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凯恩斯论文,经济学论文,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本文认为,工资价格刚性问题是新凯恩斯主义的中心问题。依照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大体上可把这一流派分为三个主要支派,即名义刚性学派、实际刚性学派和非刚性学派。本文对这三个支派的主要观点和相互关系作了较为系统、全面的介绍。文章认为,新凯恩斯主义强调失业和经济波动的微观基础,这比传统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无疑前进了一步,但绝大多数新凯恩斯主义者都只满足于提出对经济波动和非自愿失业现象的解释,而拿不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这一流派所提出的理论往往带有片面性、“庸俗性”等特点,另外,这一流派目前尚处于发展过程中,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实际上是由多个支派、多种学术观点拼合成的大杂烩。
传统凯恩斯主义在60年代的新古典综合之后便开始走下坡路。70年代出现的一般非均衡理论(非瓦尔拉斯均衡论)并没有克服凯恩斯主义的危机。从现实方面来看,它没有为解决当时西方国家所面临的“滞胀”问题提供有效的政策;从理论方面来看,它把非自愿失业和经济波动归因于名义的工资和价格刚性,但却没有对这种刚性本身给予合理的解释。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们批评说:仅仅假定价格和工资的刚性,而不进一步去解释为什么价格和工资会具有这样的刚性,是不能令人满意的。新古典经济学的冲击使得凯恩斯主义者们从满意地接受固定价格和工资的凯恩斯主义模型中回过神来,引发了一场对凯恩斯主义理论和政策基础的再认识。结果在80年代发展出了另外一种以新古典经济学风格出现且包括理性预期在内的、但具有凯恩斯主义结论的凯恩斯主义模型,即“新凯恩斯主义”。
新凯恩斯主义的“新颖”之处在于:它不像其他凯恩斯主义学派那样只是假定名义工资价格刚性,而是试图对这种刚性进行合理的解释,特别是从“微观”的角度——在单个经济单位具有“理性”预期并追求最大化(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行为的基础上——来进行解释。因此,工资价格刚性问题是新凯恩斯主义的中心问题。
一、名义刚性理论
名义工资—价格刚性直接与一般非均衡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相联系,是对后者的直接发展。它与一般非均衡理论一样,也是把经济的波动归因于工资和价格的不易变动;但它不像一般非均衡理论那样只是假定名义刚性的存在,而是试图去说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刚性,考察如何从现实的微观经济环境中引伸出名义工资和价格刚性,尤其是说明为什么理性的、追求最大化的经济主体不随总需求或其他冲击来调整自己的工资和价格。
(一)菜单成本论
厂商调整价格要花费一定的成本,例如,印制价目表、通知销售人员新的价格,等等。一般说来,这些成本都非常小,如同打印一份新菜单一样。这些微小的“菜单成本”能否导致价格刚性,从而使得名义总需求的变化对实际经济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呢?曼丘发表了《小的菜单和大的经济周期:垄断的宏观经济模型》(1985)一文,对此作了肯定的回答。在该文中,曼丘提出了一个关于垄断厂商的价格刚性模型。根据这个模型,当总需求冲击使得价格偏离利润最大化水平时,只要存在着微小的价格调整成本,垄断厂商就可能宁愿维持“错误”的价格不变。
(二)菜单成本—实际刚性相互作用论
曼丘等人的菜单成本模型在理解名义刚性问题上是一个突破。但是,按照鲍尔和罗默的看法,这些阻碍价格调整的微小摩察本身只能产生较小的名义刚性,而不能产生重大的名义刚性,从而不能说明名义刚性冲击为什么会造成大规模的产量和就业量的变化。因此,菜单成本理论没有能够成功地为凯恩斯主义的名义刚性假定提供牢固的微观基础。
在鲍尔和罗默看来,曼丘等人的理论所存在的缺陷在于,它们没有分析实际刚性问题。与(名义)价格和工资不易变化的名义刚性不同,所谓实际刚性,是指实际的价格和工资并不对经济活动中的变化作出反应。例如,当名义工资和价格水平同时同等程度变化时,实际工资保持不变。在这种情况下,实际工资是刚性的,但名义工资却是弹性的。
