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SNS时代青年网络人际交往行为透视--以校园网现象为例_人际关系论文

校园SNS时代青年网络人际交往行为透视--以校园网现象为例_人际关系论文

校园SNS时代青年网络社会人际交往行为透视——以校内网现象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际交往论文,为例论文,校内论文,透视论文,现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现代电脑网络进入校园,校内网现象随之出现,当代大学生正成为“社会化网络一代”。因此,在当今大学校园进入“90后”时代之际,对以校内网为代表的校园SNS的特点及其对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行为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网络行为引导和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校园SNS的主要特色

所谓SNS(全称为Social Network Service),顾名思义也就是社会性网络服务,当前较为知名的SNS有校内网、Facebook、开心网、51.com、海内网等,校内网是其中的佼佼者,占有75%以上的校园SNS用户份额。继校友录、QQ、博客、播客、晒客等青年网络文化载体相继兴起之后,校园SNS正逐渐成为当前青年学生时尚的新宠。校园SNS的主要特色表现在:

1.现实与虚拟相结合,成熟运用各种人际传播方式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Stanley Milgram提出的“六度”分隔理论奠定了校园SNS的人际传播的理论基础,按照这一理论,一个人最多通过六个人,就可以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每个个体的社交圈都不断放大,最终会形成一个大型的社会网络。在校园SNS中,每个人都是信息的接受者、发布者和传播者,信息的发布不再像BBS、Blog那样依赖目录页进行分发,而是依赖“好友”进行分发,即它重点依赖用户的人际网络进行信息分发,每一个用户都是媒介,可以通过加好友,分享好友,分享文章,分享图片,发布评论等方式传递信息。

2.集合了各类网络媒介的优点,功能更加强化,界面设计更加美观

校内网基于Web2.0技术,实现了公告栏、群组讨论、在线聊天、即时通讯、个人空间、交友、无线增值服务、社区营销、社区搜索等为一体,同时也借鉴了门户型社区如猫扑、天涯社区等的博客、相册、游戏、音乐、视频、电影、角色扮演等娱乐服务功能,集它们的优势于一身,实现了自身功能的空前强大。校内班级群组则是将Chinaren的校友录技术进行了融合,并弥补了其仅限于熟人之间,难以扩大人际交往的局限性。API平台使得各种新鲜的应用层出不穷,对于青年学生的吸引力不断增加。此起彼伏的校园SNS热浪对诸如博客、QQ空间、校友录等其他Web2.0媒介和即时通讯工具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3.校内网等校园SNS网页界面实现了功能和审美的和谐统一

在网站的界面设计上,不仅色彩、元素、风格都经过了考量,令用户确实会有“漂亮的”、“可爱的”直观感受,清爽简洁的版式构造、细致准确的文字设计、清晰醒目的导航定位、网页色彩的视觉张力、动态图像的合理取舍都造就了校内网的成功。此外,校内网的界面还实现了交互性、易用性优化,网页的一致性、简洁性、逻辑性和可理解性都大大强化,让用户可以理解、认同网站的主要功能和界面审美,轻松方便快捷使用网站,高效迅速接受信息,这使得校园SNS用户在使用网站时会有一种感官上、视觉上、身体上、思想上的享受和愉快体验。①依托于此,校内网用户在“上校内”过程中产生的很多微内容,如网络日志、照片、评论、个人状态、个人新鲜事、音乐列表、新安装第三方应用程序等数据信息可以更加即时、方便、快捷的聚合、管理、维护、修改、分享、迁移,并可以进一步组合成各种个性化的丰富运用。

4.采用以实名制为主要特征的精准技术

以实名制为核心的精准营销模式是校园SNS最鲜明的特色。一是实名制确保了用户来源相对真实。校园SNS一般都要求用户使用真实姓名、真实照片、真实个人信息、真实邮箱注册,并且根据IP地址进行审查鉴别或通过授予校内星级会员予以鼓励。用户信息较强的安全性、自主性和可控性使得用户能够更加自如地控制不同信息公开的程度、范围、规则,给校内网用户带来了强烈的安全感。二是这种精准技术还体现在其目标定位的准确。校内网将目标市场定位于高中生、在校大学生和大学生毕业后流向的城市公司白领。这样的群体定位保证了校内网的用户群的文化层次、个人修养、生活品位和关注热点都有着高度广泛的共性,现实中信息传播的社会情境在网络上得到了真实地还原,“信息的传递因而具有了实质性的价值”。三是强搜索功能的使用。校内网的搜索界面既可以在网站内精确搜索,也可以通过大学、中学就读的省份、学校、学院、宿舍、入学年份和性别、年龄、星座、血型等维度便捷、精准地定位自己想要的人。系统亦可以根据与你的经历轨迹的相关性对结果进行排列,极大地方便了筛选。

