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胃肠道护理干预对老年全麻腹腔非胃肠道手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与研究论文_陈晓燕

湖南省沅江市卫生计生局琼湖农村卫生工作管理站 湖南沅江 4131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术前胃肠道护理干预对老年全麻腹腔非胃肠道手术后肠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老年全麻腹腔非胃肠道手术患者90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45),对照组采用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肠胃道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腹胀程度评分比对照组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均比对照组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术前肠胃道护理干预措施在老年全麻腹腔非胃肠道手术患者中运用,患者的肠功能恢复效果显著,同时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率比较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胃肠道护理;老年;全身麻醉;腹腔非胃肠道手术;肠功能

近些年,我国老龄化现象越来越突出,老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各种老年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比如老年患者实施胆总管结石切开取石术、肝脏肿瘤干部分切除术等,但由于老年人的自身组织器官逐渐衰退,肠道蠕动减慢,影响肠道功能,尤其在实施手术之后的肠功能恢复比较慢,同时影响患者出现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需要进一步实施治疗措施,不仅增加了老年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而且也严重影响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1]。为此,目前临床在治疗老年全麻腹腔非胃肠道手术患者期间同时采用护理措施,提高患者术后肠功能的恢复效果,以下是具体的分析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1月收治的老年全麻腹腔非胃肠道手术患者90例参与本次研究,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60-84岁,平均(71.1±2.1)岁,其中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15例,胆总管结石切开取石术10例,脾功能亢进脾切除术11例,肝脏肿瘤干部分切除术9例;观察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62-85岁,平均(70.8±4.2)岁,其中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12例,胆总管结石切开取石术13例,脾功能亢进脾切除术14例,肝脏肿瘤干部分切除术6例。两组患者上述各项资料情况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本研究资料可比。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围术期常规护理措施:对患者实施手术前的评估,根据患者的实际身体情况给予补液和抗炎药物治疗处理,由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在手术当日需要禁食,在手术结束后由护理人员密切监视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采用术前胃肠道护理干预措施:①对患者实施清洁灌肠:首先护理人员准备好灌肠溶液,主要包括生理盐水、0.1%-0.2%的肥皂水,温度保持在39-41℃,用量为500ml-1000ml,将灌肠的溶液准备就序;②核查信息:主要由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信息进行核查,然后对患者进行排尿,一般在操作期间要确保保护患者的隐私部位,同时只暴露患者的臀部,而且让其保持侧卧位;③实施灌肠:先将灌肠筒悬挂在合适高度的输液架上,将橡胶管放在弯盘内,然后对润滑患者肛前端10-15cm,并连接肛管,将患者体内的气排出后用止血钳夹紧肛管,在患者缓慢深呼吸期间慢慢将肛管插入直肠,将灌肠液灌入肠内。在灌肠期间,需要与患者随时交流,速度也要缓慢。在灌肠结束后,需要用卫生纸将肛门包住肛管后拔出,擦拭肛门,由护理人员指导患者以平卧位保持5-10min,然后由护理人员帮助患者上厕所排便,并观察大便的情况,并将其作为检验标本。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腹胀程度、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其中腹胀程度主要根据患者的反映情况进行打分评价,1分为轻度腹胀,2-3分为中度腹胀,4-5分为重度腹胀。肠鸣音恢复时间:指在患者腹部的左右上下进行听诊,在听诊的1分钟内任意两个部位鸣音超过3次,则为患者的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指患者手术结束开始计时,到患者出现肛门排气的间隔时间。

同时观察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主要包括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疼的现象。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人数/本组总人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用率(%)表示,行卡方检验;肠功能恢复情况和术后住院时间等均采取(±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统计结果差异明显,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腹胀程度评分比对照组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比对照组患者用时短(P<0.05)。见表1。

2.2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4%(P<0.05)。见表2。

表2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讨论

由于老年人的机体功能严重下降,各个器官的功能恢复速度比较慢,因而在老年患者实施的全麻腹腔非胃肠道手术期间,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将受到严重的影响,在恢复期间的速度也比较慢。为了全面提高老年患者在手术后的恢复速度,减少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需要采用术前胃肠道护理措施,进而提高老年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效果[2]。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对45例老年全麻腹腔非胃肠道手术患者采用术前胃肠道护理措施,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的腹胀程度评分比对照组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均比对照组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说明术前胃肠道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也能缩短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时间。由于老年患者实施全麻醉=腹腔费胃肠道手术主要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对患者的交感神经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在手术期间对患者的内脏交感神经系统也产生一定的刺激影响,导致患者的胃肠道的动力受到一定的阻碍,最终影响患者术后的肠道功能恢复效果[3]。而对老年患者实施术前胃肠道护理措施,能够避免患者术后出现腹胀等不良反应,缩短患者手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但在实施灌肠期间需要注意的是:在插管、拔管期间切忌用力过猛,灌肠速度要缓慢,如果患者出现各种不良反应情况,需要立即停止灌肠,并在灌肠后需要随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综上所述,术前肠胃道护理干预措施在老年全麻腹腔非胃肠道手术患者中运用,患者的肠功能恢复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娜娜.术前胃肠道护理干预对老年全麻腹腔非胃肠道手术后肠功能恢复影响的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0):386+388.

[2]段培芳,杨瑞贤.术前胃肠道护理干预在老年全麻腹腔手术后肠功能恢复中的作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8):108-110.

[3]楚冬梅.术前胃肠道护理干预对老年全麻腹腔手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10):54-55.

论文作者:陈晓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1

标签:;  ;  ;  ;  ;  ;  ;  ;  

术前胃肠道护理干预对老年全麻腹腔非胃肠道手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与研究论文_陈晓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