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生存论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几个问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个时期以来,在生存论研究中,马克思生存论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围绕这个话题,哲学界有这样两种观点的分歧。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生存论是结合当代哲学生存论转向问题的研究,特别是结合对海德格尔生存本体论的研究,从马克思哲学中解读出来,因而得以彰显的马克思哲学的深层理论结构。这个结构支撑和统摄着马克思实践的唯物主义与历史的唯物主义。不仅如此,马克思还是现代西方生存论范式或生存论转向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者。另一种观点认为,现代西方生存论与马克思哲学是性质完全不同的。用现代西方生存论来解读马克思哲学,就会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粉饰成当代西方最为流行的哲学。借用解释学的说法,这是脱离文本语境的、非法的、“过度的诠释”行为。
梳理这样两种观点,我认为,这里涉及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马克思是否有其生存论?这关系解读进行的前提;第二,马克思如果有自己的生存论,那么其本质内涵如何?这涉及解读合法的依据;第三,马克思生存论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地位如何?这有关解读路向的把握;第四,马克思生存论与包括海德格尔生存论在内的西方生存论的关系如何?这是澄清上述理论是非必须破解的一个谜底。
一、马克思有自己的生存论
对马克思生存论这一指称,不少人不表赞同。估计有这样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通过长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和宣传,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基础理论,如唯物论、辩证论、历史唯物论、认识论、价值论等已经相当了解,以至耳熟能详。而对马克思生存论这一提法,人们则比较陌生,因而难免会产生疑虑。二是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还从没有就其某些思想内容作马克思生存论这一概念表述。至少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未能从他们的著作中找到一段文字可以直接引用来对此加以明白无误的说明。在我们这样一个比较重视文本,尤重马克思主义文本的国度中,没有直接的文本依据,其合法性显然会受到质疑。三是“生存论”一词在国内哲学界的最初运用是由于海德格尔思想的译介。就其表达的具体内容来说,必然体现了现代西方哲学的特定背景和海德格尔哲学的理论个性。如果对此不加分析,而用海德格尔的生存论来解读马克思的有关思想,也就难免会发生对马克思的某种误读。而这种误读的发生,也就必然会加重人们对冠以马克思名字的生存论的疑惧。
但是,在我看来,如果不囿于关于马克思哲学的某种思维视角,不拘泥经典文本概念表述的有无,不废于因生存论研究中对马克思某些思想误读的反感,坚持从马克思哲学中有关思想内容的实际出发,那么就不难发现:马克思有自己的生存论。
什么是生存论,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在这里必须区分两种含义的生存论。一是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生存本体论含义的生存论。这是一种试图用人的存在或人的生存来解释人的世界,解释语言、真理基础的世界观学说或思潮。这种思潮在我国已经产生了某些影响,有的论者所主张的马克思哲学本体论乃是“生存本体论”,就是这种影响的一种表现。我认为,作这种理解的生存论或生存本体论,在马克思哲学中确实是没有的。在这一点上,我赞同上述第二种见解。二是人观意义上的生存论。即关于人的生存的哲学理论,或以人的生存为哲学对象的理论。这种含义的生存论,在马克思文本中虽然没有这种指谓,但其思想内容还是丰富的。
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的发展是从黑格尔哲学开始,经过费尔巴哈哲学,最后形成了自己的历史(和辩证)唯物主义。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关于人的存在的理解也经历了一个从黑格尔的思辨理解,到费尔巴哈的感性理解,再到自己的感性活动理解的转变。由此,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现实的人”,即“现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的概念。并把他们建立的人的哲学称之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
