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疗法治疗骨关节病的效果研究

综合疗法治疗骨关节病的效果研究

一、综合疗法治疗骨关节病疗效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盼[1](2021)在《针刺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病步态改善的疗效客观评价》文中研究指明老年性膝骨关节病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通常来说有多种治疗方法,针刺治疗便是其中之一。疼痛和步态异常是其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如何客观评价针刺对老年性膝骨关节病患者步态改善的疗效显得尤为重要。除了常规的VAS疼痛评分和JOA膝骨关节病治疗效果评分等主观评价方法外,本研究还引入搭载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的步态采集仪,采集人体行走时三个方向的加速度信号,设计步频和步态稳定性算法并计算得到步频和步态稳定性指标,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探讨针刺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病过程中步态改善的疗效及其评价方法的有效性。目的通过观察针刺与口服布洛芬咀嚼片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病的临床效果,明确针刺对老年性膝骨关节病步态改善的具体疗效;通过常规评价结果比较与步态评价结果比较,确定步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为老年性膝骨关节病的临床疗效客观评价提供方法。方法本次临床观察的病例均为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期间,在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院针灸科门诊就诊并确诊的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老年性膝骨关节病患者分成药物组与针刺组。针刺组与药物组患者的病程、年龄大小以及性别等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VAS疼痛评分和JOA膝骨关节病治疗效果评分等主观评价方法基础上,针对步态传感器采集的三轴加速度信号,设计了步频和步态稳定性算法,用于膝骨关节病治疗效果的客观评价。治疗四周后,分别观察药物组和针刺组的VAS疼痛评分结果、JOA膝骨关节病治疗效果评分结果、步频计算结果和步态稳定性计算结果。结果VAS疼痛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治疗后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治疗后的VAS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且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四周后,针刺组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药物组,且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膝骨关节病疗效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JOA膝骨关节病疗效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治疗后的JOA膝骨关节病疗效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治疗后的JOA膝骨关节病疗效评分高于治疗前,且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四周后,针刺组的JOA膝骨关节病疗效评分明显高于药物组,且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步频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步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治疗后的步频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治疗前后步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治疗后的步频高于治疗前,且治疗前后的步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四周后,针刺组的步频明显高于药物组,且两组间的步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步态稳定性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步态稳定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治疗后的步态稳定性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治疗前后的步态稳定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治疗后的步态稳定性高于治疗前,且治疗前后的步态稳定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四周后,针刺组的步态稳定性明显高于药物组,且两组间的步态稳定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比较:在结束四周治疗后针刺组痊愈52例(52/60),痊愈率86.7%,总有效率96.7%;药物组痊愈40例(40/60),痊愈率66.7%,总有效率83.3%。针刺组的痊愈率指标和总有效率指标均比药物组高,且在痊愈率和总有效率这两个维度上针刺组和药物组的差异经统计学检验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结论在改善老年性膝骨关节病VAS疼痛评分结果、JOA膝骨关节病疗效评分结果、步频、步态稳定性等方面,针刺组的针刺方案和药物组的布洛芬咀嚼片方案均有效,但针刺方案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布洛芬咀嚼片方案。同时验证了在步态改善疗效评价方面VAS疼痛评分、JOA膝骨关节病疗效评分、步频算法和步态稳定性算法的有效性。

肖龙文,胡海威,桑灏祺,桑志成[2](2021)在《膝骨关节病合并骨髓水肿的临床诊疗进展》文中指出膝骨关节病是我国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疼痛作为其主要症状困扰着患者们的生活,近年来研究发现骨髓水肿是造成膝骨关节病患者疼痛的因素之一,明确骨髓水肿的病因病机对本病的诊断及治疗十分重要。但目前针对膝关节骨髓水肿病因病机的研究相对较少,膝关节骨髓水肿应围绕外因暴力损伤、内因关节内应力平衡改变及骨应力阈值降低展开;骨髓水肿的诊断主要依靠核磁影像进行,分型及评价标准均于核磁影像基础上展开;本病的治疗重心位于软骨损伤的修复及疼痛的缓解,也有部分临床工作者针对骨髓水肿病因尤其是骨质疏松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祖国医学立足痹病,应用活血化瘀、补益肝肾、健脾补肾等治法取得了一定疗效,中西医结合标本并重疗效更佳,此外还涌现了部分手术、手法及理疗等治疗方法。通过文献的阅读及临床观察研究我们发现骨质疏松对于骨髓水肿的研究有较大临床意义,其中骨质疏松以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指标与骨髓水肿的相关性待进一步研究,分型及评价标准需进一步完善;而针对骨髓水肿有效诊疗方案的制定将是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梅玉颖[3](2020)在《通痹止痛散外敷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炎(肝肾亏虚、寒湿痹阻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通痹止痛散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炎肝肾亏虚、寒湿痹阻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防治老年性膝骨关节炎提供新的选择。方法:将64例老年性膝骨关节炎肝肾亏虚、寒湿痹阻证患者,遵循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各32例,保证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膝关节X线分级、中医证候评分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外敷通痹止痛散于患侧膝关节,对照组外敷(奇正)消痛贴膏于患侧膝关节,治疗周期为14天。治疗前后分别收集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VAS评分、WOMAC评分以及中医证候评分等资料来判定通痹止痛散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本次试验64例入选患者,其中4例因未按规定服用药物等原因未完成观察试验,最终共60例患者纳入医学统计,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在疼痛VAS评分、膝关节功能WOMAC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改善方面均显示出一定的优势(P<0.05),且安全性良好。临床观察过程中,除了对照组和治疗组各有2例受试者开始使用药物时皮肤出现轻微瘙痒症状外,余下受试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通痹止痛散能减轻老年性膝骨关节炎肝肾亏虚、寒湿痹阻证患者的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和中医证候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通痹止痛散外敷使用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

