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材料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张海鸿,于方丽,唐健江,谢辉,孟广慧
(西安航空学院,陕西 西安)
摘 要: 本研究根据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状况,国内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势,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内涵、目标和定位,和国内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人才培养模式不科学、教育形式及内容创新不够、师资力量不足、缺乏实践平台等问题,以西安航空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具体改革专业方向,基于应用型本科的特点,提出了4点改进和完善的策略,从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培养、双创教育平台建设四个层面进行了有效举措,构建了相对立体、完善、具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双创教育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开展取得了有益经验。
关键词: 创新创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社会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人口结构调整、科技飞速发展,为了应对未来的多重挑战,提高市场活力,自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双创教育引领了全国教育改革的新新方向。之后随着多方探索推进,双创与教育改革的融合和也不断深化。《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中提出: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改革人才培养体制一定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加快培养具有较高素质和能力的创新人才,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多样化的体现[2]。可见创新创业教育不能浅尝辄止于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势必要深入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深度,才能真正迸发出改革的活力、融合的生机。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相对于学术型本科教育而言的,不同于学术型本科教育所培养的理论性人才,也不同于高职院校所培养的技术型人才,它既强调岗位实践能力,又强调创新创造能力。其人才培养以“应用”为主导,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践性、应用性、技术性、创新性[3]。而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就业能力以及创业能力[4]。双创教育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特点有天然的贴合性。将创新创业精神渗透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构建基于创新创业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视角,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力。尤其对于材料科学这种以实验为基础,推导结论总结规律的理论实践类工程科学,创新创业与应用的结合更具有现实意义。
一 双创教育的开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1998年国务院和教育部第一次出台指导性政策意见,提出要重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1999年,清华大学举办了第一届创业计划大赛,同年,全国首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开赛,标志着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始[5]。近年来我国的双创教育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制定了具体的要求,做了相应的详细部署,同时还创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试点单位,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3.2.1.完善单位内部控制环境,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完善单位内部控制环境,首先明确董事会职责及成员的产生方式,通过民主的方式产生董事会成员,建立科学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以组织文化为基调规范人员行为[6]。同时,需要专业的风险评估人员建立专业的风险评估机制。单位应懂得适时规避财务、信息、策略等方面的风险,并及时运用风险评估方法,判断出风险的大小与性质。
针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除了起步晚、起点低、资金和政策制度保障不力等共性问题[6],还有一些自身特点,比如,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传统精英式本科教育应对社会需求变化的转型定位,本身对自身办学定位、办学特点、办学道路的就尚在探索当中,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之后,对双创教育的理解不够深入,教育形式及内容流于表面,创新不够,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定位易不明确,容易造成人才培养模式不科学的后果。再有就是应用型本科“双师双能”型教师较多,但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教师师资力量不足,双创教育会有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第三个,本身应用型本科有重实践的特点,实践平台、实习基地本应是其长处,但将这些与双创教育有机融合却做的不够,造成创新创业依然缺乏平台。
二 应用型本科院校材料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建议
在明确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前提下,优化当前课程系统设置,结合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现,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本研究在学校满足修改要求的前提下,在西安航空学院材科科学与工程2017版培养方案中,试点性开设以专业为基础的创新思维训练先导课程一门(《无机非金属材料创新研究方法导论》,24课时),开设创新综合实验一门(材料科学基础创新综合实验课),增加和改革课内创新综合实验8课时(《材料成形基础》、《金属材料》、《材料加工方法》、《航空材料概论》各2课时)。在2019版大纲中又增加校企合作的企业高工参与授课的《材料科学创新创业系列学术讲座》16课时;另外,原版培养方案中一直在实践教学板块包含《材料创新设计》、《材料创新实训》两个部分针对创新创业的环节,在新版培养方案中得用保留。至此已经形成了先有研究方法教育(创新研究方法导论),紧接理论课程中运用此方法的训练(课内创新实验),再联合贴近企业生产实操和生产需求的创新创业讲座,最后衔接实践环节的集中课设和实训,培养方案中创新创业部分的课程体系已经相对完整:有方法论教学,有对在理论知识中对方法论的运用训练,有贴合企业实操的讲座,最后再结合集中实践环节的夯实。
