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佚诗及其兄弟关系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兄弟论文,关系论文,王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I2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987(2008)01-0116-03
王勃(650-676)①,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属山西)人,“初唐四杰”之一,为隋末大儒、教育家“文中子”王通之孙,隋唐之际著名诗人王绩之侄孙。王勃在短暂的一生中,著述颇丰,《旧唐书·王勃传》云:“勃文章迈捷,下笔则成,尤好著书。”其著作见于史料的有:《汉书指瑕》十卷、《周易发挥》五卷、《次论语》十卷、《大唐千岁历》若干卷、《黄帝八十一难经注》若干卷、《医语纂要》一卷、《医语序》一卷、《合论》十篇、《舟中纂序》五卷、续补文中子《书》及其《序》若干篇等。上述著作除了《续书序》外,基本上都已经亡佚。另外,史载王勃有文集三十卷,如《旧唐书·王勃传》及《新唐书·艺文志》丁部皆载《王勃集》三十卷。宋代洪迈《容斋随笔》中说“今存者二十卷”,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吴县蒋清翊注《王子安集》时,分为二十卷[1],与其原始文集相差十卷,当是在流传的过程中散佚了一部分。此文集基本上就是现在我们能看到的王勃的存世作品。
此外,笔者近读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发现其卷十有云:
王福畤之子、勮、勃皆有才名,故杜易简称为“三珠树”。其后助、劼、劝又皆以文显,勃于兄弟之间极友爱。《自乡还虢》诗云:“人生忽如客,骨肉知何常。愿及百年内,花萼常相将。无使棠棣废,取譬人无良。”观此语意岂兄弟中有不相能者耶?及观《诫劼劝》云:“欲不可纵,争不可常,勿轻小忿,将成大殃。”此二人者似非处于礼义之域者,棠棣废之诗疑为此二人设也。
宋阮阅《诗话总龟》后集卷三引录此条。
《韵语阳秋》所云的王福峙,乃是王勃之父,王通第三子。此段文字中载有王勃的两首诗《自乡还虢》:
人生忽如客,骨肉知何常。
愿及百年内,花萼常相将。
无使棠棣废,取譬人无良。
以及《诫劼劝》:
欲不可纵,争不可常。
勿轻小忿,将成大殃。
二诗不载于《全唐诗》和传世的《王子安集》,或为王勃文集中散落的佚诗,也可能是其佚诗中的片段。王勃于唐高宗咸亨年间,约672(咸亨三年)到674(咸亨五年)年,曾任虢州参军,《自乡还虢》当写于此时。
通过此段文字,我们还可发现,王勃兄弟众多,王勃对兄弟友爱有加,但有些兄弟之间,似乎存在一些瓜葛。那么,王勃到底有多少兄弟,其兄弟关系究竟如何?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根据所见史料,做了一些考证和推测。
王勃《续书序》云:“勃兄弟,五六冠者,童子六七。”可知,王勃共有兄弟十二三位之多(当包括从兄弟)。笔者翻检史料,有姓名可考的只得八位,即:励、、勮、助、勋、劼、劝、勉。现简要介绍之。
王励,生卒年未详,王勃之兄,曾为王勃的四言诗《倬彼我系》作序。
王(?-697),王勃之兄。《旧唐书·王勃传》云其累官至泾州刺史。
王勮(?-697),王勃之兄。进士及第,官至凤阁舍人。《旧唐书·王勃传》云:“勮,弱冠进士登第,累除太子典膳丞。长寿中,擢为凤阁舍人。时寿春王成器、衡阳王成义等五王初出阁,同日授册。有司撰仪注,忘载册文,及百僚在列,方知阙礼。宰相相顾失色。勮立召书吏五人,各令执笔,口占分写,一时俱毕,词理典赡,人皆叹服。寻加弘文馆学士,兼知天官侍郎。”王勮文采斐然,才华横溢,有为官之才。《旧唐书·王勃传》载:“初,吏部侍郎裴行俭典选,有知人之鉴。见勮与苏味道谓人曰:‘二子亦当掌铨衡之任’。”
王助(?-697),字子功,王勃之弟,进士及第。《新唐书·文艺传》云:“勃兄勮、弟助,皆第进士。”与诸兄一样,颇有文采,且性至孝,《新唐书·王勃传》载助:“七岁丧母哀号,邻里为泣。居父忧,毁骨立。服除为监察御史里行。”
王、王勮和王助在则天朝万岁通天二年(697)受綦连耀牵连被杀。《旧唐书·王勃传》云:“勮颇任权势,交结非类。万岁通天二年,綦连耀谋逆,事泄,勮坐与耀善,并弟(当为兄,笔者)并伏诛。……神龙初,有诏追复勮、官位。”《新唐书·王勃传》载:“勮素善刘思礼,用为箕州刺史,与綦连耀谋反。勮与兄泾州刺史及助皆坐诛,神龙初诏复官。”