什么是现实存在的人,或人的现实存在,联系马克思的有关论述,其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人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这是形成现实存在的人的自然基础,也是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对此,马克思曾多次强调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①。并且认为,人相对于动物,有人们自身的生理特性。第二,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存在②。这是它特有的存在方式。作为活动动物也有,人的行为活动与动物行为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全部人的活动迄今都是劳动”,即是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这种活动的基本形式当然是物质活动,一切其他的活动,如精神活动、政治活动、宗教活动等取决于它”。③这是人得以生存和创造历史所每日每时都必须不停顿地进行的“第一个历史活动”④。第三,人是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下进行物质生产的存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是人赖以生存和进行活动的物质前提,“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⑤。其中既有原始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又有人为满足自己的需要所发明和制造的各种工具、再生资源、产品以及改变了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第四,人是进行社会活动的社会的存在。人的活动是人们彼此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分工协作共同进行的社会活动。马克思指出:“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物同个人对立起来。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因此,他的生活表现,即使不直接采取共同的、同其他人一起完成的生活表现这种形式,也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⑥。
以上四个要素具有内在不可分割的联系,它体现了作为整体的人的现实存在。其作为思想内容也就构成了马克思生存论关于人的现实存在的系统理解。
二、马克思生存论是社会实践生存论
马克思有自己的生存论,那么其本质特点是什么呢?关于这一点,可以通过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生存论的比较来求得说明。
如前所说,黑格尔生存论是思辨生存论。黑格尔认为,人“作为一个有自我意识的存在,区别于外部的自然界”⑦。“人的本质,人,在黑格尔看来是和自我意识等同的”⑧。但黑格尔在关于人的存在的思辨叙述中,包含着现实的深刻的内容。就其主要点来说,他发现了劳动,并试图在劳动中阐释人的自我生成。他说:“人的真正的存在是他的行为”,即劳动⑨。马克思认为,这是黑格尔的伟大之处。当然黑格尔所理解的劳动还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在批判黑格尔思辨生存论的过程中,费尔巴哈提出了自己的感性生存论。他说:“精神上的生存,如果同时也是现实的,那么,这就是指有着脑袋的生存了。有精神,也就意味着有脑袋。”⑩因此,费尔巴哈认为:“我是一个实在的感觉的本质,肉体总体就是我的‘自我’,我的实体本身。”(11)在费尔巴哈看来,“不思想的人当然不是人”,但思想不能脱离人的感性存在。
马克思在批判继承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生存论的过程中,汲取了其中有价值的某些方面,但在总体上或根本点上是持否定态度的。在马克思看来,人存在的根据,既不是黑格尔所说的精神,也不是费尔巴哈所说的肉体感性,而是人的感性活动,即社会实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马克思、恩格斯还说,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而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此,社会实践作为人生存的根据也就成为马克思生存论的一个本质规定。
社会实践之所以能成为马克思生存论的一个本质规定,其理由在于:第一,劳动是人类得以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从古猿转变为人的过程,不仅是生物进化的一般规律作用的结果,而且是劳动的产物。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特别是工具的制造使手脚真正分开。劳动和劳动基础上产生的语言,促进了人脑的形成。人类祖先在不断的劳动中,在改造外部自然的同时,也改造自身自然而成为人。第二,劳动是维持人的肉体生存需要的手段。人要生存,“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2)。只有持续不断、世世代代传承的生产活动,才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愈来愈坚实的物质基础。第三,劳动创造了人生存的社会。马克思说:“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13)。因此,随着完全形成的人的出现又增添了新的因素——社会。社会不过是处于相互关系中的个人,社会本身,即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第四,劳动造成了人的历史发展。劳动作为社会活动具有社会性。劳动的社会性使劳动成果通过社会形式得以保存,得以进行历史的积累。因而新一代人在既有成果的基础上又总是比前一代人在更高的起点上进行劳动。生产发展着,“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14)。正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使人“不是力求停留在某种已经变成的东西上,而是处在变易的绝对运动之中”(15)。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生产活动对人本身的形成,对人的生存和适合于人生存的世界的形成,对人本身的发展具有无可辩驳的基础性、根据性。因此,从人的生产条件、生产活动来考察人的生存,来考察人与世界的关系,这是马克思社会实践生存论的一个必然要求。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16)因此,离开生产的自然前提,离开一定历史阶段的生产方式,离开人与环境相互创造的实践来谈人的所谓生存都是抽象的议论,是与马克思的社会实践生存论格格不入的。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一些现代西方作者的生存论就是这种抽象的议论。对这种抽象的议论我国有些论者给予了过甚其词的肯定,实在是不可取的。