鲍尔和罗默(1990)认为,曼丘等人的缺陷可以通过引进实际刚性来加以弥补。他们试图把菜单成本之类的价格调整小摩擦和实际刚性结合起来说明名义刚性。菜单成本本身不足以说明重大的名义刚性,实际刚性本身也不足以说明重大的名义刚性,但是,菜单成本和实际刚性二者结合起来却可以对名义刚性给予很好的解释。一方面,在不存在实际刚性时,小的菜单成本只能产生小的名义刚性,除非将参数订的很不合理,例如,让劳动供给具有很高的弹性等等;另一方面,在给定菜单成本的条件下,名义刚性的程度将随实际刚性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即使菜单成本很小,如果实际刚性很大,也会造成重大的名义刚性。
(三)交错价格调整论
许多凯恩斯主义模型均假定,企业是在不同的时间中改变价格的。这就是所谓“交错的”价格调整。这种交错价格调整的后果是,即使单个价格调整很频繁,它也会造成总的价格水平的刚性。总价格水平的刚性又造成名义总需求等的波动,产生重大持久的实际效应。
这里存在的问题是,交错的价格调整是被当做“外生”的,而没解释它为什么会产生。鲍尔和塞何替从不完全信息出发给出了交错价格调整的一个解释。假定经济由若干个垄断竞争厂商组成,每一个厂商都是自己的差异产品的价格确定者,厂商的最优价格显然要取决于总需求状况和其产品的“局部需求”状况。局部需求包括对某厂商的特定产品的需求情况以及该厂商的“邻域”中其他厂商产品的需求情况。因此,厂商的最优价格的制定显然要取决于他对总需求和局部需求状况的估计的准确程度。如果厂商关于总需求和局部需求的当前的信息是完全的,则他们当然就可以相互独立地、从而可以同时确定及调整各自的最优价格。这样做并不会影响其需求估计的准确性,从而不会影响其最优价格决定。但是,如果厂商的信息是不完全的,则同时确定和调整价格就失去可以增加信息的一种机会:即如果某些厂商在其他厂商确定了价格之后再随后调整自己的价格的话,则他们就可以通过观察其他厂商稍早一点的价格决定来获得关于需求估计的准确性。在这种信息有所增加的基础上再来确定自己的价格就能更加准确地使之接近真正的最优价格。因此,在不完全信息的条件下,垄断竞争厂商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就有可能造成交错价格调整的局面。
(四)交错契约论
在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中,除了上述名义价格刚性理论之外,还有所谓名义工资刚性理论。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费雪和泰勒的“交错契约理论。”
根据费雪和泰勒的理论,无论产品市场的情况如何,无论产品价格是刚性的还是弹性的,只要存在长期的劳动契约,则即使预期是理性的,货币政策的变化能够充分地估计到,货币政策也仍然具有实际的产出效应,会影响短期的产量行为。在这里,长期契约被定义为:经济主体的契约期限订得比货币当局针对经济环境的变化采取的反应所花费的时间更长。例如,在他们的理论中,全部工人中有一半工人的工资是在t时期的开始时确定的,并在t和t+1两个时期中有效。另一半工人的工资则在t+1时期的开始时确定,在t+1和t+2两个时期中有效。第一组工人的工资确定可以对第一时期中的任何货币供给的变化作出反应,但不能对第二个时期中的货币供给变化作出反应。名义货币的弹性比名义工资的弹性更大。换句话说,货币政策可以发挥作用而并不需要愚弄任何人。只有当契约为短期的,或者当长期契约被以某种方式指数化,从而变得与短期契约实际上一样时,货币政策才会失去作用。
费雪和泰勒模型的缺点是,它没有详细分析为什么契约是交错的,而只是稍微提到一些原因,费思开和波利坎罗指出,过去的一些模型的问题是,它们只是在模型中强加上工资谈判的型式,但却并不去分析这种型式是否是最优的。他们进一步讨论了不同的部门间工资谈判时机的选择问题。他们证明,在一定的条件下,交错谈判(对部门而言)是最优的。
二、实际刚性理论
如果说名义工资—价格刚性理论在解释总需求的实际效应上起主要的作用,那么,实际工资—价格刚性理论,尤其是实际工资刚性理论,则在解释非自愿失业上起主要的作用。归根到底,失业总是与某种程度的实际工资刚性相联系的。
实际工资刚性解释非自愿失业问题上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说,无论产品市场发生什么情况,无论产品市场是均衡的还是不均衡的,无论总需求(或总供给)冲击如何变化,无论这种变化引起劳动需求(或劳动供给)的曲线怎样移动,只要实际工资是弹性的,则实际工资的调整就总能使劳动市场恢复均衡。因此,为了能够解释非自愿失业,就必须具备某种程度的实际工资刚性的理论。
(一)效率工资论
效率工资理论认为,劳动生产率取决于实际的工资,因而,当实际工资变化时,劳动生产率也可能变化。
新凯恩斯主义把效率工资理论搬来说明实际工资的刚性问题。总的论点是,由于劳动生产率取决于实际工资,故降低实际工资就会降低劳动生产率,结果反而增加总的劳动成本。因此,厂商并不一定愿意降低实际工资。
