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研究40年(Ⅱ)(论文文献综述)
原方[1](2021)在《庞鹤教授治疗湿热型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的用药规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依托“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软件,对庞鹤教授治疗湿热型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根据湿热型病势轻重程度,分为湿重于热型、湿热并重型与热重于湿型)的门诊病例资料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本病的患病特点,挖掘庞鹤教授治疗本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本研究采取回顾性临床研究的方法,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信息中心门诊病例系统提取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庞鹤教授治疗湿热型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的病历资料。按照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筛选病历资料,规范化处理病例资料,建立门诊病例信息数据库。将数据信息传输至“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运用软件“统计分析”、“方剂分析”、“聚类分析”数据挖掘功能,得到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就诊月份)、中药使用频次、功效分类、四气、五味、归经、用药模式、药物关系图及核心组合等数据。结合临床实际、总结庞鹤教授治疗湿热型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的用药经验。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163位患者,获得400例门诊病例资料。一般资料中,①性别、年龄方面,163位患者中,包括女性85人(52.15%),男性78人(47.85%),女性就诊比例略高于男性,其中湿重于热型男性比例略高于女性,湿热并重型、热重于湿型中女性高于男性,就诊年龄均以中老年人居多。②就诊月份方面,湿重于热型患者仅存在于5、6、7、8及11月份,考虑湿重于热型患者明显受暑湿因素影响;湿热并重型患者5-9月份就诊较多,即夏季秋初时就诊率较高;热重于湿型患者除4月份与10月份就诊量较少外,其余每个月份就诊量均较高。用药规律方面,①湿重于热型用药药性以温性药物为主,寒性次之,佐以平性。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常用中药功效依次是利湿、活血化瘀、清热、补虚、解表。药物关系为黄芪、桂枝、当归、赤芍、川芎、丹参、地龙、土鳖虫、鸡血藤、荷叶、香薷、藿香、苍术、茯苓、薏苡仁、车前子、陈皮。核心组合有5组:1)薏苡仁-芡实-荷叶-苍术-茯苓-栀子;2)薏苡仁-当归-茯苓-桂枝-川芎-丹参;3)薏苡仁-当归-川芎-丹参-地龙-黄芪;4)薏苡仁-荷叶-苍术-当归-茯苓-桂枝;5)薏苡仁-荷叶-当归-茯苓-栀子-地龙。②湿热并重型用药药性与湿重于热型相似,但平性药物占比较前者少;药味以苦、辛、甘三味并重;湿热并重型药物常用中药功效分别是利湿、清热、活血化瘀、化湿及补虚。药物关系为黄芪、桂枝、当归、赤芍、川芎、丹参、地龙、土鳖虫、藿香、茵陈、神曲、豆蔻、滑石、黄芩、苍术、车前子、陈皮、白芷。核心组合有4组:1)当归-川芎-丹参-赤芍-地龙-黄芪;2)当归-川芎-赤芍-滑石-陈皮-苍术;3)当归-陈皮-苍术-丹参-茵陈-豆蔻;4)苍术-茵陈-豆蔻-滑石-白芷-神曲。③热重于湿型药性以寒性为主、温性次之、佐以平性;药味以苦、甘为主,佐以辛味。常用中药功效清热类、活血化瘀类、利湿类和补虚类。药物关系为:黄芪、当归、赤芍、川芎、三七、丹参、地龙、土鳖虫、水蛭、鸡血藤、黄芩、黄连、黄柏、栀子、苍术、茯苓、薏苡仁、车前子。核心组合有5组:1)当归-茯苓-黄柏-丹参-黄芪-车前子;2)黄柏-丹参-连翘-赤芍-当归-川芎;3)黄柏-当归-黄芪-赤芍-苍术-川芎;4)当归-黄柏-黄芪-丹参-地龙-黄连;5)黄柏-当归-黄芪-赤芍-川芎-苍术。结论:一般资料方面,湿重于热型及湿热并重型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较大,热重于湿型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较小。用药规律方面,庞鹤教授治疗湿热型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时,整体与局部辨证相结合,基于疾病气虚血瘀、水湿停滞的基本病机,将益气活血化瘀的治疗思想贯穿疾病始终,通过舌、脉象及下肢局部辨证,湿重于热型以清暑解表利湿为主,湿热并重型以清热理气利湿为主,热重于湿型以清热解毒散结祛湿为主。用药时顾护脾胃,扶助正气,寒温并用,药味总体以苦、甘、辛为主,平味为辅。
陈国栋[2](2020)在《从“去菀陈莝”论治湿热下注型下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基于“去菀陈莝”理论,应用茵陈四妙汤治疗湿热下注型下肢淋巴水肿,通过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变化情况,探讨茵陈四妙汤治疗湿热下注型下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病科就诊的60例下肢淋巴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手法淋巴引流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茵陈四妙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地奥司明片治疗,治疗周期14天,并且定期对双下肢肢围、中医证候积分、安全性指标进行观察。结果:(1)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均能减少中医证候积分和肢体周径差、降低淋巴水肿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减少肢体周径差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观察组的治愈率(16.67%)和显愈率(86.67%)分别优于对照组的3.33%和43.33%,显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去菀陈莝”理论,运用茵陈四妙汤能在减少肢体周径差、降低淋巴水肿指数、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方面有效治疗湿热下注型下肢淋巴水肿,效果优于对照组,且安全性较高,为治疗湿热下注型下肢淋巴水肿提供了一种有效的临床方法和研究思路。
