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 要】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引流天数、引流量、疼痛评分。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的平均住院时间(11.42±2.62)低于对照组的(13.34±3.32),引流天数(2.34±1.07)低于对照组的(2.92±1.23),引流量(499.91±325.72)低于对照组的(678.77±355.45),疼痛评分(2.25±0.71)低于对照组的(2.66±0.5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快速康复的护理模式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减轻患者生理痛苦和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快速康复护理模式;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临床上是一项非常成熟的手术方式。人工关节置换术主要用于缓解关节疼痛、矫正畸形、恢复和改善关节的运动功能。丹麦H Kehlet教授于1977年提出术后快速康复(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ARS)理念,是指采用有循环医学证据的围手术期处理的一系列优化措施,以减少手术病人的生理及心理的创伤应激,达到快速康复。EARS可以明显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缩短患者住院天数[1]。现将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进行运用,就2017年1月-2018年3月来本院就诊的106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分别用EARS模式和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对比来探讨不同方式对全髋关节术后患者功能及康复过程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行EARS模式的实验组和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疾病类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方法
1.2.1对照组:仅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
1.2.2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EARS护理,具体包括:①进行入院健康宣教,告知EARS的优势和流程,取得病人和家属的配合;②实施术前康复计划,为患者讲解手术及各阶段康复方法,使患者主动规范康复锻炼;③术后快速康复护理,指导早期床上功能锻炼及早期下床活动;④疼痛管理;⑤出院指导。具体操作过程如下:护士在患者入院时告知EARS的优势、流程、具体方法等情况,从而取得患者配合,由医患双方共同组成EARS研究小组,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并制定相应的快速康复护理计划。术前所有EARS模式的患者均要练习床上排便、助行器的使用。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注意保温,麻醉形式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使用,切口缝合线采用能降解的缝合线,手术结束时对关节皮肤进行侵润麻醉,术后24小时拔出导尿管,引流管视情况而定选择拔出时间,术后开始行股四头肌和裸关节主动运动,根据个体情况进行饮食指导。采用多模式联合镇痛包括持续镇痛泵、快速推注布比卡因和乙酰氨基酚联合镇痛,有效的止痛是EARS的关键步骤,也有利于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及下床活动。术后5-7天病情稳定后予以出院,出院时指导患者继续康复训练的方法,确认有效联系方式,随时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并指导。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包括住院天数、引流天数、引流量、疼痛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比较 实验组患者住院天数明显和引流天数短于对照组,引流量明显少与对照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快速康复外科是一个多学科协作的过程,包括外科医生、麻醉师、康复治疗师、护士与病人及家属的积极参与,其成功依赖于各个环节的顺利实施[2]。更快的康复、更小的创伤与应激,更好的内环境稳态,更微创的外科手术和护理事业的更好发展是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核心和追求。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是快速康复外科体系中举足轻重的一个环节[3]。霍丽娟、崔彩平、杨玲[4-6]等的研究显示快速康复理论在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中具有很强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应用快速康复护理能显著缩短手术患者的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花费,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及病死率,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护理患者比较,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护理干预不仅有助于明显缩短住院时间,还可减少术后出血量和留置引流管的时间,从而降低了感染与失血的发生风险,有助于术后的康复。
有研究表明,疼痛为骨科手术后延迟患者出院的第一因素[7],术后疼痛程度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快速康复理念相对常规理念更重视术后镇痛和早期下床活动,确保患者在无痛条件下实施早期康复训练[8]。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护理患者比较,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减缓术后疼痛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采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应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不但可以减少手术患者的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花费,还可减少术后出血量和留置引流管的时间,减缓术后疼痛的发生,从而缓解了患者的病痛和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Cheng-Le Zhuang,Xing-Zhao Ye,Xiao-Dong Zhang,?et al. Current Status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Programs Versus Traditional Care for Colorectal Surgery: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Diseases of the Colon Rectum, 2013,56(5):667-678.
[2] 吴茜,马晶晶,陈静娟,施雁,龚美芳.多学科协作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结直肠肿瘤手术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5,15(11):800-802.
[3] Ibrahim MSI,Khan MA,Nizam I,et al. Peri-operative interventions producing better functional outcomes and enhanced recovery following total hip and knee arthroplasty:an evidence-based review. BMC Med,2013,13:11-37.
[4] 霍丽娟.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河北医药,2017,39(21):3348-3351+3354.
[5]崔彩平.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5):177-178.
[6] 杨玲,周磊,姚振霞,赵艳萍.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J].交通医学,2017,31(01):88-90.
[7] Husted H,Lunn TH,Troelsen A,?et al. Why still in hospital after fast-track hip and knee arthroplasty?Acta Orthopaedica,2011;82(6):679-684
[8] 高珞珞,叶向红,李萍,樊书美,叶琴,谢连珠.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高龄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9):1768-1769.
论文作者:乐拾艳,贺娜(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患者论文; 快速论文; 关节论文; 术后论文; 天数论文; 模式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