三、不能把马克思哲学规定为生存论
马克思的社会实践生存论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地位如何,能否如有的论者所认为的,生存论在马克思哲学中是起着支撑和统摄作用的深层结构。因而可以把马克思哲学规定为生存论,可以从生存论来解读整个马克思哲学。我认为,不能。
什么是马克思哲学,这在目前我国哲学界还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在我看来,马克思哲学,就是实践唯物主义,即在实践基础上理解和改造对象的唯物主义。这个对象如果指的是整个世界,那么其最高成果就是世界观意义上的辩证唯物主义。这个对象如果指的是社会历史,那么其成果就是历史观上的历史唯物主义,或共产主义唯物主义,即以共产主义为目标的唯物主义,亦即科学社会主义。如果这个对象是指人,那么其成果就是“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即科学的的人观,或在实践基础上来理解和塑造人的科学。如果这个对象仅指人的存在,那么在生存论上的成果就是上文所说的马克思社会实践生存论。由此可见,马克思生存论只是在马克思的世界观、历史观、人观统属下的哲学的一个分支、一个组成部分。它并不能包括和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内容。所以,如果把马克思哲学规定为生存论,那就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有的论者可能会反问,既然感性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所创造的,而实践活动是人所从事的并为着人的活动,那么为什么就不能把感性世界归结为人的实践活动,并进而把人的实践活动归结为人的生存呢?
无疑,感性世界作为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所创造的,实践是感性世界的基础。但是并不能由此把感性世界归结为人的活动。这是因为,实践并不是感性世界的唯一基础。感性世界的形成除了有实践这个基础以外,还有其自然基础,是这两个基础的统一。即是说,感性世界不是人类实践凭空创造的,而是在一定自然基础上创造的。关于这一点,马克思指出:“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17)。当然,离开了人类实践,感性世界也不能靠自然界自在生成。因此,对于感性世界的产生,自然基础与实践基础是缺一不可的。用马克思的话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18)。前一些年,有一些论者鼓吹实践本体论,其论据之一就是实践是感性世界的唯一基础,这条论据实际是不能成立的。
不能把感性世界归结为实践,那么能否把实践归结为人或人的生存呢?也不能。其理由有三:
(1)就人与实践的始源关系来说,人的存在是自己活动的产物,而不是先天人性的展示。关于这一点,马克思曾经做过一个总体的说明。他说:“人的存在是有机生命所经历的前一个过程的结果。只是在这个过程的一定发展阶段上,人才成为人。但是一旦人已经存在,人,作为人类历史的经常前提,也是人类历史的经常的产物和结果,而人只有作为自己本身的产物和结果才成为前提。”(19)这段论述揭示了一个很重要的真理,即人作为自己活动的产物才成为自己活动的前提。因此,只能从他所从事的活动来说明他是一个什么人,而不是从他是一个什么人来说明他所从事的活动。举例来说,一个人只有学会打家具,他才是木工;只有学会开汽车,他才成为汽车司机,不能倒过来认为,他是木工才会打家具;他是汽车司机才会开汽车。如果在人与实践的始源关系上作这种颠倒的理解,那么,人何以能成为人,一个人何以能成为木工,或何以能成为汽车司机,就不能得到科学的说明,就可能像以往的神本主义或人本主义那样,或是把它归结为命运的安排,或是把它归结为先天人性的展示。在海德格尔那里,这种先天人性的展示就表现为与操心、畏惧等情绪相联系的良知激发和能在的绽出。
(2)就人与实践的统属关系来说,实践是活动系统,人是活动要素。实践是人与环境、主体与客体互动的场域,是一个活动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是实践主体,是活动的发出者,没有人固然无实践可言,但如果没有对象及其作用,或没有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手段和条件,那么也同样没有实践。而且这里的人是指共同活动的人们,而非单纯活动的个人。因此,不能把作为一个活动系统的实践归结为这个系统中一个活动要素的人,更不能归结为个人。这是显而易见的。实践作为系统对其中的任何一个要素都具有统摄性和支配性,于是人作为其中的一个要素也就具有实践的系统质和系统功能。因而人才有了与其从事活动的一致性。这里的一致性是系统要素与系统整体的一致性,是系统对其要素的统摄和支配作用所形成的一致性。在这里,一致性的前项与后项并不是对等的,其位置是不能互换的。也就是说,不能因为人与其活动是一致的,就把人与活动作等同的理解,并进而把活动归结为人。这样做是不妥的。