姚越[4](2020)在《点穴理筋手法对早中期膝骨关节炎关节镜术后功能康复的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观察中医点穴理筋手法对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镜术后患肢功能康复的疗效,探讨点穴理筋手法对改善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后患肢功能康复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时间为2019年01月到2019年12月,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膝骨关节炎(KOA)的患者,在行关节镜清理术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最终纳入研究患者60例。具体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功能锻炼:1、踝泵训练;2、股四头肌收缩训练;3、不负重屈膝训练。三种锻炼方式,每种各做10下,计为1次,3次为1组,早晚各做1组,每天2组。疗程为4周,共一个疗程。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点穴理筋手法:1、用拨法、揉法等手法对膝周的肌肉组织按摩松解,时间为3-5分钟;2、用点按法,点按血海穴、梁丘穴、阳陵泉穴、阴陵泉穴、膝阳关穴、鹤顶穴及足三里穴,每个穴位点按的时间为30秒;3、用拿法、滚法等手法对患者的股四头肌、腘窝处及小腿后方的肌肉组织进行按揉,时间为3-5 min;4、被动踝泵训练,使小腿后侧肌群感觉酸胀紧绷,维持约10秒后放松,如此反复操作2-3次;5、被动屈髋屈膝:术者一手握患肢前足,另一手扶住腘窝处,双手配合做屈髋屈膝动作,当膝关节被动活动到患者自觉的最大角度后保持不动10秒,而后伸直髋膝关节,再屈髋屈膝重复上述运动。做完上述5种手法计为1次,1520 min/次(视病人耐受程度决定),早晚各1次,每天2次。疗程为4周,共一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后的7天、14天、21天及28天,采集患肢的膝关节屈伸度、VAS评分、WOMAC评分及Lysholm评分,并运用SPSS 23.0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所有符合标准并完成4周治疗的60例病人性别、年龄、病程、侧别、分期等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膝关节屈伸度:两组患者术后7天、14天、21天及28天的膝关节屈伸度的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方法治疗后膝关节屈伸度均有改善,试验组优于对照组。3、WOMAC评分:两组患者术后7天、14天、21天及28天的WOMAC评分的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功能均有所改善。试验组的评分优于对照组。4、VAS评分:两组患者术后7天、14天、21天及28天的VAS评分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7天的VAS评分的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95>0.05);两组患者术后14天、21天、28天的VAS评分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Lysholm评分:两组患者术后7天、14天、21天及28天后的Lysholm评分的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功能有所改善。试验组的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结论:点穴理筋手法能促进早中期KOA患者关节镜清理术后患肢早期的功能康复,适宜临床推广及应用。

柯溢杰[5](2020)在《补肾壮筋汤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及评价补肾壮筋汤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为其临床运用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选取符合相关标准的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进行随机分组:选择30例为对照组:即予关节松动术+洛索洛芬钠片治疗,另30例为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肾壮筋汤治疗。评价治疗1个疗程(2周)及2个疗程(4周)后患肢的VAS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疗效评定、安全性指标观察,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判断治疗效果。结果:收集的60例病最终终进入统计分析总病例数58例,其中试验组、对照组各29例。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结果分析显示:治疗前、治疗2周及4周后两组间VAS评分比较,经统计分析,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方法均可以缓解KOA的疼痛,且试验组在疼痛缓解程度上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总疗效比较,治疗2周后:试验组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为75.86%,经统计分析,差异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4周后:试验组有效率100%、控显率58.62%,对照组有效率为100%、控显率20.69%,两组疗效比较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说明两种方法均可有效缓解KOA引起的疼痛、僵硬及关节活动障碍,试验组较对照组疗效更好;两组内治疗2周及4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治疗4周的疗效要好于治疗2周,即疗程上2个疗程要优于1个疗程。两组中医症候疗效比较,治疗2周后:试验组有效率96.55%,对照组有效率62.07%,经统计分析,疗效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4周后:试验组总有效率100%、控显率44.82%,对照组有效率100%控显率20.6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两组患者的各项中医症状疗效比较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可明显改善中医症候,且试验组中医症状评分的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中医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两组内治疗2周及4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疗程上2个疗程要优于1个疗程。结论:补肾壮筋汤联合关节松动术以及单纯运用关节松动术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均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联用补肾壮筋汤的临床效果更好。

