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政治形态概念及其方法论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方法论论文,地缘论文,形态论文,意义论文,概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369(2007)3—0113—06
问题的提出
作为人类政治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地缘政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既具隐含的内部特质,又有各种显性的表现。地缘政治关系是地缘政治现实的一方面重要表现,它更多地以显性方式展现在世人面前,因而成为众人瞩目的重要地缘政治内容。考察地缘政治关系,是研究地缘政治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地缘政治的综合性与复杂性往往导致地缘政治关系表现得错综复杂、扑朔迷离,要全面、正确地把握地缘政治关系确非易事,需要有恰当的且方便的解析地缘政治关系的方法。
考察地缘政治的一种途径选择是,针对地缘政治的显性特征,从地缘政治关系所展示的外貌,整体地、综合地观察和分析。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地缘政治总是表现出与时代特征相吻合的面貌,而且,通过历史的、动态的观察与比较,我们还可以看到地缘政治关系的演变。这就需要有一个能够反映地缘政治关系整体面貌的概念以及相应的研究方法,然而,在现有的地缘政治学成果中,没能找到合适的概念。因此,本文建立一个反映地缘政治总体面貌的新概念“地缘政治形态”,使它能够反映出地缘政治关系的总体特征以及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演进,且便于我们观测、描述和理解,通过对地缘政治形态的整体性研究和历史性动态考察,发现地缘政治关系的本质特征及其演变规律。
通过地缘政治形态概念及其方法,预期可以实现两个主要研究目标:一是概括出某一时间段内世界或区域的地缘政治关系的总体表现特征;二是,通过对不同时段地缘政治形态的动态考察,揭示地缘政治关系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前者为静态分析,后者为动态考察。地缘政治关系在其零乱的外在表现背后,必定潜藏着一定的规律。虽然在任何特定的时间中都可能出现混乱和无序,但地缘政治秩序在世界上是确实存在的。尽管在许多时候这种秩序很难看清楚,然而,透过复杂的看得见的地缘政治形态,去发现其内在格局是可能的。①
现有的地缘政治学方法论中,没有关于地缘政治形态概念的专门论述,更无从谈起地缘政治形态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但这并不表明不存在地缘政治形态。事实上,任何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对应的政治形态,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地缘政治关系也一定会表现出某种客观的形态。由于缺乏地缘政治形态研究的现存方法,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形态的研究中寻找启示。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形态研究的启示
马克思在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时,为了整体性地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建立了“社会形态”概念。在马克思主义的论著中,社会形态与社会经济形态被看作是一对同义词。
1.社会形态概念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形态的概念是一个复合概念,包含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经济结构、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等重要内涵。
首先,马克思主义在论及社会形态时,通常针对生产关系而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将社会形态与“社会经济结构”、“生产关系总和”和“生产关系体系”等名词联系在一起。生产关系决定了其他一切社会关系,它是构成社会形态的骨骼,是决定一定的社会形态的性质的直接标志。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概念内涵不仅局限于生产关系,还涉及生产力、生产方式、上层建筑等领域。虽然生产力并不是直接决定社会形态的因素,但由于生产关系归根结底决定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因此生产力也是组成社会形态的重要成分。马克思还将社会形态指向生产方式,把意识形态、精神生产等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的内容融入社会形态概念之中。