张洪霞[3](2020)在《颈动脉超声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Diabetic 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Disease,DLEAD)中医证型与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ommon Carotid Artery Iintima-media Thickness,CCA-IMT)、CCA-IMT增厚、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斑块性质及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将DLEAD患者分为血瘀组和湿热组,观察每组患者的CCA-IMT、CCA-IMT增厚、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斑块性质及颈动脉狭窄程度,应用SPSS22.0统计系统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成果:湿热组在CCA-IMT、CCA-IMT增厚、颈动脉狭窄程度方面比较均高于血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LEAD患者湿热组与CCA-IMT增厚的Spearman相关系数rs=0.294,P=0.023,湿热证与CCA-IMT增厚存在正相关关系;DLEAD患者湿热组与颈动脉中重度狭窄的Spearman相关系数rs=0.269,P=0.038,湿热证与颈动脉中重度狭窄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DLEAD患者CCA-IMT增厚、颈动脉中重度狭窄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参考的重要客观化指标之一。
吴多香[4](2020)在《活血解毒汤干预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湿热下注型)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自拟活血解毒汤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湿热下注型)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湿热下注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提供具有显着疗效且值得临床推广的中医治疗方案。方法:选定2018年02月至2020年02月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围血管病科住院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选取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临床观察对象共30例,按就诊时间先后顺序,随机数字表简单随机化,奇数归入治疗组,偶数归入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基础治疗方案,治疗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活血解毒汤的中药汤剂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3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各项指标及临床症状,对比治疗前后的变化。通过观察临床主要症状体征(疼痛程度、皮肤色泽、皮肤温度、跛行距离等),ABI,经皮氧分压和CRP治疗前后的变化来评价活血解毒汤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湿热下注型)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过21天的临床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在临床症状评分上,治疗组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且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临床疗效比对照组优;治疗后两组患者ABI均有改善,且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能改善肢体供血,但改善效果不明显,且两组无显着差异;治疗后对照组的经皮氧分压和CRP改善程度不及治疗组,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指征均正常。结论:1.活血解毒汤在临床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湿热下注型)具有显着疗效,其在改善临床症状、侧支循环供血和抑制炎症反应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2.在运用活血解毒汤治疗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证实活血解毒汤安全可靠。
连晓彤[5](2020)在《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病证特点及大截肢危险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糖尿病足溃疡(DFU)目前已经成为糖尿病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死致残率高、治疗困难、经济负担重、复发率高等特点,既往DFU病史患者复发足溃疡和截肢(趾)的危险分别是无足溃疡史者的13倍和2.0-10.5倍。糖尿病足溃疡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影响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强高危足的筛查,认识足溃疡患者的临床特点,发现大截肢患者的危险因素,从而进行有效的临床早期防治及干预措施是目前医疗的迫切需要。目的:观察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探讨分析DFU患者大截肢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中西医结合早期防治提供指导。方法:本课题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采集自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东直门医院周围血管科住院并符合纳入标准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患者一般资料、既往病史、局部特征、中医证型、实验室及病原学检查等,统一登记量表。