钱哲[6](2020)在《“肝脾同治”理论指导下芍药甘草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的优势,中医理论在治疗过程中也不断发展。通过相关文献查阅后发现部分从“肝”、“脾”论治膝骨性关节炎的理论、为“肝脾同治”理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奠定基础。本研究通过梳理“肝脾同治”理论,阐述其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可行性,并以此作为理论基础将传统实验方法与生物信息学技术相结合,完成理论构建、实验验证、网络数据库挖掘、科学组方等一系列研究。方法:1.通过对经典方剂的筛选选择“肝脾同治”经典方——芍药甘草汤为例展开研究。2.从ETCM数据库搜索芍药甘草汤成分和靶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和分析网络,用DAVID对靶点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对化合物及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实验验证;综合上述结果分析芍药甘草汤治疗OA大鼠模型的多成分、多靶标的治疗机制,为“肝脾同治”理论组方奠定基础。3.建立IL-1β诱导大鼠软骨细胞炎症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芍药甘草汤含药血清组及芍药甘草汤含药血清+PTDC组。MTT法检测芍药甘草汤含药血清对IL-1β诱导软骨细胞活力的影响,ELISA法检测芍药甘草汤含药血清对IL-1β诱导软骨细胞上清液IL-6、IL-10含量影响,WB法检测芍药甘草汤含药血清对IL-1β诱导软骨细胞中MMP13、ADAMTS-5、IL-6蛋白表达影响;WB检测芍药甘草汤含药血清对IL-1β诱导软骨细胞NF-κB相关通路的影响。4.ACLT法建立大鼠KOA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芍药甘草汤组及芍药甘草汤+PTDC组。光学显微镜进行病理学观察芍药甘草汤对大鼠KOA模型的影响,ELISA法检测芍药甘草汤对KOA大鼠IL-6、IL-1β、TNF-α、SOD、MDA含量影响,WB法检测芍药甘草汤对KOA大鼠MMP13、ADAMTS-5、IL-6蛋白表达影响,WB检测芍药甘草汤对KOA大鼠NF-κB相关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5.ACLT法建立大鼠KOA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芍药甘草汤组。运用代谢组学方法对大鼠OA模型血清进行分析,输出结果进行差异物筛选及KEGG分析。6.从ETCM数据库搜索“肝脾同治”组方成分归经和靶标,用Cytoscαpe软件构建和分析网络,用DAVID对靶点进行功能富集分析:综合上述结果分析“肝脾同治”组方治疗KOA大鼠模型的多成分、多靶标的治疗机制,完成“肝脾同治”理论指导下治疗KOA方剂组成。结果:1.芍药甘草汤潜在靶点中的32个与KOA疾病基因共表达,重要靶点主要富集在25条信号通路上,其中9条与KOA高度相关。11个化合物与14个靶点完成分子对接,通过ECTM数据库检索到含有这11个化合物的中药28味,初步完成“肝脾同治”组方数据库的构建。2.MTT结果显示:炎症因子IL-1β(10 ng/ml)72小时内对软骨细胞无毒性作用,芍药甘草汤含药血清对软骨细胞不具有细胞毒性,与未经治疗时相比芍药甘草汤2.5g/kg含药血清提高软骨细胞活性,在加入10%芍药甘草汤2.5g/kg含药血清后软骨细胞活力没有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出现显着差异。ELISA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IL-6含量显着升高、IL-10含量显着降低;与模型组相比,芍药甘草汤含药血清组IL-6含量显着降低、IL-10含量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芍药甘草汤含药血清+PTDC组IL-6含量显着降低、IL-10含量显着升高(P<0.05),与芍药甘草汤含药血清组相比,其IL-6含量显着升高、IL-10含量显着降低(P<0.05)。WB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MMP-13、ADAMTS-5和IL-6蛋白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芍药甘草汤含药血清组MMP-13、ADAMTS-5和IL-6蛋白表达(P<0.05)。软骨细胞中总IκBα的表达没有因为IL-1β的加入而增加,但IκBα磷酸化程度(p-IκBα)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芍药甘草汤含药血清干组p-IκBα的浓度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芍药甘草汤含药血清+PTDC组p-IκBα含量降低(P<0.05);与芍药甘草汤含药血清组相比,p-IκBα含量升高(P<0.05)。3.病理学结果及评分显示芍药甘草汤通过抑制软骨基质及软骨表面退化改善KOA大鼠软骨退变。ELISA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IL-6、IL-1β、TNF-α含量显着升高(P<0.01),SOD含量降低、MDA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芍药甘草汤组IL-6、IL-1β、TNF-α含量显着下降(P<0.01),SOD含量升高、MDA含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芍药甘草汤+PDTC组IL-6、IL-1β、TNF-α含量显着降低(P<0.01)、SOD含量升高、MDA含量降低(P<0.05),但与芍药甘草汤组相比,其IL-6、IL-1β、TNF-α含量显着升高(P<0.05),SOD含量显着降低、MDA含量显着升高(P<0.05)。WB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大鼠OA模型MMP-13、ADAMTS-5和IL-6蛋白显着升高(P<0.05),而模型组相比,芍药甘草汤组MMP-13、ADAMTS-5和IL-6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5)。大鼠滑膜中总IκBαα的表达没有变化,IκBα磷酸化程度(p-IκBα)显着升高(P<0.05),予芍药甘草汤干预后p-IκBα的浓度下降(P<0.05)。模型组相比,芍药甘草汤+PDTC组p-IκBα含量降低(P<0.05),与芍药甘草汤组相比其p-IκBα含量升高(P<0.05)。4.差异物筛选显示:在阳离子模式下,芍药甘草汤组vs.模型组共筛选到380个上调表达的代谢物及314个下调表达的代谢物,模型组vs.正常组共筛选到484个上调表达的代谢物及270个下调表达的代谢物;在阴离子模式下,芍药甘草汤组vs.模型组共筛选到507个上调表达的代谢物及个158下调表达的代谢物,模型组vs.正常组共筛选到351个上调表达的代谢物及327个下调表达的代谢物。KEGG差异代谢物富集分析:在阳离子模式下,芍药甘草汤组vs.模型组差异代谢物显着富集在4条代谢通路中,模型组vs.正常组差异代谢物显着富集在7条代谢通路中,;在阴离子模式下,芍药甘草汤组vs.模型组差异代谢物显着富集在4条代谢通路中,模型组vs.正常组差异代谢物显着富集在4条代谢通路中。5.“肝脾同治”组方中的中药大多归肝经、脾经、胃经,其潜在靶点中的48个与KOA疾病基因共表达,重要靶点主要富集在26条信号通路上,其中13条与KOA高度相关。结论:1.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获取芍药甘草汤的关键靶蛋白进行KEGG分析后发现其KOA的治疗途径主要包括免疫、炎症、细胞凋亡、糖脂代谢等。2.芍药甘草汤含药血清对IL-1β诱导大鼠软骨细胞炎症模型具有抑制炎症作用,机制与其调控NF-κB相关信号通路有关。3.芍药甘草汤对KOA大鼠模型改善骨关节炎具有抑制炎症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NF-κB相关信号通路有关。4.代谢组学分析结果显示芍药甘草汤通过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及脂质代谢等途径改善大鼠OA模型。5.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获取“肝脾同治”组方的关键靶蛋白进行KEGG分析后发现其KOA的治疗途径主要包括免疫、炎症、细胞凋亡、糖脂代谢、血管生成及细胞自噬等。