新凯恩斯主义为效率工资理论提出了许多的微观根据,其中一个有名的叫做“开小差模型”。假定对工人的工作表现存在不完全的监督,工人可以决定干活或开小差,开小差如果被抓住则会被开除,工人是否开小差显然取决于开小差的“成本”有多大,即开小差被抓住从而被开除的成本有多大。如果成本很大,则不开小差;反之亦然。假定开始时,所有厂商都支付同样的工资并且经济运行处于充分就业状态,这种情况下,工人的行为如何呢?显然这时工人开小差的成本很小,甚至为0,因为此时即使被抓住和开除,他也很容易找到另外的工作并得到同样的工资。因此,工人大量开小差,效率很低。此时,厂商将提高工资以图减少开小差现象。但如果所有的厂商均这样做,则社会平均工资将上升。超过均衡(市场结清)水平,从而出现失业。失业的出现造成了开小差的“成本”。于是,开小差现象遭到制止。这样就从原先的充分就业均衡进到了新的失业均衡。尽管此时存在失业,但厂商仍不愿意以低工资雇佣工人。因为他们知道,一旦这样做,则工人就会开小差,从而回到原来的情况,换句话说,此时是全体厂商用高于平均水平的工资“创造”出失业来防止在职职工开小差,从而提高在职工人效率。在这里,失业起着一种有“社会价值”的作用,即它防止开小差这种效率的损失。
(二)局内人—局外人理论
局内人是有经验的在职雇员,他们的工作由各种各样的跳槽成本所保护着,如果厂商要替换他们,则要花费这些成本。局外人则或者是失业者,或者是在暂时的次级劳动市场上工作,没有上述那些保护。林德贝克和斯诺尔说明:由于存在着这些跳槽的成本,局内人就拥有一定的市场力量,他们用这些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并不一定充分地考虑那些局外人的利益,而且局内人常常能够影响他们自己的跳槽成本。他们可以通过在他们自己中间达成相互合作的协议。如果局外人试图通过接受比局内人更低的工资来谋求就业的话,则局内人就不与局外人合作。这种结构引起了局外人的失业。即使他们愿意为低于局内人的工资而工作也还是无工可作。
局内人—局外人理论与跳槽成本等问题有所联系。受过训练的“内部”工人并不是未受训练的“外部”工人的完全的替代物。这种情况造成了讨价还价问题:由于“内部”工人控制了训练的过程,他们对于雇佣那些较低工资的人很反感,因为这些低工资工人可能会替代他们自己。而且,一旦新工人接受了训练之后,就有可能要求更高的工资,这个事实提供了进一步的理由不去雇佣这些“便宜”的新工人。
局内人—局外人理论解释了大量的劳动市场现象。例如,持续性失业、不同行业不同国家的就业差别、劳动市场的分裂、失业的长短和构成以及行业间的工资结构。局内人—局外人理论解释了80年代的高失业,把它看成是70年代的石油冲击的间接后果,这种冲击造成了劳动需求的暂时削减,引起了局内部分劳动力的收缩,当劳动需求恢复过来以后,留下来的局内人决定工资以实现他们自己的最大福利。因而影响了就业,使得高失业得以持续。
三、非刚性学派
在新凯恩斯主义学派中,并非所有的人都认为价格和工资刚性理论是解释经济波动和失业的最好的理论。例如,格林沃德和斯蒂格里兹就曾指出,工资刚性和价格刚性并不是唯一的问题,甚至也不是主要的问题;即使工资和价格可以完全地自由伸缩,需求冲击仍然会造成就业和产量的波动,仍然会造成非自愿失业。不依赖于价格和工资的刚性而另辟途径来“证明”凯恩斯经济学的基本结论的理论有很多。这里只着重介绍其中的几种。
(一)规避风险企业论
从资本市场不完全来分析失业和经济波动的代表人物是格林沃德和斯蒂格里兹。他们从1986年开始,连续发表多篇论文讨论企业为什么规避风险以及企业规避风险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他们研究的结果表明,即使价格和工资是完全弹性的,只要资本市场是不完全的,企业是所谓规避风险企业,则凯恩斯主义的结论就能够成立:名义总需求的冲击将造成经济的波动和非自愿失业。
格林沃德和斯蒂格里兹假定:企业是“厌恶”风险的,是所谓“风险规避企业”——它们力求躲避风险,在其他情况相同时,总是选择风险较小的行动,风险规避企业对自己的任何行动(或不行动)的风险都很敏感。企业对它们的行动的结果常常感到不确定,一般来说,企业对于不改变现状后果的了解要比改变现状的后果了解更多。在不确定的条件下,企业规避风险的行为是企业的“资产选择理论”的基础。在这一理论中,企业同时选择它们的所有行动——价格、工资、就业、生产等等——考虑到每一决策的风险(方差和协方差)和期望收益。在评估各种行为的后果时,企业观察这些行动对其资产(包括现金、设备、工人、消费者等等)的影响。
经济环境的变化通常会影响企业的风险大小和企业承受风险的意愿。这里至少有三个因素要考虑:一是总的经济状态。例如,经济衰退时,前景变得更加不确定,企业变得更加悲观。二是企业的现金(或流动资产)状况。现金状况影响着企业的借债需要,它取决于利润。由于利润是一个剩余量,故价格微小变化将对利润从而企业的流动性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对高负债企业更是如此。此外,较低的利润也会对企业的净财富产生不利的影响。三是价格水平的变化,由于几乎所有的债务都是以名义值来计算的,故价格的变化对于企业实际的流动性和财富都具有重大的影响。
