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2E模式:提升教育质量的新思路——瑞士高中阶段教育质量保障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质量论文,瑞士论文,新思路论文,阶段论文,高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瑞士是发达国家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元文化国家,外国移民占瑞士总人口数达四分之一,占就业劳动力的40%以上。教育实行“文化自治”模式的联邦制,以各联邦州“行使其权利,联邦政府不能取代州的权利”。具体而言,在教育方面,《宪法》只授予联邦政府几项特殊的任务。各州拥有自主权设立学校(公立或私立),制定学校法、条例和其他章程。由于瑞士没有教育部这一全国性机构,20世纪60年代以来,按区域特点、文化、语言等传统和社会、经济等状况,相继成立了四个区域性的“州教育部长联席会议”,从而增强了合作与协调功能,加大了沟通能力和信息交流的力度。
瑞士实行9年义务教育,绝大部分州从初中阶段开始分流,分设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的班级进行定向教学。一般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基础要求型学校,其目标为:掌握初中基础知识,进行简单的启蒙性职业教育,基本定向为职业教育作准备;二是扩展要求型学校,分为两种不同要求的教学目标:一是要求较高的类型,即初级完中班(以升入普通高中为目标);二是要求中等的类型,即普通初级中学,通常三分之二的同龄学生就读普通初级中学(以升入职业学校为目标)。如果说初中阶段教育实行定向、分流、选择教学是瑞士教育的一个特点的话,那么普通高中教育的多类型则又是瑞士教育的一大传统特色。瑞士的高中阶段教育也分为两大类型:一是普通教育类型学校(升学准备教育);二是职业基础教育(就业准备教育)。前者就读人数占同龄学生的20%左右,毕业生可直接进入大学深造;后者就读人数为绝对多数。
Q2E模式产生的背景及其内涵
Q2E模式的全称为:通过评估和发展的质量(Qualitaet durch Evaluation und Entwicklung),它是一种“新颖”的质量概念。具体而言,Q2E模式的概念为:1.自我质量承诺导向;2.通过认识缺陷,追求完善;3.顾客导向。自我质量承诺导向的教育质量概念基于实施者、教育工作者对全面质量管理的认识和态度。质量评价不是外在的规定标准,而是评价自己对工作质量的承诺兑现程度,不强调客观,而检讨自己努力程度和准备状态以及业绩水平等。通过认识缺陷,追求完善的质量概念,不是仅仅关注产品的质量,更多的是关注过程,课堂教学过程和质量的意识与质量的兴趣。过程概念旨在发展和完善,具体分为四个步骤:决策措施是否与计划相一致;计划措施改进;检验结果与期望达成度;反馈或在小范围内改善。顾客导向质量概念是通过满足顾客的期望和使顾客满意来体现的。顾客期望的满足程度取决于质量的承诺兑现和质量意识的高低,学校的顾客期望是多元的、具体的。这也是学校质量指标体系的核心。
1995年11月27日,瑞士西北州教育部部长联席会(NW EDK)决定,在高中阶段开展名为“高中阶段质量发展”(Qualitaetsentwicklung auf der Sekundarstufe Ⅱ)科研项目。开展项目研究的包括苏黎士州、阿高州、巴塞尔州、鲁策恩州等5个州,学校主要包括商业类职业学校、经济类职业学校、工业类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该项目研究自1996年开始,现已进入第三阶段。第一阶段(1996~1999年)为项目研究阶段(理论研究、试点研究、指标拟订、撰写指导手册等),有13所学校自愿申请参与试点研究;第二阶段(2000~2002年)为实施阶段(在西北州全部高中阶段学校推广);自2003年开始为第三阶段,评估、推广,试图在全瑞士推广。项目负责人彼德·施泰纳尔(Peter Steiner)和诺贝尔特·朗特威尔(Norbert Landwehr)两位教授,曾多年从事教育科学研究、教师教育和教育评估等工作,具有丰富的组织能力和教育评估实践经验。该项目是在题为“拓展学习形式”(Erweiterte Lernformen,1989~1995年)研究课题基础上的滚动课题。原来研究的范围主要是密切结合国民教育阶段(九年义务教育)的学校发展和课堂教学发展的质量保障诸问题研究。
