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基本考试能力--1999年高考“化学#183卷”的变化_高考论文

重基础 考能力——1999年高考《考试说明#183;化学科》的变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能力论文,化学论文,基础论文,考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说明·化学科》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对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和题型示例三个部分在'98大体稳定的基础上略有调整,简析如下:

一、考试内容的调整变化

1、在指导语中明确指出,'99《考试说明》是“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参照原国家教委1990年颁布的《教学大纲》和1994年《调整意见的通知》等文件精神('98《说明》是“依据”),增加了“考虑中学教学实际”制定本学科考试内容。这样更超脱,也更能体现高考的性质与特征,选拔符合高校新生文化素质要求的优秀考生,即“好中择优”。

在总体测试目标中,在四种能力目标外增加了“考试还应力图反映出考生能够初步运用化学视角去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各类有关化学问题”,这就明确引导我们在总复习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特别要注意摆脱封闭式的应试教育的藩篱,实施开放式、多种形式、多种媒体的素质教育,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倡自我学习、相互研讨与探索,在自我获取知识过程中提高科学素养。

2、在具体知识目标的调整变化中,充分体现了中学教学的实际,也更为严密、科学。如一、3(2)调整为“掌握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相应单位为mol、g·mol[-1]、mol·L[-1]、L·mol[-1])的涵义,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明确要求理解化学中各常用计量的涵义及其相应单位。这样也为高考化学计算题科学规范地列式计算和科学计数方法提出了明确要求。一、5(2)增加了“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内容更完整。一、6(4)“了解几种晶体类型(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及其性质”,比原来把具体的晶体类型放在键的极性之后更科学。一、8中把反应速度全部按教材改为“反应速率”。一、9(3)把“pH值”改为“pH”更贴切。在二、2中增加了“掌握盐酸的制备、性质和用途”,使知识要求更完整。与测试目标相对应,在“二、常见的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的化合物”中增加了“5.了解在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三、有机化学基础”中的第6也改为“了解在生活和生产中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更加明确了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社会的密切联系和学以致用的原则,也为高考试题中信息迁移式试题开辟了更为广阔的信息源(素材)。另外,1999年《考试说明》中把化学计算放在考试内容的最后部分(第五部分),这样与试题编制时的题型先后顺序更一致。在总复习中特别要注意的是,其中第8项要求由原来的('98《说明》)“以上各种化学计算的综合应用”改为“以上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等知识内容中具有计算因素的各类问题的综合应用”,更加体现了化学科学习、研究的定量化趋势。在1998年化学高考试题中含计算因素的试题共15道(最后2道计算题不计在内),在1999年《考试说明》的题型示例除计算题外的61道题中,含计算因素的共25题,分别体现了上述各类问题涉及化学计算的综合应用,这是总复习中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

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的调整变化

1999年《考试说明》的考试形式、试卷题型比例、试题难易比例都保持不变,仅在试卷内容比例方面做如下调整: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由原来的40%调整到35%(与1998年化学高考试题所占比例一致),化学实验则由10%增加到15%。根据Ⅰ、Ⅱ卷分值分配,预计1999年化学高考试题Ⅰ卷中也将出现有关化学实验的试题。

三、题型示例的变化

1、选择题中换了一道(第9题),增加2道。关于离子方程式的正误问题,用1997年化学高考第12题替换了原试题9,去掉了三价铁离子与铜的反应:2Fe[3+]+Cu=2Fe[2]++Cu[2+],更符合中学教学实际,贴近大纲与教材的要求。增加的第32题是1997年高考第8题,是一道实验题,第33题是1997年高考第21题,为结合生活中常见物质的实验题,体现了试卷内容比例的调整。

2、填空题的第3题,用1997年含有隐蔽信息的功能性信息迁移题第33题替换了比较陈旧的1989年的机械性信息迁移题。该题还涉及卤代烃的水解(试题中未曾作为信息提供)。新的例题更贴近生活,在能力考查上突出考查了自学能力。对隐含在题示转化关系中的信息(卤代烃的水解反应),要在阅读、分析中掌握,同时将题示信息与原有知识结合,构成新知识网络,迁移到有关设问中,才能顺利解答,这也着重考查了思维的敏捷性、严密性、整体性和创造性。须知,《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就是有代表性的高考样题,充分运用它们测试并分析自己的复习水平、各部分知识与能力上的欠缺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1999年的化学高考将是紧密结合生活、生产实际,重基础,考能力,充分体现化学科学素养的新型、灵活、更加成熟的试题。

附 有变化的题型示例:

一、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将氨气通人醋酸溶液中:CH[,3]COOH+NH[,3]=CH[,3]COONH[,4]

(B)澄清的石灰水跟盐酸反应:H[+]+OH[-]=H[,2]O

(C)碳酸钡溶液+醋酸:BaCO[,3]+2H[+]=Ba[2+]+H[,2]O+CO[,2]↑

(D)金属钠跟水反应:2Na+2H[,2]O=2Na[+]+2OH[-]+H[,2]↑

一、32.某溶液含有较多的Na[,2]SO[,4]和少量的Fe[,2](SO[,4])[,3]。若用该溶液制取芒硝,可供选择的操作有:

①加适量H[,2]SO[,4]溶液;②加金属Na;③结晶;④加过量NaOH溶液;⑤加强热脱结晶水;⑥过滤。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A)②⑥③(B)④⑥①③

(C)④⑥③⑤ (D)②⑥①③⑤

一、33.为实现中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卫生部规定食盐必须加碘,其中的碘以碘酸钾(KIO[,3])形式存在。已知在酸性溶液中IO[,3][-]可和I[-]发生反应:IO[,3][-]+5I[-]+6H[+]=3I[,2]+3H[,2]O,根据此反应,可用试纸和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证明在食盐中存在IO[,3][-]。可供选用的物质有:①自来水;②蓝色石蕊试纸;③碘化钾淀粉试纸;④淀粉;⑤食糖;⑥食醋;⑦白酒。做上述实验时必须使用的物质是()

(A)①③ (B)③⑥

(C)②④⑥(D)①②④⑤⑦

二、3.通常情况下,多个羟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的分子结构是不稳定的,容易自动失水,生成碳氧双键的结构:

(1)化合物①是_____,它跟氯气发生反应的条件A是_____。

(2)化合物⑤跟⑦可在酸的催化下失水生成化合物⑨,⑨的结构简式是_____,名称是_____。

(3)化合物⑨是重要的定香剂,香料工业上常用化合物②和⑧直接合成它。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标签:;  ;  ;  

强调基本考试能力--1999年高考“化学#183卷”的变化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