格林沃德和斯蒂格里兹认为,规避风险企业理论为许多宏观经济现象提供了解释。例如,为什么企业的供给曲线,从而总供给曲线在经济进入衰退时会下降得很历害——因为在衰退时期,生产的风险增加了,但企业承担风险的意愿和能力却下降了;又如,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总需求曲线会左移——因为企业的投资需求会下降很大;再如,为什么大的再分配(像那些来自大的价格变化的再分配,例如70年代的石油冲击)会对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因为由于价格变化而遭受损失的部门减少的生产要超过从价格变化中得到好处的部门增加的生产。总之,规避风险企业理论解释了:实际的或名义的冲击是如何具有实际的、巨大的和持久的影响的。
(二)不完全竞争论
新凯恩斯主义不完全竞争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即使假定价格和工资完全自由伸缩,经济主体(厂商和家户)均是行为最大化者,但只要产品市场或者劳动市场为不完全竞争,特别是劳动市场为不完全竞争,则结果就将可能出现低于充分就业均衡。即出现所谓的“不完全竞争的均衡”。在这种不完全竞争均衡状态中,政府的政策将具有凯恩斯主义式的效应。
根据对产品和劳动市场的不完全竞争的具体假定的不同,在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中,有各种不同的不完全竞争理论。例如,有哈特的主要讨论劳动市场不完全竞争模型,有曼丘的产品市场不完全竞争模型,还有布兰查德的垄断竞争模型,等等。这些模型的数学表达形式都很复杂,但其基本思想却并不难以理解。例如,哈特模型包括如下几个基本假定:
第一,不完全竞争假定:每一经济主体相对于整个经济来说很小,因而其中每一个都不能影响经济的总收入从而不能影响人均收入水平,但有一些经济主体对它们所处的特定市场而言却可能相对较大,特别是劳动者(通过工会)对劳动市场具有一定程度的垄断力,厂商对产品市场具有一定程度的垄断力。
第二,古诺—纳什假定:每一厂商均将同一产品市场上其他厂商的产量看成是既定的,每一工会都将同一劳动市场上其他工会的劳动供给看成是既定的。
第三,最大化行为假定:每一厂商在将其他厂商产量当作既定时来实现自己的利润最大化,每一工会在将其他工会劳动供给当作既定时来实现自己的(工资)收入最大化,每一消费者则是追求效用的最大化。
根据这些假定,哈特的结论是:当厂商、消费者和劳动者均追求最大化行为并且产品市场保持供求一致时,从模型中可以得到唯一一个满足上述要求的价格,但并不一定恰好同时满足充分就业均衡的要求。换句话说,满足充分就业均衡要求的价格若设为p[*]的话,则不一定总有。根据这个模型,如果,即出现低于充分就业均衡。
(三)合作失败论
合作失败模型是从多人分散经济不能成功地合作即合作失败,而非从名义工资和价格刚性来引出多重失业均衡及其无效率等凯恩斯主义的结果。合作失败理论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例如,有达孟的搜索模型、伯宁特的不完全信息模型以及魏兹曼的递增收益模型。这些不同形式的模型的共同特点都是认为经济中存在所谓“策略(或行动)互补”以及“外溢(或外在经济,外在不经济)”。库帕和约翰为上述合作失败理论的各种形式提供了一个统一的一般结构,将合作失败与多重失业均衡及乘数过程等凯恩斯主义性质联系起来,并进而将合作失败与传统凯恩斯主义模型包括固定价格模型联系起来。
在库帕和约翰的对策模型中,对策人的最优行动取决于其他人的行动。如果这些对策人的行动是互补的,则可证明出现多重的对称不合作均衡;如果在这些均衡状态上还存在“外溢”即外在经济或不经济,则可证明该均衡是缺乏效率的。这时,如果所有人采取合作行动,则可以增加各自的利益,即移到“更好”的均衡状态中去。但由于每个人均假定别人不会采取行动改变现状,故自己的最优行动也是维持现状,从而经济“陷”进了低效率均衡中去。因此,合作失败造成了低效率的多重失业均衡。最后,“行动互补”与凯恩斯主义模型中的乘数理论具有明显的联系。例如,假定第i个人的行动有一个变化,则由于行动互补,这个变化将引起其他人的行动朝同一个方向变化:其他人的行动这种变化又再进一步引起第i个人的行动在相同方向上更进一步变化……等等。这种正反馈效应与乘数过程完全一致。结果是,一个较小的冲击将引起经济变量的较大的变化。
四、几点评论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目前仍然处在发展过程之中,现在就对它的未来作出预测为时尚早。不过,就我们已经具有的材料来看,我们认为:
