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脑电图在病毒性脑炎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李新生

探讨脑电图在病毒性脑炎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李新生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医院脑电图室 甘肃武威 733000

【摘 要】目的 探讨脑电图检查在病毒性脑炎中诊断及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1年5月至2016年10月检查的132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临床资料和脑电图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2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中,异常121例(91.7%)。其中轻度异常52例(43%),中度异常60例(49.6%),重度异常9例(7.4%)。经过治疗后复查脑电图,脑电图好转情况和临床好转情况相吻合。轻-中度异常112例脑电图全部恢复正常治愈出院,9例重度异常者预后不良。结论 病毒性脑炎的脑电图异常率较高,可用于早期诊断及预后的判断,其异常脑电活动改变与临床病情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用来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脑电图;诊断;预后

病毒性脑炎是由各种病毒引起的一组以精神和意识障碍为突出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病毒直接侵犯脑实质、脑膜而引起炎性反应,严重时可有抽搐、昏迷、肢体瘫痪、呼吸节律不整等表现,危害甚大,已引起医生和患者广泛重视。病毒性脑炎的脑电图(EEG)异常率较高,能早期较准确地反映脑组织受损情况,对帮助诊断、指导治疗、估计预后均有很重要的价值。本文总结我院132例病毒性脑炎患者EEG变化情况,并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6年10月检查的132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史、体征、脑脊液、脑电图、头部CT和/或磁共振成像(MRI)诊断,排除结核性脑膜炎及化脓性脑膜炎。本组男性63例,女性69例,年龄10~65岁。临床症状伴有发热115例,头痛92例,呕吐64例,脑膜刺激征阳性76例,意识障碍21例,昏迷抽搐9例,肢体瘫痪7例。

1.2 辅助检查

本组均行脑脊液检查,异常71例,主要表现为细胞总数增高,蛋白质轻-中度增高(0.5~1.5g/L),糖和氯化物正常,脑脊液离心涂片检查未发现致病菌,脑脊液培养阴性。头颅核磁检查103例,异常46例,异常率44.7%。

1.3 EEG检查方法

应用北京麦迪克斯16导无纸记录脑电图检查仪。所有患者均于住院后1周内完成首次脑电图检查。电极安放按照国际10~20系统安置头皮银电极。常规进行单双导联和/或平均导联描记脑电图,对清醒合作患者先常规做睁闭眼、闪光刺激及过度换气试验,有精神症状不合作及昏迷患者直接描记,描记时间20~30min。检查结果评定均参照刘晓燕编著的《临床脑电图学》分为5级:正常、界限性、轻度异常、中度异常及重度异常[1]。

2 结果

2.1 EEG异常率

本组132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中,正常脑电图11例,占8.3%,异常121例(91.7%)。其中轻度异常52例(43%),中度异常60例(49.6%),重度异常9例(7.4%)。

2.2 治疗后EEG与临床表现的转归及预后

患者就诊后均行系统的抗病毒、对症治疗,治疗2周后复查脑电图。结果:轻度的异常52例,其中51例脑电图恢复正常,1例仍有轻度异常,患者临床表现全部正常;中度异常的60例,其中57例脑电图好转,3例脑电图未见明显好转,患者临床表现其中5例症状缓解不明显,其余患者症状均不同程度缓解;重度异常的9例,其中6例脑电图有所好转,3例脑电图未见好转,患者临床表现其中6例症状缓解,3例无好转。4周后复查EEG,轻度异常者脑电图全部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中度异常者57例恢复正常或界限性脑电图,3例脑电图恢复至轻度,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重度异常的9例,6例脑电图恢复至轻-中度异常,1例未见好转,病情危重2周后死亡,2例仍有明显局限痫性发作波,且于半年后复查仍呈轻-中度异常EEG。综上所述,脑电图好转情况和临床好转情况相吻合。

3 讨论

病毒性脑炎是指多种病毒引起的颅内急性炎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反复惊顾发作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病程大多2~3周,多数完全恢复,但少数遗留底痈、肢体瘫痪、智能障碍等后遗症,重症脑炎易在急性期死亡。不同的病毒,可有不同的流行病学史、不同的传染途径、不同的发病季节、不同的好发年龄[2]。

3.1 EEG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意义

EEG是一项经济、方便、可重复检查又对人体无创伤的高灵敏度检查方法,易被患者及家属接受。其克服了腰穿脑脊液检查、CT检查的不足。因为CT只能分辨脑结构有无异常,不可能代替分辨脑功能有无异常的脑电图。脑电图所记录的电活动是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大锥体细胞)产生的,大锥体细胞的电活动既受其细胞内外环境的影响,又通过丘脑间接受中脑网状结构的影响。脑电图直接反映了大脑神经细胞的功能状态。凡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或多或少都会伴有脑电图的异常改变。尤其在基层医院脑电图常成为病毒性脑炎常规检查手段之一。因此EEG在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

