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阐述了创新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必然选择,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要点,并提出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要点;创新对策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在这一过程中涉及到多个项目多个环节,各环节之间需要紧密配合用以最大限度的确保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的重要一环,做好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有助于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各部分之间进行协调,从而确保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
一、创新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必然选择
1、创新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发展需要。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改变过去“等、靠、要”的思想模式,逐步加强施工企业的科学管理、市场竞争、质量和工期同步等观念。目前,很多建筑施工企业中存在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机制不顺畅等问题。
2、符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时代要求。如何建立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与市场需要,适应提升企业文化及品牌效应需要的项目施工管理模式,努力走一条“创新、改革、发展”的一体化道路,是建筑施工企业亟需面对的一项艰巨而关键的任务,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项目施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3、创新是建筑工程管理日趋完善的选择。当前,建筑企业运营方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招投标制度日益落实和完善的今天,建筑企业的工作管理模式也逐渐成熟,但其中过度竞争、相互压价、低价中标等问题仍极为普遍。这些问题的出现常会产生合同不合理、不平等问题的出现,而建筑企业为了在这种条件下达到预计工作目标和要求,需从根本上改变施工模式,优化管理章程,从而达到预计工作标准和要求。建筑市场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虽然建筑市场有其固有的特性,特别是在我国建筑市场的发展存在以上问题还不能完全按市场经济的规律运行,法规没有健全,存在着许多人为因素、政策导向、政府行为乃至灰色交易,但无论怎样市场经济的潮流不可阻挡,建筑市场的逐步完善和国际化必然要求项目施工管理不断创新,以此来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
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要点
1、技术管理。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是周期长、涉及面广、施工工艺复杂,相应的参与施工人员较多,因此对施工技术的管理不仅涉及到工程施工的合理性与进度控制,而且还与施工成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施工技术管理方面,首先要对施工图纸进行管理,应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进行施工图纸的技术交底与会审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协调解决,同时对施工技术中的工序尽可能地优化。其次,施工单位应以施工现场条件、施工单位自身条件等各方面为依据,合理、认真、严谨地切实做好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最后是技术准备工作,对涉及到的施工新技术或工程项目中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更应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包括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培训、施工规范及技术交底等准备工作,施工单位还应指派专人对这些关键施工技术进行监督施工,以保证施工技术管理到位,从而能保质按工程进度完成相关施工项目。
2、材料管理。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管理关乎施工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及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要想做到对施工材料的有效管理,要在施工现场立施工材料的存放场所,更需对施工材料管理的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满足施工需要,保证施工质量。施工材料管理包括:现场材料的管理、仓库材料的管理及其他材料的管理。进入施工现场材料要定期进行自检、抽检、报验把好质量关,堆放也要布局合理,标识明显,存放有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仓库材料的管理,要做到按其性能特点采取不同的维护保管方法,严格收、发手续,避免浪费现象出现。
3、人员管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就是施工人员的管理,首先应建立起高效率、组织能力强、专业技能强的领导组织机构。其次施工单位应对参与施工的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同时制定出详细的岗位职责。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做好对施工人员的技术交底工作,对施工关键部位更要由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负责监督施工。另外,还应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并设好项目部各级管理人员相应的岗位责任制。
4、安全管理。为了防患于未然,从预防做起,施工单位应将安全工作的关口前移,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制定安全检查制度与应急预案,安全检查制度是消除事故隐患,预防事故发生,保证安全施工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具体包括定期检查、突击性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等。此外还应设立安全员和安全值班机制,严格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认真执行安全技术措施,总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应长抓不懈。
5、后期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进入到后期时,所涉及到的专业更多,此时各工程交叉繁多、专业性强、工作量大,还会关系到已施工完成的分项保护等问题。因此,对施工管理而言,后期管理也相当重要,它不仅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能按施工进度保质完工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的成本控制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应从经济、管理、技术、组织等各方面入手进行施工后期管理。应在工程现场施工管理部门的管理下,根据工程项目后期施工专业性质、规模、特点等来设置施工后期管理的岗位职能,真正实现人员结构科学合理、高效率办事,同时能将目标层层分解,责任落实。施工管理人员应对施工后期工序质量进行实时检查与不定时抽查,并做好前后工序交接工作。此外,在施工后期管理过程中,可适当制定激励制度,从而进一步对施工人员的积极性进行激发,恰如其份的奖励措施能更好地保证施工后期管理工作的质量。
三、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对策
1、观念创新。项目施工管理不断创新的关键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重视,提高经费的投入,加大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凝聚,切实加强创新意识,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对企业进行管理,即以市场的需求为出发点,要深刻认识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紧迫性、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建筑施工企业应将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放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定位并将创新工作切实落到实处。
2、组织结构创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项目部代表的是施工企业,但它仅是一个部门,而不是企业。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往往考虑的是局部利益,并没有将项目部自身的运作能力与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这便给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留下了很多隐患。通常,建筑施工企业会同时进行数个项目,这就导致企业与项目间、项目与项目间、项目与职工间的利益关系处理不当。只有建筑企业对组织结构进行创新,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3、体制创新。对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施工管理进行机构创新后,必须给这一机构的体制进行创新。项目的生命周期仍是合同履约期,但项目部不再仅是企业的派出机构,而是把项目部变成分公司,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4、技术创新。建筑施工工程管理中的技术创新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在良好的技术支撑下,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和进度。所以,核心技术对占领市场有着重要的意义,能使建筑施工企业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而技术创新又为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结构创新提供了支持和保证,成为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的基础。由此可见,建筑施工管理的创新对建筑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存和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其效果直接影响到建筑施工单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取得,因此,应积极科学地进行施工项目管理创新。
参考文献:
[1]栗绪岗.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对策[J].工程技术,2016(07).
[2]朱鹤.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思考[J].四川建材,2014(02).
[3]彭盛涛.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要点[J].门窗,2014(09).
论文作者:李鹏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0
标签:建筑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项目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后期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