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论文_李艳蓉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论文_李艳蓉

李艳蓉

(扬州市江都区滨江人民医院妇产科 江苏扬州 225200)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采取预防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间收治的126例腹部手术切口的患者,对照组为63例手术切口无感染患者,观察组为63例手术切口感染的患者,研究导致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采取预防对策。结果:经过对切口感染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得出引起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有消毒不到位、肥胖、手术时间长、病室污染、换药推迟及未采用预防药物。针对危险因素采取合理的预防对策,63例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均得到治愈。结论:针对消毒不到位、肥胖、手术时间长、病室污染、换药推迟及未采用预防药物的危险因素,采取合理的预防对策,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提升腹部手术质量。

【关键词】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预防对策

【中图分类号】R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1-0119-02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是一种妇产科手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感染较轻的患者会影响切口愈合,严重者会导致患者出现宫腔感染,威胁患者的生命[1]。手术切口感染不仅会给患者自身带来心理和生理上双重影响,还会引起医疗纠纷[2]。因此对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并采取预防对策,提高手术质量是目前医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对我院的126例手术切口患者中,导致63例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采取预防对策,详细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2012年3月~2015年3月间收治的126例接受腹部手术切口的患者,对照组为63例手术切口无感染患者,观察组为63例手术切口感染的患者,其中观察组63例患者,年龄21岁~38岁,平均年龄为(31.6±1.5)岁;对照组63例患者中,年龄22岁~43岁,平均年龄为(32.8±1.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等一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观察组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出导致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采取预防对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诊断标准[3]

常见的手术切口感染情况分为非切口感染、表浅切口感染及深度切口感染三种类型,手术结束后缝合口存在一定量的分泌物,同时出现轻微的炎症,导致切口处发生液化称之为非切口感染;手术结束后,切口周围皮肤及排皮下组织出现感染,常表现为发红、发肿等现象,并且切口处伴有脓性分泌物,称之为表浅切口感染;手术结束后,患者的切口内部出现脓液和脓性分泌物,称之为深度切口感染。所以在63例切口感染的患者中有51例患者出现表浅切口感染,有12例患者出现深度切口感染,无非切口感染的发生。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对本次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为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对观察组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并与对照组患者进行对比,发现导致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有消毒不到位、肥胖、手术时间长、病室污染、换药推迟及未采用预防药物。其中由于患者肥胖因素所引起的手术切口感染所占的比例最大,占41.2%;其次是消毒不到位、手术时间长及未采用预防药物因素,分别占12.4%、19.6%及13.2%;病室污染及换药推迟因素所占的比例为7.5%级6.1%。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63例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均得到治愈。

3.讨论

近年来,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对感染情况的深度研究,让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的愈合情况得到良好的改善,但是手术切口感染情况还是得不到合理的解决,导致手术质量降低[4]。为了研究导致妇产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对策,对我院的126例腹部手术切口的患者,其中的63例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经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引起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有消毒不到位、肥胖、手术时间长、病室污染、换药推迟及未采用预防药物。

针对消毒不到位、肥胖、手术时间长、病室污染、换药推迟及未采用预防药物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预防对策如下[5]:(1)在进行手术前,对手术室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同时根据患者的病原菌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2)提高我院医生的手术技术水平,加强手术操作的熟练程度,尽可能的减少患者的手术时间,并且在手术过程中采取无菌操作。(3)进行手术过程中,合理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发生,同时还要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避免手术后患者体内产生耐药株。(4)加强医护人员的素质,及时的对患者进行切口换药。(5)通过对患者产生的不良情绪,及时的进行心理辅导,使患者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情,发生切口异常及时的呼叫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针对消毒不到位、肥胖、手术时间长、病室污染、换药推迟及未采用预防药物的危险因素,采取合理的预防对策,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提升腹部手术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秀杰.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附84例报告)[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5,29(02):151-152.

[2]杜春燕,仝进毅,孙胜男.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08):1840-1841.

[3]刘新矛,朱俊,李芳.妇产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影响因素分析优先出版[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23):5934-5935.

[4]罗君花.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外医疗,2013,02(18):24-25.

[5]杨飞.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5,21(05):69-70.

论文作者:李艳蓉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8

标签:;  ;  ;  ;  ;  ;  ;  ;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论文_李艳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