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汶川县七一绵虒小学 62300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既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解决问题几乎就是以前所说的应用题,它涉及的生活与数学知识相当广泛,几乎小学所有的数学知识都可以在这个知识点上命题。有的已知条件比较明显,有的很隐蔽,需要引导学生不断分析才能找出来。我们数学教师在这个解决问题教学上探索了很多的方法,比如总结习题的题型、总结习题解法、给出一个解题模式,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数学习题千变万化,如果试题超出老师总结的范围,学生解题就困难了。我执教小学数学以来,认真研究问题教学的课题,整理研究了很多的教案与学案,立足于学生的数学认知规律,拓展视野,高效思维,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供大家参考。
一、“解决问题”数学的定性与特点
“解决问题”类似于以前的数学应用题教学,将数学材料以文字为载体呈现出来,提出的问题与生活密切相关,例如“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此项工程”、“需要多少小时才能相遇”、“甲好久才能追上乙”……解决问题的教学内容具有生活化、文字化的特点,问题与条件都是用文字表述出来的,素材来自于生活。为什么教材这样设计呢?
1.因为数学是一门很抽象、逻辑思维很强的学科。
小学生处于儿童时期,没有形成逻辑思维,他们擅长直观、形象地思考问题,对生活素材比较熟悉,这是学生思维与数学思维最好的一个结合点、最好的切入口。这是教材编写的科学性的体现,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和儿童智力发展的天性。
2.因为通过解决问题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实现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的情感和价值目标。
将数学教学扎根于生活,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能提高和改善生活质量,感悟数学在生活领域的广泛用途和数学的巨大魅力,深刻认识数学就存在我们生活和生产中,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数学的价值是无穷的。
3.因为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这是最核心的数学教学价值观。
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教学,数学观念能自然而然地形成,从而对生活事项通过计算选择最优的方案实施,花费最小的价值获取最大收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数学观念的形成可以提高学生在数学领域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受益终身。
解决问题的题目,已知条件有直接条件,也有间接条件,都与题目中的问题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特别是间接的数量关系需要老师的引导分析才能得出,需要综合整理数学信息才能解决问题。
二、在生活中收集数学问题,提高对问题的敏锐性
我们在教学中不难发现,数学问题就是来自生活与生产的问题,我鼓励学生多参与生活活动,比如外出旅游包车怎么划算、我们上街买米买面需要多少钱、甲乙合作一项工程好久能完工……这是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问题,学生可在活动中亲自设计、计算、选择最优的方案。我鼓励学生只要遇到这样的问题,写数学日记,记下来,看看自己怎么解决的,过一段时间再回头看看自己写的数学日记,结合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看看还有哪些不合理的,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数学日记就是学生数学心灵成长的真实记录,学生在写日记的同时会逐步思考,改进自己的数学思维,使之逐步成熟,提高自己的数学认知能力,提高对数学的直观性和敏感性。
实践证明,学生积累的数学日记真实深刻,对学生建立数学思维和数学模型很有帮助,能夯实数学的生活底蕴,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情感,将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高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生活中深化、活化、强化数学知识,练就数学技能,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简化教学程序,突出教学实质
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经过多年的实践,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我总结出了简化程序、突出教学实质的做法。具体做法如下:
1.倒推法。
什么是倒推法呢?就是先从问题开始,紧扣题中的已知条件,推到问题能够解决为止。倒推法是非常高效的解题方法,它可以充分地把习题中的已知条件运用起来,统摄在问题下,目标明确,问题转化快,能够排除题中进行干扰的已知条件,剖析出问题的关键所在,不在习题外围徘徊,排除不相关数据的干扰,直接深入到习题的实质问题。例如有这样一道习题:“小华数学、语文分别为97、87分,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成绩为90分,问小华的英语成绩多少分?”如果正向思维比较困难,我在教学中采取了倒推法:小华的英语成绩应该为:总分-语文-数学=英语。里面语文、数学成绩都告诉了,问题的关键转移到求语数外三科的总分。三科平均分数为90分,总分=平均分×3=90×3=270,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样讲解学生能够高效地思考。
2.表格整理数学信息。
数学信息很多,学生不容易理清数学信息之间的关系。我在教学中采取了图表来整理数学信息,把习题中的数学参数横向列出,把数据填在相应的表格里,让学生看得清清楚楚,不容易遗漏,直观看出数据之间的关系及数量的纵向变化,数学问题显得明朗化、清晰化。学生可以将抽象的文字变成清晰数学信息,再结合上面倒推法,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总之,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重中之重、难上之难,只要我们立足于教材、学情、课标,探索最佳的结合点,我们“解决问题”的教学就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论文作者:杨春英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9月总第2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1
标签:数学论文; 解决问题论文; 学生论文; 习题论文; 这是论文; 条件论文; 自己的论文; 《素质教育》2016年9月总第2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