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道德建设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人的素质建设,农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在人的素质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特殊意义,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农村物质文明得到了高度发展。与此同时,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相对滞后,与农村的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理论上澄清是非,在实践中激浊扬清,引导农民选择真正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 农村 思想道德建设 引导 正确的价值取向
ON THE MORAL CONSTRUCTION IN THE COUNTRYSIDE
Li Zhehang
Zhang Lina
Abstract
The core of constructing the socialist spiritualcivilisation is to enhance man's quality.The
moralconstruction of farmers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cnhancing man's quality and realizing socialist modemization.During the transition from planning economy
to
marketeconomy, the spiritual civilization has been developingdramatically.However,the moral construction in these arcashas lagged behind and it is not incompatible with ruraleconomic development. These problems
are
caused
bothsubjectively and objectively.In theory, rights and wrongsmust be distinguished; in practice,vice must
be climinatedand virtue should be exalted.By so doing,they can be solved .The farmers should be guided to choose the correct valucscompatible with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Key Wordsthe countryside moral construction guidecorrect valucs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人的素质建设,而思想道德建设在人的素质建设中又占有突出地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在农村,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首要问题。农业是我国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基础,农民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农村的社会全面进步。本文就当前农村的思想道德建设状况及如何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问题作一些研究和探索。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当前,农村的思想道德状况怎样?如何加强农村的思想道德建设?要对这个问题作出合理的分析,必须搞清道德的内涵以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思想道德建设的关系。
什么是道德?在人类生活中,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人们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形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为了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保障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便形成了对人的行为加以约束和导向的道德规范。从一定意义上说,道德就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规范的特殊性在于,它不是靠外来的强制力量起作用,而是以善和恶、正义和非正义、公正和偏私、诚实和虚假等作为道德判断,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的力量,来影响人的心理、评价人的行为。总之,道德是指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的内心信念维系的,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思想道德建设是辩证统一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有效地推动生产力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无论是思想道德建设还是科学文化建设都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增强国民经济的实力,使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积极推进的作用。与此同时,历史唯物主义又充分肯定了精神对物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思想道德建设可以帮助人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系列新思想和新观点,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加强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思想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结合起来,以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既体现了市场经济的某些共同特征,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特色和中国国情的特点。
农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特殊意义。我国是个文明古国,农民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农村正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在这样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新旧体制的交替,利益格局的调整,社会矛盾的冲撞,势必带来农民思想道德关系的复杂化和观念的多样化。带来农民思想道德观念、农村社会道德秩序的调整,加强农民素质尤其是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已刻不容缓。
二、当前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
目前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从总体上看,主流是好的。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给农村的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带来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农民的思想道德观念和精神境界发生了积极变化。突出表现在:农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价值观逐步树立。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广大农民群众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通过诚实劳动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带领更多的农民共同致富奔小康;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农民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大为增强,逐步抛弃过去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和生活方式,集体主义观念、互助协作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科学的观念得到了增强,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有了显著提高;家庭伦理道德不断得到充实。总之,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新风尚正在逐步形成,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正在确立。