(3)就人与实践的的矢关系来说,实践作为手段服从于作为目的的人的生存,但手段也制约目的。人是人的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这是没有疑义的。也就是说,人是为了自己的生存或更好的生存而从事实践活动的。在这里,人的生存是目的,人的活动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就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来说,手段之作为手段,是由目的所规定的,是按一定的目的加以选择和创造,并服务于一定目的的。但是并不能因此把手段归结为目的。这是因为确立目的只是提出任务,选择手段才能实现任务。因此,目的的现实性取决于手段的现实性。如果手段无效,则目标就会落空。而有效手段的选择,除了要以目的为导向外,必须严格依据客观条件。也就是说,作为现实手段的实践不仅要体现满足人的生存需要这一价值性原则,还要体现真理性原则,要体现合规律性与合日的性相统一的原则。在这里,不能把实践的合规律性加以消解,从而把实践归结为人的生存。不能认为,在马克思哲学中,“生存论的阐释与建构”“支撑和统摄实践的唯物主义与历史的唯物主义”。实际上,支撑和统摄马克思哲学的是实事求是、人类解放、实践改造等三个基本原则的辩证统一。实事求是是全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凝结和体现。人类解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立场和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实践改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导原则和理想实现的根本途径。在这三者中,如果丢掉任何一个原则,把这个统一体加以肢解,那么也就完全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而陷入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四、马克思生存论异质于海德格尔生存论
在马克思生存论与包括海德格尔生存论在内的现代西方生存论的关系问题上,有的论者认为,马克思是现代西方生存论范式或生存论转向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者”。在我看来,这一观点并不是关于此问题的真知灼见,恰恰相反,它是把性质不同的两种理论混为一谈了。我认为马克思生存论与海德格尔生存论的本质差异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马克思生存论是关于人的生存的理论,而海德格尔生存论则是把作为过程的存在归结为人的生存的一种生存本体论
把世界作为过程来理解,这是马克思与海德格尔共同的观点。早于海德格尔100多年以前,恩格斯在谈到马克思和他批判继承黑格尔辩证法,创立唯物辩证法时就曾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20)。在这个问题上,海德格尔与马克思是一致的,他批评以往的实体论形而上学从实体即存在物的角度,而不是从存在即过程的角度来理解事物。海德格尔的这一批评是对的。
分歧在于万事万物的过程是如何获得展示的。在马克思看来,事物的过程是在一事物与其关涉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运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运动是一切事物的根本属性,既不是上帝的推动,也不是人为的赋予。而海德格尔则认为,其他存在物是“现成存在”,是既成的。它们的过程只有通过此在,即生存着的人才能获得展示。因为此在“在它的存在中是通过生成得到规定的”(21)。在这里,海德格尔把其他存在物的存在在人的生存中的展示实际理解成了存在的源始发生,这是很不妥当的。科学已经证明,人以外的其他存在物虽然不具有此在的能动性,但并不能因此而否认其有运动、变化和发展性。不然就无法说明天体的形成和演变、生物的产生与进化,无法说明森林古猿怎么会变成人。很显然,海德格尔这种与科学对立的生存本体论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2.马克思生存论认为人的在世是通过社会实践对矛盾的解决实现的,而海德格尔则认为人的在世是作为“能在”的人的无矛盾建构
承认人的在世,或人在世界中生存,这也是马克思与海德格尔共有的观点。马克思在其早期著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就曾说过:“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22)。海德格尔也认为,人“依寓世界而存在”,世界作为此在如此这般的“熟悉”之所而成为此在建构自身的不可或缺的依靠。
那么如何理解人的在世呢?在马克思看来,人一旦作为本能的人提升为能动的人,即通过实践对世界进行改造的人,也就同时产生了人与世界的对立。这种对立说到底是人希望按照自己的意志改造世界,让世界适应于人,与世界按其固有的本性运动变化的矛盾。这个矛盾在实践中产生,又通过实践而获得解决。这个解决的过程也就是通过实践使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从而达于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正是在这个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的过程中,才为人的生存创造了一个愈来愈广阔的世界。所以在马克思看来,对人的世界应当“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并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23)。
与马克思相反,海德格尔认为,在生存论意义上,人与世界是浑然一体的,人的在世就是人的能在的无矛盾的建构。人的存在方式就是这样一种“在世之在”。正是在人的这种存在方式中,通过人与其他事物打交道,其他存在物才作为与人相联系的事物向人显示出来。这样一来,所有与人的生存和环境联系在一起的事物,在人看来也就都变成了人的“器具”(用具),变成了人得心应手的“上手之物”。通过运用上手事物,把所有人的和世界直接或间接地联系起来,指导和决定着世界之物成人的世界的东西。海德格尔肯定人的能动性,肯定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在人的活动中、在人的世界形成中的作用,这是对的。但是他忽视了人与世界的矛盾,忽视了其他事物的客观性和规律性对人的能动性的制约作用。实际上,如果否认了人与世界的矛盾,那么也就从根本上否认了人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客观必要性和根据;而否认了客观对象对人的活动的制约性,那么这样的活动也就成了唯心主义所理解的抽象能动性。