可见,社会形态不仅包括一定的生产关系,而且还包括该社会中人们的生活习惯,在阶级社会中还包括阶级划分及阶级对抗的具体社会表现,包括政治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态、家庭关系等等。[2] 这样,社会形态就不仅仅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而是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各种社会要素的总和。赵家祥把社会形态定义为:是由历史上一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全部生活要素组成的统一的完整的社会体系,是按照本身特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发展着的活的社会机体。②15
2.方法论启示
马克思主义将社会形态总体上落脚于生产关系层面,通常指向生产关系总和或生产关系体系及其表现出的社会经济结构。同时还将它指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即生产方式;还指向经济基础及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可见,马克思主义在研究社会形态时,首先从人类社会关系中的物质层面入手,将重点落实于生产关系层面,同时也十分重视从生产力和上层建筑角度研究。总体上,其方法和手段是综合的,方法论本质主要表现为:
(1)从物质层面出发,把复杂的社会关系简约为生产关系。马克思主义首先把复杂的社会关系划分成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两大层面,指出物质关系是决定人类社会关系的本原。然后,从人类社会生活的纵深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社会关系中分离出生产关系,并把生产关系作为决定人类社会其它关系的原始关系,即从物质关系入手,把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简约为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作为研究社会形态的基本指标。
(2)把社会经济结构作为研究社会形态的主要途径。马克思认为,一个时代的政治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是这一时代的主要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③
(3)将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社会要素统一在一起作整体性研究。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在考察社会形态时,是把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看作一个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把社会形态看作所有这些社会因素的总和。
(4)把社会形态的发展作为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加以动态考察。马克思主义把社会形态看作是活生生的社会有机体,而不是静物,认为它是有生命的,必然有形成、变化、死亡的过程,因此,加以动态的考察分析。
马克思主义运用社会形态概念,并把它作为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加以动态的考察,发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其关于社会形态概念的构建及其研究方法为地缘政治形态的研究提供了启迪。
地缘政治形态概念与研究方法
1.地缘政治形态概念的建立
马克思通过建立反映人类社会整体面貌特征的“社会形态”概念,并将它运用于对社会发展演变内在逻辑的探究,最后成功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下面,将主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建构地缘政治形态概念,并拟构相应的研究方法。本文希望建构一个能够将人类社会各种地缘政治关系笼罩在内的整体性概念——地缘政治形态,以此考察不同时期地缘政治关系的总体面貌和特征,并通过不同时间段地缘政治形态特征的总结与比较,揭示出地缘政治的时空特点及其发展变化趋势。
地缘政治形态概念应该具有这样一个核心:它是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各种地缘政治现实关系组成的有机体及其呈现的总体面貌。它是一个能够被观测到的有外貌特征(如形状、轮廓等)的形体,其内部存在一个支撑它的结构,结构中包含着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地缘政治关系。因此,地缘政治形态不仅用来表示地缘政治关系的外在形式,而且还需要能够反映出其内在的关系结构特点。如世界地缘政治关系的地域差异、地理分布等,不仅具有外在的面貌和物理轮廓等特征,而且还是地缘政治行为体之间相互作用构成的内在结构的体现。如果通过历史过程对不同时间段内地缘政治形态进行连续的、动态的考察,就能观察到地缘政治形态的变化发展轨迹,从而揭示地缘政治关系运行发展的规律。这就意味着,地缘政治形态概念不仅仅用以静态地描述世界地缘政治现象的总体面貌,而且还应能够用于对地缘政治的发生发展过程作动态的研究。