(一)建立健全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本研究认为,要提升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除了要建立完善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根本目标的创业教育体系,还可以从优化专业结构、构建课程体系、设计教学项目、强调实践训练、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建设、搭建校企联合平台、改革考核方式等具体方面来凸显其实践性、应用性、技术性、创新性,从而促进应用型本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研究以应用型高校——西安航空学院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具体改革的专业方向,基于以上思路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和完善的策略和构想,以期对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具体对策有以下几点。
(二)改革创新创业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突出可迁移能力的培养
1) 对材科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工作如何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能力培养工作紧密结合进行思考,其结果总结为《新建本科院校课程体系建设初探》公开发表在西北联盟年会论文集中。对应用型人才建设的特点有了新的深入理解,总结出了我校材料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特点和方向。
除了授课方式,在考核的时候,突出能力目标导向,综合检验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理论课程考核时考试题目增加开放类、创新论述类、举一反三类试题,没有固定答案,让学生现场发挥,根据思辨能力打分。实践类课程实行允许偏差的单一变量参数表征法,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完成任务,根据完成程度和创意效果打分,突出对创新和信息处理这两类可迁移能力的量化考核。
应用型本科有众多实习实践基地、校企合作平台等好的实践教学场所,但是如何真正用好这些平台,发挥其更大的作用却尚有许多工作要做。传统教学中,学生仅仅能够在企业中进行参观、观摩、听讲解之类的实践教学模式,即便能够上手实操也仅仅是单一工位、单一设备的简单操作,如双创教学并没有任何联系。但其实,如果能够找到连接学生和企业需求的桥梁纽带,就可以深化与实践基地的交流合作,实现学校科技创新人才资源与基地企业技术创新需求的有效对接,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长效性和常态化工作机制。
以上所述的授课方式要求和考核要求改革已经写入新版课程大纲,并在其中有详细的量化型要求,对哪种授课方式支撑哪一个课程目标,哪种考核方式支撑哪一个课程目标都有清晰表述,深刻容易培养方案的量化产出体系当中。
(三)建立一支“数量足、理论精、实践强”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近年来,西安航空学院在创新创业学院领导下,以“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各级双创竞赛、学科竞赛为契机,开展各种大赛辅导培训会,不仅针对参赛学生,更主要正对指导教师的能力进行培训,以此将对双创教育有兴趣也有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集中起来,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此举不仅使提高了学生的竞赛成绩,更有形的提升了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
目前,我国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并没有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如何提高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并将其与实践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相结合是本项目的一个研究重点。首先要加强“双师型”教师的人数比例,同时对全校教师进行双创培训,采用开交流报告、邀请校外专家谈创新方法做讲座、组内成员互相交流创新心得、邀请教育学专家谈创新教育等方式提高教师的双创和双创教育能力。
(四)切实利用好校企合作平台,夯实双创教育的“转化”环节
鲁南战役最紧张的时候,平邑一区担架队员们在苍山县(今兰陵县)前线抢救伤员,最累的时候连续两天转运伤员4次,累计行程500余里。队员们三天两夜没合眼,两天只吃了两顿饭。一中队150名队员,因为没时间吃饭,一天喝了九锅开水。
在学校层面,西安航空学院西安航空基地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在航空基地科创大厦建设“筑梦蓝天创客汇”众创空间,帮助入驻的创业团队进行创业项目的孵化,实现创业项目的产业化;在学院层面,材料工程学院有“材料创新创业学会”,召集学生参与教师的各类科研项目,尤其是学院校企合作平台科研项目,帮助学习提供创新能力、贴近企业实际需求、寻找创业契机。另外学校还有创新创业系列沙龙、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基地等多层次、多方位的平台设置,来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三 研究的初步成果与经验分析
问题1:一种方便面,单价为3.5元,试写出方便面桶数x和总价值y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超市出来后,发现自己的汽车漏机油,于是生成新的问题源。)
唯一可以安慰的是,并非所有濒危物种都前景黯淡。一些繁殖周期短、种群还足够大的濒危生物,如果栖息地得到及时保护,有效杜绝过度捕杀,它们还有机会快速恢复。否则,北白犀的悲剧将不断重演。显然,这个故事不应仅仅作为一个悲剧而被记住。
培养方案中课内创新实验的设置与专业理论知识的结合最紧密,如果采用传统的授课方法很容易沦为单纯对理论知识的重复性验证,而丧失创新创业教育的效能。改变单纯的验证性实验,而体现对理论课学习的基本原理的应用,并突出对创新思维方法的运用,一方面可以聚焦复杂工程问题,同时也可以强化双创教育。另外在实验过程中分小组进行,突出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解决问题等可迁移能力的培养。相应的在集中实践环节中,改参观实习为动手操作加分组讨论加头脑风暴,针对企业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分析讨论并实地提出整改建议,这种“问题导向”的模式进行实训,并写入实习报告。
2)对材科1802班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作为创新思维训练先导课程进行试点。对其实践课时只限定选题范围,让学生自行分组,讨论并选定实验题目;之后自行查找资料,设计完整实验计划,将计划与教师探讨后,根据教师意见进行修改,确定最终实验方案;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后,分析实验数据及成败经验,教师总结实验问题后,撰写实验报告。本次试点全程80%以上的工作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全程记录只提供建议和辅助指导,在最后的总结中指出学生优缺点。根据本次试点的经验,在《教育现代化》期刊,公开发表教改论文《应用型本科院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实践类课时渗透翻转课堂创新教学模式研究》。对实践类课程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创新思维进行了有益尝试,并取得较好效果。
本研究试点创新思维训练先导课程1班次,创新思维引导授课方法1班次,取得引导导向“雨课堂”互动教学课件一份;进行“问题导向”模式实践训练8人次,取得“问题导向”模式实训指导书一份;参与教师校企合作科研项目5人次,学生发表科研项目相关科研论文2篇,在合作企业就业2人;指导参加大学生材料热处理创新创业大赛1人次,并获优秀奖;教师公开发表相关内容教改论文2篇,取得较好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教育模式探索经验。
