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芳华》:忆时代蹉跎中的一代芳华
张 璇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世上有朵英雄的花,那是青春放光华。
青春,在大多数人看来就是青年人的代名词,因为他们正处在一生中最美的年华。但最近掀起的一股“芳华热”,却是属于70年代的父辈青春。
从总体发展变化来看,2005—2015年,海南省的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呈现出先增长后持续稳定发展的态势;分阶段来看,2005—2007年为耦合协调发展的较低水平阶段,这一时期海南省旅游业的活力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较好的生态环境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保障;2007—2015年为耦合协调发展磨合适应阶段,这一时期海南省旅游业的活力得到了进一步的释放,但生态环境的质量呈现下降的趋势,不过从2015年开始出现小幅上升趋势,表明这两个系统之间正向促进的积累效应开始显现。
电影《芳华》讲述的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充满理想与激情的军队文工团,一群正值芳华的青年男女,经历着成长中的爱情萌发与充斥变数的人生命运。影片借一个女兵的视角,描述了文工团这群出身不同,境遇也不同的青年人,在时代的变革与冲突之下,所展现出的美好而遗憾的芳华!
我认为可以将影片分为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主要是围绕文工团里的生活展开的,是温情的,怀念的,矛盾冲突的;下半场则以男女主人公的命运为主线,尽显时代的悲凉与伤痛。
首席检察官:驱逐中国家庭的行为没有违法,不再继续调查。检方表示,调查已经结束,事件中警方依据警察法第十三条采取了标准的措施,没有任何违法之处,有权把当事人放置在稍远一些的地方,中国游客被放置的位置就是警方惯例释放的点。
一开场,冯导便竭力还原了一个70年代的文工团的场景:写在文工团大门和影壁上的硕大、有力的宋体字标语口号,以及无处不在的领袖像、党徽、军徽、颜色明亮鲜艳的旗帜、横幅和墙画,还有陈旧的小红楼,它们无一不是那个时代最特有的标志。正是在这些强烈标语和氛围的号召与暗示下,那一代人几乎或自愿或被迫地怀揣着相同的“理想主义精神”和“无比高尚的信念”度过了自己的青春岁月,而后在岁月的蹉跎中又不断回味着那段模糊而又深刻的印迹。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人,出身不同性格迥异,却被同样的“崇高精神”所感召,组成了一个思想行为都高度统一的大集体,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理想。
乌云其木格:关于以上11位分组审议过程中推荐的同志都已经询问完毕,我们现在还有一点时间,哪位委员还想利用这点时间来询问?如果没有委员再询问了,那么今天上午的专题询问就进行到这里,会后请办公厅的同志再辛苦一下,把这些询问的问题汇总在一起,报请国务院予以研究处理,或者是作为今后决策的参考。
不过,在尽情地追忆之后,便迎来了电影的转折与高潮。影片中的刘峰是被称作“活雷锋”的模范人物,却因一次“触摸”事件被赶出了文工团。他是在个人信念和舆论的加持下逐渐被塑造成一个远离人性中的“恶”与“低级欲望”的变异人物。文工团要的是“活雷锋”刘峰,而不是“普通人”刘峰,他没有权利也没有资格宣泄自己的欲望。就像林丁丁对于他的表白感到恐惧以致后来的污蔑,“别人都可以抱我,刘峰不行,因为他是活雷锋!”一个严格坚守时代道德要求的好人,就这样被他所属的集体与时代给抛弃了。刘峰被赶到了伐木连。在走之前,他想将自己的标兵证书、奖状、锦旗这些“好字”都给扔掉。这些用他前半段青春累积下来的“好”,是刘峰将个人的梦想、情感与人生价值献给革命情怀激荡下的集体主义所换取的结果,而当集体的抛弃与离散带来内心“理想主义”的失落时,它已经成为了刘峰内心无法抚平的伤痛,同时也记载着上一代人永久的心灵创伤。
《芳华》之所以为“芳华”,是因为那个阶段之后,能为之放光华的东西或许就已经消逝了,剩下的时间,不过是在生活的裹挟之下,亦步亦趋的往前走着。在我看来,芳华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心理情结”,它最大的痛处在于再也回不去了,人间有多少芳华,就有多少遗憾,一个人在经历了许多事情就会发现,青春真的是一个人拥有过的最美好的东西。刘峰和何小萍这两个被时代伤害最深的人,或许在内心深处曾痛过,恨过,但他们为“理想”而努力绽放过的青春是永远不会被磨灭的,这大概就是对芳华最好的诠释吧!在片尾,已过中年的刘峰和何小萍相互依偎在长椅上,平淡却充满温情的眼神里,那份在青春里燃尽一切的疲惫,如今就像一份无价的瑰宝。那些已经退去芳华的人,现在能做的,不过如此罢了。
文工团的记忆是美好的,因为那里有着一代人最绚烂的青春,那是多少矛盾和伤痛都无法掩盖的最令人难忘的追忆。同时,在这个标榜着集体主义,人人平等的大环境中,却掩盖着阶级固化与人性的虚伪。就像冯小刚导演阐释的“芳华”:《芳华》是美好的,但其实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更多的是美好陨落的过程。如何活出自己的“芳华”,或许就是那个特殊时代最大的疑问,也是冯导再回首过往时向观众和自己所提出的一个疑问吧!
购物车里的宝贝,是韩莎挑了很多天才选出来的,眼睛都快累盲了,而杜飞就因为凑不够满减的优惠,竟然不让她买了!
