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洮南市蛟流河中学 137117
一、培养体育创新的态度
1.教师必须富有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新态度,教师必须首先成为个富有创新精种的人,只有自身具有创新精神、富有创造力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的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首创精神、成功欲、甘冒风险、以苦为乐精神。
2.创新要以人为本
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还未想到但必会喜爱的活动,要从学生喜爱的活动中找突破口,不因循守旧。主动突破教材定势与习惯性框框,在教学内容上要由以单纯地执行和完成《大纲》,向以《大纲》为基础,补充具有当地特色、学校特点或时尚活动的灵活丰富的教学内容转变。
3.创新必须大胆探索、求新
体育创新是他人未曾想过、做过的,常常突破传统方法,打破平衡格局,创新者的思想和行为,难免不为多数人所接受。在活动中,学生的种种创造性表现常常与错误、缺陷、顽皮、任性、争吵等联系,学生不断“犯错”的过程,其实是不断改正错误、完善方法的过程。教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正确对待“良性争吵”,多给学生创造“犯错”的条件和机会,大胆求真、求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培养体育创新的技能
创新是一种学习过程,需要技术知识的积累。因此,创新过程是一种有组织的、时间序列的、不可逆转的和路径依赖的过程。创新是与教师的“干中学”和学生的“用中学”等活动紧密相关的。因此创新所需要的技术技能知识与其说是一种大家都可获得的公共知识,还不如说是一种特有的和带有地方、学生色彩的知识,学生的技能创新有其本身自然的路径。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学生技能形成规律的定性和量化研究。没有体育技能很难有体育活动的创造力,在创造性的活动中,技能越高,就会产生更多的新设想、新活动。
三、培养体育创新的思维
1.教会自编游戏的方法
学生需要游戏活动,渴望掌握更多的游戏方法。
2.优化组合
一种创新活动可能派生出另一种创新活动来,创新和创新之间可能有一种技术技能互补的关系。更大范围来讲,一项活动创新可能导致另一项活动创新。教师教会学生各种技能技术,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程度选择组合。
3.重新排列
学生已经较好地理解掌握动作要领,产生更高的学习欲望,是尝试创新的好机会。
4.迁移提高
创新从学生的纵向活动情况来看,是一种前赴后继的过程,当前的创新源于从前的创新,同时当前的创新也可进一步激发以后的创新。
5.学会几种思考角度
学生的创新不管怎样描述它,不管在多大程度上把它看成是一种内生、常规的活动结果,它总是带有不确定的属性。不同学生的创新过程是不同的、异质的、多样性的。
论文作者:王海波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9月第29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7
标签:学生论文; 是一种论文; 技能论文; 过程论文; 教师论文; 体育论文; 方法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9月第29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