王勋,生卒年未详,王勃之弟。王勃《上从舅侍郎启》云:“一昨弟勋至,奉命以宪台诗十首垂示”,《与契苾将军书》云:“谨遣舍弟勋往面取进止”可知勋为王勃之弟。勋颇有文采。杨炯《王子安集序》云:“兄及勮,磊落词韵,铿鍧风骨,皆九变之雄律也;弟助及勋,总括前藻,网罗群思,亦一时之健笔焉。”
王劼,生卒年未详,王勃之弟,有文采,从王勃《送劼赴太学序》知其曾入太学读书,早卒。
王劝,生卒年未详,王勃幼弟。有文采。《新唐书·王勃传》载:“福峙少子劝亦有文。”
王勉,王勃之从兄弟,王勃叔父王福祚之子。进士及第,仕至河中府宝鼎令。刘禹锡《唐故宣歙池等州都团练观察处置使宣州刺史兼御史中丞赠左散骑常侍王公神道碑》云:“文中生福祚,为蔡州上蔡主簿,上蔡生勉,举进士,征贤良,皆上第。仕至河中府宝鼎令。”②
以上为王勃八位兄弟的简况,虽然史料不丰,但从中可知,王勃诸位兄弟,多有文采。《新唐书·王勃传》称:“初,、勮、勃皆著才名。故杜易简称‘三珠树’。其后助、劼又以文显,劼早卒,福峙少子劝亦有文。福畤尝诧韩思彦,思彦戏曰:‘武子有马癖,君有誉儿癖,王家癖何多耶!’使助出其文,思彦曰:‘生子若是,可夸也。’”明代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三发现唐人父子、兄弟、夫妻、祖孙以文学并称者甚众,对各项都举例说明,还特别指出王勮、王、王勃、王助、王劼、王劝为兄弟六人,皆善文者。在唐代进士科考试极为艰难的情况下,包括王勃在内的王勃诸位兄弟中,就有四位进士及第,从中不难看出,王勃及其兄弟的才华和学识。
那么,王勃诸位兄弟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呢?根据现存史料可知应该是和谐融洽的。如其兄王励曾为王勃的《倬彼我系》作序曰:“《倬彼我系》,舍弟虢州参军勃所作也。伤迫乎家贫,道未成而受禄,不得如古之君子四十强而仕也。故本其情性,原其事业,因陈先人之迹,以议出处,致天爵之艰难也。”王勃曾作《送劼赴太学序》,对即将入太学读书的弟弟王劼殷殷叮嘱。杨炯《王子安集序》言王勃去世后其兄弟:“友爱之至,人伦所及,永言存殁,何痛如之,援翰纪文,咸所未忍。”
然而,根据上文所引的王勃佚诗《自乡还虢》和《诫劼劝》等,仿佛可相信《韵语阳秋》的推测,即王勃的兄弟王劼和王劝二人可能曾经闹过矛盾,此矛盾大约惊动了家庭中的诸位兄弟,连当时在虢州参军任上的王勃也不得不赶回家中,来处理两个弟弟之间的矛盾。
笔者以为,王勃在处理两位弟弟的矛盾时,采取了较为巧妙的方式。首先,写了《倬彼我系》,并由其兄王励作序。其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兄弟之间的团结和共同的家族荣誉感。这首家族史诗性质的四言诗歌,述及祖辈“乃武乃文,或公或侯”的历史功绩以及“礼乐咸若,诗书具草”的道德文章,随后检讨了自己未及壮年而出仕以及愿意修道德,尽孝道,恪尽职守的种种心情,非常具有感染力,其家族成员读到这首诗,当更为感动,从而有加强家族凝聚力之功效。而其兄王励序言中所说的王勃“伤迫乎家贫,道未成而受禄,不得如古之君子四十强而仕也”,以及“致天爵之艰难”只是这首诗的字面意义。因为事实上,王勃少年出仕,未必因为家贫,更为重要的原因当是少年王勃具有强烈的儒家出仕思想。他于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上书右相刘祥道,称“所以慷慨于君侯者,有气存乎心耳”(《上刘右相书》),求刘祥道为之表荐。刘“巡行风俗,见而异之,曰:‘此神童也。’”(杨炯《王子安集序》)表荐于朝。于是王勃应乾封元年(666年)制科,对策高第,授朝散郎之职③。年仅17岁就进士及第且被授以官职,可见对于王勃来说,“天爵”丝毫也不“艰难”。
因而笔者以为,王勃写作《倬彼我系》绝非只是如王励所说的伤慨于“道未成而受禄”以及“致天爵之艰难”,而是想通过这样的一首追述祖辈业绩的史诗,来增强家族成员的认同感。因为一般情况下,人们想和平解决家族内部的问题时,首先得让大家意识到“我们是一家人”,有了这样的认识,可能矛盾的双方经过反思后,会自动言和。因而王勃写了这样的一首家族史诗,无疑是一种非常巧妙的劝解方式。
在此基础上,王勃以《诫劼劝》对两位弟弟进行直言劝解:“欲不可纵,争不可常。勿轻小忿,将成大殃。”如此,王勃对弟弟们既用家族史诗进行增强凝聚力的教育,又直言不讳地告诫他们即使是兄弟的小矛盾小怨恨,也可能酿成大的灾祸。为解决兄弟间的矛盾,王勃真可谓用心良苦。
