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房婧论文_房婧

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房婧论文_房婧

【摘要】本文主要以园林景观设计为主题展开分析,先是简要介绍了生态规划理念的具体应用价值,随后结合园林景观设计,深入剖析了生态规划理念的有效应用,旨在营造一个生态化的园林景观,为实现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关键词】生态规划理念;园林景观;设计;应用

近些年来,城市建设发展迅速,然而城市建设过程中,高层建筑的增多与硬化面积的扩大,致使城市绿色空间不断缩小,一定程度影响到人们精神生活品质的提高。园林景观的建设,则可以有效保障人们精神生活品质的提高。但是园林景观设计中,需严格遵守一定的设计原则,尤其是生态规划理念的突出,才能充分发挥园林景观既有作用与价值。接下来,笔者结合自身长期工作经验,就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有效应用,从应用原则、具体应用两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希望给相关园林景观设计人员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1.生态规划理念应用原则概述

生态规划理念应用过程中,需严格遵守一定的原则,才能保证生态规划理念的贯彻实施,进而实现生态化发展目标。总结起来,生态规划理念应用原则具有涉及三方面的内容,分别是环保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地方性原则。

1.1环保性原则

生态规划理念应用在具体设计中,最核心的基本原则是环保性原则。简单来说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生态规划理念的体现,除了将园林景观设计与园林周围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保证两者不冲突的情况下,不会因美化环境对周边环境产生污染或者二次破坏,由此保证美学、自然景观学、植物学等理念知识有机整合应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最终设计出符合生态规划要求的园林景观[1]。

1.2持续性原则

园林景观作为一个长期工程项目,本身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然而传统园林景观设计中,其理念核心是静态特征,具体言之,园林景观设计是一个的静态的过程,与园林景观的本质特征不符。生态规划理念应用中,理念核心内容是持续新原则。所以,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通常需要设计人员予以发现角度,科学看待园林景观设计,打造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体系,这是生态规划理念的核心目标。

1.3地方性原则

植物生长特性如同人一般,不同水土的植物,具有不同的生长特性。生态规划理念中最主要的是尊重植物的地方性,简单来说具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需优选考虑乡土植物,或者结合景观所在地区的水文特征、气候特征等因素,综合优选植物,由此有效提高植物的环境适应性,确保植物具有较高的存活率,一方面可以减少植物栽种投资;另一方面存活率高的情况下,可保证园林景观美观效果的持续性[2]。

2.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有效应用分析

2.1景观植物生态种植

生态种植作为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中一项重要内容,生态种植一方面可以保证园林景观中植物的环境适应性,促使其能够与周围环境有机统一起来,便于促进植物的生长,提高植物存活率;另一方面有助于园林景观形成正常生态体系[3]。生态种植过程中,需对一些事项引起高度重视。一是严格遵守生态规划原则,在迎合园林景观设计要求的情况下,最大限度使用一些可再生植物资源及乡土植物,由此提高植物利用率与存活率,降低园林景观成本[4]。二是园林景观的核心作用是用于欣赏,需保证园林景观植物的多样性,为打造完整的生态系统夯实基础,保证园林景观生态系统的平衡,有利于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关注园林景观内植物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周围环境与需求相符合,除了考虑园林景观自身建设需求,还需要重点考虑园林景观所处区域的整个生态环境的需求,由此有效调节区域内的生态环境[5]。

2.2景观河道生态规划

河道生态规划作为园林景观设计中生态规划理念的集中体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景观河道生态规划简单来说指的是园林景观设计与水体设计有机结合一起,一方面满足了园林多样性要求;另一方面为构建完整的园林景观生态系统提供了保障。河道生态规划设计过程中,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河道内集中种植一些具有观赏性的覆盖型植物,一方面可以防止自然灾害侵害生态水体系统;另一方面起到生态驳岸的效果。二是以水体进行生态规划设计,围绕水体借助生态手段设置护岸植被等,由此保护水体堤岸。三是水文文化作为水体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景观河道生态规划设计过程中,需重视人文文化的融入,以此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

2.3生态景观规划设计

景观生态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根据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及其它相关学科的知识,以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整体格局优化为基本目标,通过研究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以及人类活动与景观的相互作用,建立区域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模式,从而使廊道、斑块、基质等景观要素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合理,使信息流、物质流与能量流畅通,并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且适于人类居住。 城市景观生态设计则是该理论的的应用,更多地从具体的工程或适用的生态技术构建景观生态系统。

相比传统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生态景观规划设计侧重园林区域内生态资源的高效利用,由此最大限度发挥生态园林不同功能区的价值。同时,园林景观内不同功能区作用的发挥与生态设计理念的体现,集中满足人们生态景观需求。生态景观设计需始终坚持生态设计理念,首先,园林景观与其他景物相匹配,例如:特色植物、低矮灌木等需与园林公共设施、园林风格等合理搭配,保证区域内各物之间的协调性。其次,密切注意不同植物之间的合理搭配,根据地方性原则,需以乡土植物为主,搭配环境适应性较强的外来植物,同时需考虑外来植物的观赏价值,由此形成存活率高并且具有较高观赏性的园林景观。最后,设计过程中,重点突出生态设计基本特点,利用生态特性实现生态公园的经济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在生态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除了生态价值的体现之外,还需要重点考虑经济价值,确保园林景观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增长,由此实现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2.4园林景观柔化设计

园林景观主要有山、水、植物、建筑小品等元素共同构成,当中园林建筑主要以外观、材质等元素呈现在人们面前。基于视觉感官效果角度而言,建筑通常具有庄严、厚重等特点,给人一种沉闷感觉。园林植物由于其自然生长与自然更加贴切,被称之为软质景观,由于其具有一定的灵动性,给予人们一种明快的感觉。园林景观设计中,尤其是生态规划设计中,需重视园林景观植物与园林建筑之间关系的协调,通过合理配置园林景观植物,使得园林景观内所有景观变得更加和谐、人性化,由此达到视觉柔化效果。所以,园林景观内的建筑造型设计过程中,需重点考虑圆滑流畅曲线的使用,由此让园林中的建筑给予人一种生动明快感觉,进而让人在观看园林内建筑之后,产生一种舒适感觉。除此之外,为了有效调节园林内建筑冷硬质感,需重视色彩、线条的合理运用,通过合理搭配不同色彩的植物,再辅以植物优美线条,由此达到园林景观柔化景观效果。

3.结语

总而言之,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园林景观建设的重要性日渐突出。生态规划理念指导下的园林景观设计,需注重园林景观植被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最终促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所以,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需遵守一定的原则,并在具体设计中,注重景观植物生态种植等,由此保证园林景观生态调节功能与生态效益的发挥,为城市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为城市现代化建设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余哲.生态规划理念在现代化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居舍,2019(21):130.

[2]窦小霞.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园艺,2019(12):139-140.

[3]李霞,张卫国.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南方农业,2019,13(18):68+70.

[4]胡鹏君.论生态理念融入园林景观设计和施工中的应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03):248+250.

[5]高鹤轩.生态规划理念在现代化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9(03):135-136.

论文作者:房婧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5

标签:;  ;  ;  ;  ;  ;  ;  ;  

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房婧论文_房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