3)对飞行器制造专业2016、2017班的《金属塑性成形原理》纯理论课,采用“雨课堂”引导互动式教学方法进行试点,利用“雨课堂”插件促使学生参与引导互动,对纯理论课程采用引导式思维教授方法进行了有益尝试,取得引导导向“雨课堂”互动教学课件一份。
4)于2018年暑期,带领学生在“西安皓森精铸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三周的锻炼实践。采用“问题导向”模式,针对企业生产中碰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各工序调研、采样测试、分析原因、验证解决的程序,锻炼学生应对复杂工程问题,利用创新思维,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根据此次经验,撰写实验指导书一份。
下面分析算法在一段时间内对运动目标的持续跟踪定位效果.假设目标的初始位置为[50,50]Tkm,以速度[-500,-500]Tm/s运动,测量误差σ=102m,利用仿真1中的布站方式,每1秒对目标进行1次定位.不同算法对目标的跟踪定位性能如图6所示.
燃烧炉内生成的有机硫是硫磺回收装置有机硫的主要来源,而常用控制方案是将其在一级克劳斯反应器内最大限度地水解生成H 2 S,残余有机硫在尾气处理单元加氢水解反应器中进行转化。在硫磺回收单元各级反应器中,通常一级反应器床层温度为280~360℃,后续各级反应器床层温度略低于此值,而现有工业催化剂性能存在局限性,在较低的反应温度下对有机硫的水解催化性能均较差。尾气处理单元加氢水解反应器床层温度往往在240~330℃,可实现一定的末级催化加氢水解作用,现有主流尾气处理工艺对加氢反应器后的残余有机硫几乎不再进行更深度的转化,将直接被带入灼烧炉燃烧转化为SO2后,通过烟囱排入大气。
5)指导1人参加第五届中国大学生材料热处理创新创业大赛,并获优秀奖;指导5人参与与“西安皓森精铸有限公司”合作项目“不锈钢铸件加工表面夹渣机理研究”,发表相关内容学术论文2篇,2人已在皓森精铸有限公司就业。
本研究依托西安航空学院高等教育研究项目,经过2年的实施,基于应用型本科的特点,从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培养、双创教育平台建设四个层面进行了有效举措,构建了相对立体、完善、具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双创教育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开展取得了有益经验。
参考文献
[1] 丁俊苗.以创新创业教育引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三个阶段与高校新的历史使命[J].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6,7(01):1-6.
[2] 徐杨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7.
[3] 吴中江,黄成亮.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2):66-70.
[4] 王佑镁.当前我国高校创客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综述[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7(04):20-31+87.
[5] 董婷,王唯.基于研究型大学视角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南京大学“三三制”本科人才培养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7(01):41-43.
[6] 夏其英,马登学.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应用型化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8(16):158-159.
Research on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Application-type Undergraduate for Material Major Based 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ZHANG Hai-hong, YU Fang-li, TANG Jian-jiang, XIE-hui, MENG Guang-hui
(Xi'an Aeronautic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Abstract: In this study,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economy era, the situation of “public entrepreneurship,peoples innov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combining with the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connotation, the goal and positioning of personnel training, and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he status quo, in view of the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is not scientific, education form and content innovation, lack of teachers,lack of enough practice platform, to xi ‘an aviation 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pecialty for specific reform direction,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the author put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the 4 points to improve and perfect, from th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teaching reform, teachers training, double gen education platform construction four aspects has carried on the effective measures, build relative three-dimensional, perfect, specific training mode, and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the double gen education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the useful experiences have been achieved.
Key word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pplied undergraduate; Talent training mode
本文引用格式: 张海鸿,等.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材料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教育现代化 ,2019,6(77):48-51.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77.014
基金项目: 本文系西安航空学院校级高等教育研究项目(2017GJ101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张海鸿,女,山东济宁人,西安航空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