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良性互动发展——基于我国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互动论文,战略性论文,产业发展论文,新兴产业论文,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1)05-0054-05
0 引言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关系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导向性和动态性特征的新兴产业。200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了要“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并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界定为: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等特点的新兴产业[1]。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发达国家和其它发展中国家有着完全不一样的产业背景,发达国家的新兴产业一般都是在传统产业发展进入相对成熟阶段之后提出来的,因而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之间能够实现很好的承接。而一般的发展中国家,都还处于传统产业的发展阶段,对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承接问题关注较少。我国当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在传统产业发展不充分的背景下提出来的,产业发展面临双重任务,两个转型升级要同时进行,即传统产业的调整改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如何处理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调整改造传统产业之间的关系,确保新旧两种类型产业的良性互动发展,通过“双轮驱动”,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保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从国内外研究文献来看,理论界对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发展的关系问题给予了较多的关注。Osaka[2]在分析我国台湾地区纺织产业发展时,突破了一般人对传统产业的传统认识,将纺织工业看成既是传统产业又是独立于一般传统产业的新兴高技术产业,认为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是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的。Lexington[3]在论述国家新经济发展策略时,特别指出在目前解决就业这一基本问题时,不应该过分地追求新兴产业而忽视传统产业的作用。Michael Porter[4]在一次国家政府协会上也强调,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时,传统产业才是关键。Dallas[5]在研究我国特别是北京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时,认为我国政府在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问题上,应借助传统产业,以传统产业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促进经济发展。
我国学者对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韩小明[6]在分析我国传统产业发展现状,特别是在出口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的基础上,就我国传统产业实现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跨越,提出了“跨越论”;辜胜阻[7]通过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问题的研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指出,发展高新技术需要坚持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化两大方向,工业化尚未完成的我国更需要把传统产业高新化放在首位;郝柏林针对我国技术发展现状,指出在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发展过程中要防止“空芯化”;厉以宁[8]从考察印度产业发展情况出发,认为我国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过程中,如果不与传统产业相结合,则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发展将始终很有限;杨青[9]认为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协调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可以将目前理论界关于我国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发展关系的观点主要归纳为3种:①“坚守—慢步”;②“放弃—跨越”;③“协调发展”。“坚守—慢步”论认为,传统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在处理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上应该坚守传统产业,慢步发展新兴产业;“放弃—跨越”论认为,新兴高科技产业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应该重点发展,即放弃传统产业,在新兴高科技产业领域实现全方位的跨越;“协调发展”论观点认为传统产业是基础,新兴产业是导向,两者应该相互交融、协调发展。
国内外学者的这些研究成果无疑为本文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互动发展关系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我们认为,“坚守—慢步”论和“放弃—跨越”论都是不可取的。“坚守—慢步”论忽视了我国新兴产业的后发优势和传统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放弃—跨越”论忽视了传统产业的作用,特别是在现阶段,我国整体处于工业化中期,传统产业面大量广,应用前景广阔。在西方发达国家和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中成为落后产业的一些传统产业,我国目前仍需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关系到国家未来战略地位的新兴产业,其与传统产业的关系不同于一般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现阶段我国强调的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也不同于以往的产业发展策略。
1 发达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我国产业发展的特殊性
1.1 发达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根据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理论,可以相应地把产业划分为幼稚产业、新兴产业、成熟产业和衰退产业[10]。新兴产业通常处在产业生命周期的成长期,指由于技术创新、新的消费需求的推动或其它经济技术因素的变化,某种新产品或者新服务成为一种现实的发展机会,从而形成或者重新形成一个产业。产业间的更替,是新兴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快速上升,成熟产业的比重较大,而衰退产业的比重逐渐下降的过程。每一次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都是由于一批产业由新兴产业逐渐演变为成熟产业,而同时另一批产业由成熟产业演变成衰退产业。
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一般都经历了这样一种演进、发展过程:传统农业的主导地位被近代工业取代后,在工业内部,一般表现为从纺织工业、食品工业转向重化工业再转向汽车工业、电子工业,继而转向当代以计算机软件为核心的产业群体,而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进而再转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显而易见,发达国家新兴产业出现在传统产业发展成熟时期,新兴产业的成长壮大,伴随着传统产业的衰退转化,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是一种前后承接的关系。
以美国产业的发展为例,美国的产业演进大体上经历了三大阶段。第一阶段(1840-1910年),主要是农业发挥着主导产业的支配作用,同时,美国农业作为支柱产业引发和带动了一系列制造业部门的产生和发展,如汽车工业、钢铁工业的产生和发展;第二阶段(1911-1970年),主要是制造业发挥着主导产业的支配作用,这一时期,美国的“三大支柱产业”(汽车、钢铁、建筑)担当了支配美国经济增长与变化的主要角色;第三阶段(1980年以后),美国的高科技产业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克林顿时期,美国推行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战略,把某些生产性企业转移到国外,使其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11]。