两位弟弟的矛盾是否在兄长们的劝解中解决了,史料无载,但最后的结果可能是以王劼入太学读书,离开家乡而告终。于是,王勃又写下了《送劼赴太学序》④,又一次把家族精神灌输给王劼及诸位兄弟:“吾家以儒辅仁,述作存者八代矣。未有不久于其道,而求苟出者也。故能立经陈训,删书定礼,扬魁梧之风,树清白之业,使吾徒子孙,有所取也。”勉励他勤奋学习,恪守儒家的道德伦理规范,千万不要“轻进苟动,见利忘义”。最后还号召兄弟们各自赋诗,以叙离情。无疑,这又是一次对弟弟们的道德学问、进退出处以及增强家庭成员亲情的教育。
可能在此之后,王勃即回到了虢州,继续履行其参军之职,行前还写下了《自乡还虢》,依旧念念不忘劝解兄弟们之间应该顾念骨肉亲情,告诫大家“无使棠棣废”,而应像花朵与花萼一样,在有生之年亲密相依。
虽然我们已经无法考证王劼与王劝之间曾经闹过什么矛盾,但王勃的两首佚诗无疑传达出了其兄弟间曾经有过不和谐的因素。如果本文的推测成立的话,那么王勃处理兄弟之间矛盾的智慧,依旧给我们诸多启示。
收稿日期:2007-05-13
注释:
①学界对王勃的生卒年持有异说,主要有:(1)闻一多《唐诗大系》认为王勃生于649年,即太宗贞观二十三年,死于676年,即高宗上元三年,享年28岁。刘开扬《初唐四杰及其诗》、游国恩主编《中国文学史》、社科院文学所编写的《中国文学史》、吴秾的《王勃的生卒年》也持此说。(2)刘汝霖的《王子安年谱》认为王勃生于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卒于仪凤元年(676),享年27岁。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阎崇璩《王勃年谱》、岑仲勉《王勃疑年》、马茂元《读两〈唐书·文艺(苑)传〉札记》、徐俊《王勃行年辨正》、骆祥发《初唐四杰研究》、张志烈《初唐四杰年谱》均持此说。(3)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将王勃的生卒年定为公元647年-675年。苏雪林《唐诗概论》持此说。(4)郑宾于《中国文学流变史》认为王勃生于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卒于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5)聂文郁《王勃年谱》谓王勃永徽元年(650)生,上元二年(675)卒。(6)何林天《重订新校王子安集·前言》认为王勃应生于高宗永徽元年(650),卒于文明元年(684),享年35岁。另外陈振民在《三王研究要取得突破性成就——在“三王”研究协会成立大会上的发言》中在何的基础上,认为王勃卒于689年。(7)姚乃文《王勃生卒年考辨——兼与何林天同志商榷》认为王勃应生于高宗永徽元年(650),卒于仪凤二年(677)。参见吕薇芬、张燕瑾主编,杜晓勤撰著《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隋唐五代文学研究》(下),第226-228页。笔者同意上述第二种说法。
②见《刘禹锡集》卷三。又参见《旧唐书·王质传》及《新唐书·王质传》。
③刘汝霖《王子安年谱》认为,王勃于龙朔三年(663)对策高第,拜为朝散郎;徐俊《王勃行年辨正》考查王勃应举及第的时间。作者查了麟德元年王勃15岁写的《上刘右相书》、麟德二年三月写的《乾元殿颂》及《上皇甫常伯启》,认为“王勃于麟德二年(665)以后才应举及第当无疑”,此前无及第受禄的痕迹。又据《文献通考》卷二九《选举》和《登科记考》载:龙朔三年无贡举;《记纂渊海》卷三七《科举》载:“乾封元年应幽素举及第一十三人”,作者认为,“王勃作为岩薮幽素之士”被刘祥道荐举在龙朔三年,而应幽素举及第则在后此三年的乾封元年。王勃上书与及第之事,《新唐书》本传的记载为:“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
④《送劼赴太学序》中有:“吾被服家业,沾濡庭训,切磋琢磨,战兢惕励者二十余载矣,幸以薄伎,获蠲戎役,尝耻道未成而受禄,恨不得如古君子四十强仕也,而房族多孤,飦粥不继,逼父兄之命,覩饥寒之切,解巾捧檄,扶老携幼,今既至于斯矣。”可知,此文亦写于王勃任虢州参军期间,笔者以为,此篇文章当写于王劼、王劝闹矛盾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