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电力建设第一有限公司 山西省大同市 037000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业、建筑业、铁路运输和公共设施管理等各个行业的迅速崛起,导致了混凝土的广泛使用。目前,世界混凝土年产量约为70吨,仍在增加。虽然传统的混凝土给我们带来了方便,但由于它的高成本、能源消耗等弊病,也给我们带来了经济和环境问题。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混凝土作为大量的建筑材料,使其具有高性能和绿色化是混凝土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对混凝土外加剂的要求也有所提高,既要提高混凝土的适应性、低碱率等性能,又要考虑降低有害气体排放、低负荷等环境因素。本文主要针对混凝土外加剂及其应用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混凝土;外加剂;应用
1混凝土外加剂的定义及分类
1.1定义
在拌制混凝土时掺入的(通常情况下小于等于水泥自身质量的5%),用来提高混凝土性能的物质,我们称其为混凝土外加剂。虽然它在混凝土中的分量少,但是它的技术经济效果明显,因此它广泛地被运用在混凝土中。
1.2分类
根据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的四种:
用于改变混凝土流变性能的外加剂,主要有引气剂、减水剂等。
用于改变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外加剂,主要有缓凝剂、速凝剂等。
用于改善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外加剂,主要有阻锈剂、引气剂等。
用于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剂,主要有膨胀剂、着色剂等。
2外加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问题
2.1混凝土外加剂的选择
混凝土外加剂按照功能可以分为防水剂、发泡剂、缓凝剂、减水剂、着色剂、引气剂六种,减水剂主要功能是改善新搅拌混凝土的流动性。缓凝剂则应用调节混凝土的硬化性能和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引气剂能够增强混凝土的物理学性能,引气剂能够改进混凝土抗侵蚀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混凝土工程的质量。二做色剂是一种为混凝土提供特殊性能的外加剂。在选择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按照混凝土外加剂选用的基本原则,符合工程使用要求,实事求是的进行混凝土外加剂的选择,此外,还要满足经济性原则,以增加混凝土工程的稳定性作为目的,在此基础上减少资金的投入,促使混凝土工程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此外,混凝土外加剂的选用,还应该根据项目工程对混凝土性能的具体要求而定,例如项目工程在冬季施工,会要求混凝土施工材料具有较好的抗冻融性,相关工作人员就应该选择防冻剂,从而改变混凝土施工材料的物理性能。项目工程在雨季施工,会要求混凝土施工材料具有较好的抗渗性,针对这个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在混凝土中适当的加入防水剂,从而增强项目工程的抗侵蚀能力。项目工程对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要求较高,相关工作人员应该适当的在混凝土之中加入促凝剂,从而调节混凝土工程的硬化性能。
2.2混凝土外加剂的掺量
做好外加剂与混凝土的配比,是获得最好技术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关键要素,因此相关单位要通过混凝土的试配,并根据项目工程对混凝土的具体要求确定外加剂的合理掺量。通常来说,不同类型的外加剂在使用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引气剂的掺量不能超过混凝土的百分之一,缓凝剂的掺量不能超过混凝土的百分之零点二。此外,同一种混凝土外加剂应用不同配比的混凝土时掺量也有所差异,例如早强剂用于蒸养混凝土时的掺量,就要远远高于普通混凝土的掺量。而缓凝剂应用于普通混凝土的掺量为百分之零点五,应用于高强混凝土的掺量为百分之一。减水剂应用于普通混凝土的掺量为百分之二,应用于钢筋混凝土的掺量为百分之四。在决定外加剂掺量的时候,还需要掌握外加剂的变化规律和混凝土性能,从而获得理想的使用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混凝土外加剂的适用范围
普通减水剂和高效减水剂可以应用,可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也可应用气温五摄氏度以下的混凝土。相比高性能减水剂,普通减水剂的耐高温的性能更好,能够应用于高强度、高性能的混凝土,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于混凝土工程当中。有些项目工程队混凝土的密实度要求较高,使用普通减水剂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时可以采用高性能减水剂,不仅能够保证混凝土的稳定性,还能够提高混凝土的预应力,适用于高强混凝土、钢管混凝土的制备工作中。高性能减水剂多用于制备大体积、工作要求高的混凝土,相关工作人员要注意高性能减水剂不宜应用低温施工的混凝土。缓凝土适用于需要长时间的停放以及远距离传输的混凝土,能够增加混凝土的硬化性能,可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碾压混凝土。
3混凝土外加剂的质量控制
3.1要求供应方提供证明文件
为了保证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效果,在外加剂应用之前,供应方需要提供出厂检验报告与合格证、商品说明书、型式检验报告。然后外加剂进场时,要按照《混凝土外加剂》的相关规定进行检验与验收,确定外加剂的各项标准均符合混凝土工程的使用要求,例如当普通外加剂进场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针对混凝土外加剂的密度、含水量、PH值、减水率进行检验,保证普通外加剂具有较好的抗压强度比、凝结时间差[3]。当引起减水剂进场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针对引气减水剂的减水率、含气量损失、含气量以及凝结时间差进行试验与验收,从而保证引气减水剂获得理想的应用效果。当早强剂进场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针对早强剂的氯离子含量、碱含量、含固量、含水率、细度进行检验,保证早强剂的抗压其强度比达到《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的要求。当防冻剂进场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针对防冻剂的含气量、含水量、密度、水泥净浆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进行检验,从而保证混凝土具有较强的防冻融能力。相关工作人员要严格的按照《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的要求,对进场的外加剂进行严格的把关,以防不合格的混凝土外加剂应用于实际的工程当中,给混凝土工程造成不良的影响。
3.2复试实验
由于外加剂的品种众多,因此都会不同程度的对混凝土性能、施工产生一定影响,即使是同一种外加剂,也会受到生产工序、产地、等级的差异,呈现不同的均质性,因此为了保证混凝土外加剂进场之后,能够发挥出应有的施工效果,需要对进场的混凝土外加剂进行复试实验,从而保证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符合施工的要求,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
3.3正确储存
不同的外加剂对储存的要求,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有些混凝土外加剂的挥发性较高,需要储存在密闭容器内。此外,有些混凝土外加剂容易发生结晶现象,相关工作人员在储存这些混凝土外加剂时,需要根据外加剂的物理特性,做好储存措施,从而防止外加剂受潮结块。如果混凝土外加剂在储存容器内出现沉淀、异味、漂浮等现象,应该进行复试实验后再使用。
3.4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采取安全防护措施是保证混凝土外加剂使用效果的重要举措,应该杜绝不正确储存、运输等方面的隐患,从而提高混凝土外加剂的安全性,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对应用的混凝土外加剂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根据外加剂的化学特性和物理特性,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建设的快速发展,混凝土外加剂使用的不断扩大,中国的外贸代理也在不断上升,但在添加剂的用量和水泥的建设不适应层出不穷的出现这样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使用添加剂,必须熟悉各种添加剂国家标准,二是要了解国家现行的工程建设标准,在同时满足标准,针对如找到合适和有效的技术措施的问题,一种新型外加剂的发展,为了改善混凝土内部结构,提高混凝土的性能。节能降耗、物化、多代融合的目标,既满足了环保的技术要求,又保障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涂玉波,肖军.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混凝土外加剂复配生产线中的应用[J].商品混凝土,2013(09):47-49.
[2]李惠,王洪杰,董舫.低温及负温混凝土施工所用外加剂的质量控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06):31-33.
论文作者:刘文运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8
标签:混凝土论文; 外加剂论文; 性能论文; 工程论文; 减水剂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应用于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