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兖州市“素质、和谐、创建”三大工程助推文明乡风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兖州市论文,山东省论文,三大论文,素质论文,和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乡风文明是新时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近年来,兖州市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以实施精神文明建设素质、和谐、创建“三大工程”为抓手,在新农村建设中紧紧围绕“乡风文明”这一主题,突出抓好农民思想道德教育和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扎实有效地推动了新农村文明乡风建设。
一、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进一步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兖州市以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规划实施了“四项工程”。一是送知识进家工程。以实施“一二三”(一个书橱、二份报纸、三百册书籍)家庭读书工程为重点,开展全民读书活动,全力构筑“知识立家”、“知识当家”、“知识富家”的学习型社会新平台,引导农民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争做新型农民。二是送科技进村工程。兖州市依托国家“阳光工程”,充分利用农广校、乡镇党校、农民夜校、函授学校、文化技校、远程教育等阵地,大力实施“科普村村通”工程,组织百名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到地头,利用专题讲座、实用技术培训班、读书活动、绿色证书、农民工岗前培训等载体,进行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三是抓技能培训工程。兖州市在2006年继续投入专项资金200万元,重点抓好农民技能培训,积极帮助农民丰富自身专业技术知识,进一步提高农民致富兴村的科学经营意识。组织40名经济强村支部书记到江阴培训学习,拓宽了农民致富带头人的视野,增强了广大农民多元化经营、科技致富、科技兴村的思维意识。四是搞结对帮扶工程。兖州市充分发挥市直包村部门和省市级文明单位的作用,组织包村工作队及省、市级文明单位与经济基础薄弱的村结对子,有重点地选拔培养有文化科技等技能的农民到有关部门培训。市技术监督局指导小孟镇刘函村调整种植结构,引进大棚黄瓜、苦瓜制种种植技术,培训农民200多人。
二、努力推进农村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综合素质
兖州市坚持不懈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农民群众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一是强化抓好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倡导“八荣八耻”,广泛深入开展“践行荣辱观,共建文明家园”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农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的“文明小康村”必须增加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内容,荣辱观知晓率要达到全体村民的 90%以上。二是深入贯彻落实《文明市民公约》、《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兖州市采取多渠道、多层面的形式广泛深入宣传“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涌现出了孝敬老人的好媳妇张翠英、见义勇为的好村民王德奎等众多先进典型。这些普通人的故事,真实感人,引人深思,强化了农民群众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建设意识。三是在农村开展文明系列创建活动,优化农村发展环境。积极开展“美好家庭双百佳(百佳文明市民、百佳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广泛深入开展“四进农家”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干诚信事”、“做诚信人”、“创文明户”、“建文明家”已成为农村良好的风尚,带动了乡风的转变。
三、积极发展农村群众文化,进一步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
兖州市紧紧围绕广大农民群众求知、求富、求美、求乐的需求,加强镇村文化活动阵地建设,80%的村建成了集图书室、阅览室、文体活动室于一体的文化大院,建设农村文化广场30多个,设置健身路径 160多套,形成了以村文化大院为中心的良好活动平台,带动了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进一步丰富了全市农民的文化生活。在大院文化活动的带动下,村民纷纷自发地组织起秧歌、舞狮子、踩高跷等团体型文体活动,全市上下掀起了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热潮。兖州市豫剧团和艺术团每年都新排一出大戏,创作若干舞台短剧及小品到农村展演,他们编排的豫剧《村支书刘运库》、《任长霞》等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年演出200多场次,受众面达到了60%。抓好农村文艺骨干队伍建设,为农村文化建设“造血”,建起一支不走的基层文化工作队伍,不断增强基层文化的活力。培养发动群众中的骨干把党的基本理论、乡规民约、计生政策、反邪教等内容编成干部群众易听易懂的顺口溜、快板书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利用节假日或传统节日,进村入户巡回演出,做到了活跃基层、服务群众。新驿镇姜村干部群众自发组织的“庄户剧团”、小孟镇石王村村民组织的秧歌队以及漕河镇蔡桥村成立的妇女腰鼓队常年活跃在乡村,群众在自娱自乐中活跃了文化生活,提升了文明素质。
四、广泛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
兖州市立足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一是开展“文明小康村”创建活动。广泛开展讲文明、讲科学、讲卫生、树新风为主要内容的“三讲一树”活动,引导农民开展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意识、健康意识、卫生意识、节俭意识,树立正确的婚育观、消费观,革除赌博、婚丧大操大办等陋习,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农村形成健康文明新风尚。2006年底,兖州市“文明小康村”将达到150个,占全市村庄总数的37%以上。二是开展评选“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活动,弘扬传统美德,提高家庭成员道德水平。三是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以清理“粪堆、柴堆”为重点,在“硬化、净化、美化”上下功夫,引导和帮助农民群众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改善卫生条件,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