采用双录入数据管理,使用SPSS23.0统计软件,对DFU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按照是否进行大截肢分成病例组(大截肢组)和对照组(非大截肢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对于单因素分析有统计意义的观察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共151例,其中男性100例,女性51例,平均年龄66.11±9.91岁,平均糖尿病病程17.14±9.05年,平均溃疡面积19.79±33.66cm2。2.DFU患者伴随疾病、既往史、局部特征分布情况:以外周动脉疾病(96.09%)、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80.13%)、高血压(72.19%)、缺血性心脏病(54.97%)、吸烟史(49.67%)多见,而肾功能不全(19.2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0.60%)、透析(3.97%)、大截肢病史(3.31%)少见。151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局部特征以溃疡累及骨(50.99%)、踝肱指数(ABI)降低(76.82%)多见。3.151例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BC)M=7.69、C反应蛋白(CRP)M=15.36、空腹血糖(FBG)M=7.94、糖化血红蛋白(HbA1c)M=7.70、纤维蛋白原含量(FIB)M=4.38均升高,而白蛋白(ALB)M=34.20降低。4.151例患者中医证型以血脉瘀阻证(30%)最多,其次为湿热蕴毒证(28%)、气血两虚证(26%),热毒伤阴证(16%)最少;151例不同中医证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深度分级有差异(χ2=28.10,P<0.05),感染程度分级有差异(χ2=57.85,P<0.05)。溃疡深度1级的患者更倾向于血脉瘀阻证,溃疡深度2级的患者更倾向于气血两虚证,溃疡深度3级的患者更倾向于热毒伤阴证与湿热毒蕴证;感染程度分级1-2级患者倾向于血脉瘀阻证,感染程度分级3级患者倾向于湿热蕴毒证和热毒伤阴证,感染程度分级为4级患者倾向于湿热毒蕴证。13例糖尿病足溃疡大截肢患者以湿热蕴毒证(69%)、血脉瘀阻证(23%)为主;13例不同中医证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感染程度分级有差异(χ2=57.85,P=0.021)。5.大截肢组患者13例,非大截肢组患者138例。两组病例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溃疡面积、溃疡复发、溃疡累及骨、静息痛、后足位置、多重耐药菌感染、既往大截肢病史、WBC、HGB、PLT、NE%、CRP、FIB、D-D。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发生大截肢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溃疡复发(OR=5.178,P=0.010)、静息痛(OR=5.257,P=0.020)、溃疡累及骨(OR=6.286,P=0.031)、溃疡面积(OR=1.042,P<0.01)、WBC(OR=1.381,P<0.01)、CRP(OR=1.021,P<0.01)、PLT(OR=1.010,P<0.01)、FIB(OR=0.033,P=1.317);HGB(OR=0.902,P=0.006)为糖尿病足溃疡大截肢的保护因素。结论: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以男性、老年人、糖尿病病程长多见,当糖尿病患者伴随外周动脉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既往有高血压病、缺血性心脏病、吸烟史,发生足部溃疡的风险会大大增加。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WBC、CRP与感染和炎症反应有关,FIB与凝血功能有关,HbA1c、FBG反映血糖控制的情况,说明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多数有感染、高凝状态、血糖控制不佳、低蛋白且营养不良的表现。局部特征反映了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多伴有缺血、溃疡程度较深的表现,DFU患者中医证型则以血脉瘀阻证最为多见,不同中医证型与患足感染程度及溃疡深度分级有明显差异,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感染程度越重、溃疡深度越深中医辨证中湿热、热毒的可能性越大。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发生大截肢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溃疡复发、静息痛、溃疡累及骨、溃疡面积、WBC、CRP、PLT、FIB;HGB为糖尿病足溃疡大截肢的保护因素。
王品一[6](2020)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医证治的临床舌象分析研究》文中提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TAO),是一种节段性、非动脉硬化性、炎症性、阻塞性疾病,主要累及四肢远端中小血管、神经等,因此多见下肢血管发病。由于血管节段性、非化脓性炎症的存在伴腔内血栓形成,导致管腔阻塞引起肢体缺血而产生缺血性疼痛,可引起溃疡、坏疽,甚至导致截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较为棘手,预后不良,临床用药种类有限,外科干预存在局限性。中医在治疗本病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诊治核心以辨证论治为基础,局部与整体合参,内外结合遣方施药,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作为辨证论治重要依据之一的中医舌诊,因为其直观性、与脏腑经络的密切联系性,一直被临床医家所重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TAO与中医舌象之间的变化关系无具体临床研究,如何结合中医舌诊,有效预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降低肢体坏死、截肢率,将成为本病在中医药诊治方面的重要内容。研究目的:(1)对TAO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的分布特点比较分析;(2)TAO患者在中医舌象上具有哪些共性特点;(3)将舌象特点与TAO患者临床资料交互分析,发掘其临床意义。研究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山西益康脉管炎医院三家诊疗中心(包含门诊和病房)诊断为TAO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四诊信息,重点为舌象,还要记录包含发病年龄、临床分期、烟龄量化诊断等在内的一般临床资料,并建立电子和纸质病例数据库,邀请血管科专家进行甄别并比对,通过描述性分析来统计不同舌象特征的分布特点。