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迷信的思想和行为起源于上千年前,古人借“鲤鱼跃龙门”表达飞黄腾达的美好愿望。在今天中国人对锦鲤的痴迷有增无减。最早,微博上有人发了转发锦鲤有幸运感的微博,大家竟纷纷转发。锦鲤变成社交祈福工具,每天被转发数千次,回来还愿的人无数,甚至将锦鲤升级为“万能神”。
转发锦鲤真的可以转运吗?本文将以此为例,从心理学角度入手探究此类迷信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
关键词:转发锦鲤;迷信;心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65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8-0168-01
一、迷信的概述
迷信的思想和行为起源于上千年前,并仍然在各种文化背景下持续存在。迷信在西方是比较热门的课题,而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还没给与足够重视[1],在西方的许多研究中,有中国背景的个体被认为是世界范围内最迷信的[2]。
对于迷信的定义,各流派观点不一,有些关注迷信思想,有些关注迷信行为[3]。本文采用心理学家早期的定义:即将独立、无关的事件与行为结果建立了联系,于本下国背景下探究转发“锦鲤”此类迷信行为的心理机制。
二、迷信行为的心理机制
1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斯金纳认为迷信的产生是由于偶然强化的结果[4]。他对迷信的定义是:只要呈现强化物,就总会强化着什么,因为它一定和某一行为相联系。当反应和强化物之间只有偶然的一次联系,由此而形成的行为就叫迷信行为。[5]
斯金纳认为,迷信行为的出现是偶然的相倚联系的结果, 即个体做出某种行为后恰巧伴随有某种强化物,个体就认为这种强化物的出现和他作出的行为有关,希望再次得到强化物时,就会做出与以前类似的行为。个体转发锦鲤后恰巧有一些积极事件出现,其成为一种特殊而有效的“正强化物”。个体希望再次出现幸运时就会再次转发锦鲤,其实质是条件反射发生了错误的联系。
通常迷信行为不会每次都受到强化,但一旦形成,即使强化频率减少,它也会持续发生。其原因是间歇强化使迷信行为得以形成和保持。行为者虽然在迷信行为与强化物之间建立了因果联系,但并不知道哪一次行为能够“带来”强化物, 每一次行为都可能伴随强化物的出现, 他能做的只有不断重复迷信行为,以得到期望结果。
“转发锦鲤”得以产生和保持的外部条件有: 因为偶然的联系,使个体相信某种行为会带来某种结果;迷信行为形成后受到间歇强化,使个体的单次行为虽然不一定伴随有强化结果,但却总有得到强化结果的可能,个体不愿放弃再次得到强化结果的努力,且间歇强化形成的行为很难消失,因结果难预料,强化物总有出现的可能,反而让人容易上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归因理论
持归因观点的研究者认为迷信观念的建立往往是由于人们在复杂的事物之间建立了错误的因果关系[6]。海德认为:人类具有强烈的寻求因果关系的心理倾向,会在活动中不断作出有关因果关系的解释与推论,以理解、控制和预测他们的环境以及随后的活动。[7]
韦纳将人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外控型个体则会倾向于将事情归因于运气或任务难度这种外部因素,而内控型个体会倾向将事情归因于内部因素。外部归因者将成功的事情或带来的幸运归因于转发锦鲤而产生的幸运会更迷信作出风险决策。
但若没有强化结果的出现不能从根本上动摇个体对行为和结果之间因果关系的信奉。当然,最关键是因为存在有强化结果的情况,人们才会容忍没有强化结果带来的失望, 将没有出现强化结果归结为行为以外的原因, 这种强化出现的不规律性本身也被理解为一种规律。所以,即使迷信行为并不是每次都“灵验”,它却仍然得以保持。
三、未来研究展望
迷信在西方一直是比较热门的研究课题,而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还没给与足够重视。有研究发现,迷信的信念中有意识和无意识两种成分,人们虽然在意识层面上并没有迷信信念,但为什么他们会选择某种特定的迷信方法来提升控制感呢,为什么一些特定的行为而不是别的行为能带来安慰感和控制感呢? 目前认为这正是无意识的成分所起的作用,由于人们在意识不到的层面习得了将某些无关内容与结果好坏相联结的迷信信念。但这种无意识究竟如何影响迷信行为,以及影响程度如何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陈永艳,张进辅,李建.迷信心理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9,(1) : 218-226.
[2]Simmons L C,Schindler R M.Cultural superstitions and the price endings used in Chinese advertising[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2003,11(2):101-111.
[3]蹇璐亦.迷信行为的心理学分析[J].社会心理科学,2006,(2) : 120-122.
[4]Rudski J.Competition,superstition and the illusion of control[J].Current Psychology,2001,20(1):68-84.
[5] 斯金纳, 科学与人类行为[M] , 华夏出版社, 1988.
[6]Watt C,Watson S,Wilson L.Cognitive and psychological mediators of anxiety: Evidence from a study of paranormal belief and perceived childhood control[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7 ,42( 2) : 335 - 343.
[7]王重鸣,心理学研究方法[M]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论文作者:刘彦汝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8月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8
标签:迷信论文; 锦鲤论文; 个体论文; 化物论文; 心理论文; 因果关系论文; 机制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8月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