田爱华,张敏,黄丽平,孙雪英,王蕾[7](2019)在《蜡疗法治疗骨关节病疼痛的效果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蜡疗法治疗骨关节病疼痛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2017年9月—2019年2月在该院骨科治疗的160例骨关节病患者,随机分配为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各组8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实验组给予蜡疗法+西药。观察两组患者简式MoGill疼痛问卷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前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60.26±11.90)分、(36.26±5.10)分,与对照组(59.38±12.17)分、(37.38±4.37)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73、0.972,P=1.093、0.099>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治疗4周后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159.13±11.14)分、(13.13±1.14)分,与对照组(101.12±12.13)分、(24.12±2.1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03、15.637,P=0.006、0.018<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75%,显着高于对照组8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93,P=0.015)。结论蜡疗在通经止疼中疗效显着,可显着缓解骨关节病疼痛,同时显着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雷芳,张瑾,彭珊珊[8](2019)在《灸药贴治疗膝骨关节病临床应用规律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比较灸药贴不同作用时间及使用频率对于治疗膝骨关节病疗效的影响,探索疗效最佳的使用灸药贴治疗膝骨关节病的使用频率和作用时间,提高治疗效果,规范临床操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膝骨关节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9个亚组,每位患者使用特定的腧穴(患侧内外膝眼)和阿是穴进行治疗,每人进行10次治疗。观察比较灸药贴治疗膝骨关节病不同作用时间及应用频率下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的改善程度,研究作用时间和使用频率对疗效的影响,探索疗效更好的使用灸药贴治疗膝骨关节病的临床应用规律。结果:9组受试者在使用不同的使用频率和作用时间前后,通过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中医证候积分分级量化评分表、西安大略麦马斯特大学骨性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表(WOMAC)进行疗效评价,包括疼痛、活动与疼痛的关系、功能障碍相关的特殊检查等方面评价治疗前、治疗后的效果。使用频率的比较:治疗效果最佳的为1次/3 d的使用频率;作用时间的比较:治疗效果最佳的为每次8 h的作用时间。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效果最佳的为1 d/次的使用频率和每次8 h的作用时间,有效的提高了灸药贴治疗膝骨关节病的疗效。

ChineseDiabetesSociety;ChineseSocietyofInfectiousDiseases;ChineseSocietyforTissueRepairandRegeneration[9](2019)在《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Ⅴ)》文中研究指明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着"中国实践,中国证据,中国指南"的原则,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联合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多学科专家,共同制定此部适应我国糖尿病足现状的临床指南,旨在规范我国糖尿病足的预防、诊断与治疗。本指南有以下特点:(1)突出临床实用性;(2)充分纳入糖尿病足领域的中国证据;(3)重视早期筛查与管理,强调糖尿病足的预防胜于治疗;(4)强调规范化综合管理的重要性;(5)强调糖尿病足的多学科协作诊断与治疗。另外,参照2017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的要求,增加了要点提示和证据级别,根据证据质量、临床意义、普遍性、适用性等将证据级别分为A、B、C三个等级。A级:证据基于多项随机临床试验或Meta分析。B级:证据基于单项随机临床试验或多项非随机对照研究。C级:仅为专家共识意见和(或)基于小规模研究、回顾性研究和注册研究结果。

