政治上则以法国为典型。这说明,他们所提出的许多理论、观点或对未来的设想等,是以现代文明(经济的、政治的以及社会的)在当时的发展以及未来趋势作为“事实”前提的。现代文明背景下的“现代”眼光,再加上对当时先进思想文化成果的批判性吸收和借鉴,使他们的研究能够在深刻认识“现代”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具有一种超越历史的深邃眼光。显然,没有对马克思恩格斯时代文明状况的了解,没有对文明发展趋势的把握,很难深刻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也达不到对马克思主义核心主题的透彻领悟。

再次,需要“误读”。

长期以来,我国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中存在一种偏向,即需要什么学什么。然而,如果将此当作习惯做法甚至是“成功”的经验和方法,必然导致认识的片面性与局限性。如在“文革”期间,毛泽东向全党推荐的几本书都是侧重于论述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问题的,许多人曾由此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关于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改革开放后,为了强调“经济建设为中心”,一些人又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主题,似乎马克思主义就是“经济决定论”。事实证明,为了需要而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内容作实用主义的解读,必然会导致对马克思主义核心主题的曲解。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对象及相关问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但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党性原则,而且内在逻辑严密、自成体系。这意味着我们在学习和研究中,既不能将其当作一门普通的社会科学,或者说在性质上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等量齐观,同时在内容方面也不宜过于泛化,将某些不违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相关学科,都当作“马克思主义理论”。前一种倾向容易避免,但后一种做法在目前教学与研究特别是在该学科的研究生教育中则比较普遍。例如,许多高校的研究生招生及其培养,名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实际上无论方向设置、课程开设还是毕业论文选题,大多属于严格意义上的行政学、社会学、国际关系等相关学科的内容。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确立为一级学科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地位。但是,为了显示所谓“人气”而将之过度泛化,不仅会损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声誉,而且也将使之难以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特定的研究对象。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人文社会科学以人及其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并因侧重点不同以及人的活动在不同领域的差别,分为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等学科。与绝大部分学科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体系。加强学科建设,需特别注意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范畴、基本原理构成的,其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同时也包括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度的政治家、思想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体系则是出于对这个理论体系进行深入阐述、研究的需要而建构起来的。前者是后者的研究对象或客观依据,后者是对前者的系统整理、阐释及进一步科学化的结果。

由此,作为学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就其体系而言,不但要突出以“基本原理”为主要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的本体理论,而且要有这个理论形成、延续与发展的历史,有这个理论在特定国家被作为执政指导思想的情况以及在实践中的宣传与普及规律,当然还包括这个理论在当代西方国家的生存状况与不同表现形态,等等。这种多方面、多层次的展开与深入,未必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本身发展所需要,然而却是学科体系及其建设所不可或缺的。

其次,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门基础性学科。

尽管在同一学科范围内会存在层次差异,如政治学既包括政治学的基本理论,也以实际应用为对象。然而,许多学科因研究对象及其实践功能的不同会有所偏重,有些更偏重于基础理论,如哲学、宗教学、文学等,有些则实践指导性比较强,如经济学、社会学等。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主要属于前者。马克思主义本身是有关历史演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理论,从最一般或最宏观层面对社会实践发生指导作用。而作为研究这一理论的学科,则应主要定位于探讨主体理论的基本范畴、基本内容、内在逻辑及其形成、发展的规律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实践性不等于这门学科的实践性。如果不适当地突出这门学科的实践性,就会使我们的教学和研究走向简单化或庸俗化,从而导致学科研究失去本应具有的功能和地位。

近年来,许多学者都强调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这当然是对的。然而不可否认,在这个“整体”内部仍然存在不同的理论层级,每个层级又有着特定的研究对象与基本范畴。“整体”性的认识与研究固然重要,但对各理论层级的认识和研究同样不可缺少。值得警惕的是,对“老祖宗”思想的研究,最为“热门”的是哲学界,其次是政治经济学领域,最不景气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甚至全国及各省市的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在召开年会时也很少涉及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和探讨。众所周知,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尽管都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但在理论上又是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最终归结的。离开了科学社会主义,也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另外,还有一些学科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如政治学、社会学等。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着眼于对历史演进、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因而在学科方面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特点,涉及许多学科的内容。以往,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之所以比较肤浅,乃至产生片面性甚至教条主义的错误,与研究者缺乏各相关学科的知识与理论密切相关。所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和研究,不但要有政治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与理论,而且要有历史学、人类学、文化学等学科的支持。

注释:

①党的十六大曾向全党提出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要求,但由于多种原因,这一要求并未得到有效落实。党的十七大又提出建立学习型政党的战略任务,在具体部署中已经将一些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列为学习内容。

标签:;  ;  ;  ;  ;  ;  ;  ;  

新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经验教训_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