据此,这里对地缘政治形态界定如下:在特定时代所致的生产力条件和空间条件下,由政治行为体通过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各种地缘政治关系有机组合而成的综合体所展现出的空间样式。它是一个有机体,具有骨架、轮廓、外形和面貌等相对稳定的构件,同时具有产生、发展、演变、消亡的动态过程。它既是地缘政治关系的外在表现形式,又是地缘政治关系内在逻辑的反映,是外形和内在结构的统一。
这一概念包含着诸多要素:①时间要素,反映不同时代地缘政治形态的差异与变化。②空间要素,即地缘政治形态依托于特定的地理空间,并具有地理形式。③生产力要素,特定的生产力条件,尤其是技术,它是影响地缘政治关系的重要因素,密切关系到地缘政治形态的特征与演化。④结构要素,地缘政治形态内含特定的结构,由地缘政治行为体相互作用形成的各种地缘政治关系按一定规则组合而成。⑤主体要素,地缘政治形态的本体是行为体之间地缘政治关系的综合体,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地缘政治关系的主体是政治行为体。⑥生命要素,作为一个有机体,地缘政治形态具有从形成经发展到消亡的生命过程。
上述地缘政治形态概念所表达的含义包括:①地缘政治形态是一个有机综合体,是各种地缘政治现实关系的总和,反映特定时期地缘政治的总体面貌特征。②各种地缘政治关系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它们在空间上通过排列形成一定的结构——地缘政治结构,它是支撑地缘政治形态的骨架。③地缘政治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具有形成、发展、演变、消亡的运动特征。
地缘政治形态是各种地缘政治关系外在表现与内在联系有机统一的综合体,这一特征要求我们在分析地缘政治形态时,不仅要准确地概括地缘政治关系的外部特征,而且必须深入内部解析其内在结构,以更好地把握支撑地缘政治形态的内在动因。这依赖于正确而有效的研究方法。
2.地缘政治形态研究方法
根据地缘政治形态概念的内涵,参考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形态的方法论特征,按照“简约——结构——整体——动态”的方法路径,拟构地缘政治形态研究方法。其遵循的原则有:①紧紧抓住行为体之间的地缘政治关系,它是地缘政治形态研究的根本对象。这里,将地缘政治关系简约为国际政治行为体之间以地理要素为纽带的、并在地理空间中进行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②将研究重点投放在对其内部结构的剖析上,尤其是主要地缘政治关系在地理空间上的组合与排列。③把地缘政治形态视作生命过程,放在历史时段中进行动态考察。④在关注行为体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这一主脉时,应注意各种影响地缘政治关系发展的生产力背景、塑造世界政治的精神因素等物质与非物质条件,作整体考察。
具体方法上强调,在对地缘政治关系作综合性的总体研究的同时,重点对地缘政治关系进行结构的解剖,并进行过程的动态分析。
(1)以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为主脉,综合考虑生产力背景、统治者的思想观念等因素,加以整体性考察。地缘政治形态是地缘政治关系内在特征的反映,它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在地域空间上的综合表现,是人类生产力发展水平控制下地缘政治活动空间变化的写照,其中还反映出人类主观能动性所引发的政治行为的变化在地缘政治关系中的显现,以及地理环境条件对人类政治活动反作用的痕迹。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空间过程及其在地理空间中的存在是地缘政治关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塑造地缘政治形态的直接成分。同时,生产力发展状况,特别是技术条件因素,它是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发生与变化的重大背景,在地缘政治关系中有一定程度的体现。而地缘政治行为体对世界政治与国际关系的认知及其价值取向等观念因素,也可能会在地缘政治关系中有所反映。因此,在研究地缘政治关系时,除了抓住主脉外,还需适度关注技术、人类对世界的认知等综合因素,进行整体考察。
(2)把地缘政治形态作为有机体,从内部解析由地缘政治关系组成的空间结构,从而把握支撑形态的内部构架。马克思主义从生产关系构成的社会经济结构角度解剖社会形态,使人们看清了支撑社会形态的骨架。地缘政治形态也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机体,和生物体一样,具有其特定的内在结构。虽然地缘政治关系乍看起来似乎有些零乱,其实并非一团乱麻似地堆砌在一起,而是通过一定的排列与组合形成特定的内在结构。
对地缘政治关系的排列与组合,可以按垂直与水平两个维度来观察。从纵向看,各种地缘政治关系不是同等的,而有主次之分,各种关系所处地位具有高低排列的次序,主要关系支配次要关系。从横向看,地缘政治关系存在水平排列的次序,一些地缘政治界线将各种地缘政治关系分割开来,有全球性的、区域性的、次区域性的分界线,前者决定后者。因此,可以通过地缘政治关系的排列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结构,来认识地缘政治形态。
