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 462000
摘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突然爆发的严重危害社会公共的事件,具有突发性和严重性。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近年来频发,对高校的教学和生活秩序产生了严重危害,对高校师生的心理以及身体健康有着巨大的不良影响。本文探讨了目前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型、目前高校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不足,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校;管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的是骤然爆发的重大传染病、中毒事件等群体性疾病,其危害性极大,对社会公众的身心健康产生重创。最近几年,高校频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教学秩序和师生的生活产生了很恶劣的影响[1]。所以,加强高校突发卫生公共事件的管理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高校为切入点,总结探讨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型和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现报告如下。
1.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类型及特征
1.1主要类型
1.1.1重大传染病爆发。高校爆发传染病是比较常见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突发传染病一般和季节、气候有关,像流行性感冒传播速度快、传播性极强,尤其在干燥寒冷的秋冬季多发。另外流行性乙肝、麻疹、肺结核也是常见的高校突发性传染病。教育部统计显示,2014年全国各地上报的学校传染病事件就达80起[2]。
1.1.2食品安全卫生事件。常见的高校食品安全事件主要由食堂食品变质引发,导致学生集体中毒。这类事件暴露了高校食堂管理中存在的漏洞,由于对食物的采购、储存、加工等环节操作不规范,导致食品受到污染变质,对于变质食物食堂部门并没有进行处理而售卖给学生,因此发生学生集体中毒事件。2012年4月四川某大学74名大学生食物中毒;2013年9月河南某大学100多名学生出现集体食物中毒。
1.1.3其他突发事件。由于化学以及医学相关专业的特点,学生经常于实验室接触有毒试剂或者带有传染源的动物,因此会发生化学试剂中毒或者感染事件。如2007年徐州某大学发生的铊中毒事件;2011年东北某大学27名学生和老师在医学实验室感染了布鲁氏菌病。另外,大学生心理问题导致的自杀、他杀事件以及交通事件都有一定程度的上升趋势[3]。
1.2特征
1.2.1突发性与易发性。高校近年来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开放程度今非昔比。来自全国各地的生源,与外界密切的互动联系,学生思想活跃程度增大等因素都使得高校公共卫生事件愈加突发和易发。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旦发生,它所带来的影响之广之大都难以估计,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平复其影响[4]。
1.2.2严重性与紧迫性。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师生人群在短时间内会有人死亡或者发病,如果不能在第一时间将疫情控制住,将传染源隔离,就会迅速扩散至周边的居民以及其它高校,甚至波及全国,其严重性超出预料。严重性决定了紧迫性。
1.2.3敏感性和社会性。高校是社会各界关注的对象,高校事件往往引起重视,很受舆论偏爱,一旦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将会引起国家、社会、各界媒体的高度关注,其敏感性很强,社会关注度很高。舆论对事件的放大以及因此带来的连锁反应,将对高校产生严重困扰,影响正常的秩序和学校声誉[5]。
2.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组织管理体系不健全
某些高校由于缺乏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视,常设性应急组织机构缺如,一旦爆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高校需要紧急组建临时工作小组,仓促走马上任。小组长由相应的行政领导担任,并对整个事件负责。临时组织机构由于成立仓促,缺乏良好的延续性和协调工作能力,成员的处理经验不足,会在一定程度影响处理突发卫生事件的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应急预案存在不足
我国高校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存在较多欠缺的地方,无论是管理还是认识、制定方面都有着显著的缺陷。首先从认知角度来看,相当一部分的高校管理者对应急预案的认知有错误,认为其存在与否的影响不大。只有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才制定应急预案,明显是形式主义,是为了制定而制定[6]。事后诸葛亮型的“事后处置式”是现在高校的普遍现象。
2.3保障机制不完善
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障机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人力、物力短缺方面,成为限制高校处理突发卫生事件的能力的短板。高校用于公用卫生方面的经费主要靠政府支持和学校自筹,由于国情关系,我国财政投入高校卫生方面的经费较少。也由于公共卫生非盈利性的特征,高校普遍未能健全应急保障机制。
2.4专门法律法规缺失
目前,我国缺少有关高校突发卫生事件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属于专门法律空白。高校突发卫生事件界定有模糊现象,现有法律的适用性不高。由于专门的法律法规空白,学校通常依据规章制度进行管理,而由于其法律效力不高,因此远不能满足工作要求。
3.提高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对策建议
3.1健全应急组织管理体系
反应快速、职责明确的应急组织管理体系是确保应急措施高效运行的前提。高校要成立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其成员包括各部门负责人。领导小组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工作。各院系也要成立应急管理分小组,由学院总支书记担任组长,成员包括各班辅导员和班长,进行学校、院系、班级三级化管理。
3.2完善应急预案
首先,高校管理者必须摒弃陈旧的管理理念,意识到应急预案的重要性,切实贯彻和执行高校应急预案,由“事后处置式”转为“事先预防型”,加强日常监测,防患于未然。其次,规范应急预案的制定程序,实现应急预案科学化,提高可操作性。日常定期演练应急预案,及时进行更新。
3.3建立健全善后恢复和评价机制
首先,妥善进行突发事件的善后处理。处理工作收尾后及时对恢复计划进行制定,并且要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稳健细致地开展善后工作。由于高校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形象受损,因此需要恢复声誉。在处理过程中注意信息的公开透明化,让社会大众及时掌握事件处置情况,得到公众的理解和谅解。评价方面,要进行应急预案科学性、可操作性、管理绩效等的评价[7]。
3.4加强法制建设
政府有关部门需尽快完善建立针对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专门法律法规,通过法律的约束和保障促进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水平的提高。高校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实现制度化和精细化。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对高校的教学和师生生活产生了严重危害,有关管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有关方面合力解决。新形势下,进一步完善高校应急管理工作十分迫切和必要。
参考文献:
[1]何祖新,张建磊.依法建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版),2012,31(4):93-95.
[2]张辛,高建军.高等学校预防和处理重大突发事件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13,60(3):61-64.
[3]张华,陈昌伟.提高学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探讨[J].中国实用医刊,2011,38(8):66-67.
[4]周思玲.构建高等学校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J].中国实用医药,2013,7(16):268-269.
[5]杜爱萍.学校医院如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J].现代预防医学,2010,34(24):471-472.
[6]盖红飚.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和防范建设研究[J].医药监管,2012,2(20):155-156.
[7]王诗堂,李玉林.高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及安全救护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版,2011,8(12):22-23.
论文作者:庆豫淑,肖静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6
标签:高校论文; 事件论文; 突发公共卫生论文; 应急预案论文; 学校论文; 传染病论文; 卫生事件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