病毒性脑炎的确诊需病毒学的检查,病毒分离阳性为病原诊断的金标准,虽特异性高,但病毒分离成功率低,耗时长,实验室条件要求高,所以不利于临床的普遍应用[3]。因此,目前病毒性脑炎的诊断还是依赖于临床表现、腰穿结果、脑电图监测和核磁共振表现。脑电图主要是评价脑功能损伤的程度,对少数情况如单纯疱疹病毒脑炎具有高度诊断提示意义,由于缺乏病源学诊断依据,多数只是临床诊断[4]。脑炎脑电图异常率可达78%~100%,常表现为两侧半球弥漫性慢波,以额颞叶明显,出现周期性复合波(常为慢波或尖波),应想到单纯疱疹性脑炎的可能;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有特征性脑电图变化,呈两侧周期性阵法放电,持续0.5~3秒,为高波幅慢波或棘慢综合波[5]。脑炎急性期脑电图主要表现为α波不断减少,其周期不断延长,称之为α波消失期,以后散在性θ波不断增多,形成以4~7Hzθ波作为基本节律,成为θ波期,病情重时慢波周期不断延长成为弥漫性高波幅δ波,即δ波期,如病情继续发展,可呈大δ波或平坦波,在此极期,如治疗后病情恢复,脑电图按相反方向变化,即极期、δ波期、θ波期、正常α波图形[6]。随着病情好转,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脑电图逐渐好转。一般来说,脑电图改变与临床症状和病理改变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病期不同、脑电图改变亦异,临床症状越重,脑电图的异常率越高,异常程度越明显[7];反之轻症患者脑电图多为轻度异常且恢复较快。本组132例,EEG异常121例,异常率为91.7%,与文献报道EEG异常率一致。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引起的脑功能改变的敏感度较高,与患者临床症状关系十分密切。从本组结果可见,无精神症状出现者,多表现为轻度异常,少数为中度异常,以脑部症状出现者如精神症状、昏迷、抽搐等,多表现为中一重度异常。虽然不能作为直接确诊的手段,但对疑似病例及早行EEG检查有助于确诊。

3.2 EEG对病毒性脑炎的预后评估意义

轻-中度异常EEG临床预后良好,一般无后遗症,重度异常EEG一般预后较差,后遗症发生率高[8]。文献报道脑电图好转快慢对预后估计有参考价值,其恢复的越快临床痊愈的机会越高[9]。本组EEG轻-中度异常112例其中109例恢复至正常或界限性脑电图,3例脑电图恢复至轻度。重度异常的9例,6例脑电图恢复至轻-中度异常,1例未见好转,病情危重2周后死亡,2例仍有明显局限痫性发作波,且于半年后复查仍呈轻-中度异常EEG。由此可见随着病情好转,患者临床症状改善,EEG逐渐从重度转为中度或轻度,但也有部分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本组脑电图异常的132例中,首查脑电图异常121例,经过治疗后,部分症状消失的患者,脑电图仍有轻度异常,这说明脑电图改善比临床症状恢复要晚,往往在临床症状消失后,脑电图异常仍存在,可能与感染晚期脑内神经元外的其他细胞仍存在氧化损伤有关[10]。这说明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性和长期性,更进一步说明脑电图的确是监测脑的功能变化及病理变化最敏感的指标,同时也是评价预后的重要指标。综上所述,病毒性脑炎的EEG异常率较高,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病毒性脑炎异常脑电活动改变及转归与临床病情及预后有较高的一致性,对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晓燕.临床脑电图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14-216.

[2] 姚盛钧,覃辉明.动态脑电监护在病毒性脑炎中的临床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16):70.

[3] Polage CR,Petti CA.Assessment of the utility of viral culture ofcerebrospinal fluid[J].Clin Infect Dis,2006,43(12):1578-1579.

[4] 刘晓燕,吴逊.临床脑电图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12-418.

[5] 王维治.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06.

[6] 徐运.神经系统疾病鉴别诊断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589.

[7] 林燕平,毛立军.病毒性脑炎脑电图分析—附79例报告[J].罕见疾病杂志,2006,13(3):37-38.

[8] 王秀英,郑志英.脑电图在小儿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4,10(6):484-485.

[9] 席红.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及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J].中国中医药资讯,2011,3(16):92.

[10] Milatovic D,Zhang Y,Olson SJ,et al.Herpes simplex vinrs type 1encephalitis is associated with elevated levels of F2-isoprostanes and F4-nenroprostanes[J].J Neurovirol,2002,8(4):295-305.

论文作者:李新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7

标签:;  ;  ;  ;  ;  ;  ;  ;  

探讨脑电图在病毒性脑炎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李新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