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气候学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气候学论文,中国旅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以气候变暖和变暖趋势加快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旅游业是严重依赖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的产业,受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仅次于农业[1]。然而在旅游业发展初期,人们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关注较少。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已经显露并有加剧态势,“气候变化与旅游”成为世界旅游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并从单纯的学术研究上升为诸多国际组织和国家的重大行动计划。UNWTO(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和联合国机构如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连续召开了三届国际气候变化和旅游会议。2008年世界旅游日将主题设为“旅游:应对气候变化挑战”。2008年11月国家旅游局发布《关于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若干意见》。
本文通过对中国期刊网文献检索,从文献角度对我国旅游气候学研究进行回顾,并展望下一阶段研究工作,以期丰富我国旅游气候学研究,并力图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将旅游基础科学问题纳入到全球和国家关注的重大科学计划中,提升旅游科学在国家科学研究体系中的地位。
1文献分析
1.1总量分析
在中国期刊网,以“旅游”和“气候/气候变化”为题名,并剔除与旅游无关的论文(含报纸论文),获得确切的旅游气候学研究方面文献214篇,其中学术期刊论文189篇,会议论文21篇,还有4篇硕士学位论文。其中我国最早的关于旅游气候学研究的文献为1987年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上海旅专)地理教研室的戴松年在《旅游学刊》上发表的题为《旅游业与气候》[2]。
从总量上看,旅游气候学研究文献仅占全部旅游类文献不到0.1%;和旅游地理等旅游分支学科比,文献量也仅为旅游地理类的1/3;从学位论文看,仅占0.1%。以上三个指标皆表明旅游气候学研究目前尚比较薄弱。
1.2结构分析
在检索出的214篇文献中,研究内容主要涉及旅游气候资源特征、开发及评价,旅游气候舒适度、适宜性评价及研究,旅游气候区划及旅游气象服务等(表1)。如表1所示,旅游气候资源特征分析、开发评价,旅游气候舒适度、适宜性研究及旅游气候区划研究合计136篇,占总文献量的63.55%,是目前旅游气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旅游气候资源开发及评价研究主要从气象气候学角度出发,分析研究区域气象气候条件、特点,然后来评价其对旅游资源、旅游活动的相关影响,更多地属于气候及地理学研究范畴;舒适度、适宜性更是重要的应用气候学指标;旅游气候区划是气候学和地理学研究的交叉。
旅游气候学研究内容的分布特点与目前从事旅游气候学研究人员以气象和地理学为主的专业构成特点是一致的。虽然,从发表的文献中很难统计出各作者的专业背景,但从发表文献的期刊上还是可窥一斑的。在214篇文献中,有86篇发表在气象类期刊上,其中13篇为全国及地方气象学会年会会议论文,气象学专业性强,一般非专业研究人员的论文很难在专业的气象刊物上发表;17篇发表在地理类刊物,21篇发表在各大学学报的自然科学版上。20多年间,仅有五篇旅游气候学方面文章在旅游类刊物发表,其中有一篇的作者戴松年先生是地理教研室的,其余四篇的作者分别是北京市气象局和大学地理系的研究人员[3-6]。从四篇硕士学位论文作者的专业背景看,两名是气象学,一名是地理学,另外一名是旅游管理专业[7-10]。
2研究阶段及特征
中国旅游气候研究起步较晚,比国外滞后20年。图1为我国旅游气候学研究公开发表文献的年度分布情况。
参照国外旅游气候学研究进展及我国旅游气候学研究成果年度变化情况(含书籍),可大致将我国旅游气候学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
2.1起步阶段(1984-1992)
1984年,我国著名气象学家林之光先生的《气候风光集》诞生,这是我国最早介绍旅游与气候的专著[11]。两年后,姚启润先生的《旅游与气候》问世[12]。
1987年,上海旅专地理教研室的戴松年,在旅游类刊物上发表了“旅游业与气候”,这是我国旅游类刊物首次刊发旅游气候学文章。1988-1992年,中国期刊网共收录了十篇旅游气候学方面文献,主要发表在地理、气象和各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或理学版)。
这一阶段比较鲜明的特征是研究人员主要是气候学家和地理学家,相关研究成果也主要发表在气候与地理类刊物上。这一阶段研究成果总量少,年度变化小,基本上每年有1~2篇论文公开发表。从研究内容和方法上看,主要是定性地描述旅游与气候的关系,从宏观上分析旅游景观(风光)形成的气候背景,并从适宜旅游的角度对区域气候特点进行评价;对气候对旅游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同时过分简化了气候与旅游关系的复杂性。
2.2发展阶段(1993-1999)
