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研究进展论文_常红

山西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学院 030619

摘要:高血压是老年患者常见疾病,如何采取有效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应作为研究重点考虑。笔者结合实际情况,就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说明,以便为后期该疾病的治疗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高血压;研究进展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加剧,人们身体素质有了显著降低,各类慢性疾病的困扰也使得人们生活质量发生巨大变化。高血压是老年患者常患疾病,发病率高,危害性大且常伴随心力衰竭、心血管疾病,严重者可能导致脑梗塞等疾病,危机患者生命。治疗老年性高血压已成为目前学者研究的话题。传统西药治疗老年性高血压具有一定效果,但指标不治本,无法起到较好治疗效果,而中药治疗,治疗周期长,效果不明显。近几年关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高血压取得了一定进展,具体研究情况如下:

1关于老年性高血压治疗分析及临床症状说明

1.1高血压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的相关理论分析

高血压主要是由于患者体质、饮食习惯、生活环境及精神意志等长时间作用而引发的一类疾病。从中医学角度来讲,高血压常被化为眩晕、头痛等范畴,其主要表现为以下症型,如肝阳上亢证、痰湿中阻证、气血亏虚证、肾精不足证、疲血阻窍证等,在中医角度治疗主要从虚论证(如肝肾阴虚、气血亏虚、阴阳两虚等)、从痰火淤论证(如肝阳上亢、痰瘀互结等)及从风论证。此外,采用中医外治法治疗也取得了一定效果,如针灸、推拿及熏蒸法等均可起到一定效果。从西医角度来讲,其致病因素主要有肥胖、高脂高盐低钾饮食及运动量少等。传统西医对高血压治疗主要包括利尿剂、α-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拮抗剂等。

1.2老年高血压临床症状与诊断

据资料统计,老年人高血压发病率高达40%,发病率高,影响严重,了解老年高血压临床特征及减低发病率及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关于老年性高血压临床症状,首先,该疾病与其他慢性病并存,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患者常伴有记忆力减退、头痛及乏力等。其次,高血压患者最主要临床症状即为血压波动大,其引起原因主要包括血压变动缓冲能力下降、心室肥厚等。再者,体位性低血压也是主要症状,如患者改变体位而引起脑供血不足等。关于高血压的诊断,在临床主要以患者血压监测指标作为依据,具体指标与高血压分级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 高血压诊断与分级标准(2005年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建议标准)

1.3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病影响因素分析

据研究发现,高血压发病与饮食具有直接关系,如摄入高脂肪及高盐类食物容易引发高血压,患者饮食时应以低盐、低脂及增加水果等膳食纤维的使用,以减低高血压发病率。再如,患者体重也是主要因素,超重及肥胖等也是主要因素,如统计调查发现过度肥胖患者的发病率比正常人群高2-3倍。还有,患者情绪紧张等容易引起血压升高、肌肉血液供应增加等,容易致使患者心血管系统功能损伤,引发高血压;故,对于高血压患者保持心情舒畅及减少焦虑等,可预防高血压发病。

2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研究与分析

2.1钙离子通道拮抗剂结合中药用于老年性高血压的治疗

在临床,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具有抗动脉硬化及抗心肌及血管壁肥厚等作用,对于降低血压效果明显且患者治疗耐受性好,并可脑卒中的发生,对于预防与治疗老年性高血压及脑卒中患者具有一定效果。常见钙离子通道拮抗剂主要包括短效(如硝苯地平)及长效(如硝苯地平控释片)等;但临床研究发现,采用短效硝苯地平进行治疗,临床常引发患者冠心病几率,有利于增加患者心梗而造成死亡。采用长效硝苯地平控释片,药效缓和,无明显不良反应,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这些年,采用钙离子通道拮抗剂结合中药治疗老年高血压疾病取得了一定效果。如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中药(复方丹参滴丸)对患者进行治疗,其效果显著,很大程度减低了副反应发生且提高了治疗效果,患者生活治疗显著提高。

2.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中药用于老年性高血压的治疗

西医临床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能够促使交感神经反应降低及促使血管扩张,对血压降低具有一定作用;该药物在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糖尿病等患者具有一定效果。但该药物常导致患者出现干咳及造成肾功能损伤等副反应,因此,对肾功能不全等患者应慎用。学者采用天麻杜仲胶囊联合卡托普利对患者进行了治疗,研究发现,联合治疗药效明显,与单独采用卡托普利进行治疗,其降压效果明显,血液流变性能改变显著,且患者治疗副反应少,可在临床使用。此外,疏血通注射液主要成分为水蛭、地龙等,具有活血化瘀及通经活络等功效,学者采用该药物联合卡托普利进行治疗,可对调节血管内皮功能及降低血脂血压等功效,在临床可取得较好效果。

2.3 α-受体阻滞剂联合中药用于老年性高血压的治疗

大量临床研究发现,α-受体阻滞剂在临床具有阻断血管壁α-受体及起到扩张血管及减低血压的目的,对改善胰岛素抵抗具有积极作用。但该药物长时间服用容易造成水肿等反应,且会对患者心肌功能造成影响,故心力衰竭患者应慎用。对于该药物在临床高血压患者中的使用,结合中药可取得较好效果。如以熟地、当归、山茱英、获荃、泽泻、天麻、车前子为基础方剂结合α-受体阻滞剂对患者进行治疗,且治疗效果显著,且患者心肌舒张功能能够明显改善,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效果。

2.4中西医结合对治疗老年高血压并发症疾病的治疗与研究

临床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引发或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肾功能病变等其他疾病,临床治疗应引起重视。如对于老年高血压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学者采用稳心颗粒联合乙胺碘吠酮进行治疗,其患者心率失常等症状明显改善,血压显著减低,在临床应用广泛。同时,学者采用心络胶囊联系降血压药物进行治疗,对患者眩晕、头痛等症状的改善具有一定价值。此外,学者采用中西医联合方式对高血压合并脑供血不足疾病进行治疗,患者焦虑等症状明显改善,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结束语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疾病,采用传统西医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明显,但副反应大,不易长期进行。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进行治疗,可提高疗效及降低副反应发生几率,在临床具有较大应用价值。因此,临床应将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疾病主要方式加大研究,以便提高治疗效果及改善副反应发生几率。

参考文献:

[1]李军.中西病证结合的诊疗思路[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05)

[2]高芳,陈彤,石辉.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6(11)

[3]丁现琴,郝军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4(32)

[4]李八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评价[J].当代医学.2013(36)

[5]刘诗,樊光辉.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07)

论文作者:常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 》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7

标签:;  ;  ;  ;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研究进展论文_常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