Q2E模式发展走过了近10年历程。Q2E模式的雏形是关于学生学习研究成果,研究关注的热点聚焦于两大方面;一是通过研究学生学习,反思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学习动机、学习效能等诸类因素;二是如何将质量管理的思想和理念有效地在教育教学中实践运用。众所周知,全面质量管理(TQM)和ISO9001,2000质量体系的理念和标准产生于企业管理与生产领域、经济领域和服务领域,以后逐渐被引入教育领域。但事实证明,企业与生产领域的全面质量管理模式不能照搬到教育领域,一是对象不同;二是教育规律与生产规律有着区别。如果说,一般意义上全面质量管理关注的是产品、市场、生产过程、结果,注重外在的评价,那么,教育领域的全面质量管理更多的是教育服务和学校发展,提供满足国民多元的需求。一般消费者可以自由选择市场,而作为公共事业、公共资源的教育更多地着眼于人的发展、教育工作者的个体发展、学校的发展、课堂教学的质量发展,注重内在的评价等。学校的市场是课堂教学,学生是第一顾客,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关系到学校发展质量。
Q2E模式的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管理、质量保障实施主要概括为四项原则:1.质量发展必须与学校的领导职责相结合:校长的职责本义是领导组织学习,建立共同远景,制定学校质量发展策略,最大程度地发挥个人效能,合理、有效地运用职位权和人格权等两种主要权利,驾驭各种变化。正如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Deming)所言,最终控制质量的“敌人”是“变化”;2.质量促进与质量保障措施必须同学校文化统整,更广泛地吸引教师参与制定,这是因为各个学校文化是独特的、不可复制的,同时又是质量发展的不可或缺资源;3.质量管理建设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艰巨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4.学校的质量保障方案和指标体系必须发挥“发展”和“履行职责”两种功能,与此同时,还要考虑学校内部“冲突”因素。
Q2E模式的实施策略与标准
瑞士学校教育质量保障和教育评价的发展,更多的是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和质量发展理念,并结合学校教育的规律与实践,经过近10年的研究和实践,发展成Q2E模式。该模式由五大要素构成:1.学校质量宗旨;2.个别反馈与个体质量发展;3.通过学校领导来控制质量过程;4.外部对学校评价;5.自我评价和学校质量发展。学校质量宗旨是核心要素,内容包括学校发展方向、办学目标、办学特色、质量承诺、用何种方式来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到学校发展和兑现质量承诺、在学校内部哪些学科或领域运用Q2E模式以及如何评价、拟订指导手册等。个别反馈和个体质量发展要素包括学生、家长、专家、同事等反馈。其方法有问卷、座谈、课堂观察、谈话等。反馈的目的在于发展教师的教学质量和促进自我学习以及教学反思。该要素是学校质量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激发教师学习的自我需求和创设学校内交流氛围、合作精神以及形成互相学习、设计与批判课堂教学的先决条件。学校领导对教育质量控制的作用改变了校长的角色和功能。校长的角色改变体现在:质量的促进者、质量保障指导者、管理者与咨询者以及教育教学缺陷的发现者。自我评价和学校质量发展要素,主要强调学校本位的评价。Q2E模式的参与者是评价的主体,也是评价的对象。自我评价有助于结合学校发展实际问题,进行问题诊断、措施完善、自我负责、提高教师效能等作用。学校质量发展成为每个教师、学校成员的共识和追求目标。外部对学校的评价要素是指校外评估组(3~4人组成,1~2人为评价专家、1~2人为学校领导或其他学校代表)对学校整体质量评估,不涉及到个别人。其方式具体包括访问学校、查阅资料、访谈等,对学校作出公正、客观详细的质量评价报告,并颁发Q2E认定证书。
瑞士Q2E模式的实施策略是:委托项目制。研究项目组受各州政府教育部委托,独立自主开展研究,在获得经费资助的条件下选择实验机构、学校和聘用选拔研究成员。实验学校自愿申报参加(有经费资助),推广阶段要求所有学校参加。研究小组成员由大学教育理论专家(评估专长、教育实验经验、教育理论素养)、学校领导、部分教育领导组成,还吸收社会上企业等领域的评估专家参加。Q2E模式评价标准与范畴共有13条,具体包括如下:
1.质量目标制定和质量理解:依据学校的实际状况,设计项目规划,确定学校质量宗旨,编制《学校质量基本工具》和《Q2E指导手册》。作为质量发展和评价的质量保障理念和基本原理,包含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的合作与发展,并在学校教育教学各个领域实施和贯彻;