这一阶段,旅游气候学研究发展比较快,论文由1993年的两篇增长到1996年的14篇和1999年的12篇。相关研究成果仍主要集中发表在气象学、地理学刊物上。只有一篇发表在《旅游学刊》上,作者是气象工作者[3]。1996年《旅游气象学》讲义在云南林学院启用。
这一阶段旅游气候学研究成果颇丰,涉及的方面也比较多,主要有:区域/景区(点)旅游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评价,旅游气候舒适度、适宜性评价,旅游气候区划及旅游客流季节性变化等。
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研究的领域有所拓宽,成果较为丰富,但年度波动大,特别是1997年,仅有四篇成果公开发表,几乎回到了1993年的水平。从研究内容看,气候对旅游业的影响仍停留在基础层面,旅游气候学研究尚未引起旅游研究工作者关注。这一阶段定量分析和模型方法被引入。
2.3与全球气候变化相关联阶段(2000年前后至今)
20世纪80年代后期,全球变化已成为突出的国际政治议题,但关于气候变暖的不确定性讨论将旅游气候学大规模的研究推迟了10年。直到1996年,IPCC第2份报告中才开始关注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13]。随着全球变暖渐成共识,气候、全球变化对旅游业影响研究不断升温,2000年前后,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研究逐渐被引入我国。在全球变化背景下,我国旅游气候学研究进一步被关注,如图1显示,2000年后旅游气候学相关研究成果数量呈直线式增长。
图1 旅游气候学研究文献年度分布(1987-2008)
Fig.1 Annual amount of papers about Tourism-Climatology(1987-2008)
全球变化对农业、水资源的影响研究相对成熟,而全球变化对旅游的影响则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文献统计结果表明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研究文献不过6篇[14-19]。严格来说前两个阶段主要研究气候对旅游相关组分的影响,而这一阶段,已经开始从全球气候变化的角度研究问题了。虽然研究已经触及全球气候变化这一层面,但研究多数仍只是通过对区域的气候响应进行分析,然后定性评价其对旅游业的可能影响;对二者相互关系及影响机理等研究仍然不够深入。旅游气候学研究仍然未引起旅游研究工作者足够的重视与关注,可能和全球气候变化长时间尺度与旅游的相对短尺度有关。正因为二者时间尺度上的不匹配,导致旅游气候学研究往往是基于气候变化的事实分析其对旅游业的影响,很难开展二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
3研究内容
我国从事旅游气候学研究的人员主要是气候和地理学家,而旅游学科关注较少。因此,研究内容也主要是从气候和地理角度出发,集中在旅游气候资源评价(42.52%)、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18.22%)、旅游气候区划(2.8%)等方面。
3.1旅游气候资源评价、开发和利用
旅游气候资源评价、开发和利用是我国旅游气候学最早研究的领域,也是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这方面研究主要是运用旅游气候学理论,对旅游气候资源进行分析、评价或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开发、利用策略及建议。研究对象涉及不同区域、不同类型旅游区(点)如森林公园、滨海旅游区、山地旅游区等。方龙龙等对杭州旅游气候资源进行了评价,指出杭州的气候资源对于造景、延长旅游季节和发展旅游商品生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并提出了开发利用旅游气候资源的建议[20]。韩铭哲等[21]、毛端谦等[22]、刘实等[23]对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气候资源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3.2旅游气候舒适度、适宜性评价与适宜旅游时期
旅游气候舒适度、适宜性评价及适宜旅游时期的划分是我国旅游气候学研究的另一个重点内容。这是由我国旅游气候学所处的阶段所决定的。地理学家和气候学家是旅游气候学研究的主力,因此,他们往往从学科特点出发,定量、定性分析目的地气候特点,判断其对旅游的适宜程度。目前对旅游气候舒适度等的研究,主要通过生理气候指标如特吉旺指数、风寒指数等进行的。如范业正等利用气温、风速等气候指标,对25个海滨城市和12个近岸岛屿的气候适宜性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认为,我国的渤海湾沿岸海滨城市和海南南部城市有长达4~6个月的度假和休疗养的气候条件,它们在季节上有着较强的互补性,相比之下,其他海滨城市适宜旅游季节不长,且分成春、秋两个时段,综合条件不太理想[24]。长安等利用生物气温指标、紫外辐射强度、大气含氧量以及障碍性天气等内容,对青藏铁路沿线地区旅游气候适宜性进行了评价,认为青藏铁路沿线地区相对舒适的旅游气候条件集中出现于5-9月[25]。
3.3旅游气候区划
旅游气候区划研究是根据旅游气候舒适度、旅游气候特点等,对旅游目的地气候进行分类、合并,是旅游气候资源评价、旅游气候舒适度研究的延伸。冯新灵对我国四季旅游舒适气候进行了分区。结果表明:①夏季,西北地区以及由17~25等值线可包括的自东北—华北—西南的一个狭长地带为舒适气候区;②冬季,通过温州、汉中、蒙自一线的575等值线以南为舒适气候区;③春秋两季的舒适气候区均为15等值线以南,而秋季舒适气候区的范围远远大于春季[26]。邵筱叶等在对河南省旅游气候分析的基础上,将河南省的旅游气候资源划为六大区,并详尽地给出全省各地的最佳旅游时段[27]。