研究结果:①85例TAO患者中,发病年龄平均在48.19±11.89岁,且男性(83例)明显多于女性(2例)P<0.05,吸烟史TAO患者烟龄平均为23.42±12.48年,36.47%吸烟TAO患烟龄在21年~30年之间;TAO患者职业类别前两位为:工业生产类占37.65%,农林生产类占24.71%。②85例TAO患者中,中医辨证分型计数排序依次:脉络血瘀>脉络寒凝>脉络湿热>气血两虚>脉络瘀毒;临床Fontaine分期计数排序依次:Ⅳ期>Ⅲ期>Ⅱ期,其中Ⅳ期患者按坏死分级计数排序:一级>二级>三级。③85例TAO患者舌象占比排序,舌色:紫舌31.76%>淡红舌21.18%>青舌20.00%>红舌17.65%>淡白舌8.24%>绛舌1.18%;舌形:裂纹舌44.71%>胖大舌18.82%>瘦薄舌15.29%>齿痕舌10.59%>点刺舌4.71%>苍老舌3.53%>娇嫩舌2.35%;苔色:白苔62.35%>黄苔36.47%>灰黑苔1.18%;苔形:薄苔44.71%>厚苔31.76%>偏苔5.88%>少苔15.29%;苔质:腻苔62.00%>燥苔29.41%润苔16.47%>腐苔12.94%>滑苔3.53%>剥苔2.35%;舌下络脉:正常60.00%>异常40.00%。④85例TAO患者临床资料与舌象资料交互对比:在随着患者Fontaine分期的加重和量化诊断等级的上升,重要舌象资料的舌象异常率也呈增加趋势,二者整体趋势呈正相关。⑤烟龄不同组别在Papa评分上存在显着差异,P<0.05(校正后),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舌象特征:85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舌色分布以紫舌最为多见,临床治疗时应辨别紫舌形成的原因后指导用药;舌形分布尤以裂纹舌多见,提示临床不可单一使用活血化瘀类药物,应根据出现裂纹舌的原因,适当调整配伍用药;腻苔、黄苔占比较大,除了血瘀、寒凝因素外,湿热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发病也存在密切关系;中医舌象特点除了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具有诊断价值外,对疾病的进程、分期也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存在潜在的临床预判价值。危险因素方面烟龄长,劳力性职业与TAO量化诊断评分升高存在联系。
李亮亮[7](2019)在《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证候分布及其生物学基础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特征。通过现代检验技术,寻找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及筋疽患者不同证候的生物学基础,进而建立以证候为靶点的中医辨证论治体系,为糖尿病足“筋疽”中医辨证论治的客观化、规范化及病证结合的研究提供客观参考依据。方法:运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制定流行病学调查表,对我院脉管病科136例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患者进行一般情况及中医四诊信息等资料的采集,选用Epi Data数据管理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探讨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患者中医证候特点及分布规律。采集上述136例筋疽患者及我院内分泌科68例单纯糖尿病患者血清,检测AGEs、IL-8、s VCAM-1、Hyp等血液指标,分析不同生物学指标与筋疽及筋疽不同中医证型间的相关性。结果:1.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以男性及老年患者居多,周围神经病变为其主要影响因素。2.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结合证素辨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别,认为将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的中医证型分为4类较为合适,分别为湿热毒盛证、血脉瘀阻证、气血两虚证及热毒伤阴证。其中以湿热毒盛证最多,约占总人数33.1%。3.2h PBG、AGEs、CRP、IL-8、s VCAM-1、WBC、ALB、TC、HDL-C、RBC、HGB在筋疽组患者与单纯糖尿病组患者中,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2h PBG、IL-8、AGEs、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病程是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RBC、ALB是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5.湿热毒盛证患者血CRP水平显着高于其他证型,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LB、TC、HDL-C含量明显低于其他中医证型,其中ALB组间对比P<0.05,TC、HDL-C组间对比P<0.0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湿热毒盛证患者血s VCAM-1、AGEs水平较其他证型组亦明显升高,但与其他证型组间比较差异不显着。结论:1.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临床辨证可分为4型,其中以湿热毒盛为主。2.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湿热毒盛证形成的原因与低营养状态下糖脂代谢紊乱引起的高血糖及持续炎症反应相关。3.2h PBG、IL-8、AGEs、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病程是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
程晓苗[8](2019)在《动脉Ⅱ号治疗Ⅱ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动脉Ⅱ号治疗Ⅱ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期拓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中西医诊疗思路,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更加可靠的遣方用药依据。方法选取66例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病科门诊接受治疗的Ⅱ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气虚血瘀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治疗组给予动脉Ⅱ号治疗,对照组给予西洛他唑片治疗,均治疗30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踝肱指数、足背皮温的变化情况,以及有无不良反应等,对于各项数据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客观评价动脉Ⅱ号治疗Ⅱ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30天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82%、总显效率为54.