2.确定重点、适用和效应范围:Q2E模式基于反馈文化和评价明确指明了发展重点。重点的确定产生于互动作用(Iteraktion)的学校领导。互动作用包含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的建立,而反馈文化则是由下而上构建起来的,形成良性的、自我负责的机制;
3.体现评价功能,实然状况的反省:如果说学校的质量宗旨是应然或理想目标的话,那么评价学校的目标达成度,并加以及时反馈,改善学校全体成员的质量观,就是发展反馈文化,提升评价技能(Know-how),避免危机,认识缺陷;
4.突出评价的发展功能,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正视革新的动力与作用:Q2E模式采纳多种要素的整合,通过质量管理将学校的发展与评价结合起来,一方面体现组织发展效能;另一方面个体能量得到充分释放;
5.评价报告功能的发挥,体现履行职责的意义:实施校本评价策略,基于学校发展开展评价活动。学校教师既是评价对象,又是评价指标的制定者和评价的伙伴。评价报告由自评、同行评价和校外专家评价组成;
6.广泛吸纳相关人员参与:学校教师的素质关系到学校质量的保障,因而教师参与教育教学评价活动,既可提升教师交往能力,又可提高教师的质量意识,使教师从实践者成为研究者;
7.梳理学校内部和外部的评价关系:学校内部与外部的评价紧密结合在Q2E模式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校长的发展导向评价重点(初评)通过学校质量管理的评价(元评价或再评价)弥补了履行职责导向评价的缺憾。内部评价以个别反馈和数据处理评价为基础,满足主体和客体之间的需求;外部评价则具有公正、客观、批判、专业化等特征;
8.内部的凝聚力和理论基础奠定:Q2E模式产生于实践和评价理论发展,至今的质量保障的方案和经验都是行动研究的结晶,该模式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丰富的理论基础。学校成员的共识以及校长的激励、关怀等领导能力,使学校内部的凝聚力不断加强;
9.实践转化的可能性:为确保学校质量发展的重点得以落实,Q2E模式必须提供行动、准确明了的评价工具和工作文本,实际转化体现在行动、工具和转化支持三个层面;
10.利用学校条件,经营运作体现协调性:学校的现有条件是成功实施Q2E模式的先决条件。现有条件除了校长的领导才能之外,还包括师资、学校文化以及合作的意愿等。实施者格外关注发展性对话文化、团队结构(Teamstruktur)的意义;
11.支持、指导和培训:Q2E模式的成功实施,很大程度上“借用外脑”发展自己,依靠学者、专家的支持与学术性指导,开展教师的评价理论与实务培训;
12.成果鉴定、成果展示和颁发质量认证证书:Q2E模式是按质量体系程序认证验收的,主要分为三大指标:通过校领导来控制质量过程、个别反馈和个体质量发展的实践、自我评价和学校质量发展的实践;
13.费用开支与实施进度。
Q2E模式评估的日常事务,具体由瑞士西北州教育部部长联席会委托评估小组负责。评估小组独立自主开展活动,其经费由州政府根据项目拨款,严格的财务审核制度确保项目保质保量完成。
Q2E模式的借鉴意义
瑞士的学校质量保障与教育评估发展至今,于2003年出版了一系列研究报告。Q2E模式现已在欧洲许多国家引起关注和研究。2002年结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PISA项目开展对Q2E模式评估。实践证明:Q2E模式对于瑞士高中阶段的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是富有成效的,其意义在于:首先,转变了校长的职能,校长是学校教育质量的代表,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其次,唤起学校全体成员的质量意识、培育质量需求、提升教育服务质量;再次,构建学校评估反馈文化,再造学校文化;最后,满足社会、学生顾客的多元需求。
Q2E模式是自下而上的教育质量管理模式,参与项目试点学校的校长、教师都要经过2-3天的培训。由项目组专家介绍全面质量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Q2E模式的基本内容、实施策略与相关事务。在实施过程中合作学习,参与制定学校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和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真正做到“做中学”,开展行动研究。毫无疑问,瑞士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和评价的Q2E模式,最大的受益者是学生,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地方,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的场所。