3.马克思生存论所理解的人的能动性是社会实践的生成,而不是海德格尔所理解的先验人性的绽出
承认人具有能动性,是一个能动的存在物,这也是马克思与海德格尔共有的观点。那么人的能动性来自何处,在马克思看来,这是社会实践的生成,是后天的教育和训练的结果。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每个人生下来时,只是一个赤裸裸的动物机体。但当他来到人间以后,于是就浸润在一个文化的环境中,通过耳濡目染、教育训练、生活消费、实践交往,也就逐渐变成了一个人,变成了一个具有文化素质和各种能力的人。而且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人的各种能力也就愈来愈自由而全面地得到发展。因此,马克思特别重视对人的教育和训练。他说:“要改变一般人的劳动力,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和训练”(24)。
在这个问题上,海德格尔的观点如何呢?在他看来,人是被抛于世的,这使人“充满操心”。“此在的存在规定为操心”(25)。操心表现为操劳。此在的操劳一方面建构了人的在世;另一方面操劳使人沉沦、异化到操劳之事上去,使人以非本真呈现,使人陷于失落根据的“有罪恶感”的状态,由此产生了畏,产生了负罪感,并因此而激发了良知。正是通过良知的呼唤使此在自由地展开自己最本真的能在。不难看出,海德格尔的人的能在,即人的能动性、能动力量并不是在人的操劳活动中得到培养和锻炼的,而是先天固有的,是被操心(操劳)所遮蔽,经由畏惧情绪所激发的良知的呼唤而得以绽出的。可见,海德格尔关于人的能在的说明是牵强的、造作的,是一种先验人性论的表现。
总之,马克思有自己的生存论,可名之曰社会实践生存论。它是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关于人的现实存在的理论。它与海德格尔先验人性论的生存本体论在性质上是根本不同的。不能在生存论上把马克思与海德格尔混为一谈。
注释: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2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9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7页。
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79页。
⑦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92页。
⑧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21页。
⑨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213页。
⑩《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291页。
(11)《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69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9页。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44页。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94页。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86页。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8页。
(1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49页。
(1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88页。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Ⅲ),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545页。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44页。
(21)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2006年,第16页。
(2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页。
(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5页。
(24)章竟:《辩证唯物主义人才观的奠基者》,载《新视野》1998年第6期。
(25)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2006年,第230、414页。
标签: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论文; 费尔巴哈论文;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论文; 黑格尔哲学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海德格尔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哲学家论文; 现象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