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70%、总显效率为21.21%,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踝肱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对肢体供血情况的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足背皮温高于对照组,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对足背皮温的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各项安全指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动脉Ⅱ号治疗Ⅱ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优于西洛他唑片,前者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肢体供血、足背皮温等方面均具有优势,且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等,故动脉Ⅱ号治疗Ⅱ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气虚血瘀型)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增加痊愈的机率。
陈柏楠,秦红松,刘明[9](2016)在《大师风采,薪火相传——国医大师尚德俊教授学术成就简述》文中研究表明尚德俊教授是我国着名周围血管疾病专家,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55年毕业于山东医学院。1956年参加天津市全国第一批西医离职系统学习中医班,以优异成绩结束三年的学习,并被评为优秀学员(第一名),获卫生部金质奖章和奖状。1962年调到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1978年以来,相继任第五、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
张龙凤[10](2010)在《康脉软胶囊对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血液流变学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是由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所致的一种常见周围血管疾病,属于中医“脱疽”、“脉痹”等范畴。康脉软胶囊制剂具有剂量小、吞服方便、易于病人长时间服用的优点,用于治疗ASO等周围血管疾病,取得良好疗效。目的:观察康脉软胶囊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时对血流变的影响。方法:80例ASO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应用康脉软胶囊治疗。对照组40例,应用通塞脉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踝/肱指数、足背温度、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结果:康脉软胶囊能改善血液流变学、踝/肱指数、足背温度、临床症状和体征,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康脉软胶囊能有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且疗效优于通塞脉片(P<0.05)2、康脉软胶囊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使末梢肢体的供血得以改善。
二、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研究40年(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研究40年(Ⅱ)(论文提纲范文)
(1)庞鹤教授治疗湿热型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的用药规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综述 |
综述一 中医水肿病的研究进展 |
1 中医水肿病的定义 |
2 水肿病的命名与分类 |
3 水液代谢的生理机制 |
4 水肿病的病因病机 |
4.1 外邪致病 |
4.2 气血津液理论 |
4.3 脏腑理论 |
4.4 阴阳虚损 |
5 水肿病的治则治法及代表方剂 |
5.1 发汗、利小便、攻下逐水 |
5.2 清热利水 |
5.3 活血利水 |
5.4 行气利水 |
5.5 益气利水 |
5.6 温阳利水 |
5.7 养阴利水 |
6 水肿病的调护 |
综述二 当代名医治疗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的经验梳理 |
1 庞鹤教授治疗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经验 |
1.1 病因病机 |
1.2 辨证论治 |
2 其他名老中医治疗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经验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数据挖掘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资料来源 |
2 病例标准 |
2.1 疾病诊断标准 |
2.2 证型诊断 |
2.3 纳入与排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病例采集 |
3.2 数据处理 |
3.3 建立数据库 |
3.4 数据分析 |
结果 |
一、湿重于热型 |
1 一般资料分析 |
1.1 性别、年龄特征 |
1.2 就诊月份 |
2 中药分析 |
2.1 单味药物使用频次分析 |
2.2 药物功效分类统计 |
2.3 四气、五味分析 |
2.4 归经分析 |
3 方剂分析 |
3.1 用药模式 |
3.2 药物关系图分析 |
4 聚类分析 |
二、湿热并重型 |
1 一般资料分析 |
1.1 性别、年龄特征 |
1.2 就诊月份 |
2 中药分析 |
2.1 单味药物使用频次分析 |
2.2 药物功效分类统计 |
2.3 四气、五味分析 |
2.4 归经分析 |
3 方剂分析 |
3.1 用药模式 |
3.2 药物关系图分析 |
4 聚类分析 |
三、热重于湿型 |
1 一般资料 |
1.1 性别、年龄特征 |
1.2 就诊月份 |
2 中药分析 |
2.1 单味药物使用频次分析 |
2.2 药物功效分类统计 |