邱显雯[10](2019)在《黄石玺教授毫火针为主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经验总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膝骨关节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疾病。我国目前大约有超过1.1亿的患者在承受膝关节炎的痛苦,其中有症状的患病率达到8.1%,其患病率与年龄成正相关,甚至与全因死亡率相关,并存在性别差异。中国2012年约有20万例膝关节置换术,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到2020年膝骨关节炎将成为世界范围内第四大致残性疾病。膝骨关节炎已成为当今世界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对骨关节炎的病因仍未完全清楚,其发生机制是由于关节透明软骨细胞变性,细胞外基质变异、降解,炎性细胞因子释放粘附,从而诱发关节炎性反应,最终引起关节软骨纤维化导致关节疼痛、功能丧失。究其原因,可能与与年龄的增长、性别、职业、种族、肥胖、积累下劳损、内分泌及代谢异常、环境等因素有关。西医多采用口服药物和手术治疗本病。有口服单纯止痛药、非甾体类抗炎药,此类药物副作用大,多引起消化道的不良反应;软骨保护剂起效时间长即时效果不佳。手术方法有关节腔内注射、关节置换术等,患者多因心理负担及经济因素而拒绝治疗。相比之下,中医药疗法更具优势,针灸因其简、便、易、廉及良好的镇痛效果,在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上广泛应用。黄石玺教授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采用毫针作为新型的火针针具,治疗膝骨关节病效果显着。本人作为社区中医全科医师,接触的患者多为辖区内中老年人群,膝骨关节病的患病率较高,该病多因疼痛及活动障碍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在黄石玺教授的指导下,门诊跟诊学习后,将毫火针联合闪罐疗法应用于临床,效果确切,故在此总结黄石玺教授的治疗经验,进一步验证该法的疗效。目的:总结黄石玺教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经验,观察毫火针配合闪罐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科学客观地评价该方法的效果及提高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有效率,将其推广运用到临床治疗中。方法采用区组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在2017年3月至2017年12月什刹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中,随机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毫火针联合闪罐法,对照组采用毫针联合闪罐法治疗,两组患者取穴相同,即均在患膝阿是穴、鹤顶穴、内膝眼、犊鼻、足三里、阴陵泉、血海、梁丘。操作时,观察组在膝关节附近选用罐口光滑的2号玻璃罐,以闪火法迅速将罐扣在膝关节周边,吸拔10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宜。然后选取阿是穴(疼痛最严重、条索或结节处)、内膝眼、犊鼻穴以毫火针点刺。最后以平补平泻手法针刺鹤顶穴、内膝眼、犊鼻、足三里、阴陵泉、血海穴、梁丘穴,留针20分钟。对照组无毫火针点刺,闪罐及毫针针刺法与治疗组相同,两组治疗频次、总时间和次数相同,均为隔日1次,每周治疗3次,连续治疗4周后结束。在治疗前,治疗的第1、2、3、4周和治疗结束后1月(随访),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在治疗前,治疗第2周、治疗结束后及结束后1月进行WOMAC关于疼痛、僵硬、功能活动度三方面的评分及进行疗效评价。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所有数值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组内比较(1)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第1、2、3、4周,随访1月,各时点的VAS评分相比每次治疗前,p<0.01,说明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均有效,都有明显的镇痛效果。(2)两组患者治疗第2周、治疗第4周,随访1月时WOMAC关于疼痛、僵硬、活动功能三方面的评分较每次治疗前,p<0.05,说明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改善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功能方面均有效。2组间比较(1)VAS评分:治疗1周后,两组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后两组疼痛情况相当;从治疗第2周、3周、4周及随访期比较,两组间p<0.05,说明观察组的疼痛程度要轻于对照组。由此可以说明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短期疗效上(1周以内),效果相当。但从长期来看,观察组在改善疼痛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且疗效稳定。(2)治疗后、随访时各时点两组间比较,在WOMAC关于疼痛的评分方面,组间比较p<0.05,说明治疗组的镇痛作用优于对照组,与VAS评分结果一致;在WOMAC关于僵硬程度的评分上,p>0.05,说明两组疗效相当;WOMAC关节活动度评分比较,p<0.05,说明在改善关节活动功能方面,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3总体疗效上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6.67%,说明在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1月后随访,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6.67%,说明观察组疗效确切、稳定。结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膝骨关节炎上均有效。在对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日常功能活动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且在治疗结束1月后疗效仍存在。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在治疗方法上仅存在毫火针的差异,验证了黄石玺教授毫火针为主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经验疗效确切,临床上值得推广运用。