日本的产业演进,是一个典型的劳动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发展过程。在工业化初期,日本重点发展纺织、食品、钢铁、电力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进入工业化中期后,日本又及时将造船、石油化工、汽车、家用电器、机械制造等资本与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重点扶持产业;石油危机后,日本减少了对能耗高、污染大产业的扶持,转而发展计算机、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等技术密集型产业;进入21世纪以后,日本加大了对一系列新兴产业的发展,信息通讯、物资流通、节能和新能源开发、环保、新制造技术、生物工程、宇宙航空、海洋开发等知识密集型产业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领域[12]。
英国、德国、法国等其它发达国家新兴产业的演进,也基本遵循与传统产业前后承接发展的规律。各主要发达国家的新兴产业演进更替规律,如表1所示[13]。
1.2 目前我国产业发展面临的“双峰逼近效应”
与发达国家很不相同的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在传统产业发展不充分的情况下培育起来的。由于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新兴产业上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机会均等性,更由于我国发展新兴产业的特殊优越性,为了抢占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制高点,我国的产业发展选择了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调整改造传统产业同时推进的发展模式,提前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行这一重要战略,其目的在于以较短的时间、较少的代价达到发达国家发展水平,同时在发展过程中跳过发达国家曾经经历过的若干阶段。我国目前选择的这种发展路径,不同于一般发达国家,本文认为,我国产业发展在相对短暂的时段,要同时发展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传统产业调整改造高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高峰相当接近的“双峰逼近效应”,如图1所示。
1.2.1 传统产业调整改造的“高峰逼近”效应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过60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国民经济体系。我国传统产业面广量大,传统产业企业数占整个企业数的2/3,我国国内生产值的87%属于传统产业创造的。国家财政收入的70%左右来自于传统产业[14]。传统产业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就业推动仍然发挥着主要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过去只注重传统产业的外延扩大和再生产,忽视了技术研究与开发,企业缺少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传统产业设备老化、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低,物耗、能耗高,区域结构及资源配置不合理。面对新技术的发展、国际竞争的加剧、环境保护和就业的压力,我国将面临传统产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业转移及调整改造高峰的逼近。
1.2.2 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的“高峰逼近”效应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上许多国家均意识到只有在科技创新和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方面占据优势,才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因此都在努力寻找推动下一轮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这预示着全球科技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密集时代,重大发现和发明将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新兴产业将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我国在总结历史上错失4次科技革命而导致科技强国地位沦落的经验后,提出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新兴产业发展道路。我国应该抓住这次新兴产业发展的机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跨越式发展。因而,我国目前面临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高峰的逼近。
1.2.3 “双峰逼近效应”带来的主要压力
“双峰逼近效应”给我国的产业发展带来了双重压力:一方面,作为当前经济基础的传统产业还很不发达,工业化任务仍未完成,因此,我国非但不能弱化传统产业,反而要加速发展;另一方面,出于现实与战略的双重需要考虑,作为我国长远发展条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待加强。“双峰逼近效应”带来的压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本压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带来了3个方面的资本压力:①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的引进吸收产生的资本压力;②传统产业从粗放型生产模式向精细化生产模式转变形成的资本压力;③传统产业的区域转移和结构优化带来的资本压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也会产生几个方面的资本压力:前期研发产生的大量资本需求;市场培育产生的资本压力;为获得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国际先发优势需要以强大的资本注入为保障。就我国目前的产业资本情况来看,产业资本供给总量需要进一步加大,资本供给结构也有待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
(2)劳动力压力。劳动力压力主要表现在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上,无论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还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都需要高素质人才的支持。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需要大量高水平的综合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需要跨学科的研究型人才和领军人物。而我国目前的劳动力素质总体水平偏低,普通劳动力充裕而高素质人才相对不足。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上,还没有完全建立起以适应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定制式”人才机制。
(3)技术压力。我国传统产业发展的不成熟,实质上是传统产业技术的相对落后,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发展成熟或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传统产业,在我国可能还处于技术引进发展时期。我国产业发展长期依赖技术引进创新和模仿创新,原发式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与发达国家争未来发展先机,没有成熟的技术可以引进,必须依赖自主创新。
(4)管理压力。管理压力体现在微观层次的企业管理能力和宏观上的政府产业政策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企业管理的微观层面,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需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而以往传统产业企业管理往往注重规模的扩张和数量的增长,对企业内部技术积累、人才培养的关注不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需要高水平的管理来整合资金、人才,开拓新兴市场。另一方面,在政府产业政策的宏观层面,“双峰逼近效应”是我国产业发展面临的全新课题,对产业政策的适应性、公平性和兼容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在产业政策的制订上,既要体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家意志和长远规划,又要考虑传统产业的上升空间,同时,必须兼顾经济增长、就业带动以及我国的现有资源能力。
在现有资源能力和发展水平限制的条件下,如何协调好两者的关系,既保证传统产业得到充分发展,实现我国经济现阶段的稳定增长,又迅速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产业发展高地,达到“后发赶超”的目的,是我国产业发展面临的压力和机会。
2 双轮驱动、良性互动:我国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思路