二、校园SNS对青年网络社会人际交往行为的影响

根据传统的社会学理论,青年社会化的主要渠道是家庭、学校、朋辈群体、大众传媒。而网络社会的崛起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开辟了青年社会化的又一途径。据统计,截至2008年6月,30岁以下的年轻群体仍然是中国网民的主体,占网民总数的68.6%。②可见网络人际交往是实现青年社会化、满足青年社会性需求的重要途径。校内网因其独特之处必然对青年的人际交往行为产生多方面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

1.对青年人际交往成本的影响

人际交往的成本主要有经济成本、精力成本、时间成本、风险成本等。有效降低了沟通的成本应该是SNS网站对青年人际交往最大的影响。

一是降低了经济成本。无论是通过手机通讯、电话、信件、QQ等其他方式都会或多或少地产生较大的经济成本、风险成本、时间成本,例如通过大众传媒去重建与老朋友的联系也会既费精力又耗财力。通信话费对于尚需经济上依赖父母的青年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笔较大的经济成本。而写信花费的时间成本又太大,且缺乏即时的效果。而SNS显然是建立维持人际关系最经济的方式。

二是降低了时间和精力成本。正如布劳曾经指出的,社会联系取决于社会接触的机会。高等教育改革的急速推进,学分制和选课制的普遍推行,学习、自习、生活的时间、地点、方式较为分散,不再像中学有固定的教室和很长时间的共处,能够深入相处和交流的只有同宿舍的舍友,交往非常有限。虽然校园文化建设的繁荣和社团的蓬勃发展增加了青年的交流机会,但繁重的学习和就业压力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他们不能把更多的时间投入交往活动。而校内网则开辟了青年结交校内网同龄人的又一途径。同时,校内网等校园SNS还可以及时记录网友活动轨迹、并在朋友生日等情况下给出提示,便于青年花费较少的时间就可以分享朋友的动态,掌握好友的近况,及时作出反应。

三是降低了风险成本。网络上的信息不对称进而造成的结构性风险给涉世未深的青年学生的网络交往行为带来了不少困惑。媒体的大量报道表明:网络上因为交友不慎而发生的各种骚扰、伤害、恶性事件不断出现,增加了人际交往的风险成本,给青年网络交往敲响了警钟。同其他网络媒介和即时通讯工具使用群体参差不齐、鱼龙混杂相比,校内网的精准技术“使网络上的‘虚拟交往活动’逐渐开始揭去‘虚拟化’面纱和因符号化而被蒙上的神秘面纱,恢复了个体用户在匿名制下隐藏的社会属性,有效降低了传播主体间认知的非确定性”,“还原了交往的现实社会情境和交往者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扮演,实现了行为主体的‘现实归位’和‘责任归位’,其社会属性、社会形象在其以用户名为标签的网络存在中得以继续延续。”③这就有效降低了网络交往的结构性风险,节省了青年学生因辨别交往对象真实性而付出的时间精力成本和风险代价,为青年学生的交流提供一个更加健康、安全和稳定的平台。

2.对青年人际交往范围的影响

在校内网上,用户可以以较低的成本,打破过去因为时间、空间和成本的局限而受到限制的人际交往诉求,过滤掉了一些影响现实人际交往的因素,从而带给了青年新机会、新途径,实现了人际交往范围的极大扩大。

一是老朋友关系的建立和维系。这是源于现实世界中长年求学、工作等因素导致失去联系的同学、朋友、熟人的联系的重新建立,“使那些彼此从小时候就悉心培养起来的友谊或经历长时间历史考验的社会关系不会因为外在客观因素的变动而被割断”④。

二是可靠陌生人的结识。校内网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以共同的“圈”和“缘”为纽带,可以朋友为中介认识朋友的朋友,这种以“知根知底”的朋友为中介认识新朋友的方式既扩大了青年的交际范围,满足了其渴望结识熟悉的陌生人心理需要,又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交往的风险因素。因为中国传统社会的熟人情结对于90后年青一代大学生的影响仍然是根深蒂固的,“熟人”对于交往双方行为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从而避免网络交往中越轨事件的发生,这与QQ、论坛中所认识的缺乏一定制度因素约束的陌生人交往是大不相同的。这些有着共同大学生活圈或地缘、趣缘、学缘关系的人可以看做是“熟悉的陌生人”。校内网的兴起从一定意义上可以看做是青年对网络真实性的呼唤与渴求,网络交友行为逐渐成熟和理性化的标志。