与此同时,这又是一个充满理想与激情的文工团,有着一群散发青春活力的少男少女,是父辈们最想怀念与追忆的一段芳华!影片中穗子朱唇皓齿咬破的西红柿,练功房里低鸣的大提琴,泳池旁戏水女孩儿们湿漉漉的乌发和男孩面前着急收衣裳时的娇羞,深夜里不曾捅破薄纸的青春男女,往灯外围一圈红纱布,让毛绒绒的灯光变成罗曼蒂克的红,听邓丽君靡靡之声。男女兵之间爱情的萌发,战友相互陪伴的温情,或许正如观众所说,这是冯导拍给自己的《致青春》。正是这些难忘的场景,才勾起了上一代人对自己青春的回忆,同时也给了这一代子女一个了解父辈青春的机会。
何小萍背负着“出身不好寄人篱下”的沉重心理包袱跨进文工团大门时,她本以为可以摆脱过往的压抑和屈辱,开始新的生活。但由于性格原因,加上努力练习导致身上经常多汗,她遭到了身边人的排挤与嘲讽。文工团里唯一真心对她好的也只有刘峰。而因为一次“托举”,让小萍那颗被冷落冰封已久的心开始有了温度。那一刻,她爱上了刘峰!当刘峰被这个集体抛弃时,何小萍也彻底死心了,随后离开了文工团,做了一名战地护士。直到在一次危险中她无意识救了一名伤员而成了所有人眼中的“战斗英雄”。一直以来备受冷眼的她,世界里有的只是无尽的荒凉与灰暗,突如其来的“幸福”让她彻底崩溃了,强烈的反差让何小萍难以承受。
影片的后半段交代了故事中人物的结局。刘峰上了前线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并且失去了一条手臂。随后在80年代的“南下”大潮中去了海口,变成了一个从事书籍运输的小贩;何小萍在精神病院住了几年后恢复了正常,出院后与刘峰取得了联系,并与他相互照应;萧穗子成了小有名气的作家,郝淑雯嫁给了与她门当户对的战友,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林丁丁嫁给了华侨,也生活得不错……
在看这部影片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太多让我潸然泪下的地方。也许是年代的距离感让我不太能够感同身受,但是除去这层外壳外,对于岁月流逝的感伤却能引发我的共鸣。小时候总是迫切地想要快点长大,以为这样就能摆脱父母的束缚和作业的烦恼了,上了大学才发现,其实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烦恼也是成正比增长的。离开了父母,反而会想念;看似给你的自由变多了,真正自由的时间却少了;认识的人多了,知心的朋友却少了。失去和错过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的人生就像一辆列车,总有人会上,也总有人会下。青春更是如此,错过了就不再拥有了。尽管在那个集体主义人性异化的时代,包含着一代人无法遗忘的伤痛,但也正因如此芳华的岁月才更显珍贵与美好!
这部电影是根据严歌苓的同名小说《芳华》改编的。与小说相比,电影无论是在情节还是主题上都有所改动。这部小说的原名叫《你触摸了我》,是以“触摸事件”为核心,来反思当时环境对人性的压抑,以及事件发生后刘峰和四个女兵不同的命运走向,电影则更多表现出对集体主义生活中的女兵、男兵群体的浪漫想象,对集体主义的怀恋情绪过于浓郁。小说重点在反思集体主义生活对个体的伤害,对情感的压抑。电影中男兵、女兵生活化的场景表现,更偏向于唯美主义,其中隐含的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对立减少了,尤其是小说营造的禁欲主义的气氛没有了。在人物上,电影是以刘峰和何小萍作为故事主线展开的,情节以两人发展为核心,最后以两人相拥结尾;而在小说中,主角是刘峰和四个女兵,他们共同构成了不同色彩的“芳华”,都是故事的主角。原著不仅故事情节更丰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最后的结局也更加黑暗。电影则着重叙述了文工团红楼里的生活,而在此之后发生的事却轻轻带过,甚至用画外音的方式进行情节的补充。而在小说中,转业前后的故事基本上是均匀着力,正是这样的分配形式,才让故事在缅怀芳华之余,揭示出深刻的人性与时代的主题。对于电影的结局,冯小刚可以说是给予了无尽的温柔与善意:他给了刘峰和小萍一个令大家都能接受的好结局,给了镜头里的每一个女孩善意的归宿。主角们都有比小说里更温暖的结局,仿佛那一代人的芳华,就这么随着清丽的镜头涂写进了记忆,抹平了悲伤。我想,冯导最终还是愿意把更多的美好与善良留给观众吧!
比起严歌苓小说里更多的反思性,冯小刚的侧重真的像是在追忆那代人的芳华岁月。片首那大段的歌舞排练,那场旁人看起来冗长的告别晚宴,无不给人这种感觉。也许在许多专业影评人士看来,这算不上是一部高分电影,没有了技巧,减轻了批判,反而多了矫情与油腻的色彩。但青春不正应该如此吗?韶华易逝,芳华永驻。再大的磨难都无法抹去它的光芒,时代蹉跎中的一代芳华,是美好而遗憾的!那是一个父辈们不愿提起的年代,那里有他们的青春,有他们的理想,有他们激情,有他们的简单……无论是善还是恶,都带着年轻的质朴,甚至激变或畸变中的功利与沉婉,都随着韶华的逝去,留存在那个泛黄的时代记忆中。作为那一代人的冯小刚,只是用《芳华》承载了自己记忆中更加渴望的那个美好的青春。
芳,是你青春年少的面容;华,是你跃身起舞的姿态。一代芳华,在岁月中回味,都蹉跎成怅然与幻灭!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文学院)
标签:电影论文; 青年人论文; 70年代论文; 八十年代论文; 人生命运论文; 青春论文; 代名词论文; 激情论文; 湖北大学文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