2.1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面对“双峰逼近效应”给我国产业发展带来的压力,必须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养,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双轮驱动、良性互动发展。具体说来,应该把握好以下3个方面的关系:
(1)必须处理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关系。传统产业和新兴战略产业之于经济增长,犹如“船体”和“船帆”的关系。我国的传统产业必须与新兴战略产业形成良性互动。比如高科技,它能够创造出新的制造业,同时能够深化装备制造业。这样的互动,可以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扩大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所以,一定要把握住这个机遇,让“船体”和“船帆”形成系统的合力,加速奋勇前行。
(2)必须与传统产业紧密结合,在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中激发培育新的产业。新材料产业离不开钢铁、有色、石化产业,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现有的机械工业,生物医药现代科技的发展依托于现有医药工业,下一代物联网也脱离不开现在的信息产业。一定要认识到,发展新兴产业绝不是脱离传统产业去另搞一套,而是必须与传统产业相结合,这样新兴产业才有基础,也才能带动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在区域产业结构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之间不是静态的交叉重叠关系,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一个有机整体,这个整体可以充分发挥二者的作用,从而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服务。
(3)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与传统产业互动发展,这既是由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决定的,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立足现实基础的务实选择。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在传统产业发展不充分、不完全的情况下发育起来的,现在我国产业发展面临传统产业发展高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峰相当接近的“双峰逼近效应”,解决“双峰逼近效应”的最优路径,是使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双轮驱动”,形成良性互动发展。
2.2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的阶段划分及战略重点
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在相互作用中关系的转变,可以把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的时间逻辑上划分为3个阶段。阶段Ⅰ: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高峰和传统产业调整改造高峰“双峰逼近”的阶段;阶段Ⅱ: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良性共处、协调发展的阶段;阶段Ⅲ: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取代传统产业的“良币驱劣币”阶段。如图2所示。
图2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发展的阶段划分
2.2.1 “双峰逼近”阶段的特征及战略重点
(1)主要特点:在“双峰逼近”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萌芽时期,传统产业处于成长期后期或成熟期前期。我国既要加速发展传统产业,完成工业化任务,又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前布局,抢占产业发展高地,出现传统产业发展高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高峰同步的现象。在这一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需要传统产业积累的大量风险资金的投入,需要在传统产业现有技术基础和产品条件上进行发展;传统产业本身也要加紧利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品和高新技术来发展自己,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品的更新换代。两大产业在产业要素、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和产业政策等方面,更多地表现出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的耦合发展效应。两大产业系统形成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系统,在系统内进行丰富的物质、信息、能量交换,随着两大产业间耦合度的提高,耦合系统逐步优化,产生耦合溢出效应,推动产业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进步。
(2)战略重点:政府在产业政策上应该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区域战略性产业重点规划的制定,加快传统产业区域转移和结构优化鼓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指引产业发展;在人才培养上要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的设置,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高精专人才培养机制和海外高技术人才引进机制,加大对高水平综合管理人才的培养;在资金保障上要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创新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制度,引导社会资金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流动;在环境保护上要重点扶持新兴节能环保类战略性新兴产业,限制或淘汰个别高污染类传统产业。
2.2.2 协调发展阶段的特征及战略重点
(1)主要特点: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壮大和传统产业的发展成熟,两大产业从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耦合关系逐步演进成既相互促进又相互排斥的双重关系。产业的发展进入协调发展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培育成型,进入成长期,增长放缓,出现平衡增长,有的已经成为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传统产业进入成熟期的中后期,增长基本停止,甚至开始局部萎缩,成为成熟的传统产业。两大产业的物质、信息、能量交换平稳有序,表现出既相互促进又相互排斥的平衡发展局势。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联系更加紧密,甚至出现产业的融合,产生出新的产业,两者的促进作用明显;由于资源条件限制和市场竞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在市场、资源等方面相互竞争、相互排斥的现象变得明显。
(2)战略重点: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要从以加快培育为主转变为以做大规模为主。要充分挖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产业关联性,从产业链的延伸、上下游关联产业的带动发展等方面充分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形成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形成区域绝对竞争优势;对传统产业以维持和稳定为主,继续发挥传统产业的就业带动功能和基础支撑功能。
2.2.3 良币驱劣币阶段的特征及战略重点
(1)主要特点: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间关系从既相互促进又相互排斥的双重关系转变为以相互排斥为主时,两大产业发展进入良币驱劣币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长壮大,进入成熟时期,成长为新的传统产业;传统产业完成使命,部分进入衰退期,转变为夕阳产业,部分完成高技术改造,成长为新的产业。产业更替现象明显,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产生类似“良币驱劣币”的驱逐替代效应。两类产业间的排斥效应大于促进效应,出现互斥发展。
(2)战略重点:政府的战略重点应侧重于3个方面。①在由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的新的传统产业与旧的传统产业之间,关于功能承接关系的处理,政府应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引导企业资本逐步退出夕阳产业,向新的传统产业转移。②对由传统产业衰退形成的夕阳产业进行淘汰和改造,对于产品和市场处于绝对衰退的传统产业,制定相应的淘汰机制和资金退出机制,淘汰落后产能,转移产业劳动力;对于产品和市场处于相对衰退的传统产业,制定改造标准,引导产业走出衰退期,实现产业新生。③在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和培育上,规划进入下一轮的产业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