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中地理选修课程实施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状分析论文,策略论文,课程论文,高中地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186(2009)01-0063-05
修回日期:2008-09-07
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是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一环。为此,《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对课程结构进行了重新设置,由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三个层次构成。[1](2)其中“模块”是本次课程构成的最基础单位。各学科的模块设置包括必修和选修两部分,选修课程的设置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但在实际操作中又是一个难点。如何发挥选修课程的作用,实现《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提出的目标,是当前高中各科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当前一些实验区高中地理选修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分析,笔者提出一些有利于实际操作的策略。
一、从“课标”建议到实施现状
(一)国家层面上关于地理选修课程实施的建议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建议:高中地理课程由共同必修与个性选修课程组成。选修课程由“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旅游地理”、“城乡规划”、“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七个模块组成,各选修模块的主要内容如表1所示。这些选修模块涉及地理学的理论、应用、技术各个层面,关注人们生产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的领域,凸显地理学的学科特点与应用价值,以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2]
各选修模块在知识衔接和内在逻辑上是平行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对于选修课程的学习顺序不作具体规定。同时建议:除了因条件不具备可暂缓开设“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模块以外,其他的地理选修模块原则上各个学校都应开设,由学生自己决定选择哪个模块学习。
(二)地方层面上选修课程执行的变通
截至2008年上半年,全国共有15个省份实施了高中新课程。如果以三年为一个循环周期,最先实行课程改革的山东、广东、宁夏、海南四个省、自治区以及江苏省,已分别于2007和2008年先后进入课改后的高考。这些省份关于选修模块的教学,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既提供了一些具有示范意义的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从目前已经实行高中新课程的省份来看,对于地理选修课程的执行,各省不完全一样,但是基本都依循了一个重要原则,即与高考紧密结合,具体方式如表2。
(以上资料来源分别为:《广东省普通高中选修课开设指导意见》、《海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江苏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选修模块开设指导意见》、《宁夏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地理科考试说明》、《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本文选用时有删改。)
其他10个省份的选修模块实施方案与以上5个省、自治区的做法类似。这些方案只是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意见,各地市在执行省级教育主管部门意见时,又作了一些变通,特别是选修模块的选择与开设数量。为了便于管理,同一个地市学校选修的模块一般是一样的,多为其中的两个模块,并要求在高二下学期完成选修模块教学。
(三)学校层面上地理选修课程实践的无奈
真正把选修课程落到实处的是学校。学校教学过程既是执行上级课程政策的过程,也是对课程政策检验和反馈的过程。但是通过对一些学校的调查发现,现实的教学状况与省级方案又是两回事:理工科发展倾向的学生,在学完必修课程后,地理选修课程基本不再选修。一些学生虽有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但因高考及学校的原因,只能忍痛割爱。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倾向的学生,选修的模块都是高考必考模块,完全按自己兴趣选择的模块比重小。难怪在调查中有学生抱怨:“这哪是学生做主选课程?完全是别人选,我们修。”
学生对地理选修课程的反应情况,如表3~6中所示①。
由此可见,从“课标”要求到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再到各个学校,每下一级,就会打一些折扣,到目前为止,选修模块教育教学在实际操作中的状况并不理想。
二、出现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本次课程改革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的条件下进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指出:“课程设置有利于解决学校科目设置相对稳定与现代科学迅猛发展的矛盾,并便于适时调整课程内容;有利于学校充分利用场地、设备等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为学校有特色地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校灵活安排课程,学生自主选择并及时调整课程,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1](3)但事实上,选修课程的目的已经发生异化,出现事与愿违的状况。通过对前期课改地区的调查分析,笔者认为,地理选修模块执行时出现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高考的现实冲击着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从目前的现实看,无论高中课程如何改革,高考都是回避不了的话题。既然关系到高考,就存在选修课程与高考接轨的问题。正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那样,一度在高考科目中排除了地理、生物等科目,结果对我国的中学地理、生物教学和研究造成了严重冲击。现在虽然地理作为高考的一门学科,但学校会根据高考方案,只开设高考选修模块,不作为高考内容的就不开(如宁夏高考对选修不作要求,许多学校最多只是象征性开设一点)。虽然新课程采用学分制管理,但学分都是学校自己认定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因学分不够而毕业不了的高中生。另外,高等院校在招生过程中,完全凭高考分数,对学生在中学阶段的课程选修经历基本不作参考。其中的原因很多,但无论如何,这是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精神相违背的。学生选修的意愿得不到尊重,个性得不到发挥,违背了课程标准“从学生的特长、学生的爱好、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发展出发”的初衷。高考的指挥棒打掉了多少学生对选修课程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地理选修模块研制高成本低收益
