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建材管理是关键环节和重要内容,其管理质量与工程工程施工质量密切相关。本文主要针对建筑项目施工阶段的建材管理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给予我国建筑行业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建筑项目;施工阶段;建材管理;探析
新时期下,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蓬勃发展,建筑行业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在城市化建设背景下,建筑项目的数量持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以及使用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材料作为项目施工的主体,其质量与工程整体质量密切相关,建材管理也是工程施工阶段的关键环节,如何有效控制建材管理质量,是建筑企业在施工阶段的重要任务。
1、建材分类管理
在施工阶段,其所需要建筑材料种类较多,各种材料的性能和质量要求存在差异,建筑企业需要对建材进行合理区分,对其进行针对性管理,进而满足所有施工环节的质量要求,例如混凝土材料,其可以分为无机混凝土和有机混凝土,又例如砂石材料,其根据规格、颗粒、密度和数量进行分类。因此,建筑企业在施工期间,需要结合工程所需材料,其对进行科学分类,提升建材管理质量。
2、建材储存管理
为了保证满足各个施工环节对建筑材料的需求,建筑企业在施工之前会提前将建材进场,在建材进场和使用中,会间隔一段时间,而这一阶段也是保管建材的关键阶段,建筑企业需要做好其储存管理工作。首先,要结合施工现场和建材具体情况设立库房,其用于发放和保存建筑建筑材料,避免其长期置于风雨或者日晒中,进而降低质量水平和使用寿命,对工程质量带来负面影响,例如刚钢材、水泥等材料,需要做好防潮和防水工作;其次,在建材储存保管中,其涉及各种类型的建材,而每个类型的建材还包含了多种规格,例如建筑施工最为常用的钢材,其直径规格具有数十种,还具有圆钢和带肋的差别(如下图所示),又例如水泥建材,其包括不同标号,不同规格的建材需要应用于相应的施工环节,如果出现错用或者混用的情况,会对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带来影响,因此,在建材入库时,工作人员需要认真核对材料规格、名称等信息,并且做好标识工作后分别存放,防止出现建材混淆的情况。
带肋钢
圆钢
3、建材发放和使用管理
首先,在建材发放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严格遵循“推陈出新、先进先出”的原则实施,并且结合项目施工的定额、限额、核算以及领料制度进行建材发放,在具体施工之前,管理人员需要为施工人员提供限额领料单,在发放建材中,领料单的所有栏目要人认真填写,由施工人员和库管人员双方确认签字;其次,针对较为贵重或者用量较大的建材,要结合施工具体情况,凭票分次发放,对于易碎易坏的建材,在出库时需要库管人员和施工人员共同确认其完整性,并且具有详尽的发放信息,在双方确认后签字证明;最后,建筑材料属于消耗品,在整个施工阶段中,材料处于不断的使用和消耗中,由于受到材料本身属性或者自然因素而导致材料过于消耗,不仅会提升工程项目的建设成本,同时还会影响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建材使用中,企业需要做好使用管理,定期对建材的使用情况进行详尽检查,对消耗数量进行记录,并且结合施工进度制定建材使用规划,降低耗材率,防止出现建材浪费的情况。
4、建材价格管理
建材价格与工程项目的整体造价具有直接关系,建筑企业想要提升工程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需要对建材价格进行科学管理。在工程建设阶段,其施工成本处于动态变化中,建材价格上下浮动是影响施工成本的重要因素,因此,建筑企业需要掌握建材市场信息,对材料价格进行科学控制。首先,建筑企业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全面掌握和了解建材市场价格,根据其价格浮动情况分析发展趋势,做好材料储备工作;其次,为了保证施工成本的稳定性,建筑企业需要通过清单计价方式,对建材价格波动进行合理控制;最后,由于工程项目在建设中涉及多种材料,其数量众多、种类丰富,建筑企业需要做好材料运输工作,如果材料运输缺乏有效的规划和管理,不仅会影响施工进度,同时还会增加施工成本,不利于控制工程整体造价,因此,在采购建材中,除了要考虑其价格和质量等因素之外,还要将运输成本考虑其中,通过合理的运输安排降低建材价格成本。
5、提升管理人员素质
管理人员是建材管理的主体,其专业知识、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与建材管理质量具有直接关系,因此,建筑企业需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提升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
首先,为了确保工程施工的有序以及顺利进行,建筑企业需要设置专业的建材管理机构和人员,负责材料使用、库房管理、建材进场验收、材料发放、材料储存、材料运输以及材料采购等具体工作,保证建材质量、数量以及种类满足施工要求,与施工单位密切配合,在确保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同时,避免出现材料浪费的情况。
其次,从我国施工环节建材管理的现状分析,很多企业都缺少专业的管理人才,建材管理人员基本都是从其他岗位征调而来,缺少相应的知识和能力作为基础,导致管理水平难以获得提升,无法制定科学的材料采购计划和储存方案,导致建材出现严重的浪费和消耗。针对这一问题,建筑企业需要积极从社会中引进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丰富管理经验的建材管理人才,并且对现有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提升其职业素养和管理能力。
最后,建材管理岗位具有较强的特殊性,要求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经验、知识和能力,同时还要具有较强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避免出现监守自盗的行为。建筑企业需要定期对建材管理人员开展职业教育培训,提升其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并且加大考核力度,将建材使用情况和保管安全与其经济效益挂钩,进而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6、结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建设中,建筑材料的质量和性能与工程质量具有密切关系,其管理水平也关乎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建筑企业需要给予建材管理以高度重视,注重加强各个细节的有效管理,构建完善和系统的管理体系,提升建材管理质量,避免出现材料浪费的情况,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基础上,降低造价成本,实现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莹.建筑项目施工阶段的建材管理探析[J].江西建材,2018(12):69 -70.
[2]李国树.建材产品质量检测质量控制与技术探究[J].建材与装饰, 2018(36):47.
[3]白士强.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建材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J].四川建材,2018,44(05):204-206.
[4]张德春.建材存储商品价格波动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7(17):109-111.
论文作者:莫文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
标签:建材论文; 建筑论文; 材料论文; 企业论文; 质量论文; 阶段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