三是身边人际关系得以更加便捷的维系。校内网之类的校园SNS网站与以往社区交友网站最显著的不同就在于其功能定位于关系维系型,而非工具型。它不仅是结交朋友,更是全面维系和经营各种日常人际关系的平台,增进友谊的平台,这就有效地增强了用户黏性,避免了用户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好朋友、男(女)朋友就不再在网站上徘徊的尴尬。

四是过滤掉了一些外在个体因素对人际交往的阻碍。社会心理学家巴格研究发现:面对面的交流更容易发现实际的自我,而网上交往更容易发现真正的自我,与面对面的交往者相比,网上交往者在展示真正的自我方面更成功。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关键原因是当人们远距离交往时,倾向于投射理想自我,而这种理想化的期待会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网上的交往会使面对面谈话时令人焦虑的一些因素(比如外表)的重要性降低了,同时可以对谈话的步调进行更大的控制,从而推动了更坚实的关系”。⑤由于网络交往是身体缺位的交流,在更加平等化、扁平化的网络上,年龄、相貌、语言表达能力、社会地位等外在个体因素对人际交往的影响不再那么明显,而更多的是兴趣、爱好、性格、学识等内化的品格结构性因素在决定着网络人际吸引力。因此,青年更倾向于吐露自己现实中不好说、不方便说的话,更深入地探讨感情、兴趣爱好、生活和学习等私密性强的话题。另外,校内网的好处是以其具有符号意义的功能表达和传递更丰富的信息,好多当面不好说的话、羞于表达的意思,可以通过SNS得以传递,这就“鼓励了更好的自我表达”,对于润滑人际关系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意义和影响。

3.对青年网络人际交往内容的影响

SNS网站的共享性、开放性使得用户的共享意识更加强化,图片、文章、资源、信息、思想、人际交往圈在SNS中都得以分享。其开放的API应用程序开发平台,与各类开发企业共享庞大的客户人脉资源,使得蕴含更加丰富信息的应用程序不断推出,为青年人有效地传递各种情感信息提供了有效的载体。这就使得用户不再仅仅是被动接受者,同时也是创造者和生产者,能够更加便捷地创制、管理和传递人际信息的微内容。这为丰富青年人的网络人际交往的符号标志提供了更多选择。

4.对青年网络人际交往自组织发展的影响

SNS现象归根到底是青年网络亚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体现着亚文化发展的潮流,就如当年博客的风靡一时一样,是青年人内心诉求和时尚潮流碰撞的产物。晒客、博客、播客等文化形态在这里得以聚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SNS群、QQ群、贴吧、论坛已经成为了青年自组织生态的网络存在方式。校内SNS“个人主页+网络社区”的设计方式模拟了现实生活中“个人生活圈+组织归属”的框架,对于网络自组织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以自组织为中心,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创造的内容与内容之间,以及个人基于业缘、地缘、趣缘、学缘汇聚的群体与群体之间,都是以不同的自组织方式构架起来,一些现实中的青年自组织也可在校内网上建立自己的网络存在。

5.对青年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人际交往需求的影响

一是刺激了人际交往需求的扩张。克里斯·安德森的长尾理论说明,由于成本和效率的因素,过去人们只能关注重要的人或重要的事,如果用正态分布曲线来描绘,则人们只能关注曲线的“头部”,而将处于曲线“尾部”、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成本才能关注到的大多数人或事忽略。而在网络时代,由于“关注”的成本大大降低,人们有可能以很低的成本关注正态分布曲线的“尾部”,关注“尾部”产生的总体效益甚至会超过“头部”。⑥关注小众人群的不同人际交往需求偏好,这对于揭示校园SNS的兴起同样有意义。校内网用户主界面上可以不断即时地呈现出好友的最新动态和互动型应用信息,短促、快速、频繁的激发用户的新关注点,刺激用户间的互动行为,造就了校内网模式的高强度活力,因而扩大了不同关注点和交往偏好的小众群体人际互动需求。