选修课程是国家组织实施的,国家在出台这项措施之前,投入很多人力、财力和精力进行调研、论证,组织课程专家和学科专家等相关人员编写教材、开发课程资源,并且为了能有效实施,还要进行设备添置、教师培训等,以保证选修课程的顺利实行。但目前在七个地理选修模块中,使用较多的只有其中三四个模块,“宇宙与地球”和“自然灾害与防治”等模块开设的很少,“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模块至今还无人问津。从经济角度看,这种状况就是高投入、低产出。因为大量的劳动、成本没有体现出应有的价值。当然,教育教学不能完全按照经济效益衡量,但从社会文化价值来考虑,社会效益依然收效甚微。据笔者所知,没有被选择的模块教材并不发给学生,这些教材承载的知识、信息、价值,学生无从知晓。而对于选修模块研制和开发的人员,则是浪费了大量资源。从现行四个版本教材的发行来看,或因心理因素或因编写质量,各地又多集中选择了其中的某一版本教材,其他三个版本的选修教材发行数量更为有限。
(三)选修课程设置随意性大,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地理选修模块在逻辑上没有递进关系,不同模块可以在高中各年级的学段里开设,各选修模块在时间顺序上也没有硬性规定。其目的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他们自由学习的空间里,合理分配学习任务。但实际上却给选修课程的实施增加了不确定性因素。在很多人的心中,地理是“副科”,学校领导不重视,于是出现了随意增减课时或干脆只开设必修课程的状况。[3]如有些学校有的年份在高一开设必修课;有的年份又不开设,而是放到高二与选修课一同开设,甚至把不同年级选修同一选修模块的学生放在一起,美其名曰“集约化”教学,学生拥挤,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四)师资力量不足制约着选修课程的开设
与必修模块中的内容相比,选修模块内容专业化更强。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关键,按照课程改革精神,7个地理选修模块在实际教学中要真正全部开设,在客观上就要求一定数量和具有一定专业素质的教师。但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很多学校在师资力量上还不具备这个条件。即使勉强开设了部分选修模块,因为地理教师的课时负担过重(不少教师的周课时在20节以上),也会影响了教学质量。选修模块中的“宇宙与地球”、“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等难度都很大,对教师的专业水平要求更高,在不可能引进更多专业教师的前提下(各校地理教师数量都有限),除定期对原有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外,只能要求地理教师自学。但是,繁重的教学任务已使教师身心疲惫,自学自然无暇顾及。这样导致的结果是,除少数条件较好的学校外,很多学校的地理选修课程即使开设,教学质量也无法保证。
此外,“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等模块被束之高阁,这与学校的硬件设施跟不上有关。
三、高中地理选修课程实施的改进策略
针对高中地理选修模块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想实现选修模块的最初目标,必须搭起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桥梁。在目前状况下,可以从模块设置、评价制度以及地理教学现实出发,增强教学的可操作性。
(一)对课程制定者而言,要整合资源,减少选修模块数量
高中地理课程的设置并非一定要从地理学科体系考虑,追求大而全的模块构成,而要从地理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高考试卷的设计以及教学现实状况出发,精简和重组选修模块,尽量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在现有的七个地理选修模块中,对某些模块进行有机的分解,重新整合。比如将“自然灾害与防治”和“环境保护”两个模块合并重组,变为“灾害与环境保护”。新模块的内容正好可以从原生和次生两个角度来诠释地理环境问题,很好地体现地理学科研究的主题:人地关系。同样,“海洋地理”模块可以将其分在“灾害与环境保护”和“宇宙与地球”两个模块中。
(二)对教材编写者而言,内容呈现形式要灵活,体现以人为本
关于课程设计围绕的中心,一直有三种观点:学科中心论、学生中心论、社会中心论。《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偏向于学生中心论。由此,以“课标”为依据的地理选修教材的设计理念应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构建新的学力观。[5]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确定目标和任务,注重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相结合,为学生设计和提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学习材料。课程品质不在于传授知识点的多少,而在于学生能提出更多的为什么,在于学生有机会参与和表达。[4](171)在教材的内容组织和编排的形式上,可以比必修更灵活生动,贴近生活。如以案例的形式呈现,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多方面的智能,真正实现探究性学习、个性化学习,为学生的创造性发展提供平台;还可以通过活动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建构知识,使学生获得“基于学科,超越学科,面向真实世界;始于课堂,走出课堂,融入复杂社会”的能力。[4](201)
(三)对课程评价者而言,要处理好学生个性发展与高考的关系
从课程评价角度看,高考应从属于课程,高考应为课程服务,并检验课程实施的状况。而现实却是高考决定地理课程,考什么才学什么。因此,如何处理好学生个性发展与高考的关系,是搞好地理选修模块教学的当务之急。高考应本着“为学生构建展示自己的舞台,使考试成为课程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6]的原则来进行改革。目前,实验区的新课程高考方案已经实施,要改变不考选修或硬性规定只考某一两个选修模块的现状。基于降低学生负担的考虑,可以要求学生只考自己选择的模块,但在高考试卷中要提供所有选修模块且难度相当的题目,并标明所属模块,最大程度地发挥高考“指挥棒”的积极作用。必修必考,选修选考,分类要求,分步实施。考试评价制度必须依据社会和人的需要,不断做出调整。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的过程,就是课程实施者的教学观念不断转变的过程。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变了,教师教学观念也会发生相应转变,地理选修模块的实施才会走向正轨。
(四)对学校而言,要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选修课程的实施,对地理教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选修模块能否得到有效的实施,师资力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但是,目前在教师再教育和专业化成长过程中,形式主义比较严重,缺少内容和实质。为此,必须从制度上保障教师接受再教育,从教育机构、财政投入等方面创造条件,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必要的服务。教师培训形式要灵活多样,“既要走出去,也可请进来”,学习动力由外部支持转向内部自律,鼓励教师开发教学资源,使之成为研究型教师,教研活动由经验交流和借鉴转向理论引领等。[7]
学校要在保证教师胜任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增加教学硬件,改善办学条件。一方面,充分挖掘现有的教学资源(一些学校购买的教学设施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平时都被尘封,令人心痛),对地理位置相近、彼此通达性较好的一些学校,可开展校际间选修课程资源的共建和共享,广泛开展交流,教师可以在学校间互相兼任选修模块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必须保证用于教学的拨款用在“刀刃”上,坚决反对挪作他用。
注释:
①本文调查的对象是丹阳市和合肥市在读的高中三个年级的部分学生,其中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的有效问卷960份,回收率为80%。另外,我们还进行了50人次的随机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