2.3 四气、五味分析 |
2.4 归经分析 |
3 方剂分析 |
3.1 用药模式 |
3.2 药物关系图分析 |
4 聚类分析 |
四、三种湿热类型的对比 |
1 一般情况对比 |
2 性味归经对比 |
2.1 四气 |
2.2 五味 |
2.3 归经 |
3 药物功效对比 |
4 高频药物对比 |
讨论 |
1 一般资料分析 |
1.1 性别与年龄 |
1.2 就诊月份 |
1.3 诊断分级 |
2 用药规律 |
2.1 四气 |
2.2 五味 |
2.3 归经 |
2.4 药物功效 |
3 中药分析 |
3.1 单味药物 |
3.2 常用药对 |
4 药物关系 |
5 聚类分析 |
5.1 湿重于热型 |
5.2 湿热并重型 |
5.3 热重于湿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从“去菀陈莝”论治湿热下注型下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终止研究标准 |
1.6 病例脱落标准 |
2 方法 |
2.1 治疗方案 |
2.2 治疗周期 |
2.3 观察指标 |
2.4 评价时间 |
2.5 疗效评价 |
2.6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分析 |
3.2 各项观察指标结果 |
3.3 LEL index |
3.4 安全性指标 |
3.5 临床有效率 |
4 讨论 |
4.1 中医学对淋巴水肿的认识 |
4.2 西医学对淋巴水肿的认识 |
4.3 “去菀陈莝”的内涵及在下肢淋巴水肿中的应用 |
4.4 茵陈四妙汤 |
4.5 临床观察结果分析 |
4.6 此次研究的不足 |
4.7 今后的研究方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1 中医对淋巴水肿的研究进展 |
1.1 中医对淋巴水肿病名的认识 |
1.2 中医对淋巴水肿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中医对于淋巴水肿的治疗 |
2 西医学对淋巴水肿的研究进展 |
2.1 发病机制 |
2.2 淋巴水肿的分类 |
2.3 淋巴水肿的治疗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2 附件一 中医证候积分表 |
3 附件二 病例观察表 |
致谢 |
论文着作 |
附件1 |
科研课题 |
附件2 |
(3)颈动脉超声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临床资料 |
二、研究方法 |
(一)病例分组 |
(二)观察指标 |
(三)检测方法 |
1.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法 |
2.临床资料采集方法 |
三、统计学方法 |
四、统计结果 |
(一)研究一 |
1.一般情况比较 |
2.并发症比较 |
3.实验室检查比较 |
4.颈动脉彩超指标比较 |
(二)研究二 |
1.一般情况比较 |
2.实验室检查比较 |
3.颈动脉彩超指标比较 |
4.Spearman相关分析 |
讨论 |
一、现代医学对DLEAD与颈动脉血管变化的认识 |
(一)流行病学 |
(二)DLEAD与颈动脉血管超声改变的关系 |
(三)DLEAD相关因素分析 |
1.年龄 |
2.高血糖状态 |
3.吸烟 |
4.高血压 |
5.心脑血管疾病 |
6.血脂代谢异常 |
二、中医学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病因病机的认识 |
(一)古代医家的认识 |
(二)现代医家的认识 |
(三)中医辨证分型规律研究 |
三、结果分析 |
(一)一般资料 |
(二)相关并发症 |
1.高血压 |
2.心脑血管疾病 |
(三)血脂异常 |
(四)糖化血红蛋白(Hb A1c) |
(五)颈动脉彩超指标比较 |
1.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CCA-IMT) |
2.颈动脉斑块检出、狭窄程度 |
3.斑块性质 |
四、颈动脉病变与DLEAD中医证型相关性探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客观指标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件 |
(4)活血解毒汤干预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湿热下注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祖国传统医学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研究进展 |
1.1 中医各家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理论认识 |
1.2 中医各家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因病机的论述 |
1.3 中医各家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辨证分型及治疗 |
2.现代医学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研究现状 |
2.1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发病机制 |
2.2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 |
3.展望 |
临床研究 |
1.诊断标准 |
1.1 西医诊断标准 |
1.2 临床症状分期 |
1.3 中医诊断标准 |
1.4 中医分型标准 |
2.病例选择 |
2.1 纳入标准 |
2.2 排除标准 |
2.3 剔除、脱落及终止标准 |
3.病例资料 |
3.1 两组患者病程对比 |
3.2 两组患者年龄对比 |
3.3 两组患者下肢动脉血管超声闭塞程度对比 |
4.治疗方法 |
4.1 基础治疗 |
4.2 对照组 |
4.3 治疗组 |
4.4 治疗周期 |
5.观察指标 |
5.1 疗效指标 |
5.2 安全性指标 |
6.疗效判定标准 |
6.1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
6.2 临床安全性判定标准 |
7.统计学方法 |
研究结果 |
1.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对比 |
1.1 两组患者总体疗效对比 |
1.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对比 |
1.3 治疗前后踝肱指数(ABI)对比 |
1.4 治疗前后经皮氧分压对比 |
1.5 治疗前后CRP对比 |
2.安全性指标评价 |
讨论 |
1.本研究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
2.研究用药分析 |
2.1 丹参川芎嗪药理研究分析 |
2.2 前列地尔药理研究分析 |
2.3 活血解毒汤的方义及现代药理研究 |
3.疗效分析 |
3.1 一般资料分析 |
3.2 临床疗效分析 |
3.3 安全性分析 |
4.不足及展望 |
4.1 不足 |