但不容忽视的是,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农村正处在深刻的转型时期。物质文明在高度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滞后,农村的思想道德建设尚处于发展过程中,使得农民的思想道德观念与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还存在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价值取向上,“一切向钱看”的思想成为不少农民的行为准则。价值准则的偏移,造成一部分农民以拜金主义取代奉献精神。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打破了“左”的束缚,从安贫乐道转向探究生财有道。市场经济意识、商品货币意识的确立,使人们的金钱观念也越来越强化,在市场经济负面效应作用下,有的农民认为“只要有钱赚,一切都好办”,管它什么道德不道德,在金钱的驱使下,将法律、良心、尊严、人格,一概弃之不顾。于是出现了制造或贩卖假冒伪劣产品,拐卖妇女儿童,设娼聚赌、走么贩私等等,甚至有的农民有组织地盗窃国家财物,干起车匪路霸的罪恶勾当。在一项调查中,曾向农民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你最关心什么?有95%的农民表明只关心自己的经济利益。
第二,政治观念和集体主义观念退化。拜金主义实际上是一种极端利已主义,拜金主义的结果是以个人主义取代集体主义,在人个主义、利己主义趋动下,农民的政治观念淡化,部分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对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实现共产主义表示怀疑,政治上无追求,对一些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与国计民生的大事,不关心、不过问。集体主义观念和主人翁意识淡漠,无政府主义思想抬头,认为“土地分到户,不要党支部”,片面认为改革开放就是多挣钞票,多讲实惠,对集体大事不屑一顾。公民的义务观和权利观淡漠,对国家和集体应尽的义务不能积极履行。表现在农村征兵、征粮、收缴税款等工作方面,有一定的阻力。甚至对本村的公益事业(如修桥、筑路等)也不愿尽自己的一份义务,有的农民参加村民会议还要求集体给予经济补贴。
第三,一些先富起来的农民,超前消费、比富斗阔。农村改革使农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广大农民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以后,大部分已步入了小康。近年来,宁波市北仑区农民人均收入已由1985年的589 元,提高到1996年的4368元,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农民正在迅速而有力地改变传统的小农生活方式,逐步接受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在农民的精神生活方面也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在有的农村,一些先富起来的人,出现了超前消费、比富斗阔的现象。有的农民为了和别人攀比,大建高档次的私房,有经济能力的大建,没有经济能力的农民借钱也大建,结果是越建越穷,越穷越建。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办一桩婚事少则几万元,多则花费十几万元,其结果造成了消费比例增多,生产投入减少。
第四,农村封建迷信活动泛滥,精神生活中的不良社会现象增加。有的农民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以后,大兴土木,修建封建迷信设施,建造庙宇风靡一时。许多农户在家里供神拜佛,有的乡村干部家里也放着观音菩萨。据统计,近年来我区清理的非法庙宇就有175个。 以诈骗钱财为目的而专门从事封建迷信活动的人迅速增多,诸如算命、占卜、测字等形形色色的从事迷信职业者随处可见,有的“算命先生”甚至成了专业户。有的丧事奢办,做道场、请神汉,在一些地方,雕刻精美的墓碑,耗资逾万的“圈椅坟”到处可见,甚至有的农村出现了“活得起,死不起”的现象。在精神生活中,农民真正用于发展和充实自己才能的闲暇时间并不多,精神文化生活空虚使得农村赌博风日甚一日。还有的农民思想空虚,意志消沉,追求各种怪诞、淫荡和刺激的生活方式,观看淫秽录相,搞色情活动等。这些出现在农村的不良社会现象,严重败坏了农村社会风气,给农村社会带来严重危害。
第五,农村婚姻家庭道德失范,给农村社会的稳定带来隐患。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和组织方式。家庭道德是社会道德的基础,是社会稳定的保障,社会的健康和稳定依赖于家庭的健康和稳定。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婚姻家庭的道德失范现象有所增加。比如,婚姻关系的稳定性下降,夫妻情感的轴心偏移,在宁波市北仑区对农村家庭状况的调查表明,近年来,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不稳固的现象日益增多。少数农民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影响下,不惜以拆散家庭为代价另寻新欢。北仑区政府所在地新矸镇,96年有83对夫妻离婚,比95年的53对高出63.85%;比较偏远的梅山乡96年有25 对夫妻离婚,比95年的16对高出64%,郭巨镇同期离婚的夫妻有19对,比95年的14对高出73.68%。其他乡离婚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农村家庭的解体,虽然从一方面表明了农民的思想观念在经济转轨时期的一种进步,另一方面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三、对农村思想道德状况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同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样是一个新生事物,有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分析以上所列举的农村思想道德状况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原因。
从客观原因看,其一是受到市场经济负面作用的消极影响,出现思想认识上的误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将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确立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本质区别,主要体现在所有制和分配方式不同。但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都是市场经济而言,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点,这就给思想道德建设带来了双重影响。比如市场经济的求利性、平等性、竞争性、自主性、开放性的特点,具有积极意义,可以促进经济活动主体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以平等的意识开拓进取,有效地促进经济主体提高自身素质,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与此同时,也有消极的负面作用,往往能诱使人的价值取向发生扭曲,趋向本位化和个体化;价值目标货币化,一切向钱看,在认识上出现一些误区。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还较低,在科学文化比较落后,使得农民鉴别和防范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能力偏低,导致一些消极的道德现象出现。
其二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缺乏对农民党员群众的教育力度。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能不能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加快经济的发展,保持社会的稳定,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这一科学论断同样适用于农村。农村要致富,全靠党支部,农村要发展,带头靠党员。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说到底,是对农民的素质建设。全面提高农村的思想道德水平,首要一条要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素质。然而近几年来,不少农村基层组织认为,经济工作是压倒一切的中心,经济发展状况和任务是硬指标,思想道德教育是软指标,衡量农村工作政绩主要是看硬指标,因而对农村党员教育工作采取被动应付的态度。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十年来我们最大的失误在教育方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87页)调查表明,有95 %以上的乡村干部全年主要抓计划生育、粮食定购任务、农村乡镇企业,对农民教育投入极少的人力和物力。有的在对农村干部年终考核中,没有将精神文明建设列入考核内容。在对农村党员群众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上也存在很多问题,从内容上看,缺乏针对性;从形式上看,不重实际效果。以至在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中,常常出现讲课者口干舌燥,听课者漫不经心的状况。在课堂上进进出出者、交谈者有之,嗑瓜子、喝饮料者有之。最后大多流于形式,收效甚微。