(3)把地缘政治形态作为一个生命过程,通过历史性的动态分析,探索地缘政治的演变规律。地缘政治形态在特定的时段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同时,从长远的历史视野来看,它又是一个形成、发展、演变直至消亡的自然历史过程,具有动态性。因此,研究地缘政治形态,既可以进行静态的描述,又可以进行动态的分析,两者在根本上都必须紧紧抓住地缘政治关系这个脉络。
静态研究更多地适合于对某个特定时段内的地缘政治关系的细致分析。而把地缘政治形态看作是一个自然形成的历史过程的结果,通过过程的动态分析与比较,可以发现地缘政治关系演变的趋向,有利于人们把握地缘政治的发展规律。
形态分析法运用:冷战时代的世界地缘政治形态
运用上文构建的地缘政治形态概念及其研究方法,以冷战时代为例,分析世界地缘政治形态,作为其效果的检验。本文以冷战时代世界政治关系为主脉,进行综合性的和整体性的形态分析。由于不涉及跨时代的过程研究,因而更多地深入关系内部进行结构的剖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政治很快由热战演变为冷战,并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二战的胜利彻底打破了原来主要由帝国主义控制的旧世界体系,促使世界政治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一方面,帝国主义和殖民体系瓦解,原有的资本主义国家体系规模锐减,同时一批独立主权国家诞生,形成民族主义国家体系。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体系形成,除苏联外迅速向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发展。这样,在一个统一的世界体系中,形成了两大社会体系、三类国家体系、多种经济制度类型并存与竞争的复杂局面。
战后美国和苏联奠定了全球性的超强地位,世界其他地区未形成能与它们分享领导权的力量,美、苏将诸多国家分别纳入各自领导的体系中,使战后的世界地缘政治很快演化出美苏进行全球性竞争与对抗的形态。这一形态与美苏分别主导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识形态的对抗局面相吻合,表现出浓重的意识形态地缘政治色彩。冷战时代,以美苏全球争霸为主轴展开的世界地缘政治具有显著的形态特征,主要表现为:
(1)一个统一的地理世界按不同的价值观念,被分割为两个相互对立的意识形态世界。自十月革命胜利之后,苏联社会主义政权就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仇视的对象。但由于当时苏维埃政权力量尚未足够强大,而且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尖锐,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矛盾还没有发展为全球性的根本对抗。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苏联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体系的迅速壮大,对美国领导下的资本主义国家体系造成巨大冲击,在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构成了两种意识形态的较量:谁能够更好地组织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苏联通过社会制度的创新,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受到许多国家的青睐。美国则力图证明,它的政治经济组织模式更有效,更能被广泛接受。这样,按照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分野,一个统一的地理世界被齐刷刷地分成两个政治世界。两者之间彼此隔绝,分庭抗礼,水火不容。全球范围内国家之间关系按意识形态划界,非友即敌,难有另择。
(2)海洋体系与大陆体系之间形成围堵与反围堵态势,边缘地带成为两种力量交锋的热点。苏联及其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阵营位居欧亚大陆中心部位,成员以大陆性国家为主,构成大陆国家体系。美国挂帅的资本主义阵营分布于北美、西欧、东亚等地,以海洋国家为主,分布在欧亚大陆外围,构成海洋体系。战后,美国纠集其盟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围堵、封锁和遏制战略,率先在欧洲建立以“铁幕”为标志的地缘战略封锁线;其后,在东亚和西太平洋地区,针对苏中设置“岛屿锁链”;20世纪80年代后,在中东、南亚建立遏制苏联南下的地缘政治战线。而苏联则一直试图向海洋突破。这样,在海洋体系与大陆体系之间形成封锁与反封锁、围堵与反围堵、遏制与反遏制的地缘政治斗争。处在海洋体系与大陆体系交接部位的边缘地带,如德国、朝鲜半岛、印支半岛、南亚、中近东地区等,成为两种性质地缘政治势力的交锋地带和热度持续高涨的冲突地带。
(3)世界大势保持恐怖平衡,局部热点持续紧张。冷战的特色在于处于战争边缘但维持不战的状态,它建立在美苏军事力量的基本平衡基础上。美苏两极对抗的简单结构使世界安全孕育危机,随时有擦枪走火的危险,但却保持了它们之间的简单平衡,总体上避免了危及全人类的世界大战。由于双方都掌握足以摧毁对方的大规模杀伤性热核武器,但却都不具有能够有效避免对方攻击的防御能力,这种情形一方面造成了美苏对抗的不断升级和持续高涨,使世界局势长期处在战争边缘;另一方面,对相互毁灭的顾忌,使双方尽量避免直接冲突,大大降低了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因此,美苏竞争常常由代理人进行。美苏之间的核能力平衡维持了世界大势的恐怖冷和平,但无法彻底控制局部地区形势的突变,热点彼伏此起,如柏林危机、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等等。