二、综合疗法治疗骨关节病疗效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综合疗法治疗骨关节病疗效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针刺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病步态改善的疗效客观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对老年性膝骨关节病的认识及治疗
        1 中医对老年性膝骨关节病病名的认识
        2 中医对老年性膝骨关节病病因及病机的认识
        2.1 外邪致痹
        2.2 内伤致痹
        2.2.1 劳役致痹
        2.2.2 五脏不足致痹
        3 中医对老年性膝骨关节病治疗
        3.1 手法治疗
        3.2 艾灸治疗
        3.3 针刀治疗
        3.4 中药外治
        3.5 针刺治疗
        3.6 中药内服治疗
    综述二 西医对老年性膝骨关节病的认识及治疗
        1 流行病学特点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3 现代医学的治疗方式
        3.1 药物治疗
        3.2 非药物治疗
    综述三 老年性膝骨关节病临床评价研究现状
        1 量表研究现状
        2 步态仪研究现状
疗效评价方法设计
    1 客观评价方法
        1.1 信号采集设备软硬件
        1.1.1 信号采集设备硬件
        1.1.2 信号采集手机APP
        1.1.3 PC端传输软件
        1.2 加速度信号处理算法
        1.2.1 步频算法
        1.2.2 步态稳定性算法
    2 主观评价方法
        2.1 VAS疼痛评分
        2.2 JOA膝骨关节病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中止标准
        1.6 样本容量设计与随机分组
        1.7 一般资料
        1.8 治疗方法
        1.9 疗效评价
        1.10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VAS疼痛评分比较
        2.2 JOA膝骨关节病疗效评分比较
        2.3 步频比较
        2.4 步态稳定性比较
        2.5 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2)膝骨关节病合并骨髓水肿的临床诊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骨髓水肿病因及发病机制的探讨
    1.1 病因
        1.1.1 外部因素:
        1.1.2 内部因素:
    1.2 发病机制的探讨
        1.2.1 外源型:
        1.2.2 内源型:
2 膝骨关节病合并骨髓水肿的诊断、分型和评价标准
    2.1 诊断
        2.1.1 诊断标准:
        2.1.2 影像学表现:
    2.2 分型及评价标准
        2.2.1 膝骨关节病合并骨髓水肿的分型:
        2.2.2 膝骨关节病合并骨髓水肿的评价标准:
3 膝骨关节病合并骨髓水肿的治疗现状
    3.1 基础治疗
    3.2 膝骨关节病治疗
    3.3 病因治疗
    3.4 中药治疗
    3.5 中西医结合治疗
    3.6 其他治疗
    3.7 临床疗效评价
4 膝骨关节病合并骨髓水肿的预后分析
5 总结与展望