从主观原因看,一是农村部分基层干部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同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相联系的。它不仅对我国的物质文明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而且对经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然而在部分农村干部中,依然存在着重物质文明、轻精神文明建设的倾向,认为经济建设是务实,精神文明是务虚,只要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文明自然而然就能搞好。甚至认为坚持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只要抓住“一个中心”就行了,只要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丢掉了“两个基本点”。没有看到“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44 页)农村基层干部是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头人,这些错误思想认识的存在,极大地妨碍了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二是部分农村干部自身素质较偏低,不能在农民群众中起表率作用。部分农村党员干部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逆转,公仆意识淡漠,不安心基层工作,对农民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使农民群众对村干部失去信任。我区的一份调查问卷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当你遇到困难时,愿意找谁帮忙解决?”,在我区两个村的调查结果显示,54%的村民回答“自己解决”,19%的村民回答“找村干部”,27%村民回答“找亲朋邻居”。还有的少数党员干部,由于受市场经济冲击,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膨胀,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违法乱纪的腐败现象滋长。调查资料显示,近年来北仑农村集体可支配资金无效益支出每年有增无减,其中相当数额是由于某村干部借招待为名大吃大喝,借考察学习为名游山玩水,群众对此反映强烈。有的农村干部在工作中态度粗暴,方法简单。上述调查资料还显示,对村干部工作满意的村民仅占2%,认为村干部工作一般的占60 %,对村干部工作不满意的占20%,对村干部工作不了解的占18%。由此表明农民对村干部工作的满意程度不高,干群关系不太融洽。
四、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的几点思考
通过对农村思想道德现状的原因分析,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从农村实际出发,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克服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值得我们思考的现实问题。
思考之一,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中将破与立结合,引导农民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破与立是辩证统一的,从质的规定性来说,破就是破,立就是立,不能将二者混淆。但它们又有相互联系的一面,破与立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没有破就无所谓立,不破不立,破是立的前提和条件。另一方面,破是为了立,立往往是破的结果,没有新事物的出现,破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从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来说,也应该是破与立的辩证统一。农村的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新的道德建设,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必然会遇到旧的思想道德体系的抵抗和破坏。只有彻底揭露和破除旧的思想道德的虚假、丑恶,才能确立社会主义道德的真善美。因而必须从理论上澄清是非,在实践中激浊扬清,坚持正确的思想道德导向,帮助广大农民分清是非、荣辱的界限,引导农民选择真正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
思考之二,要坚决扭转实际工作中忽视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现象,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坚持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必须切实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克服把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看成是“负担、包袱”的思想,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高度,认识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从北仑区的现状来看,我区现有农村人口25万,占全区人口的绝大多数,这一基本情况决定了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全区工作的重点。必须把农村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才能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奠定牢固的基础,要克服认为抓经济是硬任务,抓精神文明是软指标的急功近利思想,树立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思考之三,最大限度地克服和清除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力度。各级农村基层干部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带头人,因而必须重视对农村基层干部进行党性教育、公仆意识教育,使广大农村干部真正树立起为农民服务的思想。清除农村腐败现象,坚决制止公款吃喝风、公费旅游风等慷国家之慨的行为,打击贪污受贿的犯罪行为。制定新的防范措施,严厉惩处腐败分子。坚决打击农村的社会丑恶现象,绝不能姑息养奸。净化农村社会风气,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提供良好的政治保证。同时,要加大教育力度,有计划、有步骤的落实思想道德教育措施。教育中要突出三方面内容:通过理论教育,增强社会主义信念,使他们懂得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怎样联系农村实际搞好两个文明建设,从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中解放出来。通过科学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清除封建迷信等腐朽思想的影响,消灭农村中的不良社会现象;通过普法教育,使农民能做到知法、守法,为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通过教育,在农村形成一个文明、健康、进步的思想文化氛围,使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
思考之四,要切实增加财政投入,提高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水平,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加强,固然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各级干部的努力,但也需要必须的物质保障。因为物质基础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依托,没有必要的物质基础,思想道德建设是很难搞好的。当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对宣传文化事业投入总量偏少,比例偏低。对宣传文化事业的投入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可以对物质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必须把对宣传文化设施的投入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保证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资金。通过经济投入,在农村建立一些相应的精神文明建设的硬件设施,比如文化室、图书室、体育活动室等一些健康的娱乐场所。大力弘扬正气,利用这些积极、健康的活动场所引导农民的兴趣、爱好,使广大农民从低级趣味、庸俗和迷信的活动中解放出来,优化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外在环境。
思考之五,开展以提高农民素质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的文明创建活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如何将两个文明建设的任务有机结合并落实到基层,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就是一条有效途径。大力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可以制定规划和措施,开展一些星级五好家庭等创建评比活动,通过这些有益的活动,激发广大农民的上进心,破除陈规陋习,使封建迷信无藏匿之地,减少直至消灭赌博现象。通过创建活动还可以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家庭和睦的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总之,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首要是人的现代化建设,在我国特殊的国情条件下,主要是农民的现代化建设。面临世纪之交,中国的农民应有什么样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素质去迎接未来的挑战,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本文观点不尽完善,希望得到同仁的指正。
标签:市场经济论文; 农民论文; 社会主义道德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道德素质论文; 农村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社会观念论文; 三农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 精神文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