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道路建设工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建设前期原材料的准备和建设后期道路路基的检测。这两个方面关系着道路建设的最终质量,因此,检测人员在这两个方面试验检测工作都不能有一点的疏忽。由于两个方面的建设方法都不相同,所以检测方法也不一样。本文将阐述检测道路的重要性,并对两个方面的检测方法进行介绍。
关键词:道路原材料;路基试验;检测方法
引言
道路原材料和道路路基是两个完全不相同的环节,所以在试验方面也是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检测。不管是哪种检测,都需要按照标准进行,检测技术人员应该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工作。道路建设的质量不仅关系着建设企业的发展,还关系着人民的生命安全,所以,对道路原材料和路基试验的把控工作是不容忽视的。
1检测道路对工程的影响
1.1检测道路的重要性
竣工的道路好坏关系着人们的出行安全,影响着日后检修维护工作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合格的道路使用寿命长,很少会发生道路塌陷的现象,也能为日后对道路每个路段的养护提供便利,减少后期养护检修的资金投入。目前,我国有许多对道路进行检测的技术方法,这些检测方法都能对道路进行有效的检验,得出客观真实的数据,使我们在更大的空间中对道路具体建设情况进行把控,力求把道路的整体质量水平全面提高,促进我国路桥建设的发展。因此,在选择相关的检测方法时应该谨慎选择,确保所选方法能够切实解决检测问题,得出对道路建设有用的信息。
1.2检测结果及相关措施
检测的结果优劣主要关系着施工的质量。检测结果合格,就表示着此项施工已经达到道路建设所需的标准要求,需要继续保持,力求后面的施工工序能够做的更加完美。反之,如果检测的结果远远不能满足相关的验收标准,那么就表示着此项施工并未成功完成,并不能够继续后续的工作,并且拖了整个工程的后腿,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时间、人工进行补救完善,才有达到验收的目标的可能。这样的工程就失去了最大的经济效益。
2道路原材料的取样检测和试验方法
2.1取样标准
道路建设本身就需要大量的原材料,而这些原材料的品种分类又繁杂,因此,应该按照标准对每一个类别每一个阶段的原材料进行取样,做到所用原材料的品质能够到达标准。比如钢筋原材的取样,每批钢筋原材进场时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尺寸不得超过允许偏差。其中,钢筋原材的取样应以同厂别、同炉号、同规格、同一交货状态、同一进场时间每60吨为一验收批,不足60吨时,按一验收批计算,然后再从每一验收批中取试样一组。进行取样,必须严格按照这样的取样标准和原则,才能保证取样结果的准确性和典型性。
2.2外形特征检测
由于所用材料的用处不同,所以原材料的外观也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在对原材料进行其他的检测手段之前,可以先让专业的施工人员对材料进行大致的外观检测分析,使专业施工人员在对原材料进行合理选择之前能够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也能基本判断出材料的外在特征是否符合标准材料的外在特征,保证在材料选择的第一道关卡就能够达到合格的第一标准。
2.3专业器械检测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的道路施工材料都是劣质品,从外观上看不出来好坏,但肉眼不可见的内在的零件等却是假冒伪劣产品,如果路桥建设使用此类产品对道路进行安装建设,一旦道路出现因为建设漏洞而导致的道路塌陷,那不仅仅是当时建设企业的发展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人们的交通出行和人身安全更是会受到威胁。因此,我们不仅要从材料的外形特征上进行质量把关,更要对肉眼所看不见的材料内里介质进行检测判定该材料是否合格。虽然材料的内里介质无法用我们本身的直观接触来进行检测判断,但是可以通过专业器械对材料的内部介质进行检测,以此来判定材料是否为合格的产品。因此,在对原材料的质量检测中,专业的检测器械占有相对重要的地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水泥混凝土检测
