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绵城市的市政道路排水设计研究论文_郑雷

基于海绵城市的市政道路排水设计研究论文_郑雷

郑雷

身份证号码:3306021988****5016

绍兴柯桥供水有限公司 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现阶段,国家在发展城市道路过程中遵循“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并且在市政道路排水设计中充分应用海绵城市设计要点,致力于建造具备循环、渗透、净化等多功能的城市道路排水系统。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市政道路排水设计必然需要进行多方面考虑,务必建设完整、有效果的道路排水系统,促进城市发展的顺利进行。本文以海绵城市理念和内容为基础,阐述了其在市政道路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排水设计

引言

在城市化进程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要想获得舒适性良好、城市基础设施完善的生活环境,必然要对政府相关城市规划设计提出更高要求。城市道路排水工程涉及到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对我们的生活具有深远影响,而且城市道路排水设计需要结合城市环境规划、城市道路规划一起实施,以应对在施工建设可能出现的城市道路质量不过关及排水系统不符合标准的问题。为响应“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市政道路排水设计研究过程中需要充分运用相关知识,提高设计水平[1]。

1 海绵城市理念的建立

借助完善的雨水开发以及利用能够实现对海绵城市的设计,通过使用各个分散的小设备,能够实现对自然水文的保持,从而不断提升城市的渗水能力,与此同时,借助蓄水池来降低洪涝给城市排水系统产生的压力,能够有效防止水资源产生污染的现状[2]。在建设海绵城市的过程中,通过使用绿化带、道路以及其他相关建筑,能够实现对城市的全面优化,从而提升城市的基础设施运行效率,并且将此作为指标实现对城市水文指标的分析,以此来实现循环利用水资源的目的。

2 海绵城市概念的应用思路分析

在城市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当中,市政道路所占的面积比例是非常大的,同时因为受到道路自身平面性、带状性以及纵向高程等因素的影响,海绵城市的具体理念在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主要应用于渗、滞、净、排等方面。例如,透水的路面就可以让雨水下渗,并通过道路本身的结构层和基层对初期雨水进行过滤导排,从而减小路面的径流量。下凹式绿地可以通过对雨水的滞留收集,减小雨水的流速,用统一设置的管道进行漫排,最大化的减少市政雨水管网的初期排水压力。

3 海绵城市中的市政道路排水设计

3.1路缘石及雨水口的设计

(1)雨水口

雨水口是收集雨水径流所需要的重要设施,同时也是雨水收集的开始。雨水口一般设置在机动车道或者是非机动车道的边缘地带。因为雨水径流冲刷以及道路清洗工作导致垃圾也落进了雨水口,这就造成雨水口的堵塞,

(2)路缘石

路缘石,通常也称立缘石,是设置在路面与其他构造物之间的设施,如道路的绿化带与车行道之间、道路与人行道之间。路缘石的周围地表要比道路路面高出15~30cm 不等,雨水可以通过路缘石导向雨水口集中流入。普通的路缘石不能直接将路面的雨水流入绿化带当中,为了能够将这一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可以采用打孔立缘石、豁口立缘石以及间隔设置立缘石的形式,将路面雨水排入植草沟或绿地中,控制雨水不外排,削减初期的雨水污染物。

3.2 绿化带设计

道路沿线的绿化设施,在道路设计中所占的面积比例较大,特别是新开发建设的新城,比较注重绿化退界的建设,往往会预留较大面积的绿化用地,故绿化带的设计应海绵城市的理念而言,可以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对水体进行过滤

初期雨水往往含有大量的污染物,一般情况下要对其进行有效过滤处理之后方可利用,为保持路面、绿化带的清洁,绿化带的设计断面由上至下可采用砾石覆盖层 + 复合种植土层 + 碎石层 + 现状土夯实层的断面形式,溢流横管及渗透花管可安装于碎石层内。在绿地内种值耐盐、耐淹、耐污能力较强的植物。如此一来,在对雨水进行收集的同时也可以通过绿化带本身的结构和植物对水体进行初步的过滤与净化,减少雨水掺杂的物质渗入到地下或排入下游设施。

(2)缓排滞蓄

首先对绿化带的坡向及结构进行透彻分析,对地下的导流系统要进行合理的设计,以确保当雨水流到绿地之后具备明显的层次性。在绿化带内均匀布置雨水口,且雨水口的设置标高均高于绿化地坪并低于道路平面约5cm,具备临时的滞水条件,雨水口底部设置连通管道排入下游海绵设施。当雨水泛滥,径流量较大时,雨水通过溢流口排走,径流量小时,绿化带内可临时蓄水减小排入雨水管道的水量。具备条件的地区,还可以设计临时的储水池,以备日常的生产生活用水。

(3)排放

要对溢流系统进行设置,让雨水和排水管道都能够直接相连,在降水量泛滥的时节里能够有效解决大量雨水拥挤的问题。除此之外,像一些地势比较低的绿地在雨季就会对雨水进行直接储存,随后在溢流系统下流进市政管网里面,最后再对多余的降水进行排除。

(4)对雨水进行收集

在透水地面的作用下,通过道路表层径流使得水体向绿化带进行汇聚。通常情况下,绿化带的地面高度要比路面低15-20cm。与绿地相连的道路路缘石均匀布置溢流口,溢流口低于路缘石及路面标高,有效收集地表雨水,迅速进入绿地。

3.3 车行道设计

目前,市政道路的车行道以及人行道都属于非透水地面,从而使得发生积水现象的几率比较大,道路存在的湿滑现象在无形之中增加了运输的危险性,对于地下水的补给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容易引发热岛相应。在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对于车行道以及人行道的路面透水性都要较高的要求,以此来实现对积水的渗透。同时,应该确保地下水的正常回流,从而有效避免积水现象的产生,在开展海绵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需要在路面的上层部位铺设透水性较强的沥青混凝土,并且在路面的中下层铺设非透水性材料,对于基层也是同样的操作,同样也是铺设非透水性材料。从而促进雨水更好的侵入,实现对路基的保护。

3.4 排水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为了满足低影响开发要求,溢流排放系统和市政排水系统之间必须有效连接起来,从而构建一整套全方位的完善的水循环系统。对于那些比较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地区,要建立健全相关预报系统,并在容易造成积水拥堵的地方设置警示标志,防止有意外安全事故现象发生。同时,工程完工后要加大验收的力度及隐蔽位置的检查,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在使用期间要做好定期的保养工作,避免面层破损从而影响到正常的交通与排水。

在满足项目所在地相关部门的要求外,对于进水口的设置要明显下凹处理,最大限度地提升蓄水能力[3]。并且可以根据道路的纵坡,对进水口开口处的大小、间距进行调整与修正,并设置对应的防冲刷设施。

4结束语

事实上,“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是一种充分应用城市现有资源的思想,在市政道路排水设计中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城市内部设施功能,合理配置自然资源,促进设计规划与城市内部环境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姬建华. 刍议海绵城市理念下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 门窗,2017(8):150-150.

[2]陈绍贵. “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 江西建材,2017(24):58.

[3]刘琳,杨春红. “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 建材发展导向,2017(15):233.

论文作者:郑雷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8

标签:;  ;  ;  ;  ;  ;  ;  ;  

基于海绵城市的市政道路排水设计研究论文_郑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