3.4旅游气象服务
气候是影响旅游出行的一个重要因子,因此,旅游区的气象预报十分重要。郭洁就如何开发四川省旅游气候资源,拓展旅游气象服务提出了一些建议[28]。夏艳平通过统计得出了每年7-8月长白山风景区气温适宜,无雨日多,且无雨日持续时间长,是旅游的最佳时期[29]。
3.5旅游客流的季节性
气候是旅游客流季节性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陆林以安徽黄山为例,研究了山岳风景区旅游季节性特征、原因及影响,认为旅游季节性是由气候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30];在另一项研究中,陆林等分析了海滨型旅游地与山岳型旅游地国内客流季节性特征,同样得出旅游季节性的形成是气候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气候因素是主导因素,而社会季节性因素只是在气候的基础上产生叠加作用[31]。
3.6气候对旅游项目开发、旅游活动的影响
任何旅游项目及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气候背景下进行的,因此,旅游项目的开发、旅游活动都会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徐集云等评估了根据千岛湖流域的气候特点对夏季避暑度假旅游、休闲观光农业和季节性旅游项目的影响,并提出要充分利用大、中、小尺度的气候资源条件,加强和扩大原有旅游项目,推出与旅游气候资源相适应的旅游活动[32]。
3.7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旅游业受气候变化影响仅次于农业,气候变化会对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季节模式、观赏植物花期等以及旅游者旅游决策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旅游目的地的市场地位。
杨伶俐等认为气候变暖对我国西南旅游业的影响总体是弊大于利,利在于气候舒适度提高,适游期延长;弊在于作为旅游景观和旅游业重要支撑的生物物种多样性和农业将受到损失,同时气候变暖导致旅游安全系数和游客旅游心理需求降低[17]。张燕认为气候变暖使福建省滨海旅游资源受损,物质文化遗产变质加快,同时会增加传染病传播机会,降低安全系数,福建省整体旅游吸引力下降[18]。马志福等通过对浙江慈溪市未来50年气候变化情景的模拟,并就其对未来50年慈溪市旅游投资影响进行了半定量化的预测,认为旅游投资和可能受益将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19]。
4研究方法
总体来看,旅游气候学研究方法主要有定性方法、定量分析和定性研究相结合以及数学模型分析等。其中旅游气候学研究早期主要以定性描述为主,如《气候风光集》、《旅游与气候》等。近十年来随着旅游气候学研究的深入,定量研究、数学模型等被不断引入,特别是旅游气候舒适度的研究多以定量和模型分析为主。
4.1定量和定性研究结合
近十年来,旅游气候学研究克服了定性为主的研究方法,采取统计分析和系统分析的方法,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紧密结合。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体现在对旅游地区大尺度和旅游景区小尺度的研究。如李俊亭等通过对郑州、开封、洛阳三地气候特征、风寒相当温度计夏季舒适指数的计算与分析,得出了该区的旅游最佳期、适宜期和需要开发的可旅游期[33]。杨士弘等用生物气候指标(舒适指数和风效指数)对海南岛的旅游气候资源进行了评价,并对影响旅游的天气因素进行了识别,最后提出了旅游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34];刘敬伟通过对旅游气候舒适度的计算,分析、评价了辽宁滨海区旅游气候资源[35]。另外,国内其他学者亦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分析法进行这方面的研究[36-38]。
4.2数学模型
1996年,钱妙芬等在“旅游气候宜人度评价方法研究”中,提出了“气候宜人度”数学模型[39];李伟伦用前四年的四个因子实况值(X)与实际客流量(Y)建立预报方程[40];周蕾芝等的研究得到了客流量偏差率与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之间抛物线关系,相关极为显著[41];宋静等研究了连云港旅游气象指数,指出旅游指数各方面因素综合评价的结果,可按各分项影响因素“打分”法,再累计加分总和作为综合结果定为旅游气象指数值[42]。
5不足及展望
5.1不足
与国外相比,我国旅游气候学研究起步较晚,尚处在初级阶段,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1)对气候及其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认识不足。旅游与气候、环境息息相关,然而由于气候变化、环境变化过程的长期性和旅游开发、旅游行为时间相对较短之间的矛盾,气候及其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未能够被充分认识。从国际上看,无论是世界气象组织和旅游组织召开的国际会议还是气候与旅游学界合作研究,都反映了对旅游与气候及其变化之间关系的高度关注。
(2)介入的学科领域单一,研究“留白”较多。我国开展旅游气候学研究的学科领域主要集中于气候学、地理学范畴,旅游研究工作者介入较少;而国际上,旅游/休闲研究人员、旅游经营者甚至户外/体育运动相关人士都有介入。旅游气候学研究视野偏向气候和地理学研究内容,主要是旅游气候资源的评价、舒适度及旅游气候区划等方面;而深层次的涉及旅游层面的研究“留白”较多。国外旅游气候学研究已经涉及气候对旅游产业的经济影响,气候对旅游者行为、决策、需求、旅游流空间变化的影响以及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旅游业对气候变化的负反馈等[43]方面。