(3)通痹止痛散外敷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炎(肝肾亏虚、寒湿痹阻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及一般临床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病例的剔除和脱落标准
        1.6 中止实验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内容
        2.4 统计学处理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1 基线均衡性分析
        1.1 性别比较
        1.2 年龄比较
        1.3 病程比较
        1.4 X线分级比较
        1.5 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
        1.6 两组治疗前WOMAC评分比较
        1.7 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评分比较
    2 研究结果
        2.1 组内比较
        2.2 组间比较
    3 安全性
第三部分 讨论
    1 老年性膝骨关节炎的西医治疗
        1.1 非药物治疗
        1.2 药物治疗
        1.3 关节腔注射
        1.4 手术治疗
        1.5 小结
    2 老年性膝骨关节炎的中医治疗
        2.1 内治法
        2.2 外治法
    3 关于本研究选题
        3.1 从肝肾亏虚、寒湿痹阻论治老年性膝骨关节炎的机理
        3.2 中医外敷法
        3.3 通痹止痛散组方分析
第四部分 结论
第五部分 不足与展望
第六部分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诊断标准
附录 B VAS评分
附录 C 膝关节WOMAC评分表
附录 D 中医症候评分表
附录 E 疗效评定标准
附录 F 安全性指标
附录 G 知情同意书
附录 H 病例报告表示例
知情同意书
综述 老年性膝骨关节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4)点穴理筋手法对早中期膝骨关节炎关节镜术后功能康复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研究内容
    1 研究时间及分组方法
    2 诊断及分期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分组情况
第二部分 方法
    1 治疗方法
        1.1 关节镜清理术
        1.2 常规功能锻炼
        1.3 点穴理筋手法
    2 评价指标
        2.1 膝关节屈伸度
        2.2 VAS评分
        2.3 Lysholm评分
        2.4 WOMAC评分
    3 统计学分析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分析
    2 膝关节屈伸度
    3 WOMAC评分量表
    4 VAS评分量表
    5 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
    6 不良反应
第四部分 分析与讨论
    1 中医对KOA的认识
        1.1 肾虚
        1.2 肝虚
        1.3 脾虚
        1.4 气滞血瘀
        1.5 风寒痹阻
    2 中医对KOA的治疗
        2.1 中药内服
        2.2 小针刀
        2.3 针灸
        2.4 中药熏洗
        2.5 药物离子导入
        2.6 中药外敷
        2.7 中药超声电导
        2.8 中医理筋手法
    3 现代医学对KOA的认识
        3.1 膝关节的解剖
        3.2 膝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
        3.3 现代医学对KOA的治疗
    4 点穴理筋手法的机制探讨
    5 研究结果分析
        5.1 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屈伸度统计结果分析
        5.2 两组患者术后WOMAC评分统计结果分析
        5.3 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统计结果分析
        5.4 两组患者术后Lysholm评分统计结果分析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图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补肾壮筋汤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内容
    1 课题材料
        1.1 补肾壮筋汤
        1.2 洛索洛芬钠片
        1.3 关节松动术
    2 病例来源
    3 诊断标准
        3.1 西医诊断标准
        3.2 中医诊断标准
        3.3 病情分级
    4 纳入标准
    5 排除标准
    6 脱落标准
    7 终止研究标准
    8 分组方法
    9 治疗方法
        9.1 对照组
        9.2 试验组
    10 观察指标
        10.1 观察项目
        10.2 疗效性观测
        10.3 疗效标准
        10.4 疗效分析
    11 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分析
        1.1 两组性别分布情况比较
        1.2 两组年龄、病程、体重指数情况比较
        1.3 两组X线分级比较
    2 疗效分析
        2.1 VAS评分比较分析
        2.2 WOMAC评分比较分析
        2.3 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2.4 治疗2周后疗效比较分析
        2.5 治疗4周后总疗效比较分析
        2.6 治疗2周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分析
        2.7 治疗4周后中医证候总疗效比较分析
    3 不良反应观察
讨论与分析
    1 西医对膝骨关节炎的认识
    2 中医对膝骨关节炎的认识
    3 对补肾壮筋汤的探讨研究
        3.1 组方依据
        3.2 单味药药性及药理研究
    4 对关节松动术的探讨研究
    5 对洛索洛芬钠的探讨研究
    6 试验结果分析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肝脾同治”理论指导下芍药甘草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部分 膝骨性关节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1. 祖国医学对膝骨性关节炎病名的认识
    2. 祖国医学对膝骨性关节炎病机的认识
    3. 祖国医学对膝骨性关节炎治则的认识
        3.1 从筋论治
        3.2 从骨论治
        3.3 筋骨同治
    4. 祖国医学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
        4.1 中医内治法
        4.2 中医外治法
    5. 生物信息学、中医药、膝骨性关节炎之间的关系
        5.1 生物信息学与中医药
        5.2 生物信息学与膝骨性关节炎
    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从“肝脾同治”论治膝骨性关节炎
    1. 中医理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研究现状
    2. 肝虚筋损是致病之本
    3. 少阳经失养是致病表现
    4. 脾土失养是致病关键
    5. “肝脾同治”治疗KOA
    6. “肝脾同治”为理论指导的KOA辨证论治
    7. 以“肝脾同治”为理论指导的方剂筛选
    8. 芍药甘草汤与KOA
    9.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析芍药甘草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分子机制
    1. 研究方法
        1.1 数据检索
        1.2 KOA相关疾病靶点检索
        1.3 基于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大鼠KOA模型“潜在靶蛋白”
        1.4 靶点网络构建和分析
        1.5 重要靶标的功能富集分析
        1.6 靶点-化合物分子对接验证研究
    2. 结果
        2.1 芍药甘草汤活性成分筛选与ADME分析
        2.2 膝骨性关节炎疾病基因获取
        2.3 基于蛋白质组学获取的大鼠KOA模型“潜在靶基因”
        2.4 网络获取KOA疾病基因与蛋白质组学分析获取潜在“靶基因”汇总分析
        2.5 芍药甘草汤有效化合物靶基与疾病基因汇总分析
        2.6 芍药甘草汤草药-靶点网络
        2.7 芍药甘草汤的靶点网络
        2.8 芍药甘草汤重要靶标干预的生物学过程
        2.9 分子对接实验验证芍药甘草汤有效成分与KOA靶基因的的空间匹配
    3. 讨论
        3.1 运用ETCM数据库进行数据检索的可行性
        3.2 通过网络数据库检索单味药有效成分与复方有效成分是否存在差异
        3.3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芍药甘草汤治疗KOA机制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中药复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及检索方式
        1.2 文献纳入标准
        1.3 文献筛选与信息提取
        1.4 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学评估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
        2.3 方剂中从“肝脾”论治的中药成分分析
        2.4 方剂中从“肝脾”论治的中药-归经网络
        2.5 文献纳入偏移情况分析
    3. Meta分析结果
        3.1 治疗总有效率
        3.2 治疗总有效率(调肝健脾药/总药含量)
        3.3 治疗总有效率(益肝健脾药/总药味数)
        3.4 VAS评分
        3.5 WOMAC评分
        3.6 安全性比较
        3.7 间接比较
        3.8 发表性偏倚
    4. 讨论
        4.1 本次系统评价的创新性和结果分析
        4.2 从“肝脾”论治KOA常用中药分析
        4.3 本次系统评价存在的局限性
        4.4 本次系统评价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芍药甘草汤治疗KOA的基础研究
    第一节 芍药甘草汤含药血清对IL-1β诱导大鼠软骨细胞模型的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动物与细胞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芍药甘草汤制备方法
        2.2 含药血清制备
        2.3 大鼠软骨细胞培养
        2.4 指标检测
        2.5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芍药甘草汤含药血清对IL-1β诱导软骨细胞活力的影响
        3.2 ELISA法检测芍药甘草汤含药血清对IL-1 β诱导软骨细胞上清液IL-6、IL-10含量影响
        3.3 WB法检测芍药甘草汤含药血清对IL-1β诱导软骨细胞中MMP13、ADAMTS-5、IL-6蛋白表达影响
        3.4 WB检测芍药甘草汤含药血清对IL-1β诱导软骨细胞NF-κB相关通路的影响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节 芍药甘草汤治疗KOA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芍药甘草汤的制备方法
        2.2 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制备
        2.3 动物分组及给药
        2.4 指标检测
        3. 结果
        3.1 病理学观察芍药甘草汤大鼠KOA模型影响
        3.2 ELISA法检测芍药甘草汤对KOA大鼠IL-6、IL-1β、TNF-α含量影响
        3.3 ELISA法检测芍药甘草汤对KOA大鼠SOD、MDA含量影响
        3.4 WB法检测芍药甘草汤对KOA大鼠MMP13、ADAMTS-5、IL-6蛋白表达影响
        3.5 WB检测芍药甘草汤对KOA大鼠NF-κB相关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六部分 芍药甘草汤作用于大鼠KOA模型代谢组学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芍药甘草汤制备方法
        2.2 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制备
        2.3 动物分组及给药
        2.4 代谢产物检测及产物分析鉴定
    3. 结果
        3.1 差异代谢物筛选
        3.2 热力图展示
        3.3 KEGG通路富集分析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七部分 “肝脾同治”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机制的网络药理学探析
    1. 方法
        1.1“肝脾同治”建库相关数据收集
        1.2 靶点网络构建和分析
        1.3 重要靶标的功能富集分析
    2. 结果
        2.1 “肝脾同治”组方中包含的化合物及对应靶点
        2.2 “肝脾同治”方的中药-归经网络
        2.3 “肝脾同治”组方草药-靶点网络
        2.4 “肝脾同治”方的靶点网络
        2.5 “肝脾同治”组方重要靶标干预的生物学过程
    3. 讨论
        3.1 “肝脾同治”组方草药成分分析
        3.2 基因网络药理学分析“肝脾同治”组方治疗KOA机制
        3.3 “肝脾同治”理论指导下的方剂组成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1. 结论
    2. 创新之处
    3. 问题与展望
中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7)蜡疗法治疗骨关节病疼痛的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临床疗效与观察指标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后疼痛评分
    2.2 观察两组患者经不同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
    2.3 两组患者经干预后的临床效果
3 讨论

