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老年病专科医院神经内科 四川 乐山 614000)
【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依达拉奉联合拜阿司匹林、洛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3年3月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并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目标组45例,对照组45例。目标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拜阿司匹林、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仅使用拜阿司匹林进行治疗,3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通过对比其疗效,目标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进行3周的疗程后观察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及梗塞灶的吸收程度,目标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依达拉奉联合拜阿司匹林、洛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拜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该方法不良反应较小,安全系数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依达拉奉;拜阿司匹林;洛伐他汀;急性脑梗死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0-0057-02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daravone combined with aspirin and lovastati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Ninety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2 to March 2013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arget group (n = 45) and control group (n = 45). The targe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daravone combined with aspirin and lovastatin,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only with aspirin. After 3 weeks,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two groups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3 weeks of treatment, the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 and the degree of infarct fistula were observed. The targe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No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Conclusion Edaravone combined with aspirin and lovastatin has a good clinical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The efficacy was superior to the simple use of aspirin for treatment. The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adverse reaction and high safety factor, which is worth popularizing and applying in clinic.
【Key words】Edaravone; Aspirin; Lovastatin;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前言
急性脑梗死属于比较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且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对其的治疗措施措施受到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尽早对患者进行治疗,并提高治疗的有效性,是当前医师研究的重点内容。目前治疗疗急性脑梗死的方式为药物治疗,其中拜阿司匹林、依达拉奉属于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药物。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12年6月到2013年3月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依达拉奉、拜阿司匹林、洛伐他汀联合使用的临床疗效,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于2012年6月到2013年3月期间接收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随机选择9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妈满足脑梗死的诊断标准;经头颅CT或MRI排除脑栓塞、脑出血、脑肿瘤、脑寄生虫并等其他脑血管、脑实质病变。按照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患者分为目标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目标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45岁至80岁,平均年龄(65.82±9.53)岁,平均梗死灶直径为(3.0±1.0)mm,包含脑梗死灶位于基底节区者17例,位于脑室旁者8例,位于颞叶者6例,位于额叶者5例,位于枕叶者4例,位于脑干者3例,位于小脑半球者2例;合并高血压者共24例,合并糖尿病者共10例,合并冠心病者共63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44岁至80岁,平均年龄(65.54±9.23)岁,平均梗死灶直径为(3.0±1.0)mm,包含脑梗死灶位于基底节区者17例,位于脑室旁者7例,位于颞叶者6例,位于额叶者5例,位于枕叶者5例,位于脑干者3例,位于小脑半球者2例;合并高血压者共23例,合并糖尿病者共10例,合并冠心病者共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 两组患者均在入院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做好头颅CT检查,头颅MRI+DWI检查。给予对照组患者在入院后进行改善微循环治疗、营养脑神经对症治疗,依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和病情变化做好血糖控制、血脂控制和血压控制,以及同型半胱氨酸等空盒子。给予患者每天早晨拜阿司匹林 100mg 口服,持续治疗3周。
1.2.2目标组患者 给予目标组患者在常规检查和治疗后,给予患者拜阿司匹林100mg口服治疗,依达拉奉(陕西建民制药有限公司,10mg/10ml)30mg静脉滴注治疗,共滴注40min,每日治疗2次,选择洛伐他汀片40mg口服治疗,每天异地,持续治疗3周[1]。
1.3 疗效评价
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1)临床疗效分为痊愈、有效和无效:痊愈为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减少95%以上,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2)显效为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减少50%到95%以上,梗塞灶基本改善;无效为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变化不明显,且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2]。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文所记录的所有数据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与检验,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以均数±标准差和百分数表示,分别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判定当P<0.05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观察表1可知,目标组患者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观察表2可知,目标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0%)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55.5%),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急性脑梗死主要是指因为脑部受到外界因素或其他因素影响,致使供血动脉出现急性阻塞,导致脑组织血液循环障碍,继而引起患者脑组织缺血缺氧,甚至出现坏死,最终形成局限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急性脑梗死病灶包含中心坏死区、周围缺血半暗带等,其中中心坏死区的闹素质已经死亡,而缺血半暗带则存在大量存活的神经元。根据相关研究可知,如果对损伤区的血供进行治疗和改善,则可以促使缺血性半暗带的脑组织功能恢复。但由于脑梗死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尤其是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后诱发的能量代谢障碍、炎症反应等属于主要的发生机制。本次研究选择依达拉奉联合阿司匹林、洛伐他汀进行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探讨,其中新型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通过转移一个电子给自由基产生依达拉奉基团以打断脂质过氧化反应链来保护神经细胞。目前大量的动物实验研究证明,依达拉奉对实验性脑梗死有清除自由基、抗脑水肿、缩小梗死体积及改善神经功能等作用,对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的血管痉挛有解痉的作用[4]。结合相关研究可以了解到,急性脑梗塞发病时,N-乙酰门冬氨酸(NAA)数量会U型尿素减少,而对患者使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控制血流量减少情况,还能够抑制脑细胞和神经细胞出现氧化性损伤。此外洛伐他汀也为催化胆固醇合成的早期限速酶(HMG-coA还原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其主要能够起到降低血浆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作用,且具有加高的安全性,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糖尿病患者的高胆固醇血症有明显的控制效果。拜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的环氧酶,减少前列腺素的生成而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5]。对急性脑梗塞患者使用依达拉奉联合阿司匹林、洛伐他汀治疗,治疗效果比较明显,即目标组患者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标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0%)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55.5%),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依达拉奉联合阿司匹林、洛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在有效地清除自由基、恢复患者脑部血液的灌注,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不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综上所述,依达拉奉联合拜阿司匹林、洛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明显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降低致残率,且防治并发症的发生,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一种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渡道俊明,田中正彦,渡边和俊,他.脑保护剂(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的研究开发[J].YakugakuZasshi,2004,124(3):99-111.
[2] Matsumoto N,Kimura K,Yokota C,et al.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represents recurrent attack in acute small non-lacunar stroke[J].J Neurol Sci,2009,217(2):151-155.
[3] Chart PH.Reactive ox yen radicals in signaling and dm Amgen in the ischemic brain[J].J Cereb Blood Flow Metab,2001,21:2-14.
[4]李检生,杨友松.新型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的脑保护作用[J].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06,33(2) :125-128.
[5]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2.[2]Birsche l P,E l lul J,Barer D.On behalf of the European progressing stroke study (EPSS) group:/Progressing stroke0:towards an internationally agreed definition.Cereb rovasc Dis, 2004,17:242-252.
论文作者:陈林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4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6
标签:患者论文; 洛伐他汀论文; 阿司匹林论文; 达拉论文; 脑梗死论文; 对照组论文; 疗效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4月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