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新化县新化县上渡街道铁牛小学 王红霞
摘 要:小学生的价值观、认知观才刚开始形成,他们情绪波动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老师要关注和掌握学生情绪变化才能够更好引导学生,关注学生成长经历,引导学生走出误区,减轻学生思想压力,释放学生心理包袱,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将尊重与爱护传递给学生,使他们感受到关心,感受到温暖。
关键词:小学生 厌学 情绪掌握 情绪引导
一、针对小学生的理解。
小学是学生接受初阶段正规教育的基础教育,小学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接受观、认知观,小学教育是培养学生习惯爱好的初始阶段,是基石,而此时的学生对环境,对社会,对行为,刚开始形成认知,还未形成自我认知判断的能力,此时父母,家人,邻居,老师,所有周围的人对其影响极其巨大,所以如何正确引导极其重要。
因为小学生的价值观、认知观才刚开始形成,所以他们情绪波动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而他们的心情的好坏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可能仅仅是微不足道的事情,而对于他们特别重要,所以时刻关注学生情绪变化才能够更好引导学生,学生的情绪变化直接影响到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如果不加以引导很可能会引起他们的对学习的抵触,进而讨厌学习,此时老师和家长的角色就是他们所学习的对象。性相近,习相远,所引导的人决定了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认知。
二、小学生情绪变化的原因分析。
当下导致小学生厌学情绪的缘由无外乎他周围所生活的人、环境和所经历的事情,家庭环境、学习环境、周围接触的人、一起生活的人,都是他们模仿学习的对象,而我们不能因为他们是孩子,认为他们喜怒哀乐没有太大的变化,而恰恰相反,孩子的心理世界变化无常,但是总会让我们能够看到,他们此时渴望成年人,他们所熟悉的人关注他们,帮助他们,可能大多数的时候他们不会主动的说出来,但是他们会用自己的行为展现给我们,此时我们一定要重视,可能我们随意一个决定都会影响他们的认知。
有所云“稚幼之童,性习无类,无辩其行,无故其知,直知所答,无关与否,尚不能变,询邻舍于人,所训知过,所学知笃,观而后效,引以为先,蒙其智,晓其理,观其心,断其行,外乎所然之行而勿会之,肆其所为而积过难改也,其性难为也,其行难控也,不也于悲乎,则双亲相近师之过。”小学生所接触的人,所经历的事无外乎在他们周围,学校,家庭,正确地引导学生,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去关注,不能因为他们还小我们就忽视,反而要关注的更多。每个孩子幼稚之时,天性善良,人之初,性本善,而未来的变化在于引导他的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之始,品德为上,每个教育工作者所期待的无外乎所授之人为德才兼备之才,而小学恰恰是人才品德教育的阶段之始。
“幼而小,不定其性,不辩其理,难达其意,难控其行,然遂在其人观其行,感其心,显其心性之所为无他,受其人之助,寻其所管,非其不明,天性使然。”孩子年幼,性情不稳定,不能明辨道理,很难像成年人一样表达清楚自己心里的想法,不能按照规定的做法控制自己的行为,需要他人去监管看护,但是他们会让我们发现他们的行为变化,很清晰的表现出来,让我们去感受,感受到他们的想法,没有其他的原因,只是想让我们关注他,帮助他,并帮他们完成正确的认知,有一个正确的表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小弱之时,困惑其心,非常人所辩之能,悬惑于心,无他人所答,存心淤积,然习性所轻,不善所藏,能察其变,而所授之人善观其性,察其缩变之故,循循而进,言其所惑,改其积心之行,解其所惑,辩其通达而豁然,念通,所学之心亦然。”小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总有特定的原因。他们不善于表达,没有成年人辨识的能力,只能将事情放在心里,他们不知道找谁去说,但是我们可以感受到,观察到他们的变化,孩子不善于隐藏,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去找出他们情绪变化的原因,然后慢慢的开导他们,并帮他们解决他们困惑的事情,让他们能够理解到问题,让他们从自己的误区走出来,让他们保持开心的氛围,多去关注他们,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关心,经常去鼓励他们,有过错不要立马批评指责,将过错给他们讲解明白,让他们知道这么做是错。
家人的溺爱也是导致学生厌学情绪的主观因素,家人过度的爱不是爱而是害,而此因素在《解龙说赵太后》中有很直观的阐述。“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1)
三、针对学生情绪变化加以引导。
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我们已傅雷、傅聪父子为例。
“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补赎不了这种罪过!”
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齐过去的,是我不懂得做爸爸的艺术的壮年,幸亏你得天独厚,任凭如何打击都摧毁不了你,因而减少了我的一部分罪过。可是结果是一回事,当年的事实又是一回事。尽管我埋葬了自己的过去,却始终埋葬不了自己的错误。孩子! 孩子! 孩子! 我要怎样拥抱你才能表达我的悔恨与热爱呢!”(2)傅雷曾经对傅聪的教育模式无非就是“打骂”,很多父母潜意识的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用辱骂和暴力的滋味让孩子在自己的压力和惧怕下学习成长,而这些不见得会更好的引导,还会让孩子出现童年的阴影,而傅雷对此的悔恨,恰恰的说明了这点。
就我个人而言,小学生更适合鼓励教育,而不是批评教育,批评教育可能会打消他们学习新鲜事物的积极性,而鼓励教育更能增加他们的信心和自豪感,让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探索产生浓厚的兴趣,但也不是不辨对错的鼓励,正确地鼓励,错误的让他们认知道错误,加以引导,但不能打消他们的积极性,因材施教,不同学生选择教育沟通的方式也不尽相同,选择最适合学生性格,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去进行沟通,以朋友的身份进行开导。可能有的学生内心柔弱,而我们沟通的时候就要注意他们的情绪变化,不要出现让他们接受不了的语言和行为,而大多数的孩子都不希望受到批评和指责,他们渴望受到支持和鼓励。
参考资料:
(1)黄亚琴,高尚义.说谏文中的双璧——《邹忌讽齐王纳谏》与《触龙说赵太后》赏析:《语文天地:高中版》,2007年第21期。
(2)选自《傅雷家书》,作者:傅雷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02月 。
论文作者:王红霞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7
标签:的人论文; 他们的论文; 情绪论文; 自己的论文; 学生论文; 小学生论文; 孩子论文; 《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