(8)灸药贴治疗膝骨关节病临床应用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和方法
    1 一般资料
    2 治疗方法
    3 疗效评价指标
    4 统计学方法
结 果
讨 论

(10)黄石玺教授毫火针为主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黄石玺教授介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节 西医对膝骨关节炎的认识
        1 膝骨性关节炎概念
        2 流行病学特征
        3 病因病理
        4 临床表现
        5 诊断及分级
        5.1 诊断标准
        5.2 骨性关节炎的分级
        6 治疗
        6.1 药物治疗
        6.2 手术治疗
        6.3 理疗
        6.4 功能锻炼
    第二节 中医对膝骨关节病的认识
        1 中医病名
        2 病因病机
        2.1 外因及病机
        2.2 内因及病机
        3 辨证分型
        4 治疗方法
        4.1 中药疗法
        4.2 针灸推拿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分级标准
        1.4 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1.5 病例剔除、脱落标准
        1.6 中止标准
    2 研究方案
        2.1 分组方法
        2.2 对照方法
        2.3 样本量估算
        2.4 治疗方法
        2.5 观察指标
        2.6 疗效判定标准
        2.7 随访
        2.8 评价时间
        2.9 安全性评价
        2.10 统计方法
        2.11 研究线路图
    3 研究结果
        3.1 基线资料比较
        3.2 疗效比较
        3.3 治疗安全性评价
第三部分 黄石玺教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经验
    1 火针疗法的理论依据与继承创新
    2 突破火针禁忌
    3 选穴依据
    4 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5 仁心仁术
    6 注重预防与调护
第四部分 小结与讨论
    1 结果
    2 结论
    3 讨论
    4 存在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四、综合疗法治疗骨关节病疗效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针刺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病步态改善的疗效客观评价[D]. 张盼.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2]膝骨关节病合并骨髓水肿的临床诊疗进展[J]. 肖龙文,胡海威,桑灏祺,桑志成. 河北医药, 2021(03)
  • [3]通痹止痛散外敷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炎(肝肾亏虚、寒湿痹阻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梅玉颖.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点穴理筋手法对早中期膝骨关节炎关节镜术后功能康复的疗效观察[D]. 姚越.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5]补肾壮筋汤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柯溢杰.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6]“肝脾同治”理论指导下芍药甘草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D]. 钱哲.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7]蜡疗法治疗骨关节病疼痛的效果分析[J]. 田爱华,张敏,黄丽平,孙雪英,王蕾. 系统医学, 2019(18)
  • [8]灸药贴治疗膝骨关节病临床应用规律研究[J]. 雷芳,张瑾,彭珊珊. 陕西中医, 2019(07)
  • [9]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Ⅴ)[J]. ChineseDiabetesSociety;ChineseSocietyofInfectiousDiseases;ChineseSocietyforTissueRepairandRegeneration.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9(06)
  • [10]黄石玺教授毫火针为主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经验总结[D]. 邱显雯.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01)

标签:;  ;  ;  ;  ;  

综合疗法治疗骨关节病的效果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