4.2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病证特点及大截肢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糖尿病足中医文献研究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糖尿病足及截肢危险因素文献研究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资料采集 |
2.2 数据录入与分组 |
2.3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基本资料 |
3.2 伴随疾病和既往史 |
3.3 实验室检查 |
3.4 局部特征 |
3.5 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3.6 中医证型与PEDIS分级的关系 |
3.6.1 中医证型与PEDIS深度分级的关系 |
3.6.2 中医证型与PEDIS感染分级的关系 |
3.6.3 大截肢患者中医证型与PEDIS感染分级的关系 |
3.7 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大截肢的危险因素分析 |
4. 讨论 |
4.1 基本资料 |
4.2 伴随疾病及既往史 |
4.2.1 与PAD的关系 |
4.2.2 与DPN的关系 |
4.2.3 与高血压的关系 |
4.2.4 与缺血性心脏病的关系 |
4.2.5 与吸烟的关系 |
4.3 与实验室指标的关系 |
4.3.1 与HbA1c、FBG的关系 |
4.3.2 与FIB的关系 |
4.3.3 与ALB的关系 |
4.3.4 与CRP的关系 |
4.4 中医证型分布 |
4.5 大截肢的危险因素 |
5.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糖尿病足溃疡病例资料登记表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医证治的临床舌象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1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1 现代医学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表现及体征 |
1.2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流行病学及预后评估研究 |
1.3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病因与病理生理机制 |
1.4 TAO的诊断及分期 |
1.5 TAO的治疗方案 |
2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
2.1 中医古籍文献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因的认识 |
2.2 中医古籍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机的探讨 |
2.3 当代中医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辨证分型的认识 |
2.4 中医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治疗的研究 |
3 中医舌象概述 |
3.1 舌的基本形态与功能结构 |
3.2 舌诊的中医学原理 |
3.3 舌诊的内容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舌象识别标准 |
1.6 职业状态分类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计划 |
2.2 舌象采集方法与要点 |
2.3 信息收集流程 |
2.4 舌象处理流程 |
2.5 数据整理与统计 |
研究结果 |
1 基本信息统计分析 |
2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舌象的一般特征 |
2.1 85例TAO患者舌色分布特征 |
2.2 85例TAO患者舌形分布特征 |
2.3 85例TAO患者苔色分布特征 |
2.4 85例TAO患者苔形分布特征 |
2.5 85例TAO患者苔质分布特征 |
2.6 85例TAO患者舌下络脉分布特征 |
3 85例TAO患者其他资料分布特征 |
讨论 |
1 一般临床资料讨论 |
2 舌象特点讨论 |
结论 |
结语 |
本研究创新点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 |
附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证候分布及其生物学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证候分布 |
1 对象与方法 |
1.1 观察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2.1 糖尿病诊断标准 |
1.2.2 糖尿病足诊断标准 |
1.2.3 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诊断标准 |
1.2.4 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证素辨证标准 |
1.3 分型标准 |
1.3.1 西医糖尿病足分型标准 |
1.3.2 奚氏糖尿病足分型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剔除标准 |
1.7 研究方法 |
1.7.1 临床观察指标 |
1.7.2 数据录入 |
1.8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患者临床基本资料构成情况 |
2.1.1 年龄及性别情况 |
2.1.2 吸烟及饮酒情况 |
2.1.3 常见合并症分布情况 |
2.2 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患者四诊资料的临床分布 |
2.3 证候因子分析的结果 |
2.3.1 KMO检验及Bartlett球型检验结果 |
2.3.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2.3.3 因子分析旋转 |
2.4 证候聚类分析的结果 |
2.5 证素辨证及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第二部分 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生物学基础研究 |
1 对象与方法 |
1.1 观察对象 |
1.1.1 伦理审查 |
1.1.2 分组标准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标本收集及指标检测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情况 |
2.2 筋疽组与糖尿病组血液指标对比分析结果 |
2.2.1 代谢指标对比分析结果 |
2.2.2 炎性指标对比分析结果 |
2.2.3 生化指标对比分析结果 |
2.2.4 血液学指标对比分析结果 |
2.3 筋疽组患者不同证型间血液指标的差异性比较 |
2.3.1 不同证型间糖代谢指标对比分析结果 |