(3)尚未建立起旅游气候学研究自身的方法体系。旅游气候研究早期主要以定性描述为主。之后,随着旅游气候学研究的深入,定量研究、数学模型等被不断引入,特别是旅游气候舒适度的研究多以定量和模型分析为主。但这些方法和模型无一例外都是气候学研究方法的简单套用。旅游气候学研究自身的方法体系一直没有建立起来,从国际上看亦如此。
(4)就具体研究来看,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在评价旅游气候舒适度的研究中应用的最多的是特吉旺法。但是在使用特吉旺法时,由于国情的不同,我国没有现成的“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和“月平均最小相对湿度”两个气候要素,很多研究则采用了变通的方式,用看似相近的气候要素来替代;另外,在查算风效指数时,需将12米高处的风速值换算为人类活动高度(1.5米)上的风速值,但很多研究并没有这么做。
温湿指数等生理气候指标在评价不同地区不同季节气候特征时,有一定的作用,但无统一标准,不具备可比性。同时,这些生理气候指标,是按一般普适性的规律推算的,但实际上不同旅游目的地,旅游者对气候因子的响应是有差异的,若统一按一般规律计算旅游气候舒适度,得出的结论难免会有偏差。
5.2展望
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已经显露并有加剧态势,并为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气象组织和其他相关国际组织所关注。在未来30-50年时间里,旅游研究者将更多地投入到旅游气候学的研究中来,旅游气候学研究必将是一个新的旅游研究热点。
未来中国旅游气候学研究有五个重点内容:
(1)旅游气候学理论研究
尽管我国旅游气候学研究有20多年时间,但研究成果大多数缺乏理论背景,理论研究过少且不够系统化,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门学科的发展。截至目前,旅游气候学的一些基本问题如气候和旅游系统相互作用的机理等尚未弄清,也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成熟的理论体系。因此,随着气候变化影响的深入,在未来的研究中,旅游气候理论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2)基于旅游者角度的旅游气候资源评价框架和体系的构建
目前旅游气候资源评价框架和体系的构建主要是基于气候变化背景下,旅游气候资源的一般适宜性方面出发的。而旅游者是使用旅游气候资源的主体,不同客源地游客对旅游气候资源适宜性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是有差异的,因此,旅游气候资源的优劣应该是由旅游者来评判,旅游气候资源评价的框架及评价指标需基于旅游者来构建。
对旅游者而言,旅游气候的综合温度因素是重要影响因素,但物理因素和审美因素也不容忽视,因此旅游气候资源评价框架和体系应包括以上三方面因素。除此之外,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间的旅游气候资源适宜性的横向对比研究也尤为重要,因为二者的差异是游客出游的重要动机之一。
(3)气候变化背景下旅游者行为研究
气候是影响旅游者行为、决策和需求以及旅游流时空分布格局的重要因素之一,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更多的是从旅游者行为上反映的。客源地和目的地气候状况发生变化,旅游者行为、决策和需求随之变化,导致旅游流在空间上的重新分配,将会对全球旅游业发展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气候变化背景下,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需求究竟会发生如何变化,是取消旅行还是更改目的地,不同客源地/目的地气候要素变化对旅游者影响的临界点等这些问题对于厘清气候变化对旅游业影响至关重要,只有弄清楚影响,才能采取有效的适应措施。
(4)旅游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研究
旅游业不仅是气候变化的受害者,也是造成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世界旅游组织估计,在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中,全球旅游业有5%的责任。乘飞机旅行已经成为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最快的来源,份额占总排放量的3%,预计到2050年会达到7%,其他旅游交通、住宿和相关活动造成的CO[,2]排放占总排放量的1%~3%。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预测,若不采取缓解措施,在未来30年内,旅游活动造成的CO[,2]排放将增加1.5倍。因此,旅游业对气候变化的反馈研究在今后将受到重视。
(5)旅游业对气候变化的适应与对策研究
在气候与旅游研究中,最有意义的是旅游产业如何适应变化着的气候条件[44]。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已经显露并有加剧态势,旅游业在此背景下应做出何种调整是研究的重点之一。研究内容主要是旅游对气候变化适应的理论、技术储备及具体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