道路的基本建设材料就是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的好坏直接决定了道路的基本结构是否牢固;道路的寿命是否很长;日后的道路养护工作是否顺利。因此,对水泥混凝土的检测是非常关键的,容不得任何的相关人员对其的忽视。首先,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要达到标准要求,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顺利施工、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混凝土工程的成本,而为了确保混凝土拌合物有良好的均质性,不发生离析和泌水,易于浇筑和抹面。混凝土的工程结构的部位、钢筋的配筋量、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都是需要进行检测的地方。如果混凝土能够达到浇筑要求,那道路建设的进度加快许多。
3道路路基检测
在道路竣工后,进行的最后一项,也是最重要的检测应该是道路路基检测。为了保证前面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到极致,也为了后续收尾阶段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所以在对最后的道路路基检测时应该拿出十分的高度重视态度。
3.1灌砂法
灌砂法一般用于现场测定细粒土、砂类土、和砾类土的密度,试样的最大粒径一般应在在5mm-60mm之间,测定密度层的厚度为150mm—200mm。基本步骤是利用粒径0.30~0.60mm或0.25~0.50mm清洁干净的均匀砂,从一定高度自由下落到试洞内,按其单位重不变的原理来测量试洞的容积(即用标准砂来置换试洞中的集料),并结合集料的含水量来推算出试样的实测干密度。灌砂法是目前很多工程现场测定压实度的主要方法,操作虽然看着简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常因为不好掌握而引起结果的较大误差,激起质量检测、监督部门与施工单位之间的矛盾,无法顺利开展检测工作。因此,使用灌砂法应该需要检测人员具备足够的操作水平。
3.2环刀法
土基及路面材料的密度及压实度可以用环刀法进行测定。环刀法的基本步骤:首先按工程需要取原状土制备所需状态的扰动土样,整平两端,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刀口向下放在土样上。然后用修土刀或钢丝锯将土样上部削成略大于环刀直径的土柱,然后将环刀垂直下压,边压边削,至土样伸出环刀上部为止。削去两端余土,使土样与环刀口面齐平,并用剩余土样测试含水率。其次擦净环刀外壁,称环刀与土合质量m1,准确至0.1g。最后利用相关公式对湿度及干密度进行计算。由于精密度和允许差,环刀法的试验应该进行二次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其平行差值不大于0.03g/cm3。
3.3水袋法
水袋法的检测方式和灌砂法的检测方式有些类似,但同样可以用作道路路基的检测工作。水袋法的试验方法一般是在现场挖坑取出坑内试样,然后向坑内灌水,来确定坑内的体积,以确定最小干密度。以下为水袋法的检测步骤:首先挖试坑,所挖试坑的最大粒径为5~20mm,试坑直径为150mm,坑深为200mm。然后将挖出的试样称重,称重量准确到10g,并对含水率进行检测。其次,将略大于试坑容积的塑料薄膜袋沿坑底、坑壁紧密相贴,到地面翻开袋口,袋口周边用重物压牢,并同时记录储水筒初始水位高度,在塑料薄膜袋中打开出水开关,当水位与坑口平齐时停止注水,持续3~5min,记录储水筒剩余水位高度。如坑内水位出现下降时,应另取塑料薄膜袋重做试验。最后利用相关公式求出试坑体积、试样湿密度、试样干密度等数值,最后求出压实度来检测道路路基是否达标。
结语
由于我国近年来的发展速度加快,我国路桥企业的建设也受到了国家的较多重视。因此,为了更好的进行路桥建设,我们不仅应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利用传统的建设检测方法,也要结合多种多样的检测方式和利用更多的原材料来控制道路的建设质量,促进我国路桥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树斌.浅析道路原材料及道路路基试验检测方法[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03):147-149.
[2]孔维兵.道路原材料及道路路基试验检测方法[J].交通世界,2016(24):16-17.
[3]汪一波.道路原材料及道路路基试验检测方法[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39(08):157-158.
[4]任小瑾,王朝阳.关于道路原材料及道路路基试验检测方法的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37(03):46.
论文作者:梁艳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7
标签:道路论文; 原材料论文; 路基论文; 混凝土论文; 试样论文; 材料论文; 检测方法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