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供电所线损管理的探索论文_管林林

关于农村供电所线损管理的探索论文_管林林

南通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如东分公司 226400

摘要:线损管理是目前电力营销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各个结构、设备或多或少都会消耗一定电能,即产生线损。农村供电所管理过程中如何有效降低线损是目前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直接关系到供电安全和供电企业的经济利益。本文对农村供电所管理过程中引起线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有效降低线损的主要措施,希望能对农村供电所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线损;管理措施;农村供电所

前言:现代电力企业为了适应日益增长的供电服务需求,不但需要提高生产水平,还需要相应的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而线损管理是衡量电力企业供电能力的综合指标。电力企业如何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线损,是当前供电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尤其在农村电网建设、改造中,有效控制线损就是直接提高经济效益。随着我国城乡建设进程的推进,农村电网逐步得到完善,城乡电价逐步统一,农村用电量日益增长,农村电力营销成为了电力企业开拓市场的又一领域。对于如何加快农村电力的发展、加强电力的管理以及更好的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已经是我国电力市场重要的发展内容。所以,降低损失增加效益已经成为我国农电管理的重要内容。线损管理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指标管理工作,线损指标的好坏是衡量一个供电所综合管理水平的主要标志。

一、供电所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线损管理缺乏综合系统的认识

在供电企业进行线损的管理时,往往将线损率和线损率指标进行混淆。将线损率的指标工作当成线损管理工作的全部工作。在线损的管理中不能进行科学的把握,线损管理中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在管理中模式相对落后,从而使得在线损的管理中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导致管理中存在大量的不足。

(2)线损管理中的组织结构不合理

在线损的管理中,组织结构合理性不够。在线损的统计分析以及预算中,管理方式上存在明显的不足。由于线损数据统计的单一性,使得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得到根本上的解决。在线损的管理中,缺乏横向的交流。线损的管理中会常出现电网改造和电网的运行方式不准确的情况,同时存在运行维护的不统一。

(3)对线损管理缺乏奖励制度

线损率的指标进行下达后,就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同时,企业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以用来对线损管理中需用到的物件进行配备,在企业投入资金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对线损管理上的奖励制度。在线损管理中比较薄弱的供电所,实施线损管理工作时,对有成绩的供电所要赋予一定的奖励,从而使得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增加。实施奖励制度能够大大的提升线损的管理力度,使得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升。

二、线损管理改革的意义

(1)提高供电所营销管理水平

随着农村电网体制改革的落实,供电企业的基层实施了撤站并所,在各级全面推行了供电一收支两条线的管理策略。同时,各地居民用电也全面实现了“标准”、“统一”。在这种形势下,线损管理不能够再仅仅局限于人为调节或者消化。

(2)增加经济效益

供电体制改革后,大部分地区实行到户抄表的办法,如今更是利用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进行远程采集抄表,供电企业直接承担了线损。这样,管理线损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供电企业的经济利益。在这种形势下,采用合理线损管理方法降低线损,是提升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3)管理体系更加标准

随着供电企业经营模式变化,企业所追求的目标转变,供电企业加大了线损管理力度。因此供电企业线损管理方式越来越精细、要求越来越严格,这就要求要采用合理的管理方法,进一步细化与深化线损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加强线损管理工作的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农村供电所在目前的线损管理中还存在诸多问题等待解决。供电体制改革后,线损直接关系着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未来发展。因此,农村供电所必须依照实际情况,对低压电网中的各类问题进行分析、排查,查找问题的关键,并逐步予以解决,从而有效推进农村电网线损管理的发展。

(1)在电力运行过程中要不断的建立健全并且完善线损的管理系统

线损工作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工作,强化线损管理首先要从强化领导体系入手。供电企业应建立健全由分管经理亲自挂帅,生技、调度、计量、营业等部门领导和线损专责人以及各供电所线损专责人参加的三级线损管理网络,并定期召开线损分析例会,重点问题重点分析,专项议题随时讨论,使信息反馈及时、准确,分析研究渠道畅通。形成降损措施迅速落实,快捷、高效的管理体系。

(2)在电力运行管理过程中要不断的强化线损率的计算以及相应的分析

理论线损是线损管理的最基础资料,是分析线损构成,制定技术降损措施的依据,也是衡量线损管理好坏的尺度,所以必须加强线损理论计算,并要认真分析理论线损和实际线损的差距。实际线损与理论线损对比,当实际线损率远大于理论线损率,则说明管理线损过大,有针对性地制定管理措施,降低线损。通过线损理论计算和实际分析、线损率的波动情况,及时查找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电网结构布局的薄弱环节和不合理之处,制定具体措施,推动线损管理工作的全方位开展。

(3)强化基础管理工作,确保线损统计准确

一是利用营销系统、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计量终端系统、配网图纸一致性管理等技术手段完善基础资料管理,做到站-线-变-户信息的一致(即从变电站到10kV线路、到变压器、再到低压用户)。二是基层供电所每月开展台区基础资料核查工作,重点核查线损异常和波动大的台区。

(4)加强计量装置管理

严格按照《电能计量装置管理规程》及其他有关规程做好工作。合理布局计量接线,确保计量表计的接线要正确,尤其对配有电压、电流互感器的二次接线一定要连接正确可靠,端头螺丝拧紧。计量装置的定期检验和巡检,经常组织人员到现场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三相就地平衡

调整配变三相负荷,从而令其达到平衡,能够有效减少电网线损,提高配电变压器的效率。如果三相负荷不平衡,则零线中就会产生电流,电流通过零线必然会产生电能损耗。因此要调整三相负荷,令配变三相负荷电流不平衡度小于规定范围10,低压干线及主要支线始端的三相电流不平衡率小于规定范围20,避免某相负荷过重或某相负荷轻载等现象。

(6)对奖励机制的建立

通过对线损管理制度的建立,使得线损的管理工作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在线损的管理过程中,要发挥每一个员工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根据供电所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奖励制度,通过奖励制度的制定,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得线损的管理工作得到加强。进行线损管理的过程中,要分级管理,使得管理的责任能够落实到每一个员工身上,增强员工在管理中的责任感,从而有效的降低线损。同时满足降低线损率的员工对奖励的需求,充分发挥其管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没有降低线损率的员工,要给予适当的惩罚。另外,要将积极的机制延伸到对用户的管理中,鼓励员工向用户积极宣传使用新型的降损电器,并对偷电进行严厉的打击。

小结:总之,供电所是供电企业的基层窗口,处于管理的末端,是管理容易失效的层级,希望以上关于农村供电所线损管理的探索能对基层供电所实际的线损现场管理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鹿忠民.浅议农网线损的管理措施与技术手段[J].中国科技财富,2013,32(7):101一105.

[2]李毅香.降低低压线损的技术措施[J].农村电工,2011,15(3):6-9.

[3]陈美晶.供电所线损降损措施管理[J].科技风,2014,22:152.

论文作者:管林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0

标签:;  ;  ;  ;  ;  ;  ;  ;  

关于农村供电所线损管理的探索论文_管林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