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家在快速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当前考虑到当前对输变电线路应用要求较高,本文将立足于输变电线路工程,分析输变电线路工程施工内容,进一步探讨输变电线路工程施工技术问题,提出优化措施,希望对于建成高质量的输变电线路工程有所帮助。
关键词:输电线路工程;技术问题;处理措施
引言
电能是我国民众生活必不可少的能源之一,它极大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提高了民众的日常生活质量,而输变电线路作为非常重要的供电设施之一,它的施工质量更是直接影响到供电安全,因此,我国电力企业必须进一步做好输变电线路的安全检测工作,不断提升输变电线路的施工质量,强化施工技术在输变电线路施工中的应用,确保输变电线路的功能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本文就对输变电线路施工技术的相关应用进行了阐述。
1输变电工程线路施工的意义
在整个的电力系统中,输变电线路起到至关重要的枢纽作用,而施工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着电力传输中的安全与稳定性。在电力线路中,500kV输变电线路主要作用为输送与分配电能,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但是500kV高压输变电线路施工特点明显,主要是施工现场复杂、难度高、影响因素复杂等,所以,确保施工质量并达到预期的效果是关键问题。此外,在施工过程当中,还要考虑到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环境温度、气候等,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工程安全性,对施工技术需要提出更高的要求。
2输变电线路工程施工现状
经济发展使得电力的需求量增长,此时就出现了供求矛盾,这在无形中增加了电力工作者的工作压力。经济的进步必然要依托电力,只有电网运行稳定了才能够确保各种生产活动顺畅进行。同时因为我们国家的电力资源在布局以及需求度方面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地区差异,因此更要依靠强化电网建设力度来确保发展。对于输电网络来讲,高压线路有着其非常独特的存在价值,是电网的根基,它的质量会对整个电网有很显著的影响。如今,因为电力系统工作团队的总体素养较低,导致施工工作者的技能有高有低。而且每个区域的地质和地形等也有很大的不同之处,这就使得很多项目的工程量较大,而且难度非常高。因此,工作者要深入分析施工技术,确保技术能够满足当前的项目发展需要。
3处理技术性问题的有效措施
3.1基础施工技术
输电线路基础施工就是指对杆塔埋在地下的部分的施工。基础施工是杆塔稳定的重要保障,只有基础施工质量过关,才能保障杆塔不发生变形或倾倒。基础施工方式主要有岩石嵌固基础、阶梯型基础、大板基础、联合基础、复合式沉井基础等。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方式的选择要根据各自的特点和地理环境来确定。如岩石嵌固基础施工费用较低,同时具有较强的抗拔承载能力,所以适用于无覆盖层或覆盖层较浅的强风化岩石地基;阶梯型基础采用模板浇制,基础底板刚性抗压,适用各种塔型和各类地质,但由于其埋置较深、混凝土量较大,所以一般不适用在流砂地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大板基础具有底板较薄、埋深浅、底板大的特点,与阶梯基础比较钢筋量使用较多,但埋深浅,易开挖成形,施工方便,特别适用于基坑不易成型的如粉细砂、流塑粘性土等塔位;联合基础特点是埋深较浅,四个基础整体浇制,基础底板承担弯矩,底板与纵、横向加劲肋配筋,但其设计不易成系列。
3.2杆塔工程施工
输变电线路杆塔类型多种多样,需要结合地势地形、杆塔位置、当地交通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选择最为合适的杆塔形式,并借鉴优秀设计方案,实现更加理想的杆塔设计效果。当需要使用新型杆塔形式的时候,需要对设计尺寸进行准确计算,在力学测试合格后,才能进入施工阶段。在平地、丘陵等交通和施工比较方便的地区,杆塔形式以钢筋混凝土杆和预应力混凝土杆为主。如果线路架设地区交通和施工条件较差,则优先选择铁塔形式。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杆塔,都需要从其材料、受力、结构等多方面分析,确保杆塔的刚度和稳定性。
3.3架线施工
架线作为输变电线路工程的核心施工环节,也是施工难度最高的一环,这一环的施工流程主要有拉力放线施工、紧线施工、导线、地线施工等。常使用张力架线工艺以确保工程质量,通过使用牵张设备将导线之间的张力和距离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对于紧线施工,要注意在计算观测弧垂过程中将滑车本身的摩擦受力情况考虑在内,以防出现悬垂绝缘子与中垂位置存在偏差。对于导线和地线的连接工程则常用液压、机械钳又或者爆破的施工工艺完成工程,如果使用的爆破连接工艺,在雷管外壳的选取上避开金属材质,以防止金属外壳破损对周边人员或工程造成损伤。
3.4检修施工技术的应用
在检修部分施工中,由于输变电线路的运行环境较为恶劣,影响因素较多,致使输变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极易发生绝缘性损坏、杆塔倒塔、设备损坏等故障,这些故障会严重影响输变电线路的正常运行。因此,线路检修人员需要对这些故障进行及时的发现,并掌握这些故障的类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故障进行维修。而检修施工技术在检修中的应用,就是对输变电线路及各种供电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测,一旦检测到输变电线路的功能存在异常,就会对故障位置进行定位,并对故障类型进行判断,然后将判断结果发送给检修人员,通知检修人员对故障进行及时检修。
结语
经由上述可知,在开展输变电线路建设工作的时候,对于其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应对,即优化项目基础工程、做好架线工作和杆塔工作。通过无数的实践我们发现,作为项目的技术工作者要想将工作开展到位,就要认真分析项目所处区域的地质条件,实现针对技术问题的处理措施应用目标,作用于实践,以提高电能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石兵林.龙胜输变电线路重型铁塔基础施工存在的技术问题分析及建议[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0):163.
[2]杨重威.对提高输变电线路工程施工质量的若干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5,(12):169.
[3]胡舫舸.输变电线路工程施工中技术问题及处理措施的探讨[J].科技视界,2015,(21):243,295.
[4]白文斌.输变电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及措施探究[J].建设科技,2015,(20):94-95.
论文作者:赵向变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线路论文; 输变电论文; 杆塔论文; 基础论文; 工程论文; 故障论文; 底板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