二是拓宽了需求路径。在基于Web2.0技术的SNS网络出现以前,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还是相对独立和分离的两个二元空间,在校内网和它的SNS同行出现以后,两个平行的空间终于出现了交集,生活在大学校园中的青年学生面临着两种交友路径:一种是先在现实社会中认识,然后在校内网交流联系,即因朋友而成为网友;另一种是通过校内网认识,进而发展在现实生活中的关系,即因网友而成为志同道合的好朋友,甚至亲密无间的男女朋友,这在QQ时代即使不是不可能,也是不多见的。校内网等校园SNS配合网站发展的需要广泛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在各高校开展校园公关,主动引导高校用户开展线下的活动,拓宽了第二种路径的现实可能。比如其开展的“绿色奥运,绿色环保”活动、为地震灾区捐款、校内红歌会、青春V计划等均切中了青年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为青年以校内网为中介实现现实中的交流创造了条件。

三、校园SNS现象对开展青年工作的几点启发

1.引导青年学生正确看待“校园SNS热”

我们应当积极引导青年学生正确看待SNS的利弊。SNS的出现尽管在一定意义上扩大了青年朋辈交际圈,受到了青年学生的热捧,但正如同其他新兴网络媒介一样,校园SNS也有自己兴衰的生命周期,随着时间的流逝,审美疲劳有可能使青年学生的关注热点再度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去。网络中的社会交往行为毕竟是以电脑和网络这一物理介质为中介,根据社会心理学的观点,这种交往方式具有“局部性(如不会有肢体的接触)”的特点,与面对面的交流存在结构性差异,缺少了“身体可接近性”等情境因素,致使声音、表情、动作、眼神、距离等更具人情味更能表达情感的因素难以发挥作用,有可能导致内向的人更加陷入网络依赖,难以提高现实交往能力。另外,过度以符号为中介的间接交往会使人产生新的孤独感,也有可能造成新一代孤独人群。因此,对于青年人的健康成长来说,校园SNS交往只是在时空上实现了对现实人际交往的补充,更重要的还是要回到现实生活中来,通过现实世界中的人际交往获得自身成长所需要的社会性支持。

2.切实关注青年学生的人际交往需求

人际沟通交往能力的提高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题中之意。对于我们来说,应该关注青年的交往诉求,通过三个课堂的建设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帮助青年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异性交往能力,搭建平台引导青年开展健康、积极的人际交往活动。同时,要加强人际交往中的责任教育,使交往能力与道德认识得到齐头并进的提高。

3.采用富有时代气息的方式开展工作

SNS自组织在发展青年兴趣爱好、满足青年交往归属需要方面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给网络时代的青年学生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主动加强对网络舆情掌控引导知识、网络科学技术知识、网络青年心理和行为特点等知识的学习,尝试以青年人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工作,青年在哪里,我们的共青团组织就要覆盖到哪里,“根据青年学生喜欢的沟通、交流、聚集方式来探索新的团组织建设模式”,“青年学生喜欢聚集在网络上,就积极在网络上建团”。⑦尝试在网上建团,将团学组织建到青年人聚集的贴吧、BBS、论坛、SNS等网络群落,利用Web2.0新技术条件开展青年和青年网络自组织引导、服务工作,提高网络团组织的内聚力和向心力。同时,要尝试在共青团组织的网络建设过程中借鉴Web2.0和SNS新技术,增强趣味性、互动性、回应性和服务性的功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贴近青年、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才能受到青年的喜欢,不断增强我们的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真正取得工作实效。

4.关注青年网络文化发展规律

我们应该将服务青年成长与引领青年思想相结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引导青年网络文化向着健康、积极、向上、和谐的方向发展,营造和谐的网络文化氛围,同时,要加强学生网络评论员、引导员制度建设,对校内网进行实时监控,避免错误舆论和不良思想借用校内网中的人际网络蔓延、传播,使文化育人的工作在网络社会中得以延伸,并成为现实世界中各项育人工作的有益补充。另外,利用校园SNS开展校友联络工作,挖掘校友资源在学校育人工作中的作用,亦是高校可以尝试的思路。

注释:

①崔莉.Web2.0时代交互式网页界面功能与审美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②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22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8年7月)[EB/OL].www.cnnic.net.cn,2008-09-01.

③李一.网络行为失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50-260.

④黄少华,翟本瑞.网络社会学:学科定位与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⑤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39-140.

⑥[美]克里斯·安德森.长尾理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⑦陆昊.以最大的决心支持和推动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切实增强对广大青年的吸引和凝聚——在全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EB/OL].www.ccyl.org,2008-08-05.

标签:;  ;  ;  ;  ;  

校园SNS时代青年网络人际交往行为透视--以校园网现象为例_人际关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