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中学生主体性的修正_主体性论文

道德教育中学生主体性的修正_主体性论文

学生德育主体性的匡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主体性论文,德育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051(2008)01-0101-03

德育的实效性偏低一直是德育的一个难题。究其原因,关键在于传统德育使得学生德育主体缺失。目前,德育正处在“从传统德育到现代德育”的转型期,要提高德育实效性,必须提升学生德育主体性地位。

一、传统德育对学生德育主体性的抑制

德育的目标是培养能自主判断、自我控制、自我践行的自律者。当今,德育仍以传统德育为核心,新的道德教育观念尚未形成,制约着学生德育主体性,使得学生德育主体缺失。重新反思和检讨传统德育对主体的忽视,对于重建以学生为主体德育模式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目标和内容上,以“社会群体本位”为价值的取向造成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传统道德教育是建立在较为封闭、单一的社会结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同一性、程序性,从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个人主体性。传统道德教育的价值定位,一般是“社会整体本位”或“群体本位”,然而,这一价值定位从根本上排斥了“个人”作为目的和主体的价值地位,“个人”被淹没在整体之中。传统德育严重制约了个性发展。我国传统的德育更是强调把国家与社会的整体利益作为培养学生的出发点和归宿,重视共性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对个性发展的必要引导,对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重视不够。德育目标上力求整齐划一,反对个性化。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分工和商品交换的不发达,个人不能成为自由地追求自身利益的独立主体,只能依附于群体而存在。只存在社会主体,不存在个人主体。道德上突出和强调集体主义价值观念,德育目标过于理想化、一般化、缺少层次性,也没有把个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作为它的基本前提。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和道德教育所倡导的道德观,实质是一种抹煞、乃至反对个人独立性的道德。学校德育曾一度成为阶级斗争的丁具和政治教育的代名词,注重学生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严重挫伤了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积极性。过分强调道德灌输,窒息了学生的思想,控制了他们的行为,扼杀了他们的个性和自由。

方法上,单一的道德灌输,抑制了学生主体性。传统的道德教育存在道德说教和道德灌输的倾向,在杜威看来,“实质上是来自上面和外部的灌输。它把成人的标准、教材和方法强加给只是正在逐渐成长而趋于成熟的儿童。”[1] 传统德育的灌输方式是一种“主——客”关系模式,其主体是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受教育者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客体,整个德育过程就是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和训练。学生在这种关系模式中丧失了自身的主体性。“好的道德规范应该是生命的内在需要,而不应该是游离于生命之外的什么东西。”[2] 我们现在的德育没有活的生命意识,只是德育灌输的重要错误就在于它曲解了德育主体性本质内涵,忽视了学生主体性。因此,传统灌输德育教育方式是一种强制的、封闭的教育,它通过一切可能的方法和措施使受教育者接受和形成社会所要求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习惯。这种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僵化的教育形式,通常诉诸直接的问答式教学、规劝、说服、强迫执行、训诫、奖惩以及榜样等方法,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想,阻碍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总之,这种灌输德育的核心是强制和服从,是一种无视学生德育主体的教育。这种被动型、整齐划一的德育方式,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德育的低效。

实践中,德育与“生活世界”的阻隔造成学生主体地位缺失。德育是教学生如何做人,传统德育大多仅仅只通过学校这一种载体。德育越来越被形式化、学校化和制度化,越来越脱离学生的生活。如果将学校德育等同于德育的全部,将学校生活等同于学生生活的全部,就使得德育与生活世界脱离,使学生主体失去了真正成长的生活环境,造成学生主体性的缺失。信息时代的到来,德育原有的知识、经验难以把握和诠释现实社会,从而导致学校所教和社会所需的断层,德育渐渐疏离了社会。面对变化的社会和学生,学校仍延用以往封闭单一的德育模式,没有更新落后的德育观念,没有整合新时期的德育要求,造成恶性循环,与社会难以相融,难以产生良好的效果。传统德育是一种知识性的德育,遗忘了学生所置身于其中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与个人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世界总和。与“生活世界”相背离的传统德育,使学生处于教师的权威之下,学生主体被动、自律性较差。学生在课堂上只会记诵某些抽象空洞的道德规范性知识,体验不到生活世界的丰富性和鲜活性。学校教育与生活世界的脱离造成学生主体人格的分裂,成为一种“失真”的教育,一种驯化教育,使学生失去主体性。

二、学生德育主体性的匡正

在德育过程中,学生的德育主体性至关重要。忽视学生德育主体性是德育实效性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提高德育质量就必须匡正学生德育主体性。学生主体性的提高、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不仅有赖于对传统灌输德育的超越,更为重要的还要取决于对德育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与充分理解。为此,我们首先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对学生德育主体性加以匡正。

(一)交往德育对学生主体地位提升

“交往德育是诉诸师生、生生主体间意义关系的互主体生活体验和自主的、民主的、创造的主动参与规范原则共生、共享,并促进师生的不断自我觉解和境界提升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3]它是对灌输德育的扬弃与超越,对德育方法有效变革的关键。德育方法“既不是教育者一方的活动方式,也不是以教育为主的活动方式,而是教育与教育者共同活动、相互作用的方式。”[4] 传统灌输德育作为一种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灌注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并使之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的德育理念。在这种德育过程中,学生德育主体性缺失、德育实践与生活阻隔、德育过程知性物化,以及师生人格的分裂。在交往德育中,交往不仅仅是纯粹的德育方式或媒介,而且具有普遍的德育意义。交往德育试图把交往作为一种理念、一种精神运用到德育中,构建一种新型的德育形态。交往既作为手段、载体,又作为关系、环境,更作为过程和目的,赋予德育以更广阔的背景和原动力。交往德育是师生德育主体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统一。在德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应在教学、教育过程中是平等关系,都享有尊重、信任的权利。教师为学生提供某种特定的环境和手段以及思维方式,教师不是操纵者,教师启发并实现学生主体性。学生德育主体性主要体现在接受性与创造性的统一。学生积极地学习道德知识,使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道德品质。交往德育建立在对话、沟通、理解、协调、一致的基础上。通过交往,一定的道德规范与观念为学生自觉地从情感、意志、信念等层面自主选择、自我构建、逐渐内化并外化为行为。交往德育促进了学生德育主体性的提高,是实现德育有效性的根本途径。

(二)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不仅有赖于对整个德育过程的规律和特点及其本质特征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打破传统师生关系的范畴,提升学生德育主体地位。德育过程中师生关系的核心在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德育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相互开放、相互影响、德性共进的社会过程。德育过程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施加影响,而且包括学生对教师的影响。德育过程实质上是教师与学生互相促进的道德共进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双方共同采取自我实现、平等协作的活动过程。它既不是教师单纯传授知识,也不是学生消极被动的接受过程;它是以教师的主导为基础,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作用共同发挥的过程。师生享有同等的地位、相同的权利,都是德育的主体,平等地、自觉地参与各种活动。在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作为德育的主体是具有主体独立性的人,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关系中全面发展自己。师生间是“主—主”的关系模式,师生之间在德育过程中不断的竞争、合作与协商。逐渐形成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互动合作关系。这种关系从本质上说是对传统的“主—客”师生关系思维范式的一种突破,它肯定了在师生交往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双向影响和交互作用。

(三)德育回归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是德育的基础和源泉,对学生生活及人生的发展意义是学校德育所无法承担和不能代替的。回归生活世界是新的德育改革与发展的价值取向。从根本上消除传统德育的弊端,使德育从抽象化、空洞无物化的说教中走出来,关注、指导和引导学生的现实生活,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创新生活,提高学生德育主体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德育内容的侧重点主要是强化生活中基础性的道德知识、道德能力和道德智慧的培养,帮助和引导学生明确其学习目的,并将之具体化、层次化。现代德育带领学生投身社会实践,把校园教育转变为礼会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和巩固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使学生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能动性,发现自身的价值,或者发现自身素质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找到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德育和时代要求结合起来、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和体验诱发结合起来、和自主创造结合起来。发挥学生的道德主体性,强调道德体验、道德行动和回归生活世界是人们在反思传统德育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德育新理念。这种观点认为:自主性、能动性、超越性与为我性、受动性的交织构成了德育主体的完整特性,这种特性随着个体经验的丰富与改造,自我的发现与完善而不断加强。因此,德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就是在共识价值和社会主导价值的指引下,从学生德育主体的生活和实际需要出发,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道德发展水平,实现学生主体的理性的、自由的发展。

收稿日期:2008-01-19

标签:;  ;  ;  ;  

道德教育中学生主体性的修正_主体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