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电气工程常用的安全保护措施分析论文_颜瑶

浅谈建筑电气工程常用的安全保护措施分析论文_颜瑶

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设备安装分公司 北京 100176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广大居民对建筑建设尤其是建筑电气工程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建筑设计和建筑的主体,它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同时,建筑物的电气安全质量也与建筑工程的整体进度和效率有关,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从建筑电气工程安全的角度,阐述了建筑电气工程在工程中常用的一些安全保护措施。

关键词:建筑;电气工程;安全保护;措施

1 电气工程的重要性

电气工程是指民用和工业建筑上的强电、弱电工程,它是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电气多元化和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气工程水平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可以说,现代建筑工程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程的电气工程质量,这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的安全和正常运行。也直接关系到建筑投入使用后的节能环保功能。它包括工作和居民生活的舒适、效率和安全。因此,电气工程在整个工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2 建筑电气工程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2.1触电、漏电危险

在建筑电气工程中,可能由于设计疏漏或安装施工过程中的疏忽,使得电气系统、机电设备、测控保护设备以及供电线路自身的绝缘性能下降或过热,轻者可能引起设备损坏,重者会由于设备漏电而发生触电伤亡事故,造成严重的人身财产损失。

2.2电气原因引发的火灾

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如果没有从整体上对临时用电进行规划,乱拉乱接、随地拖动电缆、超负荷运行等,造成施工现场的供电线路和电气设备长期处于超载运行工况,致使其绝缘保护层性能不断降低或破坏,在操作过电压、雷击过电压等作用下,产生的大电流会引起火灾事故,对施工人员和机电设备造成危害。

2.3静电引发的危险

如果在施工过程中的接地和一些连接装置存在安装质量问题,电气设备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静电不能得到有效抑制或泄流,对二次设备内部的电子元器件就会造成损害。另外,静电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电弧,也可能会对操控人员造成一定的伤害。

2.4电磁危害

在电磁危害方面,主要影响的是人体,因为某些电气设备屏蔽效果不佳,甚至少数的高频设备在设置上也不合适,它们产生的电磁辐射往往超过了自然环境中的辐射能量,几乎是几倍甚至几十倍,不仅会对操作人员产生危害,同时也会对人类造成危害。

3 建筑工程中常见的安全保护措施

3.1绝缘保护措施

对电气工程中所有的设备和材料进行绝缘检查。这类检查可以参考《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的相关标准对主要设备,材料和成品半成品等验收做出的要求。比如:开关、插座的不同极性带电部件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不小于3毫米,绝缘电阻值不小于5兆欧;成套灯具的绝缘电阻不得小于2兆欧,内部导线绝缘厚度不得小于0.6毫米;电线电缆产品必须有权威机构安全认证标志,绝缘层完好且厚度均匀符合规范标准。如果存在有异议必须送到有资质的实验单位检测,施工中所用的电胶布,色相带恢复施工时由于施工需要而损坏的绝缘层是要做到不低于原绝缘等级。等等一系列操作规范。

3.2过载与短路的保护

建筑电气工程中如果线路发生短路,那么线路中的电流就会迅速升高,甚至会达到平时电流量的几十倍,而电流的升高会使电路中的电气设备产生故障,严重时还会造成火灾。与此同时,如果电路中的负荷过大,线路的电流也会迅速增加,电气设备也会相应的发热,也会造成电气设备的损坏甚至产生危险事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要采用有效的保护措施来避免出现短路或者过载的现象。通常会利用熔断器来作为线路保护的主要设备,而在过载保护过程中要利用开关或者小型的断路器来完成。线路系统的中断器通常会按照电机的额定电流来进行选择,其中整定电流要控制在电机的1.5倍左右,而热继电器的整定电流要控制在电机的1.1倍左右,同时,交流接触器也要按照电机的功率大小来加以选择。

3.3漏电保护措施

电流对人体的危害大小主要是由电流的大小、持续的时间、通过人体的途径以及电流频率的大小决定的,不同的因素都会对人体构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如果电气设备出现漏电现象,那么就会影响到人们的生命安全。我国的漏电保护措施通常是利用漏电保护器来实现的,这种设备的设计依据为30毫安/秒,建筑电气工程中漏电保护通常会选用分支线保护以及末端保护相结合的保护方式,其中以末端保护为主,分支线保护为辅。漏电保护器的使用也要经过国家的安全认证,并且通过检验后方可进行使用。高压线端头触地会形成跨步电压,这种情况下触地点会形成一个圆形的电阻,而同半径的圆周上是没有电压的,不同半径的圆周之间会形成跨步电压,如果半径差越大,那么电压也会越大,所以,在进行施工过程中要尽量小步的活动,双脚尽量不要同时着地,并且可以采用跳跃行走的方式来保证电压带来的危害,这样就能安全的离开电压区。

3.4等电位保护措施

在规范的相关条文中有强制性规定,要求接地或接零支线必须单独与接地或接零干线相连接,不得串联,接地线按照国际惯例使用黄绿相间线,同时,总等电位是重复接地点。局部等电位有两种方案,在新图集中得到了补充和加强:一是现浇板内的受力筋和等电位系统做了焊接;二是卫生间等潮湿的地方用电设备不仅要接地,还要求等电位接地。

3.5接地保护

接地是指让用电设备的某部分与土壤之间做良好的电气连接,以保障当电气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电流通过接地体向大地以半球形散开,以起到保护用电设备的作用。这一电流叫做接地短路电流。接地的方式按照作用的不同又分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重复接地、静电接地已经屏蔽接地和隔离接地等等。各种接地适用于不同的电气环境,例如:为了保证电气设备在正常和事故的情况下均能可靠地工作而进行的接地就称作工作接地,类似有如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各个接地的种类与工作方式又大同小异,也有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在此不做赘述。

4 对建筑电气工程中产生的静电进行消除

(1)带电液体或强带电粉料经过静电发生区后,应设置静电消散区,以避免静电积累。电气设备和管道应尽量避免采用静电非导体材料制造。(2)加适量防静电的添加剂(例如石墨、炭黑、金属粉、合成脂肪酸盐、油酸等)来降低物料的电阻率,或者通过增加局部环境的相对湿度和将亲水性绝缘材料增湿,来降低绝缘体表面电阻从而加速静电的泄漏。(3)在气流输送系统的管道中央,需顺流向在两端加设接地的金属线,以降低静电电位。(4)在建筑电气工程作业结束后,必须经过规定的静置时间,才能拆除接地线。(5)禁止采用直接接地的金属导体或者筛网与高速流动的可燃粉末接触的方法来消除静电。(6)采用感应式或高压电源式等各种静电消除器来减少非导体的静电。根据行业中有关静电标准(化工、石油、橡胶、静电、喷漆等)的要求,应采取的其他的相应措施来达到安全防护的要求。

5 结语

时代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力工程的发展是必不可少,在电力成为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大势所趋的情况下,建筑电气工程安全问题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建筑电气工程安全保护措施的应用成为人们日渐关心的话题。总而言之,在建筑电气工程中各个环节的安全保护都非常重要,从设计、施工、检验和设备交接中高度重视。监工人员不仅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查,还有对各种安全防护措施勤检查,从而落实建筑电气工程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黎慧.电气工程施工技术措施及安全管理探析[J].机电信息,2015,09:33+36.

[2]钟利权.电气工程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J].山东工业技术,2015,06:196.

[3]孙莉莎.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策略探讨[J].商,2015,14:28.

论文作者:颜瑶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电气工程常用的安全保护措施分析论文_颜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