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急诊科 江苏 南京 210009)
【摘要】 目的:探讨MEWS结合ISBAR交接模式在急诊抢救室患者床旁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9月—2018年3月在急诊科抢救室留观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由资深护理人员口头传授、经验传承与自我学习相结合的传统的交接方式进行床旁交接班;试验组采用MEWS结合ISBRA交接标准进行交接,比较两组交接时间、交接漏项情况及NASR评分。结果:实验组交接时间、交接漏项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NAS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WS结合ISBRA交接评分,既可以保证信息有效的传递和接受,还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保障护理质量。
【关键词】 MEWS;ISBAR;急诊抢救室;护理交接;NASR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2-0177-02
急诊科的工作特点是抢救室床位周转快,患者病情危重,如何对危重患者及潜在风险大小做出迅速准确的判断,避免交接班环节的安全隐患[1],使急诊科的交接比病房更具有挑战性。一种简单、快速、客观的评估方法,正确传递病情信息的方法是急诊临床需求的。积极的安全文化能够促进医护人员的安全行为。ISBAR(Introduction Situation Assessment Recommendation)交班模式是在美国NAVY危重情况下的架构上,根据医疗服务环节特点,形成的标准化沟通方式[2],MEWS评分是一个客观量化的综合评价指标,英国健康部门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运用早期预警评分MEWS来增强对潜在危重症病的早期预警能力,将MEWS评分运用于抢救室患者ISBAR床旁交接中可以及早识别潜在危重病风险,保证信息及时有效的传递,建立急诊危重病患高效精准的交班。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江苏省某三级老年医院急诊科护士15人,平均年龄(27.6±3.27)岁,按能级分:N1-N2级8人,N3级7人;按学历分:本科10人,专科5人;按职称分:护士8人,护师4人,主管护师3人。2018年1月因岗位变动原因,一名护士调离急诊,试验对象脱落1名。将2017年9月—11月入抢救室留观的48例老年患者按传统模式,由资深护理同仁口头传授、经验传承与自我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抢救室患者床旁交接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1月—2018年3月入抢救室留观的48例老年患者,护理人员经过系统的MEWS及ISBAR交班模式培训后进行的床旁交班作为实验组。两组数据在年龄、性别、学历、能级等方面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短期培训成立培训小组。以科室护士长作为督导,本次课题研究者为主要负责人,将符合入组标准的急诊科护士分白、中、夜班三批,通过QQ群教育平台[2]分三批次进行培训,每次1小时,共3个学时,共计3周。培训内容:MEWS评分及程序化监护方案、ISBAR口头交接标准的定义及使用方法、两者在急诊抢救室推广的重要性。主讲人均为本次研究者,每周进行培训测试,使全科护理人员能熟练掌握并运用MEWS及ISBAR交班模式的内容。
1.2.2案例模拟召集急诊科全体护士,随机挑选4名(分A、B组),交接班病历为当天随机抽取的急诊抢救室患者,A组传统方式交班、B组按培训后的方法交班。现场其余护士通过对科室成员在进行ISBAR交班的过程MEWS评分的使用及观察,对A、B两组护士进行NASR评价[3],现场进行反馈。
1.2.3持续强化将ISBAR沟通、MEWS评分及对应程序化监护方案,封塑放在护士站,中央监护电脑的台板下,便于学习巩固,提高模型使用依从性。最后由护士长与本次研究者参与总结,每天早交班总质控、中、晚班责任组长质控,每月组织一次护理会议,针对护士在运用MEWS及ISBAR口头交班模式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及分析,标准化交接。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应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护士在培训前后MEWS及ISBAR理论成绩的比较,P<0.05;实验组在交接时间、交接漏项少于对照组,P<0.05;护士在运用林燕萍汉化的NASR(中文版护士交接班量表)进行质量评价,Cronbach'sα系数为0.84,得分越高表明护士对护理交接班评价越高,反之越差,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具体见表。
表 护士在培训前后MEWS及ISBAR理论成绩、交接时间、交接漏项、NASR的比较
3.讨论
护士的沟通能力是护士四大核心能力之一,口头交接是一个传统的护理实践。在急诊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是更需要对急诊病人的病情危重程度及潜在风险大小做出合理的判断,进行高效的信息传递。MEWS评分可以很好的使处于不同能级的护士,在面临缺乏相关专业知识、临床紧急意识迟钝、监督管理缺失及寻求支持困难等困难时,利用综合评分的预警干预系统,及早的发现病情变化,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及早进行护理干预。将MEWS评分结合ISBAR交接班模式运用于病情变化中是保障护理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4]。同时,MEWS评分快速、简便,能够预见性的建立客观、可测量的重要参数,这些科学、客观的数据可提醒护士是否向医生报告患者病情,借助ISBAR的交接标准能格式化的在有限地时间内保证快速、准确的传递有效的信息,增强护士病情观察的能力,保证患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
[1]王晓静,黄萍,陈雁.团队资源管理在急诊医护人员交接班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6,31(8).
[2]徐波,张志华,李雁.基于QQ群的护理教育平台在急诊的构建与实施[J].全科护理,2017,15(34):4330-4332.
[3]林燕平,邱金花,林宁,等.中文版患者床边交班感知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4,29(21):60-62.
[4]李国宏,徐翠荣,任璐璐.规范护理交接班模式的创新与体会[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64-65.
论文作者:徐波,陈莹,张志华,李雁,郑铮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2
标签:护士论文; 急诊论文; 交接班论文; 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评分论文; 病情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