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海伦精神病人疗养院 152300
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脑梗后遗症的护理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 2013 年 1 月份至2014 年 2 月份入院就诊的脑梗后遗症患者50 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25 例患者。对观察组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分析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明显比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提升(88.0%>40.0%),两组数据结果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综合护理,有助于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能有效提升脑梗后遗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家庭压力的同时,减轻了社会的负担,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脑梗;脑梗后遗症;综合护理;常规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nursing methods and study the sequela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are 50 sequela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3 January to 2014 February admitted to 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 analysis,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25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mprehensive nursing,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two groups was analyzed by two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 Results: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mprehensive nursing quality of life significantly than the routine nursing car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life (88.0%>40.0%),the data of the two groups (P<0.05),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help to speed up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sequela of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reduce family pressure,lighten the burden of the society,with high research value.
[Key words] sequelae of cerebral infarction;cerebral infarction;nursing;nursing
脑梗是由于脑部缺氧、脑部缺血、或者脑部血液供应出现问题而引起的脑组织缺血性坏死而引发的病症[1],在老年人当中是一种常见疾病。在脑梗发病一年后,仍存在偏瘫(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偏瘫、偏盲、吞咽困难、肢体麻木甚至失语等语言障碍等症状,就是脑梗后遗症。脑梗后遗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水平。
我院随机在2013 年 1 月至2014年 2 月入院就诊的脑梗后遗症患者中,选取了50 例患者采取了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两种护理方式,通过对比发现,患者采用综合护理的方式,治疗效果明显得到了提升,现将具体的方式方法叙述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护理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在2013 年 1 月至 2014 年 2 月份入院就诊的脑梗后遗症患者中,随机选取了50 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 25 例,对观察组医护人员采用综合护理的方式,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50例患者入院均已确诊。患者的基本情况登记如下表。
表格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的50例患者在性别、人数比例、年龄层次及临床病情变现等方面,结果差别(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对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法,为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法。综合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肢体功能锻炼、语言功能训练、吞咽功能训练、物理治疗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1 心理护理法
脑梗后遗症患者,普遍因为自身病症没有完全康复而有极大的心理压力,患者自身心理负担加重,情绪易波动。医护人员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树立患者脑梗后遗症康复的信心,带动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的治疗积极性,与医护人员建立和谐的治疗氛围,对患者康复治疗起到很大的作用。
1.2.2 肢体功能锻炼
医护人员定期为患者进行按摩,活动患者的偏瘫部位,防止患者因常期的肢体不运动造成的萎缩。肢体的锻炼强度从缓慢到加大力度,层层递进,调动家属参与到患者的运动中,预防意外发生的同时,使患者从根本上上乐意接受训练,从被动训练到主动训练的过程。
1.2.3 语言功能训练
对口齿不清、失语等语言障碍的患者进行语言功能恢复训练,医护人员引导患者家属与患者进行交流,进行简单的发音练习,鼓励患者经常练习伸舌、吹、吸等动作,以锻炼嘴、唇周围的肌肉,长期坚持,逐渐增加患者发音的语速及频率,以帮助患者恢复和改善语言功能。
1.2.4 吞咽功能训练
鼓励患者做吞咽、张口、伸舌等动作的练习,对于症状轻微的患者,可鼓励患者自行进食,选择不刺激、易吞咽的食物。对于症状稍重的患者,可先对咽部进行温和的刺激,比如引导患者做出空吞咽的动作。
1.2.5 物理治疗
对患者的物理治疗主要采用针灸疗法、按摩疗法、高压氧治疗。
针灸疗法:根据患者的病症,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针刺,刺激患者的身体,有利于病症的恢复。按摩疗法:医护人员根据不同的患者,找准穴位区域进行按摩,各个学位按摩时长持续1 分钟,加快患者血液的循环。按摩拉伸患者的关节部位,减轻患者僵硬无力感。高压氧治疗:每天安排患者进入高压氧舱进行30 分钟的间断性高压氧呼吸治疗,提高组织内毛细血管氧的弥散,刺激血管新生,提高脑部血液循环。
1.3 临床观察指标
医护人员从总体健康、生活能力、语言功能、肢体功能、吞咽功能、认知能力等方面判断脑梗后遗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我国根据外国的衡量标准,制定了全新的脑梗后遗症患者生活质量测评表,总分合计为 100 分,分数评定的越高代表生活质量就越好。小于20 分为生活质量极差,21 分--40 分为生活质量差,41 分-- 60 分为生活质量一般,61分-- 80 分为生活质量较好,81分-- 100 分为生活良好。
1.4 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 SPSS 17.0 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临床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综合护理后,生活质量改善率为88.0%;对照组患者经过常规护理后,生活质量改善率为 40.0%;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脑梗在老年人当中是一种常见疾病,脑梗后遗症是指在脑梗发病一年后,若仍存在半身不遂或语言障碍或口眼歪斜等症状,即脑梗后遗症[2]。临床症状主要表现:①中枢性瘫痪,是由于上运动神经元受损,产生随意运动减弱或消失,但无肌肉萎缩,呈痉挛性瘫痪。患者肌张力增高,腱发射亢进,有病理反射。②周围性瘫痪是因脊髓前角细胞及脑干运动神经核,及其发生的纤维-脊髓前根、脊神经、颅神经受损害产生的瘫痪。患者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伴肌肉萎缩,但无病理反射。③口眼歪斜即面部神经麻痹,多表现为患者突然发现面颊动作不协调、嘴巴歪斜、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④患侧肢体出现麻木,尤其是肢体末端,或偏瘫侧肢体有蚁感或针刺感。⑤半身不遂又称偏瘫,指一侧身体包括上下肢、面部肌肉等出现的运动障碍。⑥失语是由于大脑皮质语言功能区病变导致的言语交流能力障碍,主要表现为患者谈话、听写、领悟、叙述、阅读等方面能力的减弱或丧失。⑦认知能力丧失是指患者的视觉、触觉、听觉及对身体部位、周围事物的认识能力减退。
脑梗后遗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水平。对患者采用综合护理的方式,从心理护理、肢体功能锻炼、语言功能训练、吞咽功能训练、物理治疗等多方面进行护理,在治疗脑梗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经验中证实,能有效提升脑梗后遗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家庭压力的同时,减轻了社会的负担,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美华 . 老年脑梗死后遗症的护理体会[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36).
[2]王海英 . 脑梗死康复期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 [J]. 当代医药,2010,16(7).
[3]张福苓 . 高压氧配合药物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J]. 内蒙古中医药,2010,2(3).
论文作者:洪丽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31
标签:患者论文; 后遗症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功能论文; 肢体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护人员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