第一,与传统的纯粹“宏观”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相比,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强调失业和经济波动的微观基础,这无疑是向前迈进了一步。事实上,重视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可以说现已是整个西方经济学界的一股潮流,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们在研究社会主义的许多宏观经济问题时也需要重视微观基础的理论建设。例如,我们也需要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经济主体(单个的消费者、单个的生产者甚至各级政府等等)的经济行为。只有在对各类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具有清楚的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合理的宏观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
第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目前还不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它实际上是一个由多个支派、多种学术观点拼合在一起的大杂烩。这些不同支派的一些主要观点互不相同,甚至常常互相矛盾。例如,在新凯恩斯主义学派中,有些人断言经济波动和非自愿失业的原因在于“名义”的工资和价格刚性,另一些人则把它归结为“实际”的工资和价格刚性,还有一些人则完全否认刚性的作用,而试图从不完全竞争和不完全信息等方面去寻找原因。存在着过多的解释表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本身还没有“成熟”。
第三,在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中,有些理论往往带有“片面”的特点。例如,名义价格刚性理论尽管能够说明名义总需求的冲击会造成就业量和产量的波动,但却不能说明非自愿失业现象的存在,除非再假定名义工资也是刚性的。因此,在单纯的名义价格刚性理论中得到的就业量和产量的波动是所谓“均衡”的就业量和产量波动。在这种波动中,劳动市场一直是保持均衡的。此外,名义价格刚性也不是解释就业量和产量波动的必要条件。即使名义价格是完全弹性的,经济系统还是可以产生重大的就业量和产量的波动。不仅如此,在某些情况下,名义价格刚性甚至反而能够有助于经济的稳定。换句话说,增加名义价格的弹性有时反而会加大经济的波动程度。
第四,相对而言,在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文献中,抽象的理论讨论比较多,而具体的政策建议比较少。事实上,绝大多数新凯恩斯主义者都只满足于提出对经济波动和非自愿失业现象的解释,而拿不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他们尽管都肯定政府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但对于在什么样的具体情况下使用什么样的具体政策来解决什么样的具体问题却不甚了了。这一点不仅与传统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同时也表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把其理论政策化方面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
最后,还应当指出,与其他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一样,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庸俗性”。例如,在讨论资本主义社会的失业现象时,新凯恩斯主义理论中的所谓“开小差”模型把它归因于工人开小差的本性,而“局内人—局外人”模型则把它与所谓工人的“跳槽成本”联系起来。总之,按照这些模型,失业主要取决于工人本身的情况,而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制度无关。
标签:凯恩斯主义论文; 总需求曲线论文; 劳动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不完全竞争论文; 经济论文; 理论经济学论文; 刚需论文; 均衡生产论文; 市场均衡论文; 微观经济学论文; 失业证明论文; 局内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