2.3.2 不同证型间炎性指标对比分析结果 |
2.3.3 不同证型间生化指标对比分析结果 |
2.4 筋疽组与糖尿病组风险因素回归分析 |
2.4.1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2.4.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讨论及小结 |
3 讨论 |
3.1 中医对DF的认识 |
3.2 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患者一般情况分析 |
3.3 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中医证型分析 |
3.3.1 中医对糖尿病足证型的认识 |
3.3.2 因子分析 |
3.3.3 因子旋转 |
3.3.4 聚类分析 |
3.3.5 证素辨证 |
3.4 筋疽患者血指标的特征性改变 |
3.5 筋疽与氧化应激反应的关系 |
3.6 筋疽不同中医证型与代谢性指标及炎性指标的关系 |
4 小结 |
结论 |
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文献综述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足发病关系及中药干预作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已发表论文 |
附录三:临床信息采集表 |
附录四:伦理审查意见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及奖励 |
(8)动脉Ⅱ号治疗Ⅱ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临床资料 |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
附表2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大师风采,薪火相传——国医大师尚德俊教授学术成就简述(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西医结合防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领域的开拓者 |
2 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学科的创立者 |
3 中医外科血瘀症学的创建者 |
4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的创建者和主要领导者 |
5 薪火相传,惠泽万家 |
(10)康脉软胶囊对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血液流变学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一、祖国医学对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
(一) 祖国医学对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认识 |
(二) 辨证分型与治疗 |
(三) 专方专药 |
(四) 辩证论治 |
二、现代医学对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
(一) 病因病理 |
(二) 临床表现 |
(三) 临床诊断 |
临床研究 |
一、临床资料 |
(一) 病例来源 |
(二) 病例入选标准 |
(三) 病例排除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三、结果 |
讨论 |
一、康脉软胶囊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作用机理 |
1、传统医学的认识 |
2、现代医学的认识 |
二、血液流变学与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关系 |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必然趋势 |
1、手术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局限性 |
2、病因的多源性 |
3、中西医治疗的整体性 |
4、中西医结合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必然性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中文详细摘要 |
四、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研究40年(Ⅱ)(论文参考文献)
- [1]庞鹤教授治疗湿热型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的用药规律分析[D]. 原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2]从“去菀陈莝”论治湿热下注型下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研究[D]. 陈国栋.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3]颈动脉超声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D]. 张洪霞.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活血解毒汤干预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湿热下注型)的临床观察[D]. 吴多香.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0(01)
- [5]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病证特点及大截肢危险因素分析[D]. 连晓彤.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医证治的临床舌象分析研究[D]. 王品一.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证候分布及其生物学基础研究[D]. 李亮亮.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8]动脉Ⅱ号治疗Ⅱ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研究[D]. 程晓苗.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9(01)
- [9]大师风采,薪火相传——国医大师尚德俊教授学术成就简述[J]. 陈柏楠,秦红松,刘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6(05)
- [10]康脉软胶囊对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血液流变学影响的临床研究[D]. 张龙凤.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