(4)“零和”成为国家间地缘政治关系的主要模式。冷战时代的世界政治表现为典型的零和模式,“敌之得即我之失”的观念遍行天下。一方面,国家之间关系往往不是结盟就是对抗,难有第三条道路的选择。另一方面,加重了某些地缘政治要素或目标的战略砝码,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其结果是,进一步加剧美苏双方争夺势力范围和战略要害地区的冲动与欲望。纵观冷战史实,很难发现由美苏和平协商解决冲突、双方共赢的成功案例。相反,德国的分裂、朝鲜半岛的南北对峙都是零和模式下达成的不稳定平衡,美苏双方不仅没有从中捞到多少便宜,反而付出沉重代价。在美苏对峙格局控制下,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问的冲突通常也以零和模式展开,如阿以矛盾、印巴冲突等。
(5)存在“三个世界”的力量结构,国际政治行为体在结构内互动。冷战时的世界,在意识形态覆盖下,还存在一个力量结构:世界各国和地区按力量强弱进行排列与组合。结构内包含三个层次: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少数超强力量;为数众多、分布最广的薄弱力量;介于两者的中间力量。它们分别对应着三个世界:美苏第一世界;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第二世界;亚、非、拉广大第三世界。这三个世界并非彼此孤立存在,而是同一力量结构中的三个层面,它们从高到低形成序列。三个世界之间相互作用,彼此运动。第一世界中的美苏矛盾运动支配全球性的政治经济关系,其它两个世界处在被支配地位。第二世界在服从第一世界的同时,享有对第三世界的经济优势和影响力。第三世界通过自身联合图谋自强,与来自第一世界的霸权势力抗争。三个世界的力量结构及其间的互动,是冷战地缘政治形态的又一重要特征。
(6)第三世界的联合形成重要力量,制约全球地缘政治关系的运营。第三世界由广大落后的亚非拉地区组成,长期是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势力侵略、控制的对象。冷战时期,它们仍然是美苏争霸和渗透的重点地区。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和1954年4月的万隆会议,推动了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标志着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和向不结盟运动迈进。新兴的民族主义国家坚持独立自主和不结盟原则,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为争取国际关系中的平等地位和经济发展的自主权而积极斗争,牵制美苏对世界的争夺和控制。这样,在全球地缘政治关系中,除美苏关系外,霸权主义势力与第三世界之间的关系构成冷战时代世界地缘政治关系的重要方面,制约着世界地缘政治关系的运营。
简短的小结
对地缘政治的整体考察需要相应的概念和方法,目前地缘政治学理论中缺乏相应的方法论支持。面对复杂的世界地缘政治形势,我们需要正确的分析方法,它比说教更有意义。本文是方法论的探索,目的是试图克服现有地缘政治理论的不足,提供一个补充的研究视角,以利于我们更全面地观察地缘政治现实。
从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研究中,本文找到了思想的启示和方法的参考。参照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形态的研究途径,建构了地缘政治形态概念及其研究方法,籍此作为一条穿透迷雾通向纵览地缘政治全局的观察制高点的新路径。
通过检验,本文营造的形态研究方法较成功地解剖了冷战时期的世界地缘政治形态,让我们透过形态表面看清其内部构造,认识各种复杂的地缘政治关系之间的相互关联及其形成的层次和结构,从根本上把握地缘政治全局。
作为方法论创新的探索,本文的研究仅仅是初步的尝试,对于地缘政治形态概念的内涵及其涉及的多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等问题尚需继续探明,研究方法也有待于作更多的检验和进一步完善。
收稿日期:2007.05.10
注释:
① Geoffrey Parker.Geopolitics:Past,Present and Future,London:Pinter,1998:94
② 赵家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简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72:237
标签:地缘政治论文; 政治论文; 世界政治论文; 社会发展规律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